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防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突发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的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不在园内蔓延.
二、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xx(园长)
副组长:xx
成员:xx(保健)xx
三、组织管理
(一)工作职责
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组长亲自指挥.主要职责如下:
1、在幼儿园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幼儿园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防治的各项工作.
2、监测、汇总和收集幼儿园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的信息分析、研究我园结合宁国市防治工作形势,提出幼儿园防治突发事件的对策,制订本园的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污染事故和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指导、落实并督察幼儿园防治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卫生事件的措施的落实情况。
5、总结、推广各地、各园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根据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卫生事件的分级预警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对幼儿园的教学安排及其他相关工作作出及时调整.
7、建立幼儿园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幼儿,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8、开展幼儿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活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幼儿园教室、睡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9、确保幼儿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10、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幼儿园的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有病幼儿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防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理。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购买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严禁幼儿园将食堂甩手承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5、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6、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7、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工作,为幼儿及教职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8、幼儿园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完成计划免疫任务.
9、幼儿园应当依法加强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运输、存储、经营、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病抗病能力。
1、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预防事物中毒的专题教育,增强学生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能力,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食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特制定我校生活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
一、应急领导小组人员及分工: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活饮用水日常管理:
1、学校学生生活饮用水及自备水源,应经当地疾控中心水源水质监测合格后,方可作为供水水源。
2、由专人负责抽水、烧水、供水、消毒及管理设备设施。抽水房上锁,对学校饮用水设施进行必要的保养,以确保供水设施的完好正常使用。定时对饮水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和消毒。学校的自来水供水蓄水池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清洗,每年至少采水样送疾控中心检测一次。
3、开水房锅灶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保温桶每日使用前进行清洗和消毒方能使用,并做好记录。开水须烧开达到100℃,提供给学生直接饮用的开水应降温到50-60℃后才提供饮用,开水桶应上锁,确保学生安全。
4、饮用水管理员负责每日对自备水质进行监测:通过目测、鼻嗅、口尝和简单的化学试纸测定等手段,监测学校水质是否有变化。
三、事故报告:
1、学校疑似饮用水污染事故突发后,饮用水管理员或当事人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阻止其他任何人使用),立即报告校长并保留水样。
2、校长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其它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赶到现场进行初步确认。
3、事故初步确认后,校长在10分钟内向县教育局、疾控中心(乡镇卫生所、)镇政府等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四、应急处理:
1、在校长向相关部门报告同时,领导小组副组长立即组织对校内已经饮用过污染水的师生进行清理,小组成员对水源、设施、现场等进行保护,维持秩序。
2、班主任按副组长指挥组织饮用过污染水的学生到指定地点休息、观察,等候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如有学生出现异常症状,由小组成员进行初步处理;小组成员和班主任协助医务人员进行紧急救护。
4、小组成员负责协同其它教师联系家长并组织学生在教室休息或自习。
5、小组成员负责接待到校家长,并进行安抚、慰问。
6、由华建国联系干净水源到学校,以满足师生正常的饮水、生活需求。
五、善后处理:
1、成立善后处理工作小组,安排行政和教师对受害人员家属进行慰问安抚。
2、领导小组协调各方面关系,协助相关部门查找污染原因,积极配合专业部门人士消除污染,尽早恢复学校正常用水。
3、正确接待媒体,有效避免负面报道。
为深入加强幼儿园饮水卫生安全工作,不断提升幼儿园公共卫生工作的水平,进一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校应对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根据有关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制定本园突发饮水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与控制我园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1、条件:幼儿园发生生活用水、饮用水污染事件。
2、处理办法:
⑴立即停止生活用水、饮用水的供应。
⑵保健室向幼儿园领导汇报。幼儿园在第一时间报告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区妇保所和岳阳街道卫生院并做好登记工作,迅速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区教育局保卫科,同时报区疾病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
3、汇报内容:
⑴报告饮水污染造成不适的师生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⑵幼儿园责任人和联系电话;
⑶目前状况和紧急处理措施;
⑷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4、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登记并通知家长。
5、保留水样、装置容器、设备和现场。
6、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各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7、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8、保险机构介入处理。
9、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
10、书面汇报前因后果及处罚情况。
11、整改计划、措施。
三、幼儿园发生饮水污染事件报告程序和联系方式:
1、报告程序:
幼儿园
xxx教育局
区疾控中心
区妇保所
xx街道卫生院
2、联系电话:
区教育局xxx
区疾病控制中心xxx
为加强我园饮水卫生安全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公共卫生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师幼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幼儿园应对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制定突发饮水污染事件应急工作预案,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有效预防与控制我园饮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组织机构
建立和健全园突发饮水污染事件的处理组织机构,以便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后能快速及时地处理。我园成立突发饮水污染事件的领导小组:
1.总指挥:汪园长
2.报告:事件发现人向安全主任袁xx报告,袁主任向区疾控中心和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事件发生的情况和初步处理情况。
3.救治:龚xx
4.现场保护:安全处及卫生保健处
5.解释工作:卫生保健处
6.协助调查:汪园长、袁主任、龚xx及供水管理员
三、发生饮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幼儿园一旦发生饮用水污染事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网络,具体措施如下:
1.立即停止饮用水的供应。
2.相关人员立即赶到现场,迅速组织人员,积极采取措施。
3.医务室做好第一时间抢救并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4.幼儿园有关部门立即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同时报区疾病控制中心。
汇报内容: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饮用水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防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2、完善突发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的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饮用水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不在园内蔓延.
二、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xx(园长)
副组长:xx
成员:xx(保健)xx
三、组织管理
(一)工作职责
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进入应急状态后,全面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组长亲自指挥.主要职责如下:
1、在幼儿园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幼儿园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防治的各项工作.
2、监测、汇总和收集幼儿园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的信息分析、研究我园结合宁国市防治工作形势,提出幼儿园防治突发事件的对策,制订本园的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事件应急预案.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污染事故和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保健知识,减少这类疾病的爆发。
4、指导、落实并督察幼儿园防治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卫生事件的措施的落实情况。
5、总结、推广各地、各园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根据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卫生事件的分级预警控制措施的相关要求,对幼儿园的教学安排及其他相关工作作出及时调整.
7、建立幼儿园缺课登记制度和传染病流行期间的晨检制度,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卫生事件早期表现的幼儿,应及时督促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8、开展幼儿园环境整治和爱国卫生活动,加强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卫生条件,保证幼儿园教室、睡室、厕所及其他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
9、确保幼儿喝上安全饮用水,吃上放心饭菜。
10、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幼儿园的突发污染事故和传染病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并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有病幼儿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消毒、食物留存等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防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培训证上岗并注意个人卫生;对患有“五病”的人员必须100%的调理。
2、购销和使用的食品应当定点采购并按规定验收,禁止购买变质的食品和“三无"产品;食品加工过程和储藏必须生熟分开;餐饮具必须采用高温或药物严格消毒,并有保洁措施。
3、食品及其原料贮存和食品制作间必须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并落实专人、专锁、专保管责任制,强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严禁幼儿园将食堂甩手承包,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管理,明确责任。
5、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6、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7、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工作,为幼儿及教职员工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8、幼儿园切实履行职责,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完成计划免疫任务.
9、幼儿园应当依法加强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危险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运输、存储、经营、使用、处理等环节的管理,防止因管理失误引起突发事件。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病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