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各地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最新疫情防控倡议书》,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最新疫情防控倡议书 篇1
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在外乡友:
为应对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尽可能消除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五一节期间疫情防控倡议如下:
一、倡导减少人员流动。五一假期将至,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倡议广大群众合理安排五一节期间行程,减少不必要出行,尽量不要跨省、跨市出行,不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相关地区,尤其是避免跨境出行。
二、非必要不聚集。倡导喜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不参加、不组织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活动,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尽量压缩规模、减少人数。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报区社防组备案。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行为要严格落实“双报备”,即自行举办的个人和承办宴会的餐饮场所都需要提前向区社防组报备,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做好场所通风消毒,确保就餐人员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后,方可进入就餐场所。
三、返碧人员提前报备。如因特殊情况确需五一期间返乡,请您自觉遵守我区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提前向目的地村(社区)报备行程。来(返)碧前请您查看自己所在地是否属于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需落实“14天集中隔离+14天居家健康监测+12次核酸检测”;上海来(返)碧人员,须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来碧后一律实行7天集中健康监测,7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分别在第1、3、5、7、14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对中高风险地区及14天内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报告地所在地级市省外来(返)碧人员需落实“5天3检”;对省外低风险地区来碧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碧后48小时内采集一次核酸)。请来(返)碧人员来碧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抵碧后配合各交通服务站做好“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和体温监测,按照要求落实相应管控措施。
四、持续推进疫苗接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能有效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目前,我区正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序贯和同源加强免疫及小年龄组人群接种,需接种加强针的群众可根据需要咨询当地接种单位后有序开展接种。
五、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和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要发挥带头作用,积极动员在外经商、务工、求学等亲属暂不返乡,管好家人、亲属,发动街坊邻居自觉遵守规定,积极响应各项防疫政策,共抗疫情。
六、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坚持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提倡公筷公勺、分餐进食,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选购冷冻生鲜类食品时不直接接触;购回后单独、密闭存放,清洗、加工过程中要勤用肥皂和洗手液清洗双手;生鲜肉类产品烧熟煮透,切勿生食,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在外乡友,在这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履行好防控责任,共同构筑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疫情防控牢固防线,共度一个平安、文明、有序的节日。
最新疫情防控倡议书 篇2
市民朋友们: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外溢风险依然较大,尤其是“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聚集增加,常态化疫情防控丝毫不得放松。因此,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做好“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
提出如下倡议:
一、非必要不离温
国内疫情尚未结束,切不可抱有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五一”休闲度假的最安全方式无疑还是宅在家中,趁“五一”假期多陪陪家人,多多休息。坚持“非必要不离温、非必须不出省”,不要跨省流动,更不要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
二、非必要不聚集
“五一”期间,请大家继续保持警惕状态,不组织、不参与大规模聚会、聚餐。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格控制各类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大型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收到快递先消杀后打开,进入公共场所请科学规范佩戴口罩,主动扫场所码,出示健康码、行程码。大门镇区域内所有人员请自觉履行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流调人员工作,若出现隐瞒行程或拒不配合防疫人员工作导致疫情传播的,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并由个人承担隔离和治疗费用。
三、非必须不返乡
家中如有在外地的亲朋,尤其是所在城市为中、高风险地区,请尽量劝说“五一”期间暂不要安排来温返温计划,建议就地过节;如确需来(返)大门,请提前三天通过大门镇防控办(咨询热线xxxxxxxxxxx)登记报备,并纳入社区管理范围,若未按照要求提前报告导致疫情传播的,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相关集中隔离和治疗费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四、非特殊必接种
接种新冠疫苗是爱他人、爱家人、爱自己的真实体现,是每个公民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预防新冠病毒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请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及加强针接种,共筑免疫屏障。
接种时间:每周二、周四下午13:30-16:30(若有变动另行通知)
接种地点:大门中医院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我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请用好戴口罩、“1米线”、扫码“三件宝”,勤洗手、多通风,加强自我防护。让我们共同携手,守护好来之不易的安全环境,度过一个健康文明、欢乐平安的“五一”假期!
最新疫情防控倡议书 篇3
广大居民朋友们请注意:“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聚集增加,为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遏制疫情扩散,保障您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现就“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提出如下倡议:
一、时刻保持防控意识目前上海、吉林返石人员增多,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请广大居民时刻保持疫情防控意识,不组织,少参加各类大型聚会聚餐活动,避免到人群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切实做到思想不麻痹、防疫不懈怠、措施不放松。
二、非必要不离石“五一”期间,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强,乘坐飞机、高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风险大,易发生交叉感染。建议非必要不离石,有出行计划的居民尽量选择市内户外游,少去或不去人流量大的景区景点和边境城市。尽量减少跨省旅游,避免跨境旅游,不要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三、非必要不返乡建议外地居民朋友就地过节,因特殊情况确需返乡的,从国内有疫情的中高风险地区或省内阳性感染者所在城市来石人员,务必在抵达前24小时向所在村(居)委会报备,按照石首疫情防控要求需积极配合做好信息登记、核酸检测、分类隔离等疫情防控措施。如有发现从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不如实向村(社区)报告情况的,公安机关将严肃追究责任。欢迎广大群众相互监督、举报,举报电话:XXXX-XXXXXXX。
四、做好自我防护“五一”假期,在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要积极配合落实戴口罩、测体温、查“双码”、遵守一米线等防控要求,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及时接种新冠疫苗加强免疫,适度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每个人都是自我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度过一个健康文明,平安稳定的“五一”假期!
最新疫情防控倡议书 篇4
全县广大市民群众:
当前,国内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加。“五一”假期将至,人员流动聚集增加,疫情输入和反弹风险不容忽视。为确保全县人民度过一个安全、祥和、快乐的假期,现就做好“五一”假期期间全民参与疫情防控发出如下倡议:
一、非必要不来(返)鹿。人员流动存在疫情外溢扩散的风险,要杜绝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倡导在外人员非必要不来(返)鹿。有计划到鹿邑旅游、探亲等的外地朋友,请待国内疫情总体缓和后,再安排计划出行。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在当地疫情风险没有排除前不来(返)鹿。
二、谨慎安排出行。在鹿的广大群众,非必要不外出,提倡选择县内游、城区游、乡村游等方式安全度过假期,尽量减少前往人员聚集的景区景点和公共场所,降低疫情感染的风险。确需出行的,要尽量避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有阳性确诊病例所在地城市,在旅途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三、来(返)按规报备。如因特殊情况确需来(返)鹿的,要提前咨询疫情防控政策,做好落实防疫规定的准备。在来(返)鹿前,要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证明,并在抵达前3天主动向目的地村(社区)报备,抵达后积极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政策。
四、加强个人防护。请广大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人员较为密集场所或密闭、通风不良的场所时,自觉规范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常消毒、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良好习惯。公共场所注意文明礼貌,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