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9篇幼儿园托管服务活动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托管服务活动管理制度1

一、托管幼儿人数

暑期托管班共招收小班人,中班人,大班人,年龄在3到6周岁之间。

二、托管班级设置

根据暑期报名人数,设置小一班、中一班、大一班共3个班级,保证人数不超过班额上限,每班级配备2名教师,1名保育员。

三、教职工安排

本暑期托管班共配备6名教师,3名保育员,1名厨师,1名保安及1名园长。

四、托管服务内容

围绕幼儿园五大领域科学安排一日保教活动。

五、幼儿接送方式

大部分幼儿为家长自行接送,少量幼儿根据家长需要由幼儿园校车接送。家长自行接送的,在幼儿园大门外指定区域接送幼儿,由教师负责从家长处接过幼儿及送至家长处,家长原则上不入园。园车接送的,由跟车教师及值班教师负责从园车上接、送幼儿。所有幼儿在接送途中需佩戴口罩,入园测量体温、检查手口,防止病毒传染。

六、安全预案

(一)托管服务安全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幼儿园成立托管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应急状态下,转为应急指挥部)全面负责幼儿园应急工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托管班教师、保安

领导小组常务工作办公室设在幼儿园教职工办公室。

职责:1.全面负责托管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工作,进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参与托管服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命令,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认真做好应急疏散工作;

3.合理划定幼儿园及周边应急疏散场地(避险场所)、疏散通道,设立应急疏散指示标牌,教育幼儿熟悉和掌握应急疏散预案

4.接到预警时,负责对参与托管幼儿进行应急避险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在校师生安全有序疏散;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分工和职责,迅速开展应急抢险和疏散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及时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情况;

6.妥善做好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

(二)托管服务期间各类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理程序

1.意外伤害事故

(1)强化平时教育,防患于未然。

(2)阻止幼儿在教室、操场等处乱跑、追逐等危险活动。

(3)建立园长第一责任制,如发现幼儿身体受到意外伤害时,应立即报告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指挥部,同时拨打120,及时送伤者到医院诊治。

(5)如发生重大伤害事件,由应急办公室及时报告教办、教体局安全科。

(6)责任人及时通知受伤者的家长。

(7)各责任单位在幼儿园善后工作组的指导下,妥善处理事故。

2.托管服务期间消防事故

(1)配备好必备的防火安全设施、设备,及时检查电器设备。

(2)发生火灾时,切断电源,迅速搬离危险品、易燃易爆物品,先用灭火器灭火;火势蔓延,立即向“119”消防指挥中心报警,并立即报告学区及教体局。

(3)幼儿园利用校园播音系统或钟声发出紧急集合信号,迅速开通全部安全通道,托管服务教师立即到班级指挥幼儿紧急疏散,及时将参与托管幼儿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4)在消防车到来之前,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身体健康的教师利用灭火器械参加扑救。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积极配合专业消防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5)配合消防部门,做好自救工作,要阻止幼儿救火。

(6)尽可能地保护好现场,做好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事记录。

5、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制度,加强门卫管理,平时要关好门,对来访者进行询问登记,严防幼儿走失。

6、食堂定点采购,并实行查证制度,四十八小时留样制度。食堂对食物的操作与保存应注意卫生,以免食物中毒。

七、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及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做好春、秋传染病高发期的消毒工作。医务室按时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并把好晨检关,以免传染病蔓延。

八、定期组织教职工进行体检。

九、利用活动、游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的教育,防止发生触电、走失、摔伤、烫伤、食物中毒、吞食异物等事故。

十、定期检查更换重点部门(财务室、电教室、档案室、广播室等)的消防器材。

十一、发生重大事故应及时启动预案。

幼儿园托管服务活动管理制度4

1、室内外卫生分片包干,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进行抽查检查。

2、幼儿玩教具每周消毒一次,一巾一杯天天消毒,餐具餐餐消毒,活动室寝室每日消毒,每月翻晒被褥一次,每月清洗床褥一次。

3、要求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漱口,每周剪指甲。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午睡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要立即隔离。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来园。

3、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4、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幼儿,幼儿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5、离开幼儿园满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未接触传染病的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应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幼儿园托管服务活动管理制度5

一、健康教育制度

1、每学期由本园聘请的幼教分家进行幼儿健康、卫生知识讲座一次。

2、定期由幼儿保健人员对保教人员讲课,内容涉及对保健知识及幼儿常见病的预防、意外伤害的处理等。

3、园内定期以黑板报、卫生栏等形式宣传相关知识。

4、园内备有幼儿健康教育图书、杂志供教师参考,教师必须适时向幼儿讲授卫生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二、健康检查制度

1、入园检查。幼儿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健康检査合格方可入园。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有医院健康证明方可工作。

2、坚持定期体检制度。入园幼儿每年由社区医院来园体检一次,每季度测身高,进行健康分析与评价,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健康教育,并对每个入园幼儿建立健康档案,做好幼儿成长记录。

3、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是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査: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每日观察记录。

三、体格锻炼制度

1、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休育活动,幼儿每天做二次体操或活动性游戏。

2、在正常天气下,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名,加强冬、春季节锻炼。

3、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锻炼要循序渐进,运动项目和运动量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对体弱的幼儿给予特殊的照顾。

5、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査: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每日观察记录。

幼儿园托管服务活动管理制度6

1、幼儿园食堂要依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到市卫生防疫站申领《食品卫生许可证》,并定期年审。

2、食堂要制定卫生、管理制度,有相应的防蝇、防鼠、防尘、清毒、更衣、盥洗、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保证学生的膳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3、食堂从业人员应每年一次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健康体检,领取合格的《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发现患传染病人员应立即换岗。平时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直接入口食品时,必须使用售货工具。

4、食堂工作间要与餐厅隔开,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以防万一。

5、严格进货渠道,建立进货登记制度,并设置档案。采购人员不得采购来路不明的食品,制售各类食品要保证卫生质量。

6、食堂供应学生的膳食应注重营养搭配,保持新鲜,严禁向学生供应有毒、有害、腐烂、变质、过期食品;新鲜的瓜果蔬菜要认真清洗;严防食物中毒或农药中毒。

7、保持食堂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对餐具用具进行清洗消毒,生熟案板刀具要分开存放。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