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村级工作总结及2023工作计划精选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村级工作总结及2023工作计划1

根据《关于报送2022年和2023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我镇认真总结、科学谋划,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致力谋发展,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x亿元;全面完成财税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x元;目前已完成x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x万元。

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改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用更加明显,截至目前,全镇累计贷款余额超过x亿元。

围绕打造x产业园和x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两大目标,坚持全员招商,推进专业招商,突出以商招商,全力构建立体招商网络,开展外出招商活动x次,拜访企业x家,接待来访客商x人次,拟签约招商引资项目x个。

(二)着力促转型,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强化工业运行调度,新增拟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x家;民意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获市级龙头企业。

新增耕地x亩,夏季粮食总产x万吨,实现“十九连丰”。

农业产业化发展势头强劲,x肉牛存栏近x头,秸秆收储循环利用不断深化,规模效应、生态效应、辐射效应不断增强。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x个,新增x个。

持续推进土地流转工作,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全镇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x万亩,土地流转率为x%;土地流转经营范围,扩大到稻渔、+龙虾、芡实、瓜蒌等特色产业;成功申报市级家庭农场x个、创建省级家庭农场x个。

(三)注重抓统筹,城镇建设有序实施

进一步优化镇区路网,隆福小区门口路、x老村委会门口路正在加速推进建设;健全完善医院、学校、文化活动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文化站(民俗馆)顺利完成搬迁。

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完成老集市改造二期,建设面积近x万平方米。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完成投资x万元粮食收储车间项目;投资x万元的x镇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造林绿化工作进一步加快,新造成片林x亩、零星造林x亩、森林抚育x亩。

完成张刘、回民新村、关圩等x个村土地增减挂项目的摸底调查和补充耕地项目,张刘、余夏、后集等村x个批次约x亩正在立项待市级验收;坚持以规划引领镇村建设,深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美化、亮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镇南村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并通过市级验收,镇东村美丽乡村项目目前已挂网招标。

(四)持续惠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全镇新增监测户x户、x人。

累计申报特色产业奖补x户约x万元;实施危房改造x户;核发各类教育资助x人次;开发公益岗位x个。

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x人;办理五保x人,低保x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x%。

坚持做到党管武装,始终把武装工作纳入党委重要工作日程,2022年全年共进站x人,双合格x人,为部队输送合格新兵x名,其中大学生x名,含大学毕业生x名。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作为拟推荐第六届安徽省文明村镇候选单位并公示;卫生健康工作稳步推进。

基层基础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机制更加完善。

探索并构建党建引领信访问题和隐患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班子成员牵头负责联系村的信访积案化解,通过带案下访、批阅群众来信、领衔办理等方式,有效化解信访矛盾。

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网格化包保管理制度,针对重点地区返乡人员,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要求,落实核酸检测及居家管理措施,确保“早了解、早隔离、早管理”。

持续抓好平安创建,深入开展“双提升”工作,做好反邪教、禁毒等工作,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按照“一组一会”相关要求,探索形成“一组领三会”基层治理新模式和乡村治理积分制等工作,积分登记、运行、兑现正在有序推进。

应急体系逐步完善,“八五”普法继续实施,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镇社会环境稳定、和谐。

(五)突出转作风,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镇党委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按照“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通过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压实党建责任,形成党建合力。

全年采取“周提示、月调阅通报、季度目标考核评价”等方式,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推动x个党支部x名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x次,集体学习研讨x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x次;班子成员到支部讲党课x次。

切实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将x个村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班子成员联系片、包村干部联系村、村干部联系户的包保责任体系,形成上下协作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不断增强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

对全镇各单位进行作风建设抽查x次,全覆盖督查x次,发出作风建设督查通报x期,通报批评x人次。

二、2023年工作计划

截至目前,我镇3周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达96。

56%,加强针正在陆续接种中。

(三)落实中央巡视整改,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

遵照省委关于巡视整改提出的突出党中央赋予安徽的职责定位、突出“两个责任”落实、突出组织体系和干部队伍建设、突出常态长效等“四个突出”原则,坚持对标对表,聚焦问题靶心,实施精准整改。

自xx月xx日县召开中央巡视整改动员会后,专题研究制定xx镇整改方案,并对照县方案举一反三查摆出查摆出4个大类,14个具体问题,22项主要整改内容,70条整改任务,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成,并形成长效机制。

自2月19日以来班子成员主动靠前接访33次,化解矛盾24个;带头开展“阜南夜话”活动12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7条;发放《致全县父老乡亲的一封信》800余份,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14条。

深入学习省、市、县关于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会议精神,开展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组织干部学习xxx12次并认真研讨。

组织镇村党员干部150余人次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永远在路上》《打错了“小算盘”的村支部书记》,真正做到利用身边的事警示教育身边的人。

(四)全面深化党史学习,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xx镇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

通过制作党史学习手册、开展红色教育、在各村制作党史宣传牌、每日在群里推送党史知识点、到学校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举办党史知识竞赛、开展党史专题研讨等方式教育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截至目前我镇已发放党史学习用书1000余册,进行专题研讨41次,发言人数102人次,参加人数980人,党员讲党史场次26次,发言人数52人,收集党员党史学习笔记本60余本,开展党史知识竞赛3次,参加人数140余人次,表彰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10人。

同时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反应问题和建议180余条,真正解决群众所急所盼。

(五)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全镇以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为主要内容,落实农村环境整治“五清一改”的实施要求,全面抓好农村垃圾、污水、沟塘河渠和村庄等八个方面的治理。

建立128人专业保洁队伍,沿途主干道配置垃圾桶1760个;购置大型清扫车、洒水车、垃圾转运车,实现机械化清扫,清理转运村庄内垃圾1650吨,杂物2950吨,清理沟塘15条。

同时我镇成立户厕问题整改督导组,每月对已摸排户厕进行抽查,对于整改不力,弄虚作假的,将全镇通报批评、严肃处理。

截至目前xx镇20xx年以来共计改厕2479户,累计摸排问题厕所116户,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通过“村号召—大户带动—群众集资”的模式,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筹集各类资金整合,截至目前,通过发动群众,共筹集群众资金近75余万元;修建小菜园500余处、小广场28个;利用旧砖铺设道路2万余米、修建下水道2000余米。

高质量地抓好20xx年庞老、赵吴中心村建设工作,以治脏治乱为切入点,以群众参与为基础,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按照“尊重民意、发挥民智、群众参与”的原则,完善中心村内道路、停车场、公厕、沟河塘清淤护坡、绿化亮化、文化健身广场、便民服务中心等设计。

目前庞老、赵吴中心村已施工完成。

(六)实施精准监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xx镇严格落实上级“四个不摘”要求,扎实做好各项衔接贯通工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三个常态化”工作要求,扎实做好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工作。

建立由县包点领导、镇班子成员、各村居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29人,对全镇57户200人“三类户”包保联系的工作制度,建立对象清单和帮扶台账,精准制定巩固提升帮扶计划。

脱贫户户均制定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7。

4条,其中脱贫不稳定户户均措施达到6。

5条,边缘易致贫户户均措施达到5条。

全年开展4次集中排查走访活动,对于发现的“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均已迅速整改到位。

对有就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三类户”落实帮扶政策,无法通过就业和产业增收的“三类户”按程序纳入低保救助、特困救助和临时救助范围内。

通过定期开展摸排,实现对返贫致贫风险点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帮扶。

截至目前,通过排查全镇1843户脱贫户中未发现因突发事件可能致贫的困难户,其余11户脱贫监测户和46户边缘易致贫户无返贫致贫风险且均已根据家庭现状和发展需求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政策。

(七)大力发展镇村经济,全面衔接乡村振兴。

20xx年全镇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向好。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

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

2亿元,创历史新高。

大力发展镇村特色种养,培植壮大专业大户队伍,稳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设,形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104家。

严格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创新流转方式,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土地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镇共流转土地6485亩。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