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就是一年里立春起这个季度为春天,所以说一年四季在于春,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2023年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精选1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总结去年的成绩和经验,积极行动,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责任感,确保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到位,。目前,从总体看,全市粮食生产发展势头较好。
一是安排部署到位。
结合国家、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提出了20xx年粮食生产总体规划,即强化三项措施,主推三项技术,稳定提高三项指标,确保粮食播种面积比上年增长0.5%以上,总产增长1.5%以上。为全面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对20xx年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并与各县、市、区签订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责任状。市、县进一步加大了粮食生产的投入和奖励力度,全市已安排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5亿元,其中奖励资金2400万元,比上年增加600万元,增长33%。
二是关键技术落实到位。集
中育秧全面落实,全市7个县(市)区制定了《20xx年水稻集中育秧工作方案》,在全市118个乡镇落实早稻集中育秧(大田)面积78万亩。分三大模式实施:一是种粮大户集中育秧模式,重点乡镇以50亩以上种粮大户为主体,带动周边农户集中育秧;二是专业合作社集中育秧模式,以重点乡镇农技站或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统一分点集中育秧,实行商品供秧和备用育秧,解决缺劳力、缺技术、农户育秧难问题,解决乡镇早稻秧苗的保障问题;三是村、组集中代育模式,以村、组或专业户为主体,统一租田集中设点,统一引水整田,统一秧田施肥,统一分厢整厢,统一秧田管理。高产创建全面部署,全市6县市3区制定了《20xx年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方案》,全市共创建高产示范片46个,示范面积110万亩。各示范片选点及种子、化肥等农资已全部准备到位。
三是生产任务落实到位。
全市计划粮食播种面积790万亩,总产310万吨以上。其中水稻705万亩,优质早粮85万亩。早稻计划种植面积310万亩,生产任务已全部落实到县区、到乡镇、到村组。通过对6县(市)1区的56户农户调查,今年在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引导和粮价提升的驱动下,广大农民种粮热情高涨,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双季稻种植意向增加,中稻种植面积将压减。特别是在临湘市、华容县等滨湖区,早稻计划种植面积增加较多。如平江县梅仙镇十户人家耕地面积计划种植早稻面积287亩,中稻36.2亩,早稻面积比去年增加20亩,增幅7.5%,南江镇浆田村、昌江村调查八户人家21.4亩耕地去年全部为一季稻,今年计划早稻11.4亩,增幅
53.3%,调查昌江村的宋家组全组75亩水田去年全部为一季稻,今年全部参与集中育秧改种双季稻,南江镇汤铺村全村689亩水田去年全部为一季稻,今年计划种植200亩早稻。
四是备耕工作落实到位。
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岳阳县组织编印了《粮食生产及春耕备耕技术资料》手册13000多份,108名机关干部奔赴全县20个乡镇,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措施,同时结合阳光工程春季培训行动,已培训村组骨干1500多人次,传授水稻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油菜及冬粮春季培管措施等有关技术。华容县彩印“集中育秧宣传画”2万多份分发到各乡镇,张贴到各村组。截止目前,全市共开展较大规模的科技下乡咨询活动11次,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10场,指导培训农民5万人,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0万份(册)。春耕物资保障有力。据初步统计,全市已备种子530吨,肥料1.5万余吨,壮秧剂180吨,农药5000余吨,农地膜360吨,秧盘1.5亿多片,种子、化肥、农药、农地膜、秧盘等农资货源准备充足。肥料价格呈全线上涨趋势,据调查,含氮量46%国产尿素2625元/吨,比去年增加250元,涨10.53%。含氮量17%碳酸氢铵840元/吨,比去年增加80元,涨10.53%。含量12%过磷酸钙600元/吨,比去年增加80元,涨
15.38%。含量15%钙镁磷肥560元/吨,比去年增加160元,涨40.00%。含量15%国产氯化钾3000元/吨,比
去年增加400元,涨15.38%。含量60%进口氯化钾4000元/吨,比去年增加1000元,涨33.33%。氮磷钾含量25%国产复合肥1750元/吨,比去年增加250元,涨16.67%。中等常规稻种子6元/公斤,比去年增加1元。中等杂交稻种子和优质稻种子分别是34元/公斤、40元/公斤,都比去年增加了4元。农药未到销售高峰期,目前基本与去年持平,薄膜、地膜、软盘等其他农资价格基本上与去年持平。农资市场监管加强。市、县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客观分析今年我市粮食生产情况,全面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仍面临诸多压力:一是粮食生产扩面任务难度大。在湖区,受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效益好于种粮效益的影响,粮食面积受到挤压;在平江山区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尚有3.3万亩无法“单改双”;受劳动力外出打工影响,土地流转工作难协调。二是受去年干旱的影响,山塘水库贮水严重不足,春季如果没有有效降雨,对早稻生产不利。三是春节以来,气温偏低,早稻育秧期间发生春寒或倒春寒,必须警惕其对秧苗生长的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我市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一是落实保温育秧措施,严防烂种烂秧。我们将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适时播种;杜绝“赤膊”育秧;做好壮秧剂的应用;落实储备秧,确保早稻种植面积的落实。
二是积极开展粮食生产技术培训。集中水稻三项关键增产技术培训,宣传发动双季稻种植,提升我市粮食生产能力。
三是加强工作督导,确保任务圆满完成。我市将深入开展对各粮食产区的检查与督导,指导秧田管理、核实育秧面积、处理农户纠纷、落实补贴资金,确保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四是加强春收农作物的后期田间管理工作,指导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及春耕工作进度。扩大复种面积,实现增产增效,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全面完成。
2023年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精选2
在县委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在不违反各项防控政策的情况下,积极组织春耕生产工作,和农业企业和扶贫车间的复工复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
一、抓好主要农产品保障供应工作。着重抓好粮油、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的保障供应,打通主要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出现紧缺,使人们的基本生活有保障。
二、动员农民不误农时春管春耕。农技人员和村组干部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宣传,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和各类经营主体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避免人员集聚,各村组不得无故阻拦农民正常的农事活动。重点抓好春季田间管理,引导农民在防控疫情的同时,及时开展田间管理。油菜增施薹肥促春发,促进长势均衡。冬春蔬菜要及时采收,适时倒茬,扩种速生蔬菜。果园茶园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开展除草修剪、疏花疏果,搭好丰产丰收架子。?
三、组织农资进村入户。各乡镇、村组严禁未经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擅自设卡拦截、随意断路封路阻断交通的行为,打通运输梗阻,确保春耕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运输畅通。农业部门加强农资供需情况监测调度和调剂调运,鼓励农资经销商开展入户配送,确保农民有农资可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四、搞好农机作业准备。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县农机事务中心要做好人员培训,动员农机手在家做好机具准备和检修、维修等,确保农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制定农机作业预案,合理调剂调配作业机具,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对疫情防控用工紧张地区,要组织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及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管服务。?
五、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农业部门及时组织农技专家制定分区域、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手段,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关键农时和农民急需之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必要的实地指导。?
六、狠抓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春季重大天气变化,及早发布预警信息。组织农技专家制定有效应对灾害的防范措施,推进科学防灾,重点防“倒春寒”、防春旱。今年油菜菌核病呈重发趋势,草地贪夜蛾暴发成灾机率大,要及早准备好药剂药械,指导农民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大力开展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坚决遏制病虫害扩散蔓延。?
七、鼓励就地就近务工。针对当前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用工难、用工贵的问题,各乡镇、村组组织当地农民和返乡人员就近就地参与农业生产。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互助合作、互换用工,解决当前蔬菜生产用工难的问题。?
八、引导农业企业和扶贫车间复工复产。积极沟通协调,将农业企业和扶贫车间纳入复工复产重点企业名单,支持农业企业和扶贫车间加快复产,尽快恢复产能,带动困难群众就业增收、稳定脱贫。?农业企业和扶贫车间负责人为疫情防控责任人,要认真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如发现发热、干咳病人,要及时送诊和上报。农业部门落实好主休监管责任,经常性检查、督查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2023年春耕备耕工作开展情况精选3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全省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扎实开展好春耕备耕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我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以——为指导,以实现“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抓手,以粮食增产增收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工作落实,迅速掀起春耕备耕热潮。全面动员农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扎实推进20_年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为夺取全年农业丰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
二、工作重点
1.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面落实农业生产计划。一是突出发展粮食产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30.4万亩以上,其中水稻21.6万亩,旱粮8.8万亩,产量稳定在11.5万吨以上。重点发展优质稻15.5万亩,再生稻1.1万亩。增加优质玉米、优质薯类、杂粮杂豆、双低油菜、中药材等种植面积,逐步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二是做大做强以冰糖橙为主的特色产业。落实柑桔品改计划2.1万亩,年内建成柑桔标准化基地2个,培育无毒苗木20万株,在柑桔主产区建立100亩以上的柑桔标准示范园20个,适度发展黄桃、猕猴桃、刺葡萄、黄金李等特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三是做优菜篮子产业。突出抓好蔬菜、白鹅、富硒黑猪、优质蛋鸡、小龙虾养殖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2.强化科学调度监管,确保春耕备耕物质供应。一是积极调运储备春耕农用物资。克服“新冠感染”影响,及时做好应对预案,做好农资储备调查,狠抓优质杂交稻种、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等物质的储备和供应,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充足、及时与到位。二是抓好农资市场监管。制定农资打假工作方案,加强部门协作,强化联合执法,开展春耕备耕农资市场执法专项行动,全力抓好种子、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不发生坑农损农事件。三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通过宣传、现场咨询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识别真假农资知识,提高广大农户辨假识假能力,加大放心农资产品、诚信农资企业宣传推介力度,掀起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和打假维权行动高潮,维护农资市场秩序,有序保障春耕生产。
3.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抓好春季农作物田间培管。一是抓好春季田间农作物培管。制定油菜、蔬菜、柑桔、绿肥等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以及特色养殖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村组、新型经营主体加强田间管理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二是有序组织防灾减灾。扎实开展病虫害监测预报,突出抓好水稻等暴发性、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害防控。加强气象服务,准确研判全年农业气象年景和灾害发生趋势,及早制定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强化减灾补损技术指导服务,减轻灾害损失,确保全年农业增产增收。三是广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结合春耕工作,组建专家团队,创建试验示范基地,采取多种形式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技素质。指导农户严把整地、施肥、覆膜、种籽和播种时间“五关”,指导群众整地起垄、规范覆膜、合理施肥、科学种植,开展“零距离”技术服务,提高技术推广的质量和效果。
4.强化落实防控措施,确保农产品安全供应。一是加强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县委疫情防控指挥部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加强泠链食品管理,严防疫情发生。二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认真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方案》《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严格管控活禽交易市场,加强养殖场、屠宰场、动物诊疗机构等重点场所清洗消毒,切实抓好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三是抓好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农产品产地、供应市场的农产品检测力度,确保广大市民吃上放心农产品。
5.加强农机服务指导,提升农业生产比较效率。一是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支持培育各类服务组织积极开展机育、机耕、机播、机收、机烘等专业化服务,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着力解决因劳力紧张、技术短缺等问题,力争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机耕收综合农机化率达70%以上。二是切实抓好农机服务。提前组织农机人员进村入户,指导机手保养、调试和检修农机具,确保农机具性能稳定,作业状态良好。强化农机跨区作业的信息引导、市场规范和政策落实,引导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社会化服务,着力提高春耕生产效率。三是扎实抓好耕地抛荒治理。加强对种粮大户的政策激励,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防止发生耕地抛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