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温天气室外作业预防措施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前,正值夏季高温,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请各单位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市政府有关安全工作要求,抓好高温季节建设或维护现场的安全监管,严格督促企业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是要落实好露天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措施,切实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高温作业介绍
高温作业的定义
高温作业(workinhotenvironment):高温作业是指作业环境热强度高,劳动强度大,容易对人体造成中暑性疾病等危害的作业。
可能涉及高温环境作业分类
1、生产制造部门的铸造车间、电焊车间、镀锌车间因车间内环境较为封闭,且有长时间的热源发射,容易形成高温环境;
2、工程、维护部门夏季施工现场露天作业因长时间接受太阳照射,条件限制不能及时获得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盐分,容易应发中暑性疾病;
二、高温作业危害
1、长时间高强度的只高温环境下作业对人体体温的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均会有影响;
2、高温作业可引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等系列中暑性疾病;中暑疾病前期症状表现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无力、心悸、注意力分散、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三、高温危害的预防
后勤保障
1、为涉及高温作业的员工提供足够的防暑用品,如人丹、藿香合剂类(不得含酒精成分)、清凉油等;
2、为涉及高温作业的员工提供足够的清洁饮用水、淡盐水或盐汽水;
3、室内高温环境则应加强通风散热,尽量隔绝机械热源的辐射热量。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1、适当安排高温作业员工的工作方式,对可以采用机械作业的工程则尽量采用机械作业,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2、尽量将作业时间安排在清晨和黄昏时间段,避免正午高温时段;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避开高温时段.攀登铁塔必须穿长袖工作服,戴手套,不可敞开拉链;塔上使用的工具必须有防坠绳.
3、采取短时多段的轮班分工方式,避免长时间高温作业;
4、尽量避免单独员工或初愈员工进行高温作业;高温、密闭、高处作业环境下,除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外,还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
设立应急措施
1、施工现场应在阴凉处设置工员工休息的场所,室内则应设置空调休息室;
2、留意酷暑天气预报并及时通知高温作业员工进行预防或停工;
3、与高温作业员工保持正常联系,时常关注员工状况,对身体欠佳的人员应暂时调离高温环境作业;
4、安排管理人员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慰问巡视和高温作业指导;
四、中暑性疾病的应急治疗
当发现有员工出现中暑症状时,应迅速将患者带离高温环境,对患者喂服一些淡盐水或盐汽水;对患者及时采取物理降温:解开身上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利用风扇迅速降低患者体温,送往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Tips:酸梅汤、绿豆汤、金银花、冬瓜等简单易做的食物均是夏季清暑解毒的绝备佳品。
目前,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现场作业安全,现特将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下发:
1、各单位、工段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置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置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①高温天气的认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②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③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④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2、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①高温区域从事维修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
②高温天气,作业人员要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作业,确实需要长时间作业的点,要搭设遮阳设施;
③在烧成等高温区域进行(维修)作业时,根据现场情况加装轴流风机,达到散热目的;
④夏季人员作业时,在高温区域停留时间不宜过长,生产单位应对高温作业人员采取轮换式作业,让作业员工得到充分休息。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劳动休息制度,尽可能缩短在高温区域的持续劳动时间;
⑤高温天气在设备内部等受限空间内的作业时,必须保证人孔门(通风口)常开,保持空气流通,并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控;
⑥各单位、工段要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员工供给足够的饮用水及防暑降温药品,各作业组在高温天气作业过程中必须携带好防暑降温药品及饮用水;
⑦员工作业过程中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轻度中暑症状时,一定要停止作业,立即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出现重症中暑的情况,要立即汇报上级领导,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⑧各单位、工段要向作业员工提供高温区域作业必需高温防护设备(如轴流风机等)和个人防护用品,并加强对高温防护设备的维护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
⑨计划检修期间,办公室要在检修场所设立茶水点,供应茶水、绿豆汤、紫菜汤等防暑降温饮品,生产安全处要根据气温情况提供瓶装水,让作业人员及时补充水分;员工在饮用防暑降温饮品时,应有节制合理饮用,避免因饮用过量导致的肠胃不适;
⑩各部门员工值班室内的空调、电风扇等要确保完好,保证工人夏季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员工个人应注意加强营养,在高温环境中劳动时,能量和蛋白质的消耗都比较多,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品。
一、高温作业含义
气温等于或高于35摄氏度称为高温,如果连续5天气温高于35摄氏度称之为持续高温。
高温作业是指: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设计计算温度2摄氏度的作业,或气温高于35摄氏度的室外露天作业。
二、高温作业分类
高温作业按气象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
2、高温高湿作业;
3、夏天露天作业。
三、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2、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3、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4、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5、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6、泌尿系统: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
四、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
高温作业持续时间:见下表,中间休息不得少于15min。
五、职业性中暑的诊断标准
1、诊断原则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主要指工作时的气象条件)及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的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
2、中暑先兆
中暑先兆(观察对象)是指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3、诊断及分级标准
(1)轻症中暑
轻症中暑除中暑先兆的症状加重外,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2)重症中暑
重症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型,也可出现混合型
(3)热射病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以下内容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温天气室外作业预防措施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前,正值夏季高温,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多发期。请各单位认真落实集团公司、市政府有关安全工作要求,抓好高温季节建设或维护现场的安全监管,严格督促企业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特别是要落实好露天作业人员的防暑降温措施,切实做好夏季安全生产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一、高温作业介绍
高温作业的定义
高温作业(workinhotenvironment):高温作业是指作业环境热强度高,劳动强度大,容易对人体造成中暑性疾病等危害的作业。
可能涉及高温环境作业分类
1、生产制造部门的铸造车间、电焊车间、镀锌车间因车间内环境较为封闭,且有长时间的热源发射,容易形成高温环境;
2、工程、维护部门夏季施工现场露天作业因长时间接受太阳照射,条件限制不能及时获得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盐分,容易应发中暑性疾病;
二、高温作业危害
1、长时间高强度的只高温环境下作业对人体体温的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均会有影响;
2、高温作业可引发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等系列中暑性疾病;中暑疾病前期症状表现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无力、心悸、注意力分散、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三、高温危害的预防
后勤保障
1、为涉及高温作业的员工提供足够的防暑用品,如人丹、藿香合剂类(不得含酒精成分)、清凉油等;
2、为涉及高温作业的员工提供足够的清洁饮用水、淡盐水或盐汽水;
3、室内高温环境则应加强通风散热,尽量隔绝机械热源的辐射热量。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1、适当安排高温作业员工的工作方式,对可以采用机械作业的工程则尽量采用机械作业,降低员工的劳动强度;
2、尽量将作业时间安排在清晨和黄昏时间段,避免正午高温时段;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避开高温时段.攀登铁塔必须穿长袖工作服,戴手套,不可敞开拉链;塔上使用的工具必须有防坠绳.
3、采取短时多段的轮班分工方式,避免长时间高温作业;
4、尽量避免单独员工或初愈员工进行高温作业;高温、密闭、高处作业环境下,除落实防暑降温措施外,还应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
设立应急措施
1、施工现场应在阴凉处设置工员工休息的场所,室内则应设置空调休息室;
2、留意酷暑天气预报并及时通知高温作业员工进行预防或停工;
3、与高温作业员工保持正常联系,时常关注员工状况,对身体欠佳的人员应暂时调离高温环境作业;
4、安排管理人员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慰问巡视和高温作业指导;
四、中暑性疾病的应急治疗
当发现有员工出现中暑症状时,应迅速将患者带离高温环境,对患者喂服一些淡盐水或盐汽水;对患者及时采取物理降温:解开身上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利用风扇迅速降低患者体温,送往医院进行药物治疗。
Tips:酸梅汤、绿豆汤、金银花、冬瓜等简单易做的食物均是夏季清暑解毒的绝备佳品。
目前,盛夏高温季节来临,作业现场环境温度高,工作条件相对恶劣,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易出现过度疲劳、中暑现象,是事故多发时期。为确保高温季节现场作业安全,现特将高温天气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下发:
1、各单位、工段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当日气温条件,并布置好防暑降温及安全注意事项。高温天气要根据具体工作任务、气温情况安排好作业人员以及布置好防暑降温安全注意事项。
①高温天气的认定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
②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
③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并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④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
2、高温作业时,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高温防护:
①高温区域从事维修等高强度作业时,作业组人员至少3人以上,并至少安排1名管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控;牵涉到危险作业的,按规定办理危险作业申请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