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地震应急逃生方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地震应急逃生方案1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高效有序地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了本预案。
一、总则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原则。本预案适用于__县境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
(一)组织机构
1.成立__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同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咨询组、应急指挥部。
2.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参加办公室的工作。
3.技术咨询组由国土资源局组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专家组,专家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下,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的技术咨询。
4.应急指挥部由县领导小组副组长或组长任总指挥。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紧急抢险救灾组,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治安、交通和通信组,基本生活保障组,信息报送和处理组,应急资金保障组。
(二)职责任务
领导小组职责任务是统一领导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报告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指导做好中型和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分析灾害信息,向领导小组报告;传达领导小组工作指令;协调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和措施;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信息发布。
技术咨询组根据我县地质条件和气象预测资料,结合实际,进行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现场核查已出现地质灾害的具体地点,确定危害程度;对出现地质灾害提出具体防治建议;负责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应急评估、趋势预测的技术咨询工作。
应急指挥部执行上级领导小组下达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指挥、协调和组织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监测预警体系。国土资源、水务和气象部门协调联动,及时传送、发布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气象和汛情信息。预报信息要立即通知有关乡镇和村庄,以及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
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依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二)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地质灾害发生后,根据不同规模的灾害,设定不同的时间要求。特大型地质灾害要在发生后6小时内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型地质灾害要在发生后12小时内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型地质灾害要在发生后24小时内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小型地质灾害要在发生后及时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灾情速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灾害类型、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报告内容应包括伤亡和失踪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地质灾害发生后,县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开始应急相应。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宣布进入地质灾害应急期。
应急指挥部各小组分工如下:
1.办公室
主要任务是根据总指挥的命令,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协调并督促、检查、落实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之间的各项应急工作;及时向总指挥汇报抢险工作进展情况;按照指挥部指令,协调各工作组依据应急预案的分工,有效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2.紧急抢险救灾组
由公安、建设、水务、电力、旅游等部门组成,必要时安排武警参加。由公安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险情出现时组织动员受灾害威胁的群众疏散,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免遭损毁;负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排险。灾情发生时组织抢险队伍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免遭损坏;负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排险。
3.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
由国土资源、水务、气象部门组成。国土资源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组织应急调查和险情监测工作,并对险情和灾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抢险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队伍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抢险,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对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负责水情和汛情监测。
4.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
由卫生、药监等部门组成。卫生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包括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卫生安全监测设备的准备等。
5.治安、交通和通讯组
由公安、交通、通讯部门组成。公安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蓄意扩大传播险情的违法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及通信设施的安全,确保道路和通讯畅通。
6.基本生活保障组
由民政、财政、商务等部门及保险公司组成,民政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及时设置避险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做好避险救济物资的供应、调配和管理,妥善安排避险人员的生活;做好保险理赔准备工作。
7.信息报送和处理组
由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建设局、水务局、交通局、气象局、安监局组成。国土资源局牵头。
主要任务:调查、核实险情灾情发生的时间、位置、规模、潜在的威胁和影响范围及诱发因素;组织险情监测;掌握险情动态,及时分析、预测险情灾情发展趋势,根据险情灾情变化提出应急防范的对策、措施并报告应急指挥部,指导险情灾情应急工作进展。
8.应急资金保障组
由财政、发改、国土资源、民政、建设、交通、水务等部门组成,财政局牵头。
主要任务:负责应急抢险资金的筹集和落实;负责应急抢险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经技术咨询组鉴定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已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后,应急指挥部撤销划定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宣布险情或灾情应急期结束,应急相应结束,并予以公告。
四、应急保障
加强通讯与信息传递机构、人员和装备的建设,确保信息畅通。
应急队伍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处理及时到位。
各相关部门要储备好必要的抢险救灾专用物资,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到位。
因抢险救灾需要,临时调用单位和个人的物资、设施、设备或者占用其房屋、土地的,待灾害应急期结束后要及时归还;无法归还或者造成损失的,要给予适当的补偿。
加强公众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增强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五、其他事项
1.本预案将根据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际需要,由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适时进行修订。
2.本预案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地震应急逃生方案2
一、总则
1、编制目的及依据
为了保障地震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县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镇行政区域内发生地震事件或周边地区地震对本镇造成影响的地震事件的应对处置。
3、地震应急响应分级与启动条件
3.1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当本镇境内发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波及本镇,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时,将启动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2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当本镇境内发生有感地震,或邻近地区发生地震并本镇有感时,将启动有感地震应急响应流程。
3.3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当本镇境内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将启动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二、组织机构
为了统一领导和指挥全镇的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成立了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在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成立后,镇抗震救灾先期处置工作结束。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将在县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继续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总指挥:__
副总指挥:__
成员:__
三、主要职责
(一)破坏性地震应急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镇抗震救灾指挥部将立即启动运作,召开指挥部会议,部署抗震救灾任务,开展地震应急先期处置。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灾情收集与上报
由分管民政的镇领导负责灾情收集与上报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___、___等赶赴灾区。
(1)开展人员伤亡数量、地震灾区范围、建构筑物和基础设施破坏程度等调查;
(2)开展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社会影响和地质灾害等调查;
(3)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镇指挥部报告一次。
2、抢险救灾
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___、___等赶赴灾区各村(居)。
(1)组织救援人员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配合上级救援队伍开展抢救工作。
(3)严密监视灾区火灾、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等次生灾害的发生,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迅速上报,并组织抢救队抢救人员和物资,防止次生灾害的扩大蔓延。
3、伤员救治
由分管医疗卫生的镇领导负责伤员救治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__、__等赶赴镇卫生院和震区医疗点。
(1)组织开展伤员救治工作,视情况需要,在人员伤亡集中的村(居)设置医疗救护点;
(2)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提出请求支援方案。
(3)加强卫生防疫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实行重大传染病和突发卫生事件每日报告制度。
4、治安维护
由分管治安的镇领导负责治安维护工作。地震发生后,立即带领___、__等,组织派出所公安民警和骨干民兵分组行动。
(1)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做好震区社会秩序维护工作;
(2)根据应急处置需要,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
5、宣传报道
由分管宣传的镇领导负责,___、___等共同参加,做好震后的宣传报道工作。
(1)通过各种手段动员全镇力量,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2)迅速与县地震部门取得联系,了解震情及地震发展趋势,按照上级统一口径,及时向公众发布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
(3)做好舆情收集分析,每隔1小时通过电话或通讯软件等向乡(镇)指挥部报告一次,如有负面舆情,立即报告;
(4)配合上级做好媒体接待和社会各界来访工作。
6、综合保障
由镇分管政工领导负责地震应急保障工作,__、__等协助。
(1)做好全镇应急人员的生活保障工作。
(2)做好上级救灾人员接洽工作,协助安排办公、食宿、向导等相关事宜。
(3)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灾民转移安置、物资发放等工作。
(二)有感地震应急响应
1、尽快收集震情、社情信息,上报县政府;
2、加强防震减灾知识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3、协助地震部门开展地震科学考察等。
(三)地震谣传事件应急响应
当本辖区内或邻镇出现地震谣传并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时,负责宣传报道工作的人员将迅速收集掌握谣传范围、内容等基本信息,上报县政府及县地震局,协助上级公安、宣传、地震等部门做好谣言传播来源调查和宣传辟谣工作。
四、应急结束
当地震灾害的紧急处置工作完成,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灾区基本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宣布灾区震后应急期结束时,我镇的地震应急工作也结束。
五、其他事项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镇委和政府根据有关规定发布,并报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为了提高预案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需要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预案的更新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2、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地震应急逃生方案3
为了确保在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应急工作能够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对购物广场造成的灾害,保障财产和顾客、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结合购物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预案:
一、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执行组长:
成员:
在处理小组组长、执行组长或成员到达之前,如果发生突发事件,由总值班员负责处理。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协调、综合处理抗震救灾有关事宜;掌握地震救灾和灾情,随时向上级汇报,向指挥部各工作组通报;筹集、调拨救灾经费和救灾物资;负责处理指挥部的日常事务。
二.各组任务与职责
(一)抢险救灾组
负责人:
1、迅速集结人员和器材,抢救被埋压人员;
2、及时运送重伤员和调配救灾物资;
3、震后第一时间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燃气、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各种明火,防止震后发生其他灾害。
4、抢修供电、供水、供气等管线和设备,迅速恢复供电、供水、供气;
5、保证通信联络设备畅通,确保能够随时接受和发布信息。
(二)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
1、准备充足的药品、器械和设备;
2、根据领导小组命令,立即进行现场救援;
3、根据灾情情况,部署救护力量,妥善安置重伤员。
(三)治安保卫组
负责人:
1、加强单位内治安巡逻、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中心安全稳定;
2、检查各部门的安全措施和消防器材完好可用情况;
3、地震灾害发生后,做好重点区域的安全保卫工作;
4、维护治安,严防各种破坏活动;
5、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
6、疏导中心交通。
(四)人员疏散组
负责人:
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购物广场的顾客和员工的疏散。
1、要告知员工和顾客,发生地震时第一不能跳楼,第二不能拥挤;
2、部门经理和主管应组织安排顾客和员工通过安全通道下楼,避免碰撞、拥挤、踩伤,绝对禁止使用电梯;
3、部门经理和主管在负责人指挥顾客和员工疏散过程中,不得擅离岗位;
4、如楼层较高,建议顾客和员工在卫生间等小开间场所就地躲避。
(五)物资供应组(建议由财务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
1、根据各部门提出的物资计划,负责采购、调拨急需的救灾物资;
2、接受公司内外援助,统筹安排;
3、为本单位或灾民提供食品、饮用水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4、运送人员、伤员和救灾物资。
(六)宣传组
负责人:
1、宣传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增强员工和顾客的防震避险、自救能力和地震应急应变能力;
2、负责抗震救灾工作宣传报道,向公众发布震情和灾情信息,安定民心;
3、收集灾情和救灾物资,编写震情通报,进行震害调查;负责地震伤亡和财产损失统计工作,评估灾情。
三、临震应急反应
接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地震预报后,全公司进入临震应急期。
1、中心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应急措施,立即向各工作组传达临震处理意见,并按照应急预案落实各相应措施,准备消防器材;
2、宣传组利用宣传工具,立即开展紧急宣传,特别注意防止和果断平息地震谣言、误传事件,确保秩序稳定;
3、各组负责人制定本组应急方案。
四、破坏性地震震后应急对策
1、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成员立即进入第一线,了解震情和灾情,迅速组织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及时将震情、灾情及其他发展趋势等信息报告上级,必要时发出紧急支援的请求。启动抗震救灾指挥系统;
2、各工作小组立即进入各自岗位,启动应急预案,完成各自任务;
3、启动各类通讯设备,确保通讯畅通,地震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随时与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
4、根据震情灾情安排慰问工作,妥善安置顾客,保障顾客和员工的基本生活和安全,并向受灾人员提供精神和心理卫生方面的帮助;
5、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建筑、设施和设备,做好服务经营的恢复工作;
6、注意平息地震谣言或误传,保卫部门要加强中心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协助辖区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五、奖励和处罚
1、在破坏地震应急活动中有以下事迹之一者,应予以奖励:
(1)出色完成破坏性应急任务的;
(2)保护公司财产和抢救人员有功的;
(3)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
(4)及时供应救援物资和工具成绩突出的;
(5)其他有特殊贡献的;
2、在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中有以下行为之一者,应予以处分或处罚:
(1)不听从指挥,不服从命令,拒不承担应急任务的;
(2)临震应急期或震会应急期擅离职守、临阵逃脱的;
(3)阻扰抗震救灾指挥部紧急调用物资、人员或占用场地的;
(4)挪用、盗窃地震应急工作经费或物资的;
(5)趁机哄抢国家、集体或公共财产的;
(6)不按照规定和实际情况报告灾情的;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破坏性应急工作的;
(8)有危害应急救援工作的其他行为。
地震应急逃生方案4
下面小编整理了地震应急逃生方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地震应急逃生方案1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高效有序地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制定了本预案。
一、总则
本预案所指的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属地为主;未雨绸缪,有备无患”的原则。本预案适用于__县境内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任务
(一)组织机构
1.成立__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同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技术咨询组、应急指挥部。
2.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参加办公室的工作。
3.技术咨询组由国土资源局组织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工作专家组,专家组在领导小组办公室管理下,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的技术咨询。
4.应急指挥部由县领导小组副组长或组长任总指挥。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紧急抢险救灾组,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治安、交通和通信组,基本生活保障组,信息报送和处理组,应急资金保障组。
(二)职责任务
领导小组职责任务是统一领导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建立健全全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制度和部门联动机制;负责报告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指导做好中型和小型地质灾害应急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收集、分析灾害信息,向领导小组报告;传达领导小组工作指令;协调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地质灾害应急对策和措施;负责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的信息发布。
技术咨询组根据我县地质条件和气象预测资料,结合实际,进行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现场核查已出现地质灾害的具体地点,确定危害程度;对出现地质灾害提出具体防治建议;负责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应急评估、趋势预测的技术咨询工作。
应急指挥部执行上级领导小组下达的地质灾害抢险救灾任务;指挥、协调和组织地质灾害的应急工作。
三、预防和预警机制
(一)预防预警信息
建立以预防为主的监测预警体系。国土资源、水务和气象部门协调联动,及时传送、发布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气象和汛情信息。预报信息要立即通知有关乡镇和村庄,以及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防灾责任人、监测人和该区域内的群众,做好防灾各项准备工作。
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和专业监测网络的作用,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依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二)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地质灾害发生后,根据不同规模的灾害,设定不同的时间要求。特大型地质灾害要在发生后6小时内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型地质灾害要在发生后12小时内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型地质灾害要在发生后24小时内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小型地质灾害要在发生后及时向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灾情速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灾害类型、规模、可能的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等。对于已发生的地质灾害,速报报告内容应包括伤亡和失踪人数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地质灾害发生后,县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开始应急相应。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予以公告,在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宣布进入地质灾害应急期。
应急指挥部各小组分工如下:
1.办公室
主要任务是根据总指挥的命令,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协调并督促、检查、落实应急指挥部各工作组之间的各项应急工作;及时向总指挥汇报抢险工作进展情况;按照指挥部指令,协调各工作组依据应急预案的分工,有效开展各项应急工作。
2.紧急抢险救灾组
由公安、建设、水务、电力、旅游等部门组成,必要时安排武警参加。由公安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险情出现时组织动员受灾害威胁的群众疏散,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免遭损毁;负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排险。灾情发生时组织抢险队伍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动员受灾害威胁的居民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情况危急时可强制组织避灾疏散;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可能发生的灾害隐患,保护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工程免遭损坏;负责旅游资源的保护和排险。
3.应急调查、监测和治理组
由国土资源、水务、气象部门组成。国土资源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组织应急调查和险情监测工作,并对险情和灾情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应急抢险救灾措施建议;组织专业队伍和施工队伍,实施必要的应急抢险,减缓和排除险情灾情进一步发展;负责提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所需的气象资料信息,对气象条件进行监测预报;负责水情和汛情监测。
4.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
由卫生、药监等部门组成。卫生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做好急救准备工作,包括所需药品、医疗器械、卫生安全监测设备的准备等。
5.治安、交通和通讯组
由公安、交通、通讯部门组成。公安部门牵头。
主要任务:维护社会治安,打击蓄意扩大传播险情的违法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及通信设施的安全,确保道路和通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