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方案2022精选8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方案2022篇1

当前新冠肺炎“奥密克戎”毒株在全球迅速蔓延,近期我国多地通报了本⼟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压⼒不断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加强春节期间疫情防控,确保⼈民群众度过⼀个健康安全祥和的节⽇,制定本应急预案

⼀、⼯作任务及职责分⼯

局建筑⼯程和建筑市场管理科负责指导全市房屋建筑施⼯⼯地疫情防控,制定防控⽅案和应急预案。按照《开封市建筑⼯地疫情防控“四不准”、“九必须”》相关要求,市建筑⼯程质量监督站负责督导检查市辖区各房屋建筑施⼯⼯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各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按照我市及本辖区卫⽣防疫和疫情防控部门要求,做好本辖区房屋建筑施⼯⼯地疫情防控督导检查。

1.落实建筑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建设单位⾸要责任、施⼯单位主体责任、监理单位监督责任。建设单位项⽬负责⼈、项⽬经理、项⽬总监并列为第⼀责任⼈,共同负责建⽴本项⽬防控⽅案和应急预案

2.各项⽬做到全封闭管理,对春节期间⼯地留守⼈员进⾏排查登记,同时加强对流动⼈员的管控,设置专岗专⼈,定期对从业⼈员⾝体健康情况进⾏监测。

3.各项⽬参建单位要时刻关注国家、省、市发布的全国中⾼风险地区,督促本单位和项⽬从业⼈员⾮紧急、⾮必要不要离开本市,不要出省,更不要前往中⾼风险地区,最⼤限度减少⼈员流动,⿎励倡导从业⼈员留汴过年。

4.春节期间,各项⽬⼯地现场要储备适量的防疫消杀物资,配齐⼝罩、消毒液等相关防护⽤品。

5.各项⽬⼯地施⼯现场必须设置独⽴的临时隔离观察室,当⼯地⼈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时,应⽴即将⼈员安排在临时隔离观察室,安排专⼈看护,同时注意做好看护⼈员的⾃⾝防护,并及时向疾病控制部门和属地⾏业主管部门报告

6.严格⼯地饮⾷卫⽣、个⼈卫⽣和居住卫⽣管理,春节期间要保障饮⽤、洗漱等热⽔供应,严格做好宿舍、⾷堂等重点部位的清洁通风和消毒⼯作。⼯地⾷堂宜实⾏分餐制,尽量减少⼈员聚集,避免“扎堆就餐”。各项⽬⼯地⾷堂应严格执⾏卫⽣防疫规定,⾷品⾷材的采购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确保采购⾷材可溯源。

⼆、应急处置

春节期间,全市各房屋建筑施⼯⼯地的任何部门、场所、单位发⽣涉疫情况,应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1.对体温⼤于等于37.3℃⼈员,要及时送⾄临时隔离观察室,密切观察,在隔离观察30分钟后,若体温仍⼤于等于37.3℃,应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及时送⾄卫⽣健康部门指定的发热门诊就诊,并⽴即向属地卫⽣防疫部门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处置措施。

2.第⼀时间向辖区疫情防控指挥机构报告,第⼀时间启动本项⽬应急处置预案,第⼀时间采取措施并封闭现场,同时向⾏政主管领导报告。

3.按照应急预案和相关规定进⾏先期处置,安排涉疫⼈员⾄施⼯现场临时隔离观察室,安排专⼈看护,同时注意做好看护⼈员的⾃⾝防护。

4.安排专⼈负责卫⽣健康、疾控等部门防控专业⼈员的进场引导⼯作,保障道路和急救通道畅

通。

5.积极配合卫⽣健康、疾控等部门做好流⾏病学调查、医学观察,并严格落实卫⽣防疫部门的要求、标准和措施,对现场进⾏全⾯消杀。

6.按卫⽣健康、疾控等部门⼯作要求积极组织配合将病例转运⾄定点救治医院,并做好转运交接记录。

三、⼯作要求

1.各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属各有关单位、机关各有关科室要⾼度重视,加强春节期间建筑⼯地排查管控,确保春节期间,各房屋建筑⼯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闭环管理。

2.各县、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本辖区疫情防控要求,制定本部门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3.若发⽣涉疫情况,各有关部门要第⼀时间向辖区疫情防控指挥机构报告,对于瞒报、谎报、漏报、迟报疫情防控信息以及⼯作不⼒、不负责任、措施不当造成疫情扩散传播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员责任。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方案2022篇2

为贯彻落实《⼴东省建设⼯地疫情防控⼯作专班关于印发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全省建设⼯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案的通知》《关于印发〈东莞市2022年元旦春节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案〉的通知》要求,全⾯扎实做好春节假期全市建设⼯地疫情防控⼯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加强疫情防控组织领导

(⼀)保持指挥体系有效运转。各园区、镇(街)住建局要坚持“外防输⼊、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决克服⿇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理、松劲⼼态,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节假⽇期间认真做好24⼩时值班值守,做到组织不变、⼈员在岗、管理运⾏及时,始终保持指挥体系激活状态。

(⼆)落实各⽅责任。各园区、镇(街)住建局按照“管⾏业就要管防控、抓业务就要抓防控”原则,落实部门防控责任,制定春节期间⾏业疫情防控⼯作⽅案。各项⽬责任主体要落实防控主体责任,按照⾏业防疫指引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少每⽉组织开展⼀次爱国卫⽣运动。⼤⼒宣传防疫知识,落实个⼈和家庭⾃我管理责任,引导参建⼈员树⽴个⼈是⾃⼰健康第⼀责任⼈意识。

⼆、强化⼈员安全有序流动

(⼀)严格参建⼈员出⾏要求。密切关注最新公布的全国疫情风险信息及中⾼风险地区名录,督促参建各⽅按照“两限制两避免两提倡”原则加强参建⼈员出⾏管理。

1.严格限制中、⾼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参建⼈员出⾏,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参建⼈员⾮必要不跨省出⾏,确需出⾏的须持48⼩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严格限制参建⼈员前往中、⾼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必要不前往中、⾼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

3.尽量避免前往省外陆地边境⼝岸城市,⾼风险岗位⼈员尽量避免跨省出⾏。

4.提倡跨省流动参建⼈员抵粤后及时完成⼀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加强⾃我健康监测。

5.提倡各园区、镇(街)住建局,各国有企业的领导⼲部带头在莞过节,做好本单位⼈员离莞审核管理。

6.有发热、健康码“黄码”等情况的参建⼈员,要履⾏个⼈防护责任,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避免出⾏。

(⼆)强化参建⼈员动向排查。各参建单位根据⽣产经营情况和参建⼈员意愿,灵活安排休假,引导参建⼈员错峰返乡和返岗,安全有序流动。并做好春节期间参建⼈员动向摸底调查。

1.合理安排家乡未发⽣疫情或列为疫情低风险地区的参建⼈员提前错峰返乡过年,并安排专⼈动态跟踪参建⼈员返乡情况。参建⼈员返乡后,如家乡发⽣疫情或被列为疫情中⾼风险地区,应⽴即向所属参建企业报告,暂时不返回建设⼯地所属地区;参建⼈员所在地区疫情结束或列为疫情低风险地区后,可安排返回⼯作。

2.提前做好节后来(返)莞参建⼈员(含来(返)莞探亲家属)的境外和中⾼风险地区旅居史情况排查,完整记录返莞时间、车次(航班号、船次)、到达时间及在乡期间健康状况等信息。引导中⾼风险地区的参建⼈员待当地疫情结束或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再安排返回建设⼯地。对节后来(返)莞参建⼈员(含来(返)莞探亲家属)开展⼈员健康状况监测,对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急性症状的参建⼈员,要督促其⾃我隔离,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排查。节后来(返)粤参建⼈员应持48⼩时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并做好⾃我健康监测。

(2)消毒与检查:

(3)联络与上报:

(4)急救电话:120

(5)其他成员:项目部其他人员、安保人员及各分包单位相关负责人

五、工作措施

1、项目部对外部进场人员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对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人员准予进入工地。

2、对工地内工作人员,建立健康监测和严格外出制度。每天两次对全部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发现发热特别是伴有咳嗽、咽喉疼痛等状况等身体异常人员,立即采取隔离、送医等应急处置。

3、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派发资料及宣传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加强工人个人卫生教育。教育工人饭前便后以及班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4、严格落实全员登记制度,对进出工地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交通方式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工地大门值班人员严格登记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5、对配送材料、物资等外来人员,车辆进场后,车上人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

6、做好工地内人员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生活保障物资充裕。由专人外出采买,外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出入时间、路线做好登记备案。

7、做好防范措施,门卫及办公室配备体温计,75%酒精,84消毒液,口罩等应急防范物品,保持施工现场、宿舍卫生及室内空气流通,落实环境消毒制度,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卫生管理、个人卫生防护和生活垃圾装袋清理,做好处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蝇等病媒生物孽生环境,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治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8、安排专人实施24小时值班和项目领导带班,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确保在岗在位、通信畅通。

9、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完善传染病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分层管理,及时落实”。要做好与项目所在地街道、社区、居委会的配合工作,现场防控方案执行和每日疫情防控情况形成日报反馈到分公司。若出现疫情第一时间向青岛市定点医院报告,同时上报分公司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

六、应急措施

当工地出现“传染病”疫情预警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后,在第一时间采取如下措施:

1、在第一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卫生部门报告。

2、对一般发热等病人的处理:

(1)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发热病人退热两天后,且无反复,凭医院的健康证明,才能回岗。

(2)在规定时间内将发热人数向相关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3、对可疑病例的处理

(1)发热病人经医院认为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嫌疑的,项目部第一时间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对在工地发现病人和接触过的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观察通知医院诊治。

(2)工地要对可疑病人所在寝室或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对与可疑病人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

(3)可疑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人员前往探望。

(4)工地应根据可疑病人活动的范围,在相应的范围内调整施工计划和安排。

4、对传染病人的处理若“疑似病人”被医院正式确诊为传染病患者,项目部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要求是:

(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寝室及班组,等待卫生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处理意见。

(2)疫点消毒。对工地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消毒必须严格按标准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3)疫情调查。工地应配合卫生部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5、根据相关规定,出现因疫情原因需要部分或全部停工,按上级建委和卫生部门的通知精神执行。

6、准备一定数量的体温计和口罩等应急物资。

七、保障措施

项目部适当安排经费用于传染病疫情的宣传及防控工作,确保处理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

八、责任追究

实行责任追究制。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班组长直接负责。全体管理人员必须把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工人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因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造成工地传染病疫情扩散传播或对施工人员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按上级有关规定实行责任倒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政治经济责任。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方案2022篇4

⼀、总则

(⼀)编制⽬的

针对建筑⼯地⽤⼯涉及外来⼈⼝地域⼴、⼈员密度⾼、流动性快等特点,做好我市建筑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作,切实保障建筑业企业员⼯及⼴⼤务⼯⼈员的⾝体健康和⽣命安全。

(⼆)编制依据

⼀、指导思想:

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为指导,建⽴新型冠状病毒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开展施⼯现场防控传染病紧急情况的处置⼯作,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治疗,坚决防⽌疫情输⼊、蔓延、输出,避免疫情在项⽬出现、扩散和蔓延。最⼤限度地降低损失和影响,有效、切实维护⽣命安全和秩序稳定。

⼆、⽬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施⼯⼈员的⾃我保护意识。

2、打好提前仗,早作准备,早预防,及时部署相关⼯作和落实相关措施。

3、完善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4、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传染病不在本⼯程传染。

5、严格控制新⼊场⼈员,进⾏登记备案,并对外地进⼯地⼈员进⾏健康监测,发现可疑病例,及时送往定点医院,严禁在⼯地留宿,特别注意湖北省来青⼈员的检查。

三、⼯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全体⼯⼈的防护意识,加强⽇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领导。严格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作实⾏依法管理。成⽴预防传染病⼯作领导⼩组,协调与落实项⽬建筑地对传染病的防控⼯作。

3、快速反应、运转⾼效。建⽴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4、现场封闭管理原则。各类⼯地施⼯作业、⽣活区域应与外界围挡隔离,不能围挡隔离的应设警戒。

5、“外防输⼊,内防扩散”原则。各类⼯地以项⽬部为单位,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对所有外来⼈员均实⾏严格准⼊管理,场内⼯作⼈员⽆特殊情况禁⽌对外流动。

四、组织领导

成⽴建筑⼯地传染病防控⼯作⼩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传染病的防控⼯作。

公司分管领导:防控⼯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分⼯:

(1)宣传与教育:

(2)消毒与检查:

(3)联络与上报:

(4)急救电话:120

(5)其他成员:项⽬部其他⼈员、安保⼈员及各分包单位相关负责⼈

五、⼯作措施

1、项⽬部对外部进场⼈员实⾏严格准⼊制度,对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员准予进⼊⼯地。

2、对⼯地内⼯作⼈员,建⽴健康监测和严格外出制度。每天两次对全部⼈员进⾏体温测量和登记,发现发热特别是伴有咳嗽、咽喉疼痛等状况等⾝体异常⼈员,⽴即采取隔离、送医等应急处置。

3、做好宣传教育⼯作,派发资料及宣传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加强⼯⼈个⼈卫⽣教育。教育⼯⼈饭前便后以及班后⼀定要洗⼿,注意个⼈卫⽣,使⽤肥皂和流动⽔洗⼿。

4、严格落实全员登记制度,对进出⼯地⼈员的姓名、籍贯、来去⽅向、交通⽅式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地⼤门值班⼈员严格登记管理制度,严禁⽆关⼈员进⼊施⼯现场。

5、对配送材料、物资等外来⼈员,车辆进场后,车上⼈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部安排⼯地内⼈员接收和装卸。

6、做好⼯地内⼈员⽣活保障⼯作,确保⽣活保障物资充裕。由专⼈外出采买,外出⼈员做好⾃⾝防护措施,出⼊时间、路线做好登记备案。

7、做好防范措施,门卫及办公室配备体温计,75%酒精,84消毒液,⼝罩等应急防范物品,保持施⼯现场、宿舍卫⽣及室内空⽓流通,落实环境消毒制度,切实做好施⼯现场卫⽣管理、个⼈卫⽣防护和⽣活垃圾装袋清理,做好处理垃圾污物,消除⿏、蟑、蚊、蝇等病媒⽣物孽⽣环境,及时组织开展全⾯的病媒⽣物防治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物密度。

8、安排专⼈实施24⼩时值班和项⽬领导带班,带班领导和值班⼈员要确保在岗在位、通信畅通。

9、实⾏⽇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完善传染病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分层管理,及时落实”。要做好与项⽬所在地街道、社区、居委会的配合⼯作,现场防控⽅案执⾏和每⽇疫情防控情况形成⽇报反馈到分公司。若出现疫情第⼀时间向XX市定点医院报告,同时上报分公司和相关政府主管部门。

六、应急措施

当⼯地出现“传染病”疫情预警时,⽴即启动应急处置⽅案后,在第⼀时间采取如下措施:

1、在第⼀时间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卫⽣部门报告。

2、对⼀般发热等病⼈的处理:

(1)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发热病⼈退热两天后,且⽆反复,凭医院的健康证明,才能回岗。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