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三大学科之一,数学对于之后的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十分重要,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1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第,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通过主动发现的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运用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表格、四幅比例不同的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四幅画,(A、头身一样长 B、头:身=2:3 C、头:身=1:5 D、头:身=1:6)选出你认为最美的人物速写。
师: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也做过这样一个类似的实验,而评选的结果与我们刚刚的评选竟惊人地不谋而合。那这些人物画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又在哪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根据经验,你觉得一幅人物速写美不美,主要跟它的什么有关?
师:确实,人物画的美与所画的头与身之间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想想怎样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探索规律,揭示意义
(一)出示:
1、一个镜框长5分米,宽3分米。长是宽的几倍?
还可以怎样表示长与宽的关系?
像这种表示长与宽的关系有时也说成长与宽的比是5比3,
宽与长的比是3比5。这两个长度的比属于同类的量相比。
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90千米。
已知什么?可以求什么?
路程与时间两个不同类的量,表示它们的关系时可以用速度来表示,也可以说成:汽车所行路程与时间的比是90比2。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看书自学,小组讨论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理解了比的意义,在课本的46~47页还涉及到一些关于比的其他知识,你们想自己研究、探索吗?那么就请你们先独立自学,自学完了在四人小组里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开始吧!
(2)汇报。(允许学生无序汇报,注意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即时练习)
①写法。
我学会了比的写法,5比3记作5∶3。(让学生板演)
问:这个∶叫做什么呢?谁愿意给它起个名字?(强调:写∶应该注意上下对齐,点要圆一点,它不同于冒号。)那么4比3、110比12.51又记作什么?(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写在练习本上)3∶4 4∶3 110∶12.91又怎样读呢?
思考:刚才大家学会了用∶的形式来写出两个数的比,除了这种形式,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呢?(指名板演)读作什么?还可以读作二分之三吗?为什么?(把3∶4改写成分数形式的比,并齐读。)
②各部分名称。(结合板书)
③比值。
我学会了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问:那么怎样求比值呢?(前项除以后项的商)
练习: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3∶4 0.7∶0.35 8∶4
(2)雀巢咖啡是由白砂糖和速溶咖啡按2:5混合而成的,香气浓郁,味道好极了!
(3)在雅典奥运会上,共32次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它的宽和长的比是著名的黄金比 1:1.618.。
(4)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U7;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比大约是:1?U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很有用,如果你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
课后,希望同学们能继续调查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把你的发现写成一篇数学日记。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大全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
2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掌握制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制条形统计图的第(2)、(3)步,即分配条形的位置和决定表示降水量多少的单位长度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统计数据除了可以分类整理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统
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拆线和扇形统计图(用投影器逐一显示)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已初步认识了条形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探求新知
(一)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及特点
意义: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
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特点: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教师提问:
l、图中统计的内容是什么?
2、图中画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请你看看水平射线和垂直射线分别表示什么?
3、每个车间多少人?哪个车间人数最多?哪个车间人数最少?
(二)教学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制作方法,师边示范边讲解
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讲述:要制的统计图有年份和降水量两方面的内容,需要用两条射线来表示
先画一条水平的射线(向右)表示年份,再画一条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表示降水量
教师说明:水平射线下面及垂直射线左面都要留有一条空白,因为水平射线下面要注明每个直条所表示的内容,垂直射线旁要注明各直条的数据,两条射线不能画在图纸的中间部位,因为那样会因高度不够画不下,或排不下五个直条
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教师提问:例1的统计表中有几个年份?那么图中要画几个直条?
③在垂直射线上根据数的大小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教师讲述:年降水量最高的数据是1005毫米,垂直射线的高度要略高于最大的数量在垂直射线上方要注明单位
④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
教师讲述:为了准确地表示各个数据,还应在每个直条的顶上注明数量
(三)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1、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多?是多少毫米?(1998年降水量最多,1005毫米)
2、哪一年的降水量最少?是多少毫米?(1999年降水量最少,67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