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一、活动背景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提高我校同学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加同学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我们决定在校各班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我们的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对心理咨询的科学认识。我们希望引导同学们关注心灵世界,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构建,携手共创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主题:
让快乐由心出发,让健康从心开始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五、活动对象:
大专班级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同学
六、活动地点:
各个班级的教室
七、承办单位: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八、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下载一段心理访谈视频。
2、收集话题,准备要讨论的问题。
3、制作和打印调查问卷。
4、准备1至2个趣味小游戏。
5、下载几首励志音乐。
6、邀请李席培老师、王风老师和陈豪老师参加。
7、各班选出自愿或私下指定的同学来朗诵和演唱。
8、通知班会时间。
9、由各班班主任担任本次班会的主持人。
10、借用相机并通知校广播站负责拍照。
11、拟定班会新闻稿。
(二)活动流程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介绍到场嘉宾,并介绍主题班会的大致流程。
2、由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一下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由来(见附件)。
3、观看一段心理健康访谈视频。
4、请一位或多位同学朗诵一首关于珍爱生命或是青春励志方面的文章(朗诵的同学自己准备稿子)。
5、请一位或多位同学演唱一首关于青春励志或是珍爱生命方面的歌曲(歌曲由演唱的同学自己准备)。
6、把全班同学随机分为四个小组(按座位划分为四块,即四个组),进行话题讨论(见附件)。
7、请各组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期间班长等发放调查问卷)。
8、填写调查问卷(__-90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表)并上交(8分钟,在此期间播放励志音乐)。
9、进行趣味小游戏,游戏规则见附件。
10、班长上台讲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稿子由各班班长自行准备)。
11、随机选出3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12、班主任对此次班会进行总结。
13、宣布本次班会结束。
(三)后期工作
1、各班打扫教室卫生。
2、撰写并上交新闻稿。
3、上交活动相片。
4、整理好调查问卷、话题讨论结果、会议记录等纸质材料并保留备份。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品2
一、活动主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活动时间:20XX年_月_日
三、活动地点:八年级(4)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八年级(4)班主任田景虹老师、八年级(4)全体同学
五、活动背景: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六、活动目的:端正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七、活动过程:
(一)、导入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①智力正常。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⑦有心理自控能力。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⑨有自信心。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现状及原因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
其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1、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
如,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对初中生的认识滞后的情况。在一些问题上,初中生渐渐不再把父母和老师当作权威,而开始能够客观的评价他们了。由于成人对初中生和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上的差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初中生出现强烈的反抗。这也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也叫做第二反抗期。初中生的反抗心理的特点是:1、态度强硬,举止粗鲁;2、漠不关心,冷漠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即指,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成人团体中某一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予以排斥。
2、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3、勇敢和怯懦并存;4、高傲和自卑并存;5、否定而又眷恋童年。
6,对未来开始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发觉自己小学时的想法理想很天真,自己现在的情况无法达成而全盘否定,导致理想轰然倒塌,失去了对学习生活的目标而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四)、学生举例发言
在学习上很是苦恼,总为学习上的事烦心,以前成绩很好,可现在很差。我感觉我现在是一无是处,学习不行,运动不行,也没什么爱好。我现在很是苦闷,我已经很用心了,为什么我的成绩比别人差,为什么我要学的这么累,为什么每次考试感到都倍受打击。功课开始落下,因此而逐渐讨厌学习,产生抵抗情绪。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首先这是你心理正逐渐成熟的一个表征,也就是说你会为你小学时的行为感到天真说明你长大了。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开始慢慢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是好的,在这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得看你怎么去对待。首先摆正心态,不为过去的事情后悔(过去的无法改变,你大可以理解成过去的一切都是为现在的你做铺垫!)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与自己实际确定目标,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给自己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避免过度紧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提示自己不是一无是处,每天进步一点,循序渐进。
(五)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几个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1、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
2、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现出退缩、提心吊胆、拘谨老实、不敢说话等。
3、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小事就放心不下等。
4、感到自己孤单,没有朋友,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
(六)、初中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7、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8、再给自己一点爱
9、分散你的注意力
10、改变你的行为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品3
一、活动主题: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活动时间:20xx年_月_日
三、活动地点:八年级(4)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八年级(4)班主任田景虹老师、八年级(4)全体同学
五、活动背景: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数据表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疾病较成人更为严重。
六、活动目的:端正学生的心理发展方向,避免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
七、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良好的状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①智力正常。 ②有情绪的稳定性与协调性。 ③有较好的社会适应性。 ④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⑤反应能力适度与行为协调。 ⑥心理年龄符合实际年龄。 ⑦有心理自控能力。 ⑧有健全的个性特征。
⑨有自信心。
⑩有心理耐受力。
(三)、分析现状及原因
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这一阶段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初中生生理发育十分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
但是其心理发展的速度则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这样,初中生的身心就处在一种非平衡状态,引起种种心理发展上的矛盾。
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级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希望尽快进入成人世界,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就在这种种追求中,会产生种种困惑。
其成熟性主要表现在为他们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在这种感受的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于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其幼稚性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
由于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所以,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和矛盾,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1、反抗性与依赖性并存;
如,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超前而父母对初中生的认识滞后的情况。在一些问题上,初中生渐渐不再把父母和老师当作权威,而开始能够客观的评价他们了。由于成人对初中生和初中生对自己的认识上的差异,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初中生出现强烈的反抗。这也就是为什么青春期也叫做第二反抗期。初中生的反抗心理的特点是:1、态度强硬,举止粗鲁;2、漠不关心,冷漠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即指,当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成人团体中某一成员不能令他们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予以排斥。
2、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3、勇敢和怯懦并存;4、高傲和自卑并存;5、否定而又眷恋童年。
6,对未来开始感到迷茫,不知所措。
发觉自己小学时的想法理想很天真,自己现在的情况无法达成而全盘否定,导致理想轰然倒塌,失去了对学习生活的目标而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四)、学生举例发言
在学习上很是苦恼,总为学习上的事烦心,以前成绩很好,可现在很差。[wwW.nIUbB.NEt)我感觉我现在是一无是处,学习不行,运动不行,也没什么爱好。我现在很是苦闷,我已经很用心了,为什么我的成绩比别人差,为什么我要学的这么累,为什么每次考试感到都倍受打击。功课开始落下,因此而逐渐讨厌学习,产生抵抗情绪。
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首先这是你心理正逐渐成熟的一个表征,也就是说你会为你小学时的行为感到天真说明你长大了。意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会开始慢慢的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这是好的,在这过程中遇到挫折是难免的,得看你怎么去对待。首先摆正心态,不为过去的事情后悔(过去的无法改变,你大可以理解成过去的一切都是为现在的你做铺垫!)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与自己实际确定目标,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给自己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避免过度紧张,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提示自己不是一无是处,每天进步一点,循序渐进。
(五)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几个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
1、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
2、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表现出退缩、提心吊胆、拘谨老实、不敢说话等。
3、有点“神经质”,爱哭、胆怯、担心、小心眼、一点小事就放心不下等。
4、感到自己孤单,没有朋友,平时很少与同学来往,总爱一个人呆着。
(六)、中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 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 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 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 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 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7、 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8、 再给自己一点爱
9、 分散你的注意力
10、 改变你的行为
11、 了解自己的极限
12、 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13、 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品4
一、活动目的:
1、认识讲文明、懂礼貌规范自己日常行为的重要性。
2、懂得待人接物的礼节,培养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二、活动形式:
通过小品、采访、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文明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
1、排练小品(一)和(二);
2、准备纸、笔;
四、活动过程:
男主持:三月是鲜花烂漫的季节。
女主持:今天是阳光明媚的日子。
男主持:雷锋叔叔的故事传遍校园。
女主持:文明之花到处盛开。
男主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女主持:我们是新时期的少年。
男主持:语言美,行为美,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品1
一、活动背景
为了响应学校的号召,提高我校同学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加同学们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了解,我们决定在校各班举行一次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我们的活动目的是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培养对心理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广大同学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对心理咨询的科学认识。我们希望引导同学们关注心灵世界,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构建,携手共创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活动主题:
让快乐由心出发,让健康从心开始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月x日
五、活动对象:
大专班级的一年级和二年级同学
六、活动地点:
各个班级的教室
七、承办单位:
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八、活动内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下载一段心理访谈视频。
2、收集话题,准备要讨论的问题。
3、制作和打印调查问卷。
4、准备1至2个趣味小游戏。
5、下载几首励志音乐。
6、邀请李席培老师、王风老师和陈豪老师参加。
7、各班选出自愿或私下指定的同学来朗诵和演唱。
8、通知班会时间。
9、由各班班主任担任本次班会的主持人。
10、借用相机并通知校广播站负责拍照。
11、拟定班会新闻稿。
(二)活动流程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介绍到场嘉宾,并介绍主题班会的大致流程。
2、由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一下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由来(见附件)。
3、观看一段心理健康访谈视频。
4、请一位或多位同学朗诵一首关于珍爱生命或是青春励志方面的文章(朗诵的同学自己准备稿子)。
5、请一位或多位同学演唱一首关于青春励志或是珍爱生命方面的歌曲(歌曲由演唱的同学自己准备)。
6、把全班同学随机分为四个小组(按座位划分为四块,即四个组),进行话题讨论(见附件)。
7、请各组代表上台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期间班长等发放调查问卷)。
8、填写调查问卷(__-90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表)并上交(8分钟,在此期间播放励志音乐)。
9、进行趣味小游戏,游戏规则见附件。
10、班长上台讲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稿子由各班班长自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