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的疫情形势比较复杂,需要做好防疫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疫情防控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国庆假期学校疫情防控方案1
为平稳做好国庆节前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防范疫情风险,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根据省、市有关要求,9月26日,XX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国庆节前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点如下:
一、制定放假离校及返校方案。国庆放假前,各地各校要合理制定错峰放假及返校方案,细化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掌握离校和返校人员信息,了解其行程轨迹,做到安全出行,安全返回。高校要做好留校人员的关爱、服务和保障工作,有序组织学生国庆假期文体活动。加强对校内家属院、核酸检测和快递外卖等的防控,严防疫情输入校园。
二、强化出入闭环管理。倡导合理出行,提倡就地过节。原则上不出省,非必要不离金,绝对不前往涉疫地区。广大师生员工出金华大市的须向学校(单位)报备申请,如实报告去向、起止时间和交通工具,事先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措施,注意途中防疫安全,涉疫重点地区来(返)金师生,应第一时间落实核酸检测、社区报备等措施,及时做好返校销号工作。
三、严格守好学校小门。国庆期间学校应落实常态化半封闭管理。坚持师生同策。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校,家长非必要不探视,必须入校或探视的,严格落实“体温+防疫码+健康码+行程卡+48小时核酸+戴口罩+实名登记”,特别要询问清楚近期行程轨迹以及有无发热、咳嗽、咽痛等身体异常症状。
四、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从即日起到10月31日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人员聚集性活动(包括会议、展会、培训、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举办日期能缓则缓,活动规模能压则压,参加人数能减则减。要严格控制50人以上的活动,原则上不安排2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确需举办的要按照市防控办的工作指引进行报备,开始前2周落实层级备案,开始前1周落实风险评估,并按规定落实各类人员的闭环管理、做好物资和场所准备等工作。50-200人的,经属地乡镇(街道)疫情防控办把关后,报属地县(市、区)防控办备案;人数在200人以上的,经县(市、区)防控办把关后,报市防控办备案。全国性的大型展会会议等活动,实行提级备案。
五、落实常态化核酸校园检。严格落实核酸“校园检”工作(国庆假期期间,离校师生在社会面参加“3天1检”),确保在校师生均有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对长期不在校(单位)内的教职工或学生,学校(单位)要提醒其务必按属地规定检测到位。近期省外来金返金人员实行“3天3检”,市外来金返金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返校,乘坐高铁返金的师生要加强进校前的健康管理。
六、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用好“双减通”疫情防控功能,平时每周打卡1次,开启“7天免打卡”功能,国庆节等节假日返家师生需每日健康打卡,学校要每日关注师生健康码异常情况,及时做好提醒和防范。各地要加强晨午检、环境卫生整治及预防性消毒工作,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措施的落实和督促,从严从细开展隐患排查,落实校园管理隐患排查机制,自查漏洞短板、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点,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到位,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等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七、强化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做好国庆节疫情防控和安全出行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养成勤洗手、公筷制、咳嗽打喷嚏遮挡等良好习惯。要教育广大师生及家长减少聚集和聚会,不参与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出入。
八、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继续落实师生“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强化学校(单位)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堵住可能出现的漏洞。严格遵守突发疫情“30分钟内”的紧急信息报送时限要求,确保45分钟内书面上报。各地各校要开展特殊天气(条件)下的指挥体系、流行病学调查、编组转运、心理干预、环境消杀、舆情处置、信息发布等环节的培训和演练(推演),切实提高应急作战指挥能力。
国庆假期学校疫情防控方案2
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严防国庆假期输入性疫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根据XXX市教育局《关于转发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工作要求,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抓,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久战,严防国庆假期输入性疫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控工作。各校(园)长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全校疫情防控总体协调与调度工作,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形成有效的协同应对处置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疫情风险防控在最小范围。 三、全力以赴做好国庆期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一)加强沟通协调 1、各校(园)在国庆期间每天要按时向教育局疫情防控工作群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2、各校(园)要加强与县疾控中心派驻学校疫情防控指导员、兼职校医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信息,获取专业指导,加强联防联控,根据疫情发展形势适时调整校内防控工作预案。 3、各校(园)要积极配合医疗卫生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及时发现、报告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有效处置疫情。 4、各校(园)要及时学习传达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2020年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文件精神,保证传达到学校每一名师生员工,做好内部沟通协调。 (二)加强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和值班工作 1、各校(园)加强值班值守工作,实行学校领导带班、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门管控,国庆期间进出校门人员必须进行两查,即核查身份和查验体温。 2、各校(园)要要求师生员工国庆期间尽量不到人员聚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国庆期间教职工、学生流动摸排情况,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如因特殊原因确需外出人员,要在时间、目的地、途径地点等行踪轨迹掌控的一清二楚。 3、各校(园)要主动关注和监测国庆期间教职工、学生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国庆期间外出的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原则上不到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出行,如因特殊原因在假期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外省的师生员工及其家属要及时上报并开展健康监测。如发现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的和有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第一时间报告县局并提醒、帮助其到就近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按要求进行相应的跟踪观察。 4、各校(园)在国庆期间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制度,按照要求落实抓细,及时上报,严格“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不得迟报、瞒报、漏报和错报、谎报。 (三)做好国庆期间教学工作 各校(园)国庆放假安排要根据本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确定,要在第一时间告知师生及家长,便于师生及家长提前安排和及时调整国庆期间的学习生活计划。各校(园)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保证学生假期生活、学习两不误。 (四)做好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各校(园)要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通过微信家长群、学生QQ群等各种形式编发假期生活提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宣传教育,向教职工、学生和家长普及常态化下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师生及家属国庆期间尽量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进行探亲和旅游等活动,避免与身体健康状况不明的陌生人员接触。 (五)做好师生员工心理疏导、舆情引导工作 各校(园)要“一对一”精准掌握所有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行踪轨迹,提醒其做好个人防护,要通过微信、QQ等网络形式进行心理疏导,特别做好国庆期间去过中高风险区、有接触史人员或有发热咳嗽症状的师生的心理疏导。要认真细致做好师生的关心关爱、心理辅导和后勤服务工作,强化校内舆情监测与引导,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六)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各校(园)要统筹做好国庆期间校园安全工作,集中力量开展校舍、消防、用水用电,交通等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到位。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有关制度,确师生生命安全。 (七)做好假期开学后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 1、各校(园)要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按要求落实课程设置和课时要求,严格执行正常的教学安排,保证开学后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2、各校(园)做好国庆期间学校风险排查,国庆假期结束返校师生须经过学校传染风险排查,排查重点是“在国庆期间,是否赴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还须提前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出现相关症状或体温高37。3度的,要暂缓返校,如无异常,可按时返校。存在传染风险的师生,须排除感染隐患后再返校。 3、各校(园)要强化风险排查,梳理和完善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尤其是加强师生的晨午检、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报告、隔离和复课制度等,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最近各地的疫情形势比较复杂,需要做好防疫工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疫情防控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国庆假期学校疫情防控方案1 为平稳做好国庆节前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切实防范疫情风险,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根据省、市有关要求,9月26日,XX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国庆节前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点如下: 一、制定放假离校及返校方案。国庆放假前,各地各校要合理制定错峰放假及返校方案,细化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掌握离校和返校人员信息,了解其行程轨迹,做到安全出行,安全返回。高校要做好留校人员的关爱、服务和保障工作,有序组织学生国庆假期文体活动。加强对校内家属院、核酸检测和快递外卖等的防控,严防疫情输入校园。 二、强化出入闭环管理。倡导合理出行,提倡就地过节。原则上不出省,非必要不离金,绝对不前往涉疫地区。广大师生员工出金华大市的须向学校(单位)报备申请,如实报告去向、起止时间和交通工具,事先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疫措施,注意途中防疫安全,涉疫重点地区来(返)金师生,应第一时间落实核酸检测、社区报备等措施,及时做好返校销号工作。 三、严格守好学校小门。国庆期间学校应落实常态化半封闭管理。坚持师生同策。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校,家长非必要不探视,必须入校或探视的,严格落实“体温+防疫码+健康码+行程卡+48小时核酸+戴口罩+实名登记”,特别要询问清楚近期行程轨迹以及有无发热、咳嗽、咽痛等身体异常症状。 四、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从即日起到10月31日期间,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人员聚集性活动(包括会议、展会、培训、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举办日期能缓则缓,活动规模能压则压,参加人数能减则减。要严格控制50人以上的活动,原则上不安排2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确需举办的要按照市防控办的工作指引进行报备,开始前2周落实层级备案,开始前1周落实风险评估,并按规定落实各类人员的闭环管理、做好物资和场所准备等工作。50-200人的,经属地乡镇(街道)疫情防控办把关后,报属地县(市、区)防控办备案;人数在200人以上的,经县(市、区)防控办把关后,报市防控办备案。全国性的大型展会会议等活动,实行提级备案。 五、落实常态化核酸校园检。严格落实核酸“校园检”工作(国庆假期期间,离校师生在社会面参加“3天1检”),确保在校师生均有72小时核酸阴性报告,对长期不在校(单位)内的教职工或学生,学校(单位)要提醒其务必按属地规定检测到位。近期省外来金返金人员实行“3天3检”,市外来金返金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返校,乘坐高铁返金的师生要加强进校前的健康管理。 六、加强师生日常健康监测。用好“双减通”疫情防控功能,平时每周打卡1次,开启“7天免打卡”功能,国庆节等节假日返家师生需每日健康打卡,学校要每日关注师生健康码异常情况,及时做好提醒和防范。各地要加强晨午检、环境卫生整治及预防性消毒工作,强化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措施的落实和督促,从严从细开展隐患排查,落实校园管理隐患排查机制,自查漏洞短板、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点,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到位,确保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等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七、强化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做好国庆节疫情防控和安全出行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养成勤洗手、公筷制、咳嗽打喷嚏遮挡等良好习惯。要教育广大师生及家长减少聚集和聚会,不参与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减少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的出入。 八、加强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突。继续落实师生“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强化学校(单位)领导值班带班制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整改,堵住可能出现的漏洞。严格遵守突发疫情“30分钟内”的紧急信息报送时限要求,确保45分钟内书面上报。各地各校要开展特殊天气(条件)下的指挥体系、流行病学调查、编组转运、心理干预、环境消杀、舆情处置、信息发布等环节的培训和演练(推演),切实提高应急作战指挥能力。 国庆假期学校疫情防控方案2 为坚决打好疫情防控持久战,严防国庆假期输入性疫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根据XXX市教育局《关于转发 一、指导思想 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工作要求,把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常规性工作来抓,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久战,严防国庆假期输入性疫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控工作。各校(园)长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负责全校疫情防控总体协调与调度工作,要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形成有效的协同应对处置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疫情风险防控在最小范围。 三、全力以赴做好国庆期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一)加强沟通协调 1、各校(园)在国庆期间每天要按时向教育局疫情防控工作群上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2、各校(园)要加强与县疾控中心派驻学校疫情防控指导员、兼职校医的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信息,获取专业指导,加强联防联控,根据疫情发展形势适时调整校内防控工作预案。 3、各校(园)要积极配合医疗卫生部门严格落实疫情防扩散措施,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及时发现、报告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有效处置疫情。 4、各校(园)要及时学习传达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2020年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文件精神,保证传达到学校每一名师生员工,做好内部沟通协调。 (二)加强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和值班工作 1、各校(园)加强值班值守工作,实行学校领导带班、专人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门管控,国庆期间进出校门人员必须进行两查,即核查身份和查验体温。 2、各校(园)要要求师生员工国庆期间尽量不到人员聚集场所,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国庆期间教职工、学生流动摸排情况,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如因特殊原因确需外出人员,要在时间、目的地、途径地点等行踪轨迹掌控的一清二楚。 3、各校(园)要主动关注和监测国庆期间教职工、学生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国庆期间外出的师生员工的健康状况。原则上不到中高风险地区,不跨省出行,如因特殊原因在假期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或外省的师生员工及其家属要及时上报并开展健康监测。如发现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的和有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患者,第一时间报告县局并提醒、帮助其到就近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按要求进行相应的跟踪观察。 4、各校(园)在国庆期间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制度,按照要求落实抓细,及时上报,严格“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不得迟报、瞒报、漏报和错报、谎报。 (三)做好国庆期间教学工作 各校(园)国庆放假安排要根据本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确定,要在第一时间告知师生及家长,便于师生及家长提前安排和及时调整国庆期间的学习生活计划。各校(园)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保证学生假期生活、学习两不误。 (四)做好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各校(园)要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通过微信家长群、学生QQ群等各种形式编发假期生活提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宣传教育,向教职工、学生和家长普及常态化下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师生及家属国庆期间尽量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进行探亲和旅游等活动,避免与身体健康状况不明的陌生人员接触。 (五)做好师生员工心理疏导、舆情引导工作 各校(园)要“一对一”精准掌握所有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行踪轨迹,提醒其做好个人防护,要通过微信、QQ等网络形式进行心理疏导,特别做好国庆期间去过中高风险区、有接触史人员或有发热咳嗽症状的师生的心理疏导。要认真细致做好师生的关心关爱、心理辅导和后勤服务工作,强化校内舆情监测与引导,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六)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各校(园)要统筹做好国庆期间校园安全工作,集中力量开展校舍、消防、用水用电,交通等隐患排查,并及时整改到位。要切实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实验室危化品管理有关制度,确师生生命安全。 (七)做好假期开学后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 1、各校(园)要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按要求落实课程设置和课时要求,严格执行正常的教学安排,保证开学后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2、各校(园)做好国庆期间学校风险排查,国庆假期结束返校师生须经过学校传染风险排查,排查重点是“在国庆期间,是否赴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参加活动、探访亲友,是否接待和接触过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回来的相关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过有发热、咳嗽症状患者”等情况,还须提前自查症状、自测体温,出现相关症状或体温高37。3度的,要暂缓返校,如无异常,可按时返校。存在传染风险的师生,须排除感染隐患后再返校。 3、各校(园)要强化风险排查,梳理和完善传染病防控相关制度,尤其是加强师生的晨午检、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报告、隔离和复课制度等,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