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乡村振兴规划方案精选7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3年乡村振兴规划方案精选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从20__年开始,全镇共选取xx村xx村、xx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__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
自20__年起,在总结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村庄建设。
一是编制建设规划。
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规划编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
既要考虑当前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农村水、电、路、气、厕、卫等设施综合配套,又要重点突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较大公共设施项目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学改造提升。
按照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路网布局,合理设计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内断头路。
结合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旧房、空心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装扮美观舒适住宅,改善农户住房条件。
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庭院环境卫生设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
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严格管控无序违章建房,从严查处违章违规建房行为,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三是建设新型社区。
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建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并点,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
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农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
一是提升硬化水平。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村庄主次干道硬化。
主街硬化率达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
主街两侧铺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设施,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
二是提升绿化水平。
加快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积极倡导庭院绿化,鼓励农民栽植经济林木、观赏树木。
推进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绿化,配建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效果,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
对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采取各种方式实施亮化工程,有条件的村庄应安装太阳能路灯。
加强对公用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净化水平。
建立村内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按每5-10户不低于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运车;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
同时,全面清理村庄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推行“三堆两垛”(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定点存放。
妥善处理并积极利用禽畜粪便,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
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进行统一整洁或粉刷,合理布局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特色鲜明、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
整治村内影响观瞻的陈旧电线电路,坚决杜绝乱扯乱挂现象。
2023年乡村振兴规划方案精选篇2
一年来,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建统领、五转一新”的工作思路,坚决落实“八个毫不动摇”,以“党建立镇、工业强镇、商贸兴镇、文化盛镇、新农活镇”为发展方向,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责任,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镇域品味、增强人民福祉,保持社会安全稳定和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全镇19个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取缔废品收购点6处;整改4个畜禽养殖场。
五是落实厕所革命。
统筹推进村民集中居住和人口密度较大的村庄实行公共厕所新改建工作,通过调查摸底和入户发动宣传,拆除旧厕所。
六是碧水蓝天行动。
对辖区内取缔点多次进行了回头看,确保取缔点没有死灰复燃,并且通过环保局、村委、巡查等多种渠道,对新发现的小散乱污点,按照“两断三清”的标准进行了及时取缔,确保辖区无“小散乱污”企业。
三、转思路、谋创新,激活脱贫振兴的“一盘棋”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目标,积极探索发展方向,深挖潜力,大力整合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做到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牢牢扛起主体作用,狠抓各支部党建工作,提高干部报酬、加大经费下拨,各村配备专职党建工作人员,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二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健全组织机构,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出台《穆村镇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组织镇村干部、第一书记、联络员就“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收支状况等问题在全镇展开全方位排查,采取闭环管理,建立整改台账;对排查识别的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1户严重困难户,及时落实低保兜底、临时救助、合作社分红等措施,帮助寻求就业,有效防止返贫。
鼓励各村创新思维,因地制宜谋划发展,5个项目上报乡村振兴局审批。
三是做大特色产业。
足力推动康前线建设,完成全线通车和回迁安置楼主体封顶;协助滨河南路的高效拆迁,征收房屋5000平米、土地20亩;高质量完成堡上、安沟、沙曲等村的集中供热改造,供热面积达30万平米;督促贯头村移民搬迁,完成前期筹备工作;着力打造一村委五彩农业示范区,引进5000头胡羊养殖;督促完成朝天椒种植230亩,酿酒高粱种植300亩,建成安沟年产5000吨腐竹加工厂;全面铺开杨家坪、一村委5000余户“煤改气”工程;谋划实施穆村8规寄宿制小学项目,督促完成选址、勘测等前期工作。
四是巩固提升农业基础。
完成土壤取样3个,污染源普查6个;全镇农业支持保护补贴877户,5803.85亩,绿色谷子种植335户370.8亩,玉米种植保险130户510.3亩,马铃薯种植保险32户35亩。
对全镇存栏的猪、牛、羊共5060只进行全部防疫,家禽30000只,防疫密度100%,做好全镇大型养殖户及散养鸡的检疫工作;联合镇环保、安监站等部门取缔河道侧的养殖场7家,进一步规范了穆村镇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做好非洲猪瘟具体防控工作,根据农机补贴政策,购买微耕机16台。
扎实开展退耕还林、森林法规宣传、森林防火工作;完成20__-20__年已置换的经济林退耕地补植补造工作,共造林278.86亩。
四、出真招、办实事,打好惠民利民的“组合拳”
20__年镇党委、政府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持续发力,群众获得感有了明显提升。
一是民生保障全面加强。
截至10月底,全镇共有734户1444人享受低保,其中城市低保44户61人;农村低保690户1383人。
20__年新增农村低保7户,提标扩面低保5人。
目前全镇共有特困供养对象49人,福利院集中供养5人,分散供养41人,新增特困供养对象2人,严格落实分散特困对象照护工作,坚持每月一探视。
当前共发放大病救助、临时救助资金28万元。
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阶段入学率达100%。
三是孕前、婚前健康检查全面完成。
在全镇广泛宣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婚前检查,完成婚前检查50对,完成孕前检查90对,并及时随访;开展特殊家庭“暖心行动”,中秋节前去看望慰问计生特扶户家庭。
四是认真做好人武及退役军人优抚工作。
通过广泛宣传,全镇适龄青年登记率达100%,进一步提高了适龄青年依法服兵役和自觉参加民兵组织的积极性,为征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审定新兵12人,其中大学生比例占到80%,征集率择优率均居全县前列;走访慰问退役、现役军人,为全镇370名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等发放了春节和“八一”慰问品;及时足额发放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的补助金,共发放70余万元;高质量打造乡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和6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点。
五是切实保障住房安全。
完成5777户的住房安全排查,组织全镇房屋排查管理员进行“一办法一标准”的培训,完成了张家山、高家山村两户四类重点户的危房改造,对全镇经营性自建房、非经营性自建房、非自建房进行整改,共整改90户。
六是切实做好残疾人保障工作。
今年以来新申办残疾证29人,对全镇612个残疾人数据进行更新,发放残疾人辅助器具86件,给180个一、二级残疾人1068元的全年补助。
七是开展文明创建。
20__年新评选文明户466户,县文明户3户,评选新时代柳林好人1人,通过评优选美,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切实提高全民素质。
五、严管理,促稳控,建强安全稳定的“防火墙”
稳定压倒一切,安全重于泰山,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安全工作作为全镇基石工作来抓。
一是抓好“三零”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