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方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方案1

按照要求,一旦我镇被确定为中、高风险地区,就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其中中高风险地区2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低风险地区5-7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标本采集按照高风险地区单检、中风险地区5:1混检、低风险地区10:1混检的方式进行。

都要按照2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要求,合理安排采样点、工作人员及后勤保障有关工作。

各村(社区)和企业之间要做好对接,避免全员核酸检测有关工作落空。

现将核酸检测方案制定如下:

一、采样点设置工作

采样点的设置由镇统筹、各村(社区)负责,要根据本辖区人口数,合理设置。

采样点要设置在空旷、通风良好、交通便利、人员集中、便于人员组织的场地,如村委会、学校、广场。

(一)关于分区及人员要求

每个采样点应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等四个区域。

其中:

等候区:主要用于被检人员等候,要设置人行通道和1米线距离标识,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

每天按2班人员准备,每班至少安排3人,由各村(社区)负责,承担人员组织、测量体温等工作。

采集区:每个采样组需2顶帐篷,每个帐篷至少配备2张桌子、4只凳子、1个医疗废弃物桶。

每天按2班人员准备,每班至少安排4人,其中2人由政府、村(社区)负责,承担被检人员身份核实、信息登记工作;另2人由卫生院安排,承担标本采集及临时保管等工作。

缓冲区:每个采样点设置1个,配备1顶帐篷、2张桌子、4只凳子及1个垃圾桶。

每天按2班人员准备,每班至少安排2人,由村(社区)和卫生院共同负责,承担采样物资管理等工作。

临时隔离区:每个采样点设置1个,配备1顶帐篷、1套桌椅。

每天按2班人员准备,每班至少安排1人,由村(社区)负责,承担临时隔离人员的临时看管工作。

(二)其他人员保障

每个采集点设负责人(联络员)1人,由村(社区)负责;设后勤保障人员1人,由村(社区)负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责;设安保人员至少2人,由村(社区)负责。

设信息统计、报送人员2人,由镇政府负责。

以上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由各村安排轮班,所需总人数由各村确定。

(三)关于采样速度

在人员组织安排到位、组织有序的情况下,每个采样点按两班倒计算,预计满负荷运转每日能采样1000人。

(四)关于采样点数量

要根据上述要求,合理确定采样点的数量。

具体办法如下:镇40542人,按1000人/天采样计算和我镇实际情况设置23个采样点。

二、全员核酸检测人员摸底工作

各村(社区)下周内要摸清本辖区常住人口基本信息情况,包括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信息,以社为单位,建立全员核酸检测人员摸底表。

一旦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各村(社区)应对居住人员立即进行再核实,第一时间将全员核酸检测人员摸底表题目修订为“市全员核酸检测人员申报表”报镇指挥部办公室刘泽强。

三、后勤及物资保障工作

镇负责政府工作人员的安排工作、村(社区)负责村(社区)工作人员的选拔安排工作,村(社区)负责受检群众动员组织(最好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等工作,镇政府负责每个采样点位的帐篷、桌凳、一米线、体温测量设备等的储备及现场布置工作,负责采样点所有工作人员的饮水、就餐等工作。

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方案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省市防控指挥部关于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有序、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力做好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工作,根据《宁波市大规模社区新冠核酸筛查操作指南》和象山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24小时内完成辖区内56万人口全员筛查的要求制定工作预案,组建标本采样队伍,多个采样点同步实施完成采样任务。

分区分类按照1:1、1:5、1:10方式检测,大规模筛查标本检测主要由市里统筹,县里补充的方式完成。

(1)出入口:采样点设置若干个出入口。

入口处设置1台自动测温仪或配置若干把测温枪,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引导、测温和查验健康码(甬行码、甬行证)和行程卡。

出口处安排工作人员引导分流,便于快速撤离。

(2)等候区:在醒目位置张贴采样流程、注意事项等须知内容。

等候区设置人员通道,同时设置一米间隔线保证采样对象的防护安全,避免人群聚集。

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其他行动不便者优先等候。

有条件的在等候区设置间隔1米间距的简易座位(如小塑料凳)供等候群众就座等候。

志愿服务人员负责秩序维护、现场安保等工作。

(3)准备区:每个标准采样工作单元在准备区配备2张桌椅;设备配置首选2台安卓智能手机和配套充电设备,同时配备1台笔记本电脑、1台身份证读卡器和1台扫码枪,并调试连接宁波市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系统。

工作人员负责采样对象信息登记、采集管准备(包括条码绑定)和采样对象分组等工作。

(4)采集区:每个标准采样工作单元在采集区配备2张桌椅,以及采集用消毒用品、医疗废物桶(袋)、拭子、采集管、专用转运容器,并为采集对象准备纸巾、呕吐袋和口罩备用。

必要时准备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用于无法及时送检标本的临时暂存。

(5)缓冲区:空间应当相对密闭,可供采样点工作人员更换个人防护装备,放置与采样规模相匹配的防护用品、采集用消毒用品、拭子和采集管,户外消杀设备等。

(6)临时隔离区:可选用邻近单独房间或搭建帐篷,用于采样过程中发现的高危或可疑人员的暂时隔离。

(7)临时救护区:可选用邻近单独房间或搭建帐篷,用于采样现场人员突发意外时的紧急救治。

配备临时急救设备、器械和急救药品,并能满足病人在急救转运前的暂时留置。

所有参与采样的医护人员应接受紧急医学救护知识培训并具备相应能力。

(8)医疗废物暂存区:在室外设置围栏或搭建帐篷,并配备若干个密封容器,用于临时存放采样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

(四)物资准备

1.后勤物资。

采样点布置所需帐篷、桌椅、隔离装置、电源(线)、照明、监控、标识标牌、办公用品等设施,信息采集所需的手机、笔记本电脑、身份证读卡器和扫码枪等设备,必要时标本储存所需的4℃冰箱或低温保存箱等均由镇乡(街道)协调采样点所在村(社区)提前准备到位,或由镇乡(街道)统筹配置,要求落实专人负责保管和维护。

2.采样物资。

采集管和采集拭子由县卫生健康局(县疾控中心)提前采购储备,采集工作人员所用防护口罩、隔离衣、手套、鞋套、面屏、防护服、手消剂、消毒用酒精等消毒防护用品,医疗废物袋(桶)、标本转运箱等物资由辖区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准备,防护用品按照每个采样单元1组工作人员需求量打包成防疫包储存在备用仓库,应急时由每组指定人员领取即用,节省时间、避免遗漏。

(五)信息系统准备。

1.采样检测系统。

使用宁波市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系统(浙江省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系统备用),每个镇乡(街道)需提前准备4台笔记本电脑、4台身份证读卡器、4台扫码枪、6台安卓智能手机(含流量卡)以及相应的'充电设备和电源(线),安装好系统程序和设备驱动备用,日常有专人保管和维护。

提前测试信息系统,使用身份证读卡器、二维码扫码等信息化手段关联受检者信息。

县卫生健康局提前准备能与检测实验室LIS系统对接的编码,在启动时分发各镇乡(街道)。

同时准备村(社区)大规模新冠核酸筛查信息系统的单机版软件,以及手工方式进行采样对象信息登记核对、编码并与采集管绑定等的工作预案,以便应对断网、断电等突发情况。

2.指挥调度系统。

建设指挥部调度系统,实时反映全县各采样点设置、采样进程、标本收集检测情况,便于指挥部根据各镇乡(街道)现场进度随时调度队伍和物资,及时进行策略调整。

3.视频监控系统。

采样点附近应有监控摄像头,或者在现场安装临时摄像头,对采样过程进行视频监控并至少保存1个月,以便必要时配合流行病学调查。

(六)运送车辆准备。

根据镇乡(街道)采样点数量配备标本转运车,原则上至少每个镇乡(街道)配备1辆,丹东、丹西、石浦、西周、鹤浦至少2辆,负责收集辖区内各采样点标本运送至县检测机构,县卫生健康局安排若干辆标本转运车,负责将全县标本统筹运送至县外检测机构。

标本转运车辆,统一挂牌生物安全标识。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按照采样单元数量安排医疗废物运送车辆,统一制定医疗废物标识。

每组车辆进行编号,分区负责,统一调度。

分区域集中安排车辆消毒点,用于转运后消毒处置,车辆承担转运任务期间,不得用于其他用途,转运时做好生物安全防护。

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运输安全保障工作。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方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方案1

按照要求,一旦我镇被确定为中、高风险地区,就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其中中高风险地区2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低风险地区5-7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

标本采集按照高风险地区单检、中风险地区5:1混检、低风险地区10:1混检的方式进行。

都要按照2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要求,合理安排采样点、工作人员及后勤保障有关工作。

各村(社区)和企业之间要做好对接,避免全员核酸检测有关工作落空。

现将核酸检测方案制定如下:

一、采样点设置工作

采样点的设置由镇统筹、各村(社区)负责,要根据本辖区人口数,合理设置。

采样点要设置在空旷、通风良好、交通便利、人员集中、便于人员组织的场地,如村委会、学校、广场。

(一)关于分区及人员要求

每个采样点应划分为等候区、采集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等四个区域。

其中:

等候区:主要用于被检人员等候,要设置人行通道和1米线距离标识,入口处设置体温检测点。

每天按2班人员准备,每班至少安排3人,由各村(社区)负责,承担人员组织、测量体温等工作。

采集区:每个采样组需2顶帐篷,每个帐篷至少配备2张桌子、4只凳子、1个医疗废弃物桶。

每天按2班人员准备,每班至少安排4人,其中2人由政府、村(社区)负责,承担被检人员身份核实、信息登记工作;另2人由卫生院安排,承担标本采集及临时保管等工作。

缓冲区:每个采样点设置1个,配备1顶帐篷、2张桌子、4只凳子及1个垃圾桶。

每天按2班人员准备,每班至少安排2人,由村(社区)和卫生院共同负责,承担采样物资管理等工作。

临时隔离区:每个采样点设置1个,配备1顶帐篷、1套桌椅。

每天按2班人员准备,每班至少安排1人,由村(社区)负责,承担临时隔离人员的临时看管工作。

(二)其他人员保障

每个采集点设负责人(联络员)1人,由村(社区)负责;设后勤保障人员1人,由村(社区)负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责;设安保人员至少2人,由村(社区)负责。

设信息统计、报送人员2人,由镇政府负责。

以上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由各村安排轮班,所需总人数由各村确定。

(三)关于采样速度

在人员组织安排到位、组织有序的情况下,每个采样点按两班倒计算,预计满负荷运转每日能采样1000人。

(四)关于采样点数量

要根据上述要求,合理确定采样点的数量。

具体办法如下:镇40542人,按1000人/天采样计算和我镇实际情况设置23个采样点。

二、全员核酸检测人员摸底工作

各村(社区)下周内要摸清本辖区常住人口基本信息情况,包括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信息,以社为单位,建立全员核酸检测人员摸底表。

一旦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各村(社区)应对居住人员立即进行再核实,第一时间将全员核酸检测人员摸底表题目修订为“市全员核酸检测人员申报表”报镇指挥部办公室刘泽强。

三、后勤及物资保障工作

镇负责政府工作人员的安排工作、村(社区)负责村(社区)工作人员的选拔安排工作,村(社区)负责受检群众动员组织(最好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等工作,镇政府负责每个采样点位的帐篷、桌凳、一米线、体温测量设备等的储备及现场布置工作,负责采样点所有工作人员的饮水、就餐等工作。

大规模开展核酸检测方案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省市防控指挥部关于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有序、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力做好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工作,根据《宁波市大规模社区新冠核酸筛查操作指南》和象山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24小时内完成辖区内56万人口全员筛查的要求制定工作预案,组建标本采样队伍,多个采样点同步实施完成采样任务。

分区分类按照1:1、1:5、1:10方式检测,大规模筛查标本检测主要由市里统筹,县里补充的方式完成。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