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马上就要放暑假了,诸多假期安排在一起,打算举办一场演唱会,但演唱会人员众多,防疫工作不可松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演唱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范文,欢迎阅读。
演唱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一、严格遵守演唱会入场要求
凡入场人员须全面落实“实名制入场”“现场体温检测”“查双码”“戴口罩”“核酸检测证明”“接种疫苗”等六个100%措施:
(一)演唱会实行实名制入场,入场前要接受严格的体温测量,并出示当日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均为绿码且行程码(不带*号)方可入场。为提高行程码核验效率,请在入场前提前扫码登录“码上办事”核验行程码(二维码附后,必须在码上办事进行核验,以便入口处自动核验)。
(二)所有观众须全程佩戴口罩(医用外科及以上防护级别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三)凡需进场的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场,建议外省市县的观众在当地做好核酸检测以便查验。
(四)观众和演职人员必须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全程接种:灭活疫苗2针次或CHO重组蛋白3针次或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1针次);演唱会保障等其他工作人员必须完成新冠疫苗全程+加强针的接种。
(五)禁止在演出场内用餐。
二、以下人员不得入场
(一)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
(二)尚未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
(三)近半年内有境外旅居史的人员,近21天内有国内高、中风险区,14天内有涉疫地区旅居史人员(行程码核验带*号),11月13日以来有内蒙古旅居史人员。
(四)健康码为红码、黄码人员。
(五)演唱会入场时,未佩戴口罩、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或体温37.3℃及以上者。
三、退票政策
凡因中高风险/涉疫地区,未全程接种疫苗,健康码或行程码非绿码、无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等情况而不能入场的观众,可与主办方及大麦网工作人员联系,按照防控工作要求办理退票手续。
演唱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2
为进一步规范演唱会等服务业场所疫情防控工作,防范聚集性疫情风险,特制定本防控方案。
一、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一)场所经营者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负责本场所员工健康监测、日常管控、消毒灭菌、物资保障、应急处置等工作。
(二)场所一旦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时,要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处置与控制工作。
(三)做好防护物资等各项条件准备。适当配备口罩、温度计、消毒药械等疫情防控物资;有集体宿舍的服务业场所配置必要的临时隔离宿舍;配备足够的清洗、消毒、保洁设施和洗手、消毒设施。
二、做好场所管理工作
(一)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灭除四害工作。
(二)开业前应对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每天至少在营业前和结束后各消毒一次,可根据客流量情况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对电梯间、卫生间、地面、桌面、洗浴间等公共区域和楼梯扶手、门把手、水龙头、座椅、躺椅等公共设施定期进行消毒,配备足够的消毒、洗手设备。电梯按键使用酒精擦拭,定期进行消毒,每2小时1次。
(三)加强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剪刀、梳子、推子等理(剪)发工具和毛巾等洗浴用品在使用前应提前进行消毒;对剪刀、梳子、推子、毛巾、围布等公共用品用具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公共用品用具受到污染时应随时消毒。顾客理(剪)发后落在座椅、地面的头发应一客一清扫,统一收集到塑料袋内,并扎紧袋口。
(四)加强通风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优先开窗采用自然通风。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每周进行关键部件的清洗、消毒或更换。
(五)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在场所内明显位置或室内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开展手卫生、口罩佩戴等健康技能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六)设置废弃口罩回收箱,对垃圾及时分类清理。
三、做好从业人员管理
(一)排查全体员工身体状况和暴露史。全面掌握员工假期出行地点、是否乘坐过飞机、高铁、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身体状况是否良好、是否与发热病人有过密切接触、是否接触过野生动物等情况。如身体状况较差,或与发热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应立即就医或开展隔离医学观察,暂停复工上岗。
(二)每日对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和体温监测,体温超过37.3℃或出现有干咳、胸闷、乏力等症状的员工不得上岗,并督促其立即就诊。
(三)要配备完好的洗手设施及快速手消毒剂、皂液等卫生用品,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要用流动水和皂液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手部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从业人员应配戴口罩上岗。工作后不聚会、不聚集、不聚餐。
(四)加强员工就餐管理,疫情防控期间,原则上应暂停食堂集体就餐,倡导推行盒饭制。若在食堂就餐,采取分餐制。排队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不扎堆就餐,不面对面就坐,吃饭时不相互交谈。
(五)集体住宿员工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间。下班回宿舍后,尽量不要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需外出时,需到宿舍服务室进行登记报备,登记内容要填写详细,含外出事由、地点、接触人员信息等。
四、做好顾客管理
(一)美容美发等服务业场所保持空气流通,美发和洗浴服务顾客实行入座服务。
(二)服务场所建立四级风险防控机制,店客工位率在25%-50%或公共区域人群密度每100平方米不足10人,为防疫低风险级,公共区域设备设施消毒频率不少于1次/8小时;店客工位率在25%-50%或公共区域人群密度每100平方米20-30人,为防疫一般风险级,控制顾客进入,公共区域设备设施消毒频率不少于1次/4小时;店客工位率在50%-75%或公共区域人群密度每100平方米达30-40人,为防疫较高风险级,限制顾客进入,公共区域设备设施消毒频率不少于1次/2小时;店客工位率≥75%或公共区域人群密度每100平方米超过40人,为防疫高风险级,停止顾客进入,公共区域设备设施消毒频率不少于1次/1小时。超过等级预警的顾客可至店门外排队等候,并保持安全距离。
(三)在场所主要出入口处设置体温监测点,所有出入人员需进行体温监测,配备红外等免触碰体温计,体温超过37.3℃或有疑似症状的人员应禁止入店,并提醒其及时就医。
1.在场所进出口设置洗手消毒液,供顾客使用。
2.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洁,减少灰尘飞扬;垃圾要及时清运,垃圾存放容器要加盖密闭,日产日清。不饲养禽畜宠物。
3.卫生间加强空气流通,确保洗手盆、地漏等隔离效果,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配备足够的洗手液。
4.设立临时医学观察点和单独隔离观察间:各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医学观察点或单独隔离观察间。观察点原则上要设置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并配备工作人员、体温计、防护用品和消毒剂等物品。
(三)加强经营场所及用品用具消毒并做好记录:
1.提供给顾客使用的毛巾等公共用品用具应当保证卫生安全,可以反复使用的用品用具应当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2.地面和收银台、座椅扶手、门把手、开关、厢式电梯的地面、侧壁、临时物品储存柜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至少每天清洁、消毒两次,可根据客流量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3.厢式电梯按钮、电动扶梯扶手等经常接触部位每日消毒不少于3次。
4.新风口、送风口、回风口滤网应每周至少清洁、消毒一次,加强风机盘管冷却盘、冷却水的清洁消毒。
5.卫生间随时进行卫生清洁,用含氯消毒剂对台面、洗手池、门把手、水龙头和卫生洁具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五、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一)建立每日健康检查制度和台账,每天对工作人员进行体温和呼吸道症状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发现可疑症状及早采取措施,杜绝带病上岗。
1.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及胸闷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到就近的发热门诊重点医院就诊。
2.如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接待过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均立即向属地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并立即停业,同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从业人员工作时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戴手套,注意个人卫生。
1.尽可能减少员工之间、员工与顾客之间的交流,交流时宜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
2.在岗期间应当经常洗手,掌握“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口诀,进食、如厕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从业人员每次为顾客进行按摩等服务前、后应洗手或涂抹免洗消毒液,工作中避免用手或手套触碰眼睛。
3.工作服定期更换,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
(三)加强员工卫生知识宣传培训。
1.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教育并监督员工工作之余不聚会、聚餐、四处走动,尽量不要外出。
2.提供员工餐饮的,应做好炊具、餐具消毒工作或使用一次性餐具,采用分餐、错峰就餐等措施,减少人员聚集,用餐时避免面对面就坐,不与他人交谈。
六、加强顾客管理
(一)在经营场所门口显眼处张贴公示,提醒进入场所必须佩带口罩。
(二)顾客进入经营场所时必须戴口罩,否则不予入内;在场所内全程佩戴口罩,否则不予服务。
(三)落实顾客登记制度。足浴场所对所有进店消费的顾客应查验健康码,只限接待健康码为绿码的顾客,并登记信息。
(四)在入口处使用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或手持式体温枪对进入人员检测体温,并询问有无疫情高发地区旅居史,做好登记工作。如有发热(体温≥37.3C)、干咳等症状的,不得入内,建议其去就近发热门诊就诊。无上述旅居史且体温正常的,方可进入场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五)采取预约服务等方式减少店内等候人数、减少顾客等候时间,避免人群聚集,保持场所内顾客人数不超过核定接待顾客人数上限的50%。座位采取同向、隔位就坐,顾客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
(五)采用电子支付方式结算,减少不必要接触。
七、加强宣传
(一)在场所显眼处张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以及七步洗手法洗手等宣传画报。
(二)利用场所内LED滚动播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
营业期间如发现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应及时报属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并按照有关要求采取疫情防控措施。
演唱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
为做好假期旅游区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结合旅游区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制定了青春湖旅游区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疫情防控小组
由演唱会管理员、商户人员、环卫人员共同组成疫情防控小组,由旅游区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演唱会主要负责人作为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严格履行责任,严格员工管理,严格游客管理,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工作人员管理
1、所有一线岗位人员经过岗前个人防护、消毒程序、测温登记、异常游客处置流程的培训。
2、员工每日上岗前需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在岗期间全程佩带防护口罩。如有员工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者应立即向疫情防控小组报告。
3、员工不集中会议、不扎堆聊天、不相互串岗、不集中就餐,员工用餐采用分时段就餐和分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