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中考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中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阅读借鉴。
中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保障我旗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前谋划中考各项准备,做好中考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在校内传播和发生其他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全旗中考工作顺利进行。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厅〔20xx〕14号)精神,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组考环节防控措施
(一)考前准备
1.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参加考试的在校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负责从考前第14天开始,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记录以及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教科体局。考前第14天和考前第3天,由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态数据筛查。
2.对考前考生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须经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逐一专业评估,教科体局、招生考试委员会依据专业评估建议,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3.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须经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逐一进行专业评估,教科体局、招生考试委员会会同旗卫健委、旗疾控中心和医院根据相关人员的身体状况和传播风险,综合研判是否可以在隔离或救治场所安排其参加考试。已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须经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进行专业评估,旗教科体局、招生考试机构依据评估建议,综合研判其是否可以正常参加考试。
4.凡筛查发现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中考轨迹的,按旗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文件规定,参照前述规定进行处理。
5.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测。考试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在考前14天要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记录报告旗教科体局,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
(二)设置考点、考场
1.设置体温检测点。各考点学校要在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点的入口处设体温检测点,检测点设立多条体温检测通道,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处)等,供待检人员做受检准备以及检测不合格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准备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备用隔离考场布置按照标准化考场的要求执行。备用隔离考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教室,并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个人防护用品等,桌椅表面光滑易于清洁。如需使用空调,则应为分体式空调,同时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备用隔离考场应做明确标识,在外围设置警戒线。
3.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情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
4.准备防疫用品。各考点需要配备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有条件的,可配置大通量无接触体温检测设备。各考点要按每人每半天1支的标准为考试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为考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上考生口罩自备)。要配备数量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备用隔离考场除上述物品外,还需由卫健部门提供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等。
5.布置考场。中考必须使用标准化考点。在满足标准化考点要求的基础上,考场内的考生座位横向间距80厘米以上,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面积尽量增大。
(三)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点、考场
1.所有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考点设多个体温测量通道,所有进入考点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接受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
2.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须经有关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进行专业评估,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依据专业评估建议,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试工作人员不得承担考试工作,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四)防护和消毒要求
1.关于防护。考生进入考点、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所有考生、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手卫生。
2.关于消毒。考前,旗卫生健康委员会、旗疾控中心要派专业人员对考点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各考点指定专人对考点、考试场所、通道、区域、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毒,明确张贴完成标识。要提前进行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考生、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在每天考试结束后,要对考场做一次预防性消毒。
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由专业人员及时做好考场的终末消毒。其他情况,隔离考场可按如下方式进行清毒:加强对门把手、桌椅等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每科考试后,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试,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擦试。
(五)关于考场降温和通风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考点的考务办公室和考场可以保持自然通风,也可以采用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电风扇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如使用冰块降温,应保证冰块及制冰使用的水卫生安全。在使用电风扇或冰块降温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普通考场可以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应使用分体空调,并严格按照《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xx〕174号)要求使用管理。普通考场如使用分体空调,使用过程中要保持考场开门开窗通风,宜每场考试结束后(运行2—3小时)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
(六)考试结束
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监考员在考务办公室要有序交接考试材料,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
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试卷、答卷、草稿纸、物品等应在旗卫健委、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指导下,按照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要求,单独记录、封装并上报。待考生核酸检测结果明确后,再对保存的考生答卷等进行分类处理。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可按正常流程处理;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的,要采用不影响答卷字迹的方式消毒,消毒后按正常流程处理。消毒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同时做好手卫生。
(七)考试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置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由考生身体状况异常评估组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未出考点)所耽误的时间,经自治区和招生考试中心批准予以补齐。当科目考试结束时,由负责研判的专业人员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进行解释和说明,避免其他考生恐慌。
二、工作要求
(一)成立领导小组。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在原有的考试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基础上,增加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成立“奈曼旗招生考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见附件),负责涉疫突发事件处置。
(二)高度重视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在思想和行动上落实_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采取坚决有力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完善招委会工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卫生健康部门、招生考试机构、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等要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做好考试组织和疫情防控工作。
(四)完善支撑保障制度。财政局要确保专项资金保障政策,确保组考工作中所需的考试工作人员、组考防疫经费,必需的设施设备,物资物品等充足到位。
(五)完善考点防疫工作职责。考点主考、副主考、监考员等增加防疫工作职责;考点增设一名副主考(由卫生健康部门或疾控机构安排)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完善考点内、考场内防疫工作流程和处置流程。
(六)强化统筹协调和衔接沟通。在旗委、政府领导下,由招生工作委员会统筹协调考试相关事宜,做好招生考试机构之间街接沟通,确立考试期间疫情防控的会商、监测、预警、处置等机制。
(七)坚持属地管理,快速反应。考点学校如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遵循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并第一时间报告上级教育部门。
三、其他相关事项
5.考前考生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考生所在市教育部门、招考办须依据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评估建议,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将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其在隔离考场或特殊考场参加考试。
6.从外省或省内外市返回考点所在市的考生须持滞留地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达后第一时间做一次核酸检测,取得阴性结果前不得随意流动。在考点所在市期间不得参加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其他防疫要求按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执行。
7.考生须提供每科目考试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参加考试。对于未按属地防疫要求进行健康筛查或健康筛查结果异常的考生,不得与正常考生同考点(场)参加考试。
8.考生在考前要配合考点学校进行包括入场体温检测、突发异常情况处置在内的全过程模拟演练。
9.考生在知情同意自愿的前提下,应在考试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符合接种条件的,建议接种“加强针”。
10.请考生密切关注所在市疫情防控要求,自觉通过主流媒体和官方渠道了解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和诚信赴考常识,知晓防疫措施、健康状况监测和入场安检程序、个人防护注意事项等。赴考时,提前准备好口罩、手套、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防护物资,做好个人防护。如考生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提前预约车辆,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如考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如考生乘坐班车赴考点,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开窗通风、分散就座,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做好手卫生。
二、入场检查
1.考生须依据考试时间提前到达考试地点进行入场验证。
所有考生进入考点时应佩戴口罩,现场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准考证、本场考试科目考试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纸质或电子报告)、个人健康情况排查表,配合工作人员有序接受进入考点前的体温测量,并自觉保持1米以上间距,体温低于37.3℃的方可进入考点。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仍不合格的,教育部门、招考办依据经疾控和医疗机构专业评估建议,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因不按规定提供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证明及相关材料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考生进入考点、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考试期间除进行身份识别以外,考生须全程佩戴口罩。考生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
3.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的考生,由考点当地的疾控和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须转移到同一考点内的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4.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
三、食宿要求
1.考生有集中食宿的,要实行错峰就餐。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1米距离,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避免交谈。餐前餐后必须洗手。
2.考生有集中住宿的,应自觉配合防疫管理,严格落实防疫要求。
中考的疫情防控要求将根据国家和我省疫情防控的总体部署及最新要求进行动态调整。请密切关注我省和考点属地官方发布的疫情防控最新要求,主动配合考试防疫管理工作。
中考疫情防控工作方案4
为做好2022年单独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工作的通知》、湘潭市疫情防控总要求及学院《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把师生及参考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强组织领导、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制定周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此次单独招生考试疫情防控工作。
考试前准备工作
1.所有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考点设两个体温测量通道,一个省外返湘考生专用通道,疾控专家负责,一个本省健康检测通道。所有进入考点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考生还需查验健康码、行程卡、接种记录、体温监测登记表,考生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湘后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接受健康检测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一米间距。同时,设置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待检人员做受检准备以及检测不合格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做好参考人员疫情防控措施提醒工作,准备近14天的个人健康情况监测表、考试前一天的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报告,建议来校途中尽量以私家车为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应全程佩戴口罩。
3.按疫情防控要求,准备备用隔离考室。考点准备1间备用隔离考室,备用考室和隔离考室布置均按照标准化考室的要求执行。备用隔离考室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教室,并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隔离室配防护用品,桌椅表面光滑易于清洁。同时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备用隔离考室做明确标识,在外围设置警戒线。备用隔离考室的考试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或防疫人员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4.准备数量充足的免洗速干手消毒液、含氯消毒剂,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考务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口罩并在考试前一天考务会议时发放到位。
5.做好考试场地及设施设备的消毒工作。指定专人对考试场所、通道、公共区域、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考场、通道、厕所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全院进行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进行通风。
6.提前对考务相关工作人员开展防疫政策、操作规范、岗位职责、个人防护、应急处理等方面的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悉疫情防控要求,掌握疫情防控工作的具体程序。
7.在考试场地出入口分别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入考场。
8.保证考试期间水、电、餐饮供应正常,提前做好水电设备维修维护及膳食安全检查。
9.进一步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联系,加强沟通,获得专业技术支持,开展联防联控;完善转诊流程,建立转诊绿色通道。
防疫要求
1.所有考生全程佩戴口罩(自备口罩),但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检测体温,查验健康码、行程卡、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考前14天健康情况监测表,健康码、行程码以学院“场所码”实时扫码为准,体温无异常,健康码绿码,行程卡显示未到过高、中风险地区的考生直接进入考场;健康码绿码,行程卡显示到过高、中风险地区的考生须持考试前7天内至少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最近一次检测时间不超过24小时)方可进入校园,健康码红码考生,由市教育局统一安排考试,黄码考生在隔离考场参考。
2.建议考生乘坐私家车参考,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须全程做好防护,家长、陪同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
3.考试工作人员考前14天健康状况异常,健康码行程码红黄码人员,考前21天内被判定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或次密切接触者不得参与考务工作,所有考试工作人员须提交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
4.健康检测、身份识别通道的工作人员需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尽量不直接接触考生,如接触考生立即用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双手后方可接触下一位考生。
5.监考老师全程佩戴口罩,隔离备用考场的监考老师需穿一次性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和手套、穿鞋套。
6.考生离场后即刻对当天考试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
工作要求
1.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把思想统一到学院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抓好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克服麻痹思想,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此次单招考试的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