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对过去的工作做出自我评价,才能给未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为编者整理的保密工作自查报告5篇,欢迎相互学习。

保密工作自查报告篇1

《关于开展全县保密工作检查的通知》收悉,我局高度重视,对照重点检查项目内容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密规章制度

1、20xx年5月2日,我局下发了《关于印发<保密工作五项制度>的通知》,涉及《涉密和非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涉密和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制度》等五项制度。

2、针对工作新情况,20xx年3月21日,我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兴国县国土资源局保密工作制度>的通知》,该保密制度涉及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制度、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涉密会议保密规定等十六章内容。

二、保密管理

1、20xx年2月25日,以局党组名义下发《关于调整县局科级领导工作分工的通知》,文件明确了由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分管保密工作,并配有保密专职干部。

2、20xx年3月5日,经梳理,我局现有保密5项保密事项,分别为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测量标志点分布台帐、带测绘坐标的征地红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需保密的工作方案、会议纪要。

3、我局建立了严格的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对于需要公开的政务信息实行经办人员审查,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公开的程序。

4、现有涉密计算机2台、涉密存储介质U盘1个,严格执行涉密计算机不连接互联网,不插入非涉密存储介质。涉密存储介质也不连接互联网计算机。

5、对于涉密文件资料、密码电报保密管理情况,我局落实了专门的保险柜,做到文件不外传,知晓面最小。

6、涉密场所保密安全措施得到保障,整栋国土大楼安装了摄像头,随时监控。

7、无通过手机通信、电子邮件、QQ及微博等途径传输、存储涉密、敏感信息现象。

三、教育培训

20xx年4月,我局专职保密干部参加了全市保密干部保密知识培训,并取得了保密上岗证,6月,我局办公室主任和1名干部参加了全县保密教育培训。

四、检查查处

在日常工作中,我局均能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以及我局保密工作制度,并经常对照相关规定开展自查,本单位尚无失泄密事件发生。

保密工作自查报告篇2

按照杜办发[20xx]31号文件的要求,县委宣传部高度重视,对照检查目录表,逐条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成立保密工作领导小组

县委宣传部对保密工作十分重视,将其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同日常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总结。成立了专门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部长担任,负责具体的保密工作,对保密工作所需设施、设备和经费,县委宣传部领导班子都能够给以重视和支持,保证了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二、组室配备电脑的基本情况

县委宣传部内设组室5个,配备了12台电脑,其中未有涉密计算机,所有电脑均配备了杀毒软件,定期杀毒与升级。

三、综合组文件管理情况

综合组设有专人对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递、归档、销毁等环节进行妥善处理,保证了文件、记录、信息等在传递、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从未出现过失的问题。

四、保密规章制度的建设情况

建立健全保密规章制度是做好新时期保密工作的重要保障,县委宣传部修订完善了单位保密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保密工作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行有规章、做有依据、查有准则,真正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五、保密干部教育培训情况

县委宣传部高度重视保密教育工作,利用周一下午理论学习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保密法实施办法》及上级有关保密工作的会议精神、规定制度,使党员干部增强了保密观念,为做好保密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综合组具体工作人员还参加了全省保密干部陪训,并考取相应的保密干部资格证书。

在今后的工作中,县委宣传部将进一步加强对保密工作的重视,强化对涉密内容的管理,力争保密工作取得新成绩,确保保密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密工作自查报告篇3

按照县保密委相关要求,我局对此次自查工作进行了专题布置,要求有关人员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开展深入细致的自查工作,现将县司法局开展专项保密检查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密码电报管理情况

对照《检查目录》的要求,我局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对涉密计算机、涉密岗位、重点科室彻底进行了全面排查,在检查中做到了统一标准、统一内容,严格检查,工作细致、

1、撰写、签发、传输、批抄、递送、阅办、保管、归档和销毁是符合管理要求;

2、不存在违规转发、摘发、复制和扩大阅读范围问题;

3、不存在密电明复、明密混用问题、

二、涉密文件信息资料管理情况

1、在起草环节,定密科学准确,密码符合要求,设备和场所符合安全保密要求;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