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是春节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村级文艺队演出活动简报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村级文艺队演出活动简报范文1
1月24日下午,以“欢乐过大年——我们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XX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祁巷村专场暨泰州市第二届乡村春节文艺晚会,在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乡村大学堂热闹开演,为乡村的年味添上了文化韵味。
晚会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含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
本次参演节目通过从近年来参加省市比赛获奖节目、举办地文艺团队节目、优秀传统民间文艺节目等途径精心挑选而出。
整场晚会既有喜庆祥和的年味儿,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多维度呈现泰州农村人居环境的蝶变和乡村振兴的成果。
祁巷村是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
20XX年祁巷村被文旅部确定为全国“村晚”示范点,是江苏唯一的村级“村晚”示范展示点。
本次活动由文旅部公共服务司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新华网、泰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泰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晚会内容将于春节期间在国家公共文化云等多家媒体平台上播出。
村级文艺队演出活动简报范文2
乡村春晚是在当代中国农村勃兴的群众自办文化创新模式。
它以农民自编、自导、自演,村庄集体观看的形式,彰显农民文化主体性和创造力。
从民间艺术之乡浙江丽水市月山村(该村自1981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42届“村晚”,即使近两年来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以线上演出的方式进行也依然在延续)的星星之火,到在中国广袤农村大地上燎原发展,乡村春晚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农村公共文化现象。
“乡风乡味”是乡村春晚的一个标签,这意味着在这方朴素的舞台上演出的内容是高度“本土化”的,它展示的就是一个村庄自身的历史资源、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在这样一个春节期间农民自娱自乐的演出形式里,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幼稚孩童都参与其中。
田间地头的故事、土色土香的演绎,纵使没有流光溢彩的舞台效果,也能叫人如痴如醉。
“在这里,没有台上台下之分,演员与观众早已融为一体,演的人可以看,看的人可以演,笑声掌声喝彩声不断。
”这样的观感用来描述这样一台乡土味道的“村晚”恰如其分。
全国乡村春晚百县联盟秘书长、中国乡村春晚研究院院长林岳豹讲述当年第一次到月山村观看乡村春晚,既感动于舞台上老百姓质朴纯真的状态——“台上老百姓的那种状态,就是我自己农村生活熟悉的记忆;台上的爷爷奶奶,就像我自己的爷爷奶奶,他们在那里是多么快乐。
可能他普通话也说不来,但是你可以聆听,听一种由内而外流淌的、朴素的歌和舞背后那种精神的快乐”,又惊讶于老百姓在这样一个舞台上的创造力——“他把鸡抱上来,无非是说明所有的艺术取材都来自自己的`生活,台上表演的都是村民自己的生活故事,有血有肉有温度,很人情化”。
作为月山春晚的保留节目并广受其他地区农民朋友欢迎的《农活秀》表演,把农民的真实生产和生活场景以“秀”的方式搬到舞台进行展演:扎草鞋、插秧、舂谷、做糍粑、挑担等传统农耕活动生动自然地流淌在舞台上,其中不乏香菇、青菜、稻穗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以及廊桥等乡土特色建筑。
这些由村民借鉴现代表现方式,将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相结合呈现出的充满乡土味的乡村文明元素让人过目难忘。
乡村春晚演出的内容是乡风乡味的,演出的方式则突出地体现了“群众参与,群众创造”。
农民是这台草根春晚的绝对主角,流传于村民间的有关乡村春晚“策划三个月,排练三个月,演出三个月,回味三个月”的俏皮话也真实反映出农民对这样一台乡间晚会高涨的参与热情和真切的喜爱之情。
乡村春晚在今日中国大江南北的兴起,可以说正展示和抒发了当代中国农民以主体的身份和集体的身影,在文化艺术上表达自己、提升自己的热切心声。
村级文艺队演出活动简报范文3
1月21日晚,滨州市无棣马山子镇大梁王村委会文化广场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由村委会举办的第六届春节联欢晚会拉开帷幕。
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情绪高涨,掌声喝彩声经久不息,由上千群众观看了演出。
春节是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好契机,“乡村春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有效地遏制了农村精神荒漠化的苗头,把一些村民从牌桌、酒桌、游戏场景拉到舞台,让春节过得更充实、更健康、更快乐、更有味道,巧妙地解决了村民“身有所栖,心无所寄”的问题,带动了村风民风的好转。
大梁王村从2015年开始,每年春节都组织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到今年已经是第XX届了。
村民们在村干部李桂英的带领下,组织起自己的文艺演出队,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创作编排了反映农村新变化和农民幸福生活的文艺节目,村民自编自导、自演自赏,进一步培育乡风文明,丰富基层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的本土节目精彩纷呈,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讴歌党的好政策给群众带来的美好生活。
文艺演出队不仅在本村开展演出活动,还承担着全镇的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2019年演出27场(全镇21个行政村),超额完成了一村一年一场戏的目标。
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拼搏进取,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移风易俗效果更加明显,常年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使邻里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村班子更加团结,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乡村文明更上一层楼,获得省级文明村的荣誉称号。
村级文艺队演出活动简报范文4
XX月XX日下午,路桥区横街镇四甲村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由村民自编自演的春节文艺演出让全村村民在家门口共享新春文化大餐。
“我们村每年大年初三都要举办春节文艺演出,今年已是第四届了。
”在演出现场,村党支部书记罗义兴奋地告诉笔者。
中午12时,广大村民吃过午饭早早来到村委会广场,期待演出活动开始。
“新年嘛,就应该欢乐。
虽然自己不会演,在家门口的节目也绝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