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很多时候会发生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事情,预案是指根据评估分析或经验,对潜在的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和影响程度而事先制定的应急处置预案,小编在这里整理了2022年医院反恐防暴应急预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医院反恐防暴应急预案1
为提高对暴力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维护医院正常的秩序,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医院的财产安全,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范校院恐怖袭击的通知,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院反恐防暴应急预案。
一、医院反恐防暴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
各班班主任、保安、门卫人员
二、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恐怖暴力事故的应急指挥、协调、保卫、救援等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
(1)综合协调指挥组:xxx、xxx
职责:全面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处置工作,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处置情况。
⑵疏散安置组:xxx、xxx及年级负责人
职责:负责引导师生疏散、转移;具体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⑶警戒保卫组:xxx、xxx、保安、门卫人员
职责: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与犯罪嫌疑人周旋;现场警戒,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医院,维护现场秩序,防范别有用心的人肇事;重点部位警戒。维护现场秩序,劝退围观人员。
⑷善后处理组:xxx、xxx
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进行或配合进行事故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⑸通讯、后勤保障组:xxx、xxx职责:启动通讯广播系统,立即与受到伤害的患者家长、医护人员家属联系。与家长、社会沟通信息。筹措调集应急工作所需的物资和资金。
⑹宣传报道组:xxx、xxx、各班班主任
职责:负责宣传报道和材料的整理与上报工作;针对预案进行演练;开展防恐防暴安全知识教育;针对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防控防爆逃生避险能力练习。
三、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原则:
处置暴力恐怖事件要以平息事态、控制局面、防止扩散、减少损失为主要原则。
四、一旦发生医院暴力事件,务必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一般按照下列程序处理:
1、报警。获得事件信息的任何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报告,并同时拨打110报警。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医院进入全面应急状态,立即实施应急救援行动。(如犯罪分子突破门卫防线进入院内,门卫人员应迅速关闭大厅卷帘门,阻止犯罪分子进入活动室,同时按响报警器;如犯罪分子已经冲入活动室,门卫应按响报警器,一人留守在门口把手,并等待接应警方人员,一人持警械配合院内有关人员阻止犯罪分子伤害患者。)
2、警戒。警戒保卫组有关人员迅速到达现场,负责在警方未到时保卫师生安全,控制事态发展,同时选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身体强壮的老师与犯罪嫌疑人周旋,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劝说,以拖延时间,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
3、疏散安置。疏散安置组按预案有计划地组织医护人员、患者撤离受伤害地点和危险区域,进行紧急避险,条件允许情况下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封堵门窗。然后班级医护人员清点人数,上报院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5、救护。救护受伤患者和其他伤员。如有需要,后勤保障组要同时拨打医疗急救电话120。并根据师幼受伤情况,通知有关患者家长、医护人员家属到达现场或指定医院。
6、报告。事件发生后,医院应即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7、善后:善后处理组做好受伤害患者、家属的亲属的安抚、安置工作,妥善处理相关善后事宜,进行或配合进行事故的调查、取证等工作。
2022年医院反恐防暴应急预案2
为营造良好安全的社会氛围,维护我院正常的秩序,保障师幼医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根据市、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安保反恐怖工作的通知,全面提高应对恐怖和暴力能力,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医院反恐防暴预案。
一、指导思想
医院是人群密集场所,医院的安全稳定关系千家万户。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院重大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的保教保育秩序,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认真组织开展“四防”教育,即以“防火、防毒、防劫持、防爆炸”为内容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开展消防、突发事故的演练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护、自救能力,确保保教工作正常进行。
二、工作要求
1、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医院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把医院的安全保卫工作提到非常重要的工作议程,确实抓紧抓实。加强医院安全排查及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2、医院院长对医院安全保卫工作负总责,主管领导要对本院的安全保卫工作负直接责任。
3、对全体师幼进行法制教育,加强法制观念。
4、制定安全保卫工作预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进行预先准备。
5、加强门卫安保工作。增强门卫力量,落实门卫职责,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坚决杜绝陌生人进入校院。
6、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院内食堂严格执行食品来源登记、索证制度和食品留样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检测工作,严格管理,严禁陌生人进入院内操作间。
1、获得事件信息的任何人都应当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报告,并同时拨打110报警,手机报警拨打。
2、选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的老师、身体强壮的老师与犯罪嫌疑人周旋,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劝说,以拖延时间。医院领导或任何工作人员立即组织现场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建立警戒线,使犯罪分子无法靠近患者,防止事态扩大。
3、集结优势力量,携带防卫器械(如院内现行配备的电警棍、强光手电、橡胶棒、辣椒水、),与犯罪分子周旋劝阻与制止犯罪行为,为警方援助赢得时间,在有利条件下设法制服犯罪分子。
4、尽快把所有患者和无关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
5、一旦发生伤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家长或亲属。
6、实施事件现场警戒,保护现场,阻止无关人员进入院内,维护现场秩序,防范别有用心的人肇事,引导外部救援人员进入事件现场,配合警方调查。
7、事件发生后,医院立即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二)院内内发现可疑人物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可疑人物
1、在院内发现形迹可疑,四处游荡,可能作案的可疑人物,在场人员都应当立即向院领导报告。
2、医院保安人员和领导指派人员要立即对此人进行询问,同时把他的行动限制在局部区域内。
3、若此人自述进入院内的目的明显缺乏可信度,无人证、物证可以证明,甚至说话前后矛盾,蛮不讲理,保安人员应当将其带入保安室进行进一步盘问。
4、若有证据表明此人是危险人物或犯罪嫌疑人,应立即打110报警,由警方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5、若可疑人物在盘问时夺路逃跑,单位人员应当将其相貌、身高、衣着及其它特征和逃走方向向警方报告,同时,医院应当做好此人再一次闯入医院作案的思想准备。
6、在整个过程中,医院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可疑人物使用暴力,要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7、院内把事件情况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三)院内发现可疑物品的应急处理程序
本应急程序的要点是:防范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伤害事故
1、收到可疑邮包或发现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向领导报告。
可疑物品是指:物品外表、重量、气味可疑,不是本单位的物品,也从无看到过此种物品不知此物品有何用途,为何会摆放在院内某处。
2、发现可疑邮包和可疑物品的任何人员,都不应当试图打开或随意摆弄它,要禁止在周围吸烟或使用手机,或发动机动车辆等。
3、院内指定李明山进行初步鉴别,判断是不是危险物品,若不能排除危险物品,应立即打110报警请警方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处理。
4、若可疑邮包和物品被警方确定为危险物品,院内立即在其周围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并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5、院内当配合警方组织人员在校院其它区域搜寻检查,确定在院内是否还有其它可疑物品。
6、院内配合警方开展各项处理工作,并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2022年医院反恐防暴应急预案3
为了提高和预防对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医院发生恐怖事件时,能有效控制局面迅速有序地处理事件,减少一切不良影响和损失,明晰各岗位和医护人员的职责及处理流程,切实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维持加气站正常经营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建立反恐紧急应急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建立处置暴力恐怖事件的基本原则
处置暴力恐怖事件要以平息事态、控制局面、防止扩散、减少损失为主要原则。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件采用的制止、宣传、保护、求援、疏散等方法。围绕维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这一中心,有条不紊的开展应急工作。
三、职责
1、组长以及副组长:恐怖事件处理的总指挥与总协调。
2、xx:协调处理恐怖信息与事件的现场控制,协助公安机关对恐怖信息事件的排查和调查处理,疏导和维持现场秩序。
3、xxx:负责事件中的用车安排,事故中受伤人员送医院救治和事后索赔事宜,后勤食物及物资的供应,清洁现场卫生。
4、xx:事件处理中水、电需求最大满足,医院设施的修复,受损设备、设施的处理。
5、xxx:引导患者到安全区域,岗位责任区域的检查,全力配合公安机关对事件的处理工作。
四、具体事件的处理办法:
3、指挥部接到启动预案指令后,医护人员随时抢救受伤人员,准备好救护或应急用车。
4、经过公安机关排查和各部门的检查处理,由总经理视情况发布预案的解除指令。
5、若恐怖事件已发生,善后工作按照《医院突发事件应急控制程序》中各部门职责执行。
2022年医院反恐防暴应急预案4
一、总则为加强门诊突发事件医疗保障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和医疗保障应急救治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对门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能力,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启动医疗保障、应急救治等各项措施,将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程度,保障医院职工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诊疗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一)目的。为确保门诊楼安全、有序、高效的运行,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门诊区域内的突发事件,保护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个部门负责本部门的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各科室负责人积极配合,按照分级响应、分级管理的要求,落实应急处置的责任制。
2.严格规范,处置有力。按照“建章科学化、工作制度化、行为规范化、办事程序化、监督过程化”的要求,严格执行各类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协调配合,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反应迅速。在处置突发事件时,涉及医院各科室、各职能部门、有关单位的,要主动配合,密切协同,形成合力,保证突发事件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处置果断有力。
4.坚持平时工作和应急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要将事前预警与事后应急结合好,按照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将应急处置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中,做好经常性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机制准备。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三、编制依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四)预案适用范围
1.突发事件适用范围本预案所指门诊突发事件是指门诊工作中突然发生的、影响或可能影响门诊正常诊疗秩序,危及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患者在门诊就诊期间,突然出现危及或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事件,主要包括昏厥、休克、猝死、严重输液反应等。
2.突发门诊运行保障事件。主要包括停电、停水、火警、电梯运行、网络故障等意外。
3.突发医疗投诉、纠纷事件。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在门诊就诊期间,因医疗争议在院内突然实施的影响医疗秩序、危及人身安全以及可能造成公私财物损坏行为的事件。主要包括对医务人员进行侮辱、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损害医院财物等行为。
突发事件分级。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1)特别重大突发事件(Ⅰ级):是指突然发生,事态非常复杂,对门诊整体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特别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医院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应急处置的紧急事件。
(2)重大突发事件(Ⅱ级):指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门诊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医院多个部门力量和资源进行联合处置的紧急事件。
(3)较大突发事件(Ⅲ级):指突然发生,事态较为复杂,对门诊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需要调度本部门及医院个别部门力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事件。
(4)一般突发事件(Ⅳ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门诊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环境稳定和诊疗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或生态环境破坏,只需要调度本部门或医院个别部门力量和资源能够处置的事件。
二、医院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成立医院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组员: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和演练。
2.做好日常安全工作,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3.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接到突发事件的报告,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各成员根据各自分工,履行各自职责,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注意分析事件发展趋势,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三)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办事机构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办公室设在门诊办公室,负责日常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
三、预警机制
(一)预测与预警。门诊办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预测预警系统,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预警级别和发布。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可以预警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报告人、科室等。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短信、微信、警报器或组织人员逐科通知等方式进行。
四、应急处置
(一)信息报送与处理。1.报送的主要内容。
(1)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及初步统计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
(2)报送科室采取的应急措施及实施情况;
(3)需要门诊办协调的有关事宜;
(4)事件现场的即时状态;
(5)事件的后续报告即抢救或处理的情况(直到处理完毕)。
2.信息报送的方式。
(1)医院各单位发生突发事件后,各科室应在第一时间内首先向科室领导和门诊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非工作时间同时报告总值班。
(2)报告采用电话口述上报信息,并以书面形式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