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书店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7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书店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对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进行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3.对进入书店的借阅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核验健康码,体温和健康码正常者方可进入。
4.确保有效通风换气。温度适宜时,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保持书店内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馆内电梯、楼梯、电子阅览器、自助借还书机、触摸屏、卫生间等公共接触区域应定期清洁消毒。
6.公共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咨询台、电梯口、图书借阅室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7.办理书刊借还,借阅人员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在咨询台和等待区等设置“1米线”。
8.对每日、同时段入馆人数进行控制,借阅人员须实名
登记。
9.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0.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入馆群众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11.入口处醒目位置应设立告示牌,提醒入馆人员遵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和注意事项。
12.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书店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使全院师生在疫情防控期间,能正常有序进行期刊阅览,读书学习,按照学院要求,书店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责任分工
1.XXX为书店疫情防控总负责人。
2.XXX负责五楼学生电子阅览室疫情防控工作。
3.XXX负责四楼典藏室疫情防控工作。
4.XXX负责三楼学生阅览室疫情防控工作。
5.XXX负责一楼学生图书流通室疫情防控工作。
6.XXX在一楼通道入口处,负责安检工作。
二、疫情期间通道设置
为确保读者健康安全,进、出只设置一个通道,既从书店南侧一楼进入,分别上二、三、四、五楼读书学习、期刊阅览,之后再沿原路返回,封闭二楼学生自习室。
三、严格要求佩戴口罩,在一楼入口处张贴“不戴口罩,不得进入”标语。
1.要求馆员上班期间必须佩戴口罩,由馆长负责监督检查。
2.师生进入书店,必须佩戴口罩,由钟艳杰在一楼入口处负责监督检查。未带口罩者,不许进入。
四、在一楼入口处,摆放酒精或消毒液,凡进入书店的师生,由xxx负责:
1.测量体温,发现异常者,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学院。
2.组织洗手消毒,后方可接触图书或期刊,避免交叉感染。
五、师生阅后回流到书店的图书,由馆员先对其消毒,后方可上架,再续流通。
六、进入流通室借阅图书的学生,由宫小红、吴楠组织学生排好队,前后保持1.5米左右。
七、桌椅摆放
疫情期间,各室桌椅摆放保持1.5米左右间隔。尽可能减小读者密度。
八、通风工作
各室做到每隔一小时通风一次。
九、消毒工作
由于书店是读者相对密集场所,各服务窗口每日上午消毒一次,下午消毒一次,具体由各室负责人操作。
(二)做好参加活动人员的身份登记和验证工作。
落实疫情追溯要求服务对象在各活动场所入口经验证预约号及“健康码”(包括查验行程轨迹)后方可进入活动场内。
没有预约及验证“健康码”,不得进入。
(三)做好参加活动人员体温检测工作。
落实对服务对象的体温检测等措施,要求参加活动人员全程佩戴口罩。
对体温异常(体温超过37.3℃)或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应拒绝其进入活动场所,按防控指引进行处置。
(四)严格控制室内外活动的参加人数。
活动人数超50人的,要制定并报备疫情防控方案。
讲座、展览及封闭空间等的服务及活动应当严格控制参加人数承载量75%的规定,科学疏导人流,减少人员聚集。
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参加人员原则上控制在举办场所最大容纳人数的50%以内,引导人员有序进出。
(五)鼓励和推广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和线上文化活动。
公共书店、文化馆和博物馆等应通过各馆的数字化平台开展提供线上公共文化服务。
四、应急处置要求
(一)建立健全沟通机制
各文化场馆应当建立疫情应急沟通机制,了解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联系方式,并确保全体员工知晓;畅通疫情上报通道,发现疫情应当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告。
(二)做好发现疫情时的应对处置
在文化场馆中如出现疑似疫情,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管理,避免恐慌,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位,果断采取现场封锁、人员隔离等措施,同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査、清洁消毒等后续工作并暂时关闭场所。
五、实施属地管理
全市各文化场馆、镇(街)文化站及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外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疫情防控实行属地管理。
各县(市)区协助市,各镇(街)协助县(市)区文广旅体局严格落实行业监管责任,主动公布联系方式、承担属地公共文化场馆疫情防控相关行业管理事宜;要认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切实督促整改,并建立好工作台帐。
书店疫情防控应急预案4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全国公共书店、文化馆(站)坚持科学防疫,做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特修订形成本指南。
一、总体原则
(一)坚持常态防控。
各地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切实做好公共书店、文化馆(站)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持防疫优先、措施到位、创新服务,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灵活有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能。
(二)坚持科学防控。
各地要根据疫情防控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调整情况,按照属地党委、政府要求,加强公共书店、文化馆(站)精准防控,坚持“一馆(站)一策”,科学动态调整开放的时间和项目。
二、基本要求
(一)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在属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承担部门责任,加强对公共书店、文化馆(站)疫情防控指导,要采取明察暗访相结合、“四不两直”等方式,深入公共文化场馆一线开展检查和督导,指导督促各有关单位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各级公共书店、文化馆(站)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明确责任分工,完善防控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确保有效实施。
(二)防控风险等级调整为中高风险区域的,建议暂时关闭场馆,暂停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发现可疑症状员工或病例的场馆,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配合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疫点消毒等工作,暂时关闭场馆,待情况得到控制后再恢复开放。
三、防控措施
各级公共书店、文化馆(站)要遵守当地防疫要求,结合实际,重点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场馆防控
1.加强消毒清洁。
对公共区域(如大厅、书刊借阅区、展厅、排练厅、培训教室、食堂、楼梯间和卫生间等)、办公区域(如办公室、会议室等),及图书报刊、桌椅、电子触摸屏、门把手、电梯按钮、服装器具等高频接触的设施设备进行定时消毒,做到消毒全覆盖,不留死角空白,并做好记录,合理设置“已消毒”公示牌。
保持场馆内清洁卫生,产生的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清运过程中应采取密闭化运输。
2.确保有效通风换气。
首选自然通风,加强通风换气,增加通风频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3.加强防控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