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院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院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1

为了切实保障门诊患者在我院就医的人身安全,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医院门诊区域内的非医疗事故引发的意外伤害事件,特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

预防措施

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积极参加保卫组织的理论培训及现场消防演习,要求人人参与。

工作人员熟悉消防设施灭火器的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清楚各楼层的电源总闸、安全出口位置。

保卫科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灭火器的有效时间。

注意用电安全、用氧安全及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设立消防责任人,并制定明确职责。

切断电源,打开消防通道,立即报告保卫科、行政值班。

发现火情无法扑救,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管好邻近房间的门窗,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

嘱病人及家属用湿毛巾盖住口鼻,把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做好安全管理—→消除隐患—→积极扑救—→通知保卫科和行政值班—→紧急疏散患者—→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火情无法扑灭立即拨打“119“—→告知准确方位。

2.停水的应急预案

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

储备水源,以备使用和饮用。

突然停水时与总务科联系,汇报情况,查询原因;夜间通知行政值班,汇报停水情况。

尽量协助病人解决因停水带来的不便。

接到停水通知—→做好停水准备—→储备水源。

突然停水—→与总务科或行政值班联系—→查询原因—→向患者做好解释。

3.泛水的应急预案

立即寻找泛水的原因,并断电源,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解决。

如不能解决,立即找水管班值班人员。

将物品、器械搬离泛水处,并协助将水排净。

告诫患者,切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防止跌倒。

寻找泛水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断电源—→通知总务科或行政值班—→撤离物品、器械-→协助维修人员—→保持环境清洁—→告诫患者—→防止跌倒。

4.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

并开启应急灯火点蜡烛照明等。

电话与电工班联系,晚间通知电工班或行政值班,查询原因。

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接到停电通知—→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准备动力电器应急

方案

突然停电—→开启应急灯—→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的运行—→通知电工班、行政值班—→查询停电原因—→安抚患者—→防火防盗。

5.患者发生跌倒时的`应急预案

病人入院时加强安全防范。

不慎跌倒,立即通知医生。

在医生检查后,再搬动患者。

制定抗洪抢险医疗救护工作预案,按防汛要求在本单位内组织储备抢险物资,完成区卫生局防汛领导小组临时交办的工作任务。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传达院防汛领导小组指令;负责具体协调、安排抢险应急队伍和救护车辆,确保医护人员、防疫人员及时赶到受灾现场开展工作;负责信息的传递和情况上报等工作。

3、具体职责和人员分工

院长薛俊峰负责本院防汛工作总指挥,负总责。

组织、指挥、协调本院的防汛及抗洪抢险工作。

积极配合所在街道办事处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负责区指挥部或指挥长、副指挥长安排的其他防汛抢险工作,并就防汛及抗洪工作对指挥长负责。

副院长刘碧怀协助院长开展工作,重点负责医疗救护,药品器械的保障,人员培训、灾后疾病预防控制处理。

药物维持治疗门诊主任王建,协助院长开展工作,重点负责全院汛期安全督查、隐患排查、落实整改,物资保障、组织、联络工作。

四、防汛抢险工作的基本要求

1、根据防汛工作“正规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要求,每年汛后:一是应在整理上报资料、总结经验的同时,针对汛期出现的问题和隐患加以认真解决,及时消除防洪隐患。

二是要有计划、分步骤地搞好防汛基础建设,在每年5月1日前,完成本院内的排水设施的疏淘、抢险物资的筹备、防汛器材的检修和抢险救灾预案的完善等汛前准备工作。

2、组建医疗救护队,并储备充足的医疗救护、消杀药品、工具、车辆。

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在院内设立防汛值班室,将领导及抢险队伍成员的电话号码公布上墙,保证通讯畅通,及时通报信息。

主汛期,主要领导要坚守岗位和组织好24小时值班检查,遇特殊情况外出,由指定接替人指挥。

3、一旦出现灾情,抗洪救灾是压倒一切的大事,全院职工要在区卫生局防汛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在院防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无条件服从安排,积极主动地做好抗洪救灾工作。

五、防汛值班

在汛期,我院必须保持24小时值班。

总值班人员由每日病房值班医生负责。

值班室固定设在医生办公室,装设固定值班电话。

防汛负责人及防汛工作人员在汛期均处于待命状态,联系电话必须保持24小时畅通。

防汛值班必须遵守如下规定:

1、准时到岗;

2、不得擅自离开值班岗位;

3、及时向有关部门、辖区、相关单位通报雨情、汛情;

4、一般事务自行处理,特殊事件或遇紧急汛情、灾情在处置的同时,应立即向上级防汛部门或区防汛值班室报告

5、认证做好值班记录;

6、做好交接班工作。

六、应急相应程序

1、红色汛情预警响应程序(Ⅰ级)

我院收到(包括被通知到、看到等)“红色汛情预警(Ⅰ级)信号”半小时内,应迅速按如下程序开展工作:

(1)全面启动我院防汛预案,按预案要求开展我院的抗洪抢险工作;

(2)即使我院没有出现灾情,也要进入警戒状态,全力检查,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3)配合执行由区防汛指挥部指挥的全区重要的抢险工作;

(4)无条件地按区政府命令完成防汛抢险任务;

(5)及时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协助对灾区和受灾单位开展自救工作;

(6)做好受灾地区的消杀准备工作;

(7)处置情况应在处置开始的同时电话报告区防汛办,1小时内形成书面报告防汛指挥部;抢险救灾工作的总结评估在2日内报告区防汛指挥部。

2、澄色汛情预警响应程序(Ⅱ级)

我院收到(包括被通知到、看到等)“澄色汛情预警(Ⅱ级)信号”1小时内,应迅速按如下程序开展工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医院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院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1

为了切实保障门诊患者在我院就医的人身安全,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医院门诊区域内的非医疗事故引发的意外伤害事件,特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

预防措施

加强消防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积极参加保卫组织的理论培训及现场消防演习,要求人人参与。

工作人员熟悉消防设施灭火器的放置地点及使用方法,清楚各楼层的电源总闸、安全出口位置。

保卫科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灭火器的有效时间。

注意用电安全、用氧安全及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设立消防责任人,并制定明确职责。

切断电源,打开消防通道,立即报告保卫科、行政值班。

发现火情无法扑救,拨打“119”报警,并告知准确方位。

管好邻近房间的门窗,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室内有易燃易爆物品要立即搬出。

嘱病人及家属用湿毛巾盖住口鼻,把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做好安全管理—→消除隐患—→积极扑救—→通知保卫科和行政值班—→紧急疏散患者—→尽快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科技资料—→火情无法扑灭立即拨打“119“—→告知准确方位。

2.停水的应急预案

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

储备水源,以备使用和饮用。

突然停水时与总务科联系,汇报情况,查询原因;夜间通知行政值班,汇报停水情况。

尽量协助病人解决因停水带来的不便。

接到停水通知—→做好停水准备—→储备水源。

突然停水—→与总务科或行政值班联系—→查询原因—→向患者做好解释。

3.泛水的应急预案

立即寻找泛水的原因,并断电源,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解决。

如不能解决,立即找水管班值班人员。

将物品、器械搬离泛水处,并协助将水排净。

告诫患者,切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防止跌倒。

寻找泛水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断电源—→通知总务科或行政值班—→撤离物品、器械-→协助维修人员—→保持环境清洁—→告诫患者—→防止跌倒。

4.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突然停电后,立即寻找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

并开启应急灯火点蜡烛照明等。

电话与电工班联系,晚间通知电工班或行政值班,查询原因。

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接到停电通知—→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准备动力电器应急

方案

突然停电—→开启应急灯—→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的运行—→通知电工班、行政值班—→查询停电原因—→安抚患者—→防火防盗。

5.患者发生跌倒时的`应急预案

病人入院时加强安全防范。

不慎跌倒,立即通知医生。

在医生检查后,再搬动患者。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