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1

第一章煤气中毒与预防

第一节煤气中毒的概念

一、什么是中毒

由毒物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病患叫中毒。

一氧化碳是毒物的一种。在钢铁企业中,煤气中毒实质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二、CO的产生和特性

含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因空气不足,不能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比重为,比空气轻,当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就会引起中毒。

三、一氧化碳的机理

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人体的氧和血红蛋白就变成了碳氧血红蛋白,并使血液凝结。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了快200-300倍,当大量CO占据全身细胞阻止血液循环时,破坏了人体血液输氧机能,使人体缺氧窒息。

轻度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呕吐、恶心;

中度中毒者,脉搏加快而若、心慌,眼前昏迷,瞳孔扩大,患者处于昏睡之中;

严重中毒者,嘴唇成桃红色或紫色,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有时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四、煤气中毒的症状

1、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如下影响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200PPm

吸入2-3小时,轻微头痛

%400PPm

吸入1-2小时,开始前额痛

%800PPm

吸入45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1600PPm

吸入20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死亡

%6400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头晕;吸入10-15分钟,死亡

%12800PPm

吸入1-3分钟,死亡

2、煤气中毒程度分类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高,人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所表现的中毒症状为急性中毒。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低,人体吸入的一氧化碳时间较长时,而发生轻度中毒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如果继续在这种环境工作、休息,中毒症状将不断加重,若发现不及时,或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第二节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

钢铁企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复杂,与设备状况、工作环境、人的行为(精神状态、违反规章制度)、突发事件等因素有关。

简单的说,既有设备造成的客观原因,也有人的行为造成的主观原因。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客观原因

1、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会使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中毒;

2、一氧化碳比空气轻,遇到阴、雨、雪等天气,一氧化碳不易扩散,就会慢慢聚集在地面米左右,正好是人体呼吸带附近,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而引起中毒。

3、一氧化碳的碳与人体血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快200-300倍,分解速度则慢3600倍,从而引起人体缺氧窒息中毒。

(二)、造成煤气中毒的主观因素

1、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不细,违规作业,进入煤气区域不进行CO检测。

2、煤气设备泄漏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后又不及时处理。造成工作环境污染。

3、在煤气区域、设备附近乘凉、休息、取暖、睡觉。

4、在停送煤气或煤气区域作业时,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制度。

5、在煤气区域作业时,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不佩戴呼吸器,不进行强制通风等措施。

6、吹扫煤气管道(设备)的氮气未及时断开,造成煤气倒窜到氮气管道,泄漏引发煤气中毒。

7、用水封煤气管道、设备时,由于水压低,煤气倒窜到水中,引起煤气中毒。

8、煤气管网、水封、排水器,缺乏管理,或检查不到位,造成补水量不足,使煤气泄漏。

9、当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高度要求时,造成水封水位被击穿,煤气泄漏。

10、作业人员对煤气性质及安全防护知识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

11、在煤气区域的管道、设备附近未设明显警示标志,致使他人贸然进入煤气区域或乱动煤气设备设施。

二、如何防止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1、严格执行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2、从事煤气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煤气安全知识教育考试合格,否则不能上岗。

3、在煤气设备上抽堵盲板、动火检修,必须办理申请相关手续,经领导现场检查审批后,煤气防护人员现场监护,否则不能工作。

4、煤气设备打开人孔时,要侧开身子,防止煤气中毒和氮气窒息,检修人员进行煤气设备内部工作,必须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合格后方可作业。

5、对煤气设备,特别是室内煤气设备,应有定期检查泄漏规定和要求,发生泄漏及时处理。

6、对新建、扩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备,在投产前进行气密性实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7、发生煤气泄漏或带煤气作业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

8.严禁在煤气区域停留、睡觉或取暖。

9、煤气岗位人员检查时,必须佩戴CO报警器,发生CO超标及时处理。

10、氮气管道不能与煤气管道长期联通,防止煤气中毒倒窜造成煤气中毒。

11、煤气区域应悬挂明显的安全警示牌,以防误入造成煤气中毒。

12、煤气排水器应定期检查溢流情况,避免因差水,造成煤气压力超过水封压力的安全要求,使水封被压穿。

13、在煤气放散过程中,放散上风侧20米,下风侧40米禁止有人,并有防护措施,防止误入。

14、煤气管道下严禁有房屋建筑。

15、煤气风机的轴头密封要严密,防止因泄漏发生煤气中毒。

16、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50PPm时,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国家对一氧化碳浓度作业时间规定:

(1)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50PPm可工作15分钟。

(2)一氧化碳浓度达到80PPm可工作30分钟。

(3)一氧化碳浓度达到40PPm可工作60分钟。

(4)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4PPm以下可连续工作。

17、在生产、操作中,如一氧化碳浓度超过150PPm时宜采取通风等措施。

18、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19、在煤气设备发生煤气泄漏时,严禁冒险抢救或进入泄漏区域。

第二章煤气爆炸与预防

第一节煤气爆炸

一、煤气爆炸的概念

1、什么是煤气爆炸

煤气爆炸是煤气的瞬时燃烧并产生高温、高压的冲击波,从而造成强大的破坏力,这就叫做煤气爆炸。

2、煤气爆炸的基本要素(条件)

煤气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即:煤气、空气(氧气)和火源(或高温)。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并互相制约,同时也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是指相互制约的一面,“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就可能发生爆炸,是指相互联系的一面。

二、煤气的爆炸极限:铁合金煤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可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在爆炸下限至爆炸上限之间的煤气浓度范围就是爆炸极限。这种混合气体就是爆炸性混合气体。

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遇引爆能量不会发生爆炸,所以不是爆炸混合气体。

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中的空气,而煤气不足,所以既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高于上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煤气,所以能够燃烧,也不会发生爆炸。

第二节煤气爆炸事故的预防

一、发生煤气爆炸事故的原因

1、煤气设备停气后,没有吹扫干净残存煤气,就盲目动火检修,造成残余爆炸。

2、停气设备与运行设备只用闸阀或水封隔开。没有用盲板或水封与闸阀联合切断,造成煤气窜入停气设备,动火时引起煤气爆炸。

3、煤气设备在送气前未按规定进行吹扫,管道内的空气与煤气形成混合气体,在做爆炸试验的情况下,冒险点火造成煤气爆炸。

4、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腐蚀的、不同厚度的钢板焊接拼凑的盲板,使煤气渗漏,动火时易发生爆炸。

5、对于新建、改建、扩建的煤气管道未进行检查验收就违规通气,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爆炸。

二、如何预防煤气爆炸事故

1、煤气设备和管道要保持严密,防止煤气漏出,或空气渗入在一定空间或管道内形成爆炸混合性气体。

2、煤气设施送气前要用蒸汽或氮气置换设施内的空气,待末端放散见蒸汽或氮气后,方可输送煤气。

3、停产、检修的煤气设施必须用盲板或闸阀与水封联合切断的形式,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彻底进行置换,还应打开足量的人孔,使设施内部与大气通风。

4、长时间停用的煤气设施在动火前,必须重新进行检测设施内气体,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

5、在距离煤气设备和煤气作业区10m范围内,严禁火源,煤气设备上的电器开关、照明均应采用防爆式的。

6、在煤气回收工艺中必须严格控制煤气中的氧含量,一旦超过规定时,应停止回收。

7、煤气检修动火是一项危险工作,在动火前必须按规定办理(动火证),经专业人员进行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作业中应有防毒措施,作业完毕后应清理火种。

三、预防煤气中爆炸的四项原则

1、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2、停、送气煤气必须经过吹扫置换,经检测合格后再操作。

3、停产检修必须用盲板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如有水封必须与切断阀并用,并保持水封溢流管溢流。

4、凡煤气设备(管道)动火,必须经专业人员检测,批准后方可动火。

第三章煤气的着火事故与预防

第一节煤气的燃烧

一、煤气燃烧的概念

1、什么是煤气的燃烧

煤气的燃烧与其它可燃物质一样,是伴随着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煤气燃烧的特点是只要达到氧化分解所需热量、便能着火燃烧,并能在很短时间内全部燃尽。

2、煤气燃烧的条件

煤气燃烧同样需要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煤气是含有CO、H2、CH4、以及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可燃气体,它的燃烧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和氧充分当助燃物质,同时必须有火源或达到煤气燃点的高温。煤气的着火点温度为650-750℃。

总之,煤气的燃烧和其它可燃气体一样,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实现,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煤气都不能燃烧。

第二节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

一、容易发生煤气着火事故的原因

煤气的着火事故与爆炸事故关系密切,爆炸往往引起着火,相反,着火也能引起爆炸。由于煤气极易发生着火,如果煤气设施附近有火源存在,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引发着火;在带煤气作业或抽堵盲板时,使用铁质工具,由于敲打或摩擦产生火花,也会引起着火;在运行的煤气管道上,不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动火作业,很容易引起着火事故;煤气设备未设置可靠接地措施,雷击后也容易引起着火事故;煤气设备停气后,未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动火时易发生着火事故。另外,煤气管道置换合格后,动火部位的杂质清理不干净也容易引起着火。

二、如何预防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

防止煤气泄漏、防止煤气和空气混合及防止煤气接触火源是预防煤气着火的根本措施。控制了以上三点,实际上也就是从根本防止了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办法:

1、煤气设施投产前必须进行严密性试验,运行的煤气设施必须定期进行检查,防止煤气泄漏。

2、煤气设备和煤气作业区附近严禁一切火源。

3、带煤气作业时,要防止出现火花,应使用铜质工具,在特殊情况下使用铁质工具时,要涂黄油,并严禁敲打。

4、煤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5、不准在煤气设备上架设非煤气设备的电器设施,防止电火花引燃煤气。

6、穿越高温区域的煤气管道应做隔热处理。

7、在停气的煤气设备上动火时,必须可靠的切断煤气来源,清除易燃物,并尽可能地向设备内通入适量的蒸汽或氮气。

8、煤气设施动火时,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护,备好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发现火情立即扑灭。

9、凡煤气设施动火,必须经设备主管部门和保卫部门批准,制订防火措施,并进行检测分析合格后方能作业。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2

一、煤气管道的平安检查内容

1、煤气管道有无漏气、漏水;

2、煤气管道警示牌、间质流向是否齐全

3、法兰接合面,有无焦油渗出;

4、定期检查附属阀门的严密性或动作灵活性;

5、检查支架,要求不准有下沉、扭曲的现象出现;

6、架空管道跨间是否挠曲;

7、检查是否有冷凝水、冷热循环水等滴在管道上。以免管道腐蚀;

8、架空管道上有无架设电线、电缆,有无增设管道或其它设施,管道下有无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管道附近有无挖坑或增设仓库或建筑物;

9、煤气管道上与周围明火作业是否符合平安要求,防火措施是否得当;

10、电焊作业是否利用煤气管道或支架做地线;气焊作业是否危与煤气管道平安;

11、排水器水封的水位能否保证,排水是否正常,下水是否与生活下水串通;

12、氧气、氮气、蒸汽、是否运行正常,附属设施有无缺陷现象:

13、气柜是否按定期检查或定期保养、活塞、皮膜、钢绳、导轮有无异常现象;

14加压机运行情况是否正常;

14、冬季管道与附属装置防冻情况;

15、管道附近施工有无利用管道或支架起重或拖拉;

16、架空管道接地装置与线路完好情况;

17、各处消防设施与急救通道情况。

二、煤气管网的故障处理

(一)煤气压力与流量波动

1情况判断与分析

1)如果管网压力一致性波动,那么来自气源净化系统,如果波动出现或突出表现在一条管道,那么重点检查该管道;

2)如果煤气压力或流量单一波动,一般是压力导管或流量导管积水或堵塞所造成。

3)如果煤气压力和流量同时波动,其原因可能是管道积水,或是蝶阀板,或是调节阀板失调,或是煤气系统的误操作,或是管网中较大用户的用量频繁增减等。

2、故障处理

1)导管积水或堵塞,可拆卸活接头放出积水,或者用压缩空气,或铁丝清扫堵塞。

2〕管道积水,一般应首先检查各排水器是否正常,是否堵塞,确定存水部位后,如无处放水那么应在管底部搬眼放水。

往常存水的部位,应增设排水器,如果排水器下水管堵塞,可清理排水器和下水管。或者利用试验头,通入蒸汽处理。

3〕管道上碟阀或调节阀翻板故障,应与时处理,如一时无法处理,应设法固定在全开的位置,再创造停气条件,进展检修。

〔二〕煤气压力和流量下降

1、煤气压力或流量下降,或压力流量同时下降,但实际上并没有下降,一般是由于计量导管堵塞或冻结造成的,将导管堵塞物消除或通入蒸汽解冻。

2、压力、流量同时平稳下降,一般是本系统大用户增量造成的。如无法保障正常生产,应与时调整本系统压力。

3、煤气管道发生局部堵塞或冻结,表现压力、流量下降比拟突然,幅度较大,而且继续下降,经确认不是气源供给问题后,可逐段检查,确定堵塞冻结部位,再通入蒸汽处理。但必须排污排水,防止蒸汽冷凝水重新冻结或污物重新堵塞;对管径较小或者冻结较长,应堵盲板后分段清扫。

煤气管网的维护保养

一、煤气管网运行中的检查

1〕定时测定,检查煤气站出口以与各用户的煤气压力,流量和温度。

2〕定期检查煤气管路上各阀门,防爆铝板是否正常。

3〕巡视检查煤气水封,排水器工作情况是否正常。

4〕定期松果管道除尘器的工作情况,查看有无堵塞,泄漏与损坏。

5〕巡视检查管道的严密性,看是否有漏气、损坏。

二、煤气管网运行中的维护

1、阀门的维护,为了保持阀门的灵活可靠,应定期在阀门的丝杆上涂以润滑脂,室外明杆阀门的丝杆上,还应套好保护罩,阀门填料函处应与时压紧,以防煤气泄漏。

2、管道的维护

煤气用户进口压力缺乏时,常是由于管道积水冻冰,产生堵塞造成的,管路冻冰时,应先分段测定各点煤气压力,判断确定冻冰区段后,再用蒸汽吹扫之。定期检查沿煤气管道敷设的蒸汽管线,与时消除、跑、冒、滴、漏。因为蒸汽管的漏汽滴水会引起煤气的迅速腐蚀。

二、排水器的保养和检修

1〕每次停用排水器时,用锤子敲打其下部,筒体发出闷声时,说明沉淀物存积多,此时应与时清理。

2〕发现管道或筒体有泄漏时,应与时处理修复。

3〕假设有污水回收装置,应检查下水口进入回收装置的水的流动情况,防止其溢出造成污染,有堵塞而使水流不畅是应与时处理。

4〕冬季不准停用排水器,如煤气支管停用时,在排除排水器

煤气车间煤气抢险工作标准

一、根本工作职责:

1.完全熟悉煤气生产工艺、设备、煤气管网、闸阀肓板方位。

2.负责厂煤气中毒、爆炸、着火,泄漏〔包括防寒、防冻、防署〕的防护抢救、检查、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隐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3.监视各工种、各岗位在生产作业操作中是否严格按规程进展,定期对车间厂房进展有害气体分析、检查、停送气严格取样化验,把关没到达指标规定不准生产和停送气。

4.定期经常检查平安防护、煤气管道进展泄漏检查,保证完好,正常。

5.进入现场救护人员必须配戴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现场防护监视,禁止冒险抢救。

6.对爆炸、泄漏事故后必须经化验分析,动物试验,经救护人员认为合格前方可进手岗位再生产。

二、煤气中毒抢救:

1.中毒轻者,立即送到新鲜空气地点深呼吸与简单活动,有到附近卫生所喝些浓茶、萝卜汁、注射葡萄糖。

2.中毒重者,抬到新鲜空气场所,解开阻碍和束缚血液循环的衣带、扣子、注意保持体温,肩部垫高10~15CM,头部尽量往后仰,面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有发冷、可用白酒着花露水或毛巾摩擦身体〕必要情况下,翻开救生器让其自主呼吸,防止睡觉,

3.中毒严重者,应翻开生器自动肺进展抢救,立即送医院由医生处理〔中毒未恢复知觉需送较远医院,要有医务人员和应急措施在场〕假设无生器时进展人工呼吸,可放血200~400CC。

三、煤气着火抢救和查漏:

1.小着火时,可有湿泥,湿麻袋,灭火机蒸汽扑灭;

2.φ150mm以上的煤气管网着火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但最低不得低于50Pa,通入大量蒸汽或惰性气体灭火〔严禁突然断煤气以防回火爆炸〕;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1

第一章煤气中毒与预防

第一节煤气中毒的概念

一、什么是中毒

由毒物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病患叫中毒。

一氧化碳是毒物的一种。在钢铁企业中,煤气中毒实质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二、CO的产生和特性

含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因空气不足,不能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比重为,比空气轻,当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就会引起中毒。

三、一氧化碳的机理

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人体的氧和血红蛋白就变成了碳氧血红蛋白,并使血液凝结。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了快200-300倍,当大量CO占据全身细胞阻止血液循环时,破坏了人体血液输氧机能,使人体缺氧窒息。

轻度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呕吐、恶心;

中度中毒者,脉搏加快而若、心慌,眼前昏迷,瞳孔扩大,患者处于昏睡之中;

严重中毒者,嘴唇成桃红色或紫色,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有时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四、煤气中毒的症状

1、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如下影响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200PPm

吸入2-3小时,轻微头痛

%400PPm

吸入1-2小时,开始前额痛

%800PPm

吸入45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1600PPm

吸入20分钟,头痛恶心,痉挛;吸入2小时,死亡

%6400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头晕;吸入10-15分钟,死亡

%12800PPm

吸入1-3分钟,死亡

2、煤气中毒程度分类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高,人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所表现的中毒症状为急性中毒。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低,人体吸入的一氧化碳时间较长时,而发生轻度中毒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如果继续在这种环境工作、休息,中毒症状将不断加重,若发现不及时,或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第二节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

钢铁企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复杂,与设备状况、工作环境、人的行为(精神状态、违反规章制度)、突发事件等因素有关。

简单的说,既有设备造成的客观原因,也有人的行为造成的主观原因。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客观原因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