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隔离酒店发现阳性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隔离酒店发现阳性应急预案1

01

应定时开窗通风,并根据气候条件适当调节开窗时间;

使用空调系统通风时,应选择分体空调,如使用集中空调,保证空调运行正常,加大新风量,全空气系统关闭回风。

02

每天对走道、楼梯等场所进行1次消毒,至少清理1次垃圾,必要时及时清理。

隔离期间房间和卫生间可由隔离人员自行消毒。

对临时设置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要进一步强化消毒措施,增加消毒频次。

03

加强隔离医学观察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做好生活保障。

04

严格按照标准做好隔离场所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和粪便污水的消毒处理,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

05

物品、家具表面等可能被污染的表面每天消毒2次,受唾液、痰液等污染随时消毒。

消毒时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06

餐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也可用250mg/L-500mg/L含氯消毒液溶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07

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当按房间分区专用,使用后以1000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存放。

08

单人隔离使用的厕所每天消毒1次。

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09

出现病例的房间、设施及物品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由专业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及评估。

10

解除隔离观察转出后的房间、设施及物品,由观察点工作人员进行清洁和消毒。

11

隔离场所所有垃圾包括观察对象餐盒、生活垃圾等均应当装入黄色医用垃圾处理袋内,按医疗垃圾要求,每日集中回收至隔离点垃圾贮存站。

隔离场所贮存垃圾可根据实际贮存量每2-3天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用专车进行回收处置,并做好日期、数量、交接双方签名登记工作。

注意事项:

集中观察点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当做好个人防护,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隔离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

如转运病人或因其他工作需要与被隔离对象近距离接触时,应当佩戴N95口罩。

工作后注意洗手和消毒。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现场消毒人员培训,确保现场消毒人员能够正确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剂配制、手卫生,规范开展消毒操作。

保洁或消毒人员在配制消毒液时,应当穿戴医用外科口罩、乳胶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工作服等。

所有工作人员应做好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

隔离酒店发现阳性应急预案2

一、病例发现报告

紧急协调做好“一点两区”救治医院、集中隔离酒店准备、转运车辆调配、生活物资保障等相关工作。

(三)组织应急支援。

分类分专业组建并完善医务人员应急支援队伍,对封控医疗机构进行积极支援。

(四)组织填报相关信息。

隔离酒店发现阳性应急预案3

各集中隔离点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现将《关于进一步做好集中隔离点新冠肺炎病毒环境消杀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确保我市集中隔离点环境消杀工作规范有序。

一、压实工作职责

各集中隔离点相关单位要充分认清环境消杀工作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意义,坚决扛起环境消杀工作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体系,统筹推进消杀队伍建设、物资保障、技术培训、消杀实施等工作。

严格落实隔离点管控措施,确保隔离点设置标准落实到位、工作规范落实到位、人员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将环境消杀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

聚焦集中隔离点医疗废物消杀、隔离场所消杀工作,并按照“一批一消毒”的原则,在集中隔离对象解除隔离或转出后,及时对其房间等涉及各个环节进行消毒并及时清运每日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三、工作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各集中隔离点相关单位要成立工作专班,落实主体责任,做好隔离场所消杀、医疗废物消杀应急处理工作,并将每日工作动态上报行业主管部门,确保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处置安全、高效和环境消杀彻底、规范。

(二)加强物资保障。

要充分做好疫情防控物资需求保障工作,提前谋划准备,配置足够防控物资,保障医疗物品等耗材,确保医疗设施正常运行。

要重点落实一线医护人员作业防护物资,包括一次性外科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电子测温仪、消毒剂等,确保集中隔离点人员防护安全。

(三)加强防护保障。

要强化内部管控,实施工作人员定时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加强人员管控,严格禁止非必要人员进出,筑牢安全防线。

联系人:XXX

电话:XXX

2022年x月x日

隔离酒店发现阳性应急预案4

1、观察人员时,常规正确佩戴工作帽、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

每班更换,污染、破损时随时更换。

2、情况下与居家隔离观察人员接触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3、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中,密封好带回单位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2、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台面、门把手、电话机、开关、热水壶、洗手盆、坐便器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地板每天用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及进行湿式拖地。

3、卫生间:

·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医学观察者每次用完厕所应当消毒一次;

·若居家医学观察者使用单独卫生间,厕所可每天消毒一次。

·便池及周边可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

·厕所门把手、水龙头等手经常接触的部位,可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4、排泄物、分泌物或呕吐物:

·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消毒时用有效氯为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75%酒精或其他可用于表面消毒的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

·大量污染物,应当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干毛巾)完全覆盖后用足量的5000mg/L-10000mg/L含氯消毒及浇在吸水材料商消毒,作用30分钟以上,小心清除干净。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