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晚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晚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为认真做好大型晚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片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体目标
在片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下,本着“重点情况,重点防范”的工作原则,全力做好x晚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晚会期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明确工作重点,指导疫情应急处置,提前做好医疗物资和人员准备,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有效做好大型晚会的疫情防控工作,防止集中性疫情传染现象的出现,保障晚会参加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二、工作原则
在晚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小组统一领导下,始终把维持晚会现场秩序与晚会参与人员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晚会现场的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
各相关处室及相关单位按照“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强化联防联控,确保做好防控相关工作。
同时,根据本应急预案,认真落实晚会现场各项防控措施,有序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输入及输出。
三、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指挥x晚会晚会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应急情况,成立晚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社会事业处,办公室主任由林兴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陈学俞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由社会事业处工作人员组成。
(二)工作职责
1.党政办公室:负责晚会现场一米线、隔离柱、桌椅及警示带等现场布置,提前设立晚会现场临时医学观察点;配合党群工作处开展健康宣教和法制宣传,增强晚会参与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引导群众主动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2.党群工作处:配合区融媒体中心做好新闻媒体采访等宣传报道工作;加强社会舆论管控、舆情监测,配合其他处室做好新冠肺炎防护知识普及宣传;引导晚会参加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合理控制晚会现场的人员密度。
3.社会事业处:做好本次晚会的应急物资储备,备足医用外科口罩、消毒液、便携体温枪等防疫物资,保证晚会所需防控物资配备齐全;做好晚会参加人员的入场查验(包括是否佩戴口罩、八闽健康码、张贴码及体温监测)。
4.政法综治处:负责晚会现场安全管控、信访维稳、来信来访接待等工作,依法、及时、妥善处置发生的突发事件,必要时协助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
5.经济发展处、农业农村处:密切关注晚会现场秩序,,保证现场人员的安全及现场秩序的稳定。
6.中楼卫生院:配合社会事业处设立临时医学观测点,保证观测点专业工作人员的配备,确保应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
会场出口处摆放废弃口罩收集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废弃口罩,结束后由卫生院按医疗废弃物处置流程严格处理。
四、工作流程
(一)培训准备。
相关责任处室在晚会前对晚会参加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知识培训或者告知,确保所有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做好晚会前防控物资准备,包括防护、消毒等用品。
(二)提前摸底。
提前对晚会参加人员展开摸底调查,确保参加人员近期无到高、中风险地区,无接触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符合上述情况者皆不得参加本次晚会。
对晚会参加人员数量、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提前做好晚会前健康监测。
(三)场地布置。
社会事业处根据片区防控标准及要求,在晚会现场提前做好场地布置,划定明确的功能分区,设置落客点、测温点及临时医学观察点等,为本次晚会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入场监测。
由工作人员核查进出场人员是否佩戴口罩、健康码情况及提问测量,排查疫区人员,掌握动态情况。
体温如有异常,由专业人员对其先隔离后送至定点机构检测。
(五)秩序维持。
根据制定的人员分流路线,由工作人员引导检测合格者进入晚会现场,合理安排就坐。
同时督促晚会参加人员必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晚会顺利进行。
(六)有序退场。
晚会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做好退场秩序维护,防止人群拥堵造成意外情况发生,确保所有参加晚会的人员安全、有序的离开现场。
(七)场地清理。
工作人员在晚会结束后做好场地清理工作,确保晚会现场恢复如初,做好物件归还与剩余物资回收工作,并做好消毒消杀工作。
成员:
联络员:
工作职责:组织、指挥、协调晚会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制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督导检查晚会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措施落实;协调解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完成晚会组委会交办的其它事项。
领导小组下设应急保障组、医疗救治组和疫情防控组
(一)应急保障组
组长:
成员:
联络员:
工作职责:负责突发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医疗救援和指挥协调等应对工作;负责统一调配应急救援所需设备、人员、车辆和物资;制定并组织实施防止突发事件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组织引导人员迅速疏散撤离。
(二)医疗救治组
组长:
成员:
联络人:
现场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承担保障期间的医疗救治任务,提前做好人员、药品、设备仪器的准备工作,预留备用病床,设立急诊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快速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和救治危急重症患者,为参演人员和观众提供医疗服务;抽调一辆救护车,全程参与医疗保障。
(三)疫情防控组
组长:
副组长:
联络人:
现场工作人员:
工作职责: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加强监测预警,严防传染病疫情发生;指导组织晚会现场测温、验码工作;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的调查、评估和处置;负责指导晚会举办单位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消毒液等用品,督促规范落实消毒和测温扫码等防控措施。
五、工作任务
(一)加强综合管理。
研究制定晚会期间疫情监测制度,提出防控措施。
督促有关单位和晚会举办单位落实好防控措施;晚会期间如发生疫情,要及时开展评估,可能对晚会造成影响的,要迅速采取应急控制措施。
(二)落实健康监测。
所有参演方队、互动方队人员健康状况由本单位负责,在晚会前4小时内组织进行核验“健康码”和查询近14天旅居史,结果要向晚会组委会报告并存档,疫情防控人员最后进行核对。
凡体温异常、有咳嗽症状、健康码黄码或红码、14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旅居史人员一律不得参加相关晚会,由派出单位另行派员替补。
晚会现场所有入口处应设立测温门,由场馆工作人员把守,进入人员如有体温异常应立即报告疫情防控人员,进行规范处置。
(三)强化有效防护。
除演出外,晚会现场所有人员全程规范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进入晚会现场人员应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扎堆聚集。
(四)开展场所消毒。
要确保晚会场所空气流通和自然通风,必要时采用机械通风,晚会现场禁止吸烟。
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不建议使用(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保证该装置有效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除外)。
晚会现场应保持清洁。
疫情防控人员要指导好通风消毒工作,桌椅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500 mg/L)擦拭,作用时间30分钟,再用清水擦净。
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洗手设施正常使用。
(五)加大医疗保障。
指定市第二人民医院承担晚会期间医疗保障任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晚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晚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为认真做好大型晚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片区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体目标
在片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下,本着“重点情况,重点防范”的工作原则,全力做好x晚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晚会期间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明确工作重点,指导疫情应急处置,提前做好医疗物资和人员准备,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有效做好大型晚会的疫情防控工作,防止集中性疫情传染现象的出现,保障晚会参加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二、工作原则
在晚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小组统一领导下,始终把维持晚会现场秩序与晚会参与人员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把晚会现场的疫情防控作为头等重要的大事。
各相关处室及相关单位按照“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原则,各司其职,强化联防联控,确保做好防控相关工作。
同时,根据本应急预案,认真落实晚会现场各项防控措施,有序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输入及输出。
三、组织管理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指挥x晚会晚会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应急情况,成立晚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xx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社会事业处,办公室主任由林兴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陈学俞同志担任,办公室成员由社会事业处工作人员组成。
(二)工作职责
1.党政办公室:负责晚会现场一米线、隔离柱、桌椅及警示带等现场布置,提前设立晚会现场临时医学观察点;配合党群工作处开展健康宣教和法制宣传,增强晚会参与人员个人防护意识,引导群众主动配合疫情防控措施落实。
2.党群工作处:配合区融媒体中心做好新闻媒体采访等宣传报道工作;加强社会舆论管控、舆情监测,配合其他处室做好新冠肺炎防护知识普及宣传;引导晚会参加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合理控制晚会现场的人员密度。
3.社会事业处:做好本次晚会的应急物资储备,备足医用外科口罩、消毒液、便携体温枪等防疫物资,保证晚会所需防控物资配备齐全;做好晚会参加人员的入场查验(包括是否佩戴口罩、八闽健康码、张贴码及体温监测)。
4.政法综治处:负责晚会现场安全管控、信访维稳、来信来访接待等工作,依法、及时、妥善处置发生的突发事件,必要时协助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
5.经济发展处、农业农村处:密切关注晚会现场秩序,,保证现场人员的安全及现场秩序的稳定。
6.中楼卫生院:配合社会事业处设立临时医学观测点,保证观测点专业工作人员的配备,确保应急情况发生时可以及时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
会场出口处摆放废弃口罩收集桶,用于投放使用过的废弃口罩,结束后由卫生院按医疗废弃物处置流程严格处理。
四、工作流程
(一)培训准备。
相关责任处室在晚会前对晚会参加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防护知识培训或者告知,确保所有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做好晚会前防控物资准备,包括防护、消毒等用品。
(二)提前摸底。
提前对晚会参加人员展开摸底调查,确保参加人员近期无到高、中风险地区,无接触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符合上述情况者皆不得参加本次晚会。
对晚会参加人员数量、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提前做好晚会前健康监测。
(三)场地布置。
社会事业处根据片区防控标准及要求,在晚会现场提前做好场地布置,划定明确的功能分区,设置落客点、测温点及临时医学观察点等,为本次晚会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入场监测。
由工作人员核查进出场人员是否佩戴口罩、健康码情况及提问测量,排查疫区人员,掌握动态情况。
体温如有异常,由专业人员对其先隔离后送至定点机构检测。
(五)秩序维持。
根据制定的人员分流路线,由工作人员引导检测合格者进入晚会现场,合理安排就坐。
同时督促晚会参加人员必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维持现场秩序,确保晚会顺利进行。
(六)有序退场。
晚会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做好退场秩序维护,防止人群拥堵造成意外情况发生,确保所有参加晚会的人员安全、有序的离开现场。
(七)场地清理。
工作人员在晚会结束后做好场地清理工作,确保晚会现场恢复如初,做好物件归还与剩余物资回收工作,并做好消毒消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