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方案1
为规范东安县农村敬老院管理,提升供养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XXX〕59号)、《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永政办发〔2017〕27号)等文件精神,按照《2022年度养老服务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措施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民发〔2022〕14号)要求,结合东安县乡镇敬老院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民政爱民、民政为民”工作理念,对全县乡镇敬老院实行“关停并转”提升全县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能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兜底供养保障机制,落实“兜底线、保基本”职责。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四个一批”(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提质升级一批、转型发展一批),逐步实现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五个统一”(统一空间设计、功能配套、设施配置、装饰标识、文化氛围),创新公建国营运营模式,深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运营机制改革。
2022年底前,全县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80%,并符合二级以上养老机构等级标准。
2.推进兜底照护设施规划布局。
将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全县特困供养人员集中照护机构,完善白牙市、芦洪市两所中心敬老院运行体系,启动建设花桥中心敬老院建设任务,实现有意愿入住失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应住尽住”。
3.推进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乡镇敬老院县级统管、连锁经营改革。
4.足额保障敬老院运转经费。
及时足额下拨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特困人员护理费按规定标准予以保障。
根据入住特困人员数量,按不低于每人3000元/年的标准配套运维经费,确保机构健康持续运行。
5.充分发挥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功能。
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在满足有入住意愿特困人员“应住尽住”前提下向社会老年人开展养老服务,入住率达到70%以上。
全县失能半失能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80%,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100%,养老机构100%符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争创全省真抓实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县。
三、组织保障
成立东安县农村敬老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伟燕任组长,县纪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民政局、县水务集团、县自然资源局、县卫健局、县住建局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县民政局,由陈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方案
(一)实施原则
①注重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原则。
按照安全生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全面排查整治养老机构安全隐患,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有效消除养老机构安全隐患。
②注重适度自愿、规模合理的安置原则。
原有特困供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鼓励其在家分散供养;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由县民政局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
原有机构工作人员:60岁以上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按规定劝返;50-59岁原则上不再予以安置上岗,由属地乡镇人民政府原途径安置;50岁以下有就业意向的经培训后由县民政局推荐到专业养老机构再就业。
③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原则。
对于撤并的乡镇敬老院按照资产属性实行转型为所在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民政局、县水务集团、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对撤并资产的审计监督、资产确权、监管移交等工作,依法依规移交给县水务集团运行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二)实施步骤
①关停供养人数少、基础设施陈旧、安全隐患大的南桥、黄泥洞、鹿马桥、端桥铺4所敬老院。
4所敬老院入住的39人分别安置到芦洪市中心敬老院和县社会福利中心(7月8日前完成)。
②召开全县乡镇敬老院质量提升动员会,安排部署乡镇敬老院“关停并转”工作。
县民政局下派4个指导组分别联系各乡镇敬老院。
各乡镇党委、政府组成专班,实施“一院一方案”,通过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召开入住老人座谈会及入住老人监护人恳谈会、组织参观接收机构等形式,做实做细撤并敬老院原有工作人员和入住特困人员思想工作,确保乡镇敬老院“关停并转”工作顺利实施(7月31日前完成)。
③完成花桥敬老院扩能提质及白牙市中心敬老院运行工作;组织实施乡镇敬老院资产审计和确权工作(7月31日前完成)。
④大盛镇敬老院14人安置到花桥镇敬老院;新圩江镇、芦洪市镇敬老院27人原则上安置到芦洪市中心敬老院;白牙市镇大江口、白牙市镇莲塘、石期市镇、横塘镇、井头圩镇、川岩乡、水岭乡、紫溪市镇、大庙口镇等9所敬老院129人安置在白牙市中心敬老院(8月10日前完成)。
⑤建立健全白牙市中心敬老院、县社会福利中心、芦洪市中心敬老院、花桥镇敬老院四所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争创星级养老机构(8月31日前完成)。
⑥完成撤并机构资产审计工作,转型撤并机构按规范建设为乡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各乡镇建成1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农村互助养老设施(9月30日前完成);抓好花桥中心敬老院立项、选址等建设前期工作,确保2023年6月底实现全县兜底养老区域化、中心敬老院县级统筹直管的养老服务兜底保障体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方案1
为规范东安县农村敬老院管理,提升供养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XXX〕59号)、《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永州市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永政办发〔2017〕27号)等文件精神,按照《2022年度养老服务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措施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民发〔2022〕14号)要求,结合东安县乡镇敬老院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民政爱民、民政为民”工作理念,对全县乡镇敬老院实行“关停并转”提升全县特困供养机构服务能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兜底供养保障机制,落实“兜底线、保基本”职责。
二、工作目标
1.通过“四个一批”(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提质升级一批、转型发展一批),逐步实现特困人员供养机构“五个统一”(统一空间设计、功能配套、设施配置、装饰标识、文化氛围),创新公建国营运营模式,深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运营机制改革。
2022年底前,全县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80%,并符合二级以上养老机构等级标准。
2.推进兜底照护设施规划布局。
将社会福利中心建成全县特困供养人员集中照护机构,完善白牙市、芦洪市两所中心敬老院运行体系,启动建设花桥中心敬老院建设任务,实现有意愿入住失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应住尽住”。
3.推进敬老院管理体制改革。
实施乡镇敬老院县级统管、连锁经营改革。
4.足额保障敬老院运转经费。
及时足额下拨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特困人员护理费按规定标准予以保障。
根据入住特困人员数量,按不低于每人3000元/年的标准配套运维经费,确保机构健康持续运行。
5.充分发挥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功能。
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在满足有入住意愿特困人员“应住尽住”前提下向社会老年人开展养老服务,入住率达到70%以上。
全县失能半失能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80%,有集中供养意愿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100%,养老机构100%符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争创全省真抓实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县。
三、组织保障
成立东安县农村敬老院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伟燕任组长,县纪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民政局、县水务集团、县自然资源局、县卫健局、县住建局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县民政局,由陈斌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方案
(一)实施原则
①注重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原则。
按照安全生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全面排查整治养老机构安全隐患,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有效消除养老机构安全隐患。
②注重适度自愿、规模合理的安置原则。
原有特困供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鼓励其在家分散供养;完全或者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由县民政局优先为其提供集中供养服务。
原有机构工作人员:60岁以上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按规定劝返;50-59岁原则上不再予以安置上岗,由属地乡镇人民政府原途径安置;50岁以下有就业意向的经培训后由县民政局推荐到专业养老机构再就业。
③注重资产的保值增值原则。
对于撤并的乡镇敬老院按照资产属性实行转型为所在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民政局、县水务集团、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对撤并资产的审计监督、资产确权、监管移交等工作,依法依规移交给县水务集团运行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二)实施步骤
①关停供养人数少、基础设施陈旧、安全隐患大的南桥、黄泥洞、鹿马桥、端桥铺4所敬老院。
4所敬老院入住的39人分别安置到芦洪市中心敬老院和县社会福利中心(7月8日前完成)。
②召开全县乡镇敬老院质量提升动员会,安排部署乡镇敬老院“关停并转”工作。
县民政局下派4个指导组分别联系各乡镇敬老院。
各乡镇党委、政府组成专班,实施“一院一方案”,通过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召开入住老人座谈会及入住老人监护人恳谈会、组织参观接收机构等形式,做实做细撤并敬老院原有工作人员和入住特困人员思想工作,确保乡镇敬老院“关停并转”工作顺利实施(7月31日前完成)。
③完成花桥敬老院扩能提质及白牙市中心敬老院运行工作;组织实施乡镇敬老院资产审计和确权工作(7月31日前完成)。
④大盛镇敬老院14人安置到花桥镇敬老院;新圩江镇、芦洪市镇敬老院27人原则上安置到芦洪市中心敬老院;白牙市镇大江口、白牙市镇莲塘、石期市镇、横塘镇、井头圩镇、川岩乡、水岭乡、紫溪市镇、大庙口镇等9所敬老院129人安置在白牙市中心敬老院(8月10日前完成)。
⑤建立健全白牙市中心敬老院、县社会福利中心、芦洪市中心敬老院、花桥镇敬老院四所养老服务机构的规范化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争创星级养老机构(8月31日前完成)。
⑥完成撤并机构资产审计工作,转型撤并机构按规范建设为乡镇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各乡镇建成1所综合养老服务中心,5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农村互助养老设施(9月30日前完成);抓好花桥中心敬老院立项、选址等建设前期工作,确保2023年6月底实现全县兜底养老区域化、中心敬老院县级统筹直管的养老服务兜底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