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和建议精选4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3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和建议1
一、对沙坪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意见建议
1.村域综合现状部分,均为空泛的文字阐述,缺乏对现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应该附加数据说明,便于定位准确。
村域设施现状中,应该对现状用电量、用水量,适龄上学孩子数量等予以说明,为后面设施规划提供支撑。
2.人口预测公式编辑不准确。
3.集中居民点搬迁安置后,对原有宅基地进行复垦处理,应对拆迁量、改造量进行预测。
4.按照《佛坪县美丽乡村建设技术指导细则(暂行)》中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的要求,规划中应该梳理出沙坪村现状建设用地面积、规划集中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村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宅基地复垦面积、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表格形式予以说明。
5.道路交通规划图中,应对主要道路的出入口宽度、转弯半径予以标注说明。
6.产业布局规划不明晰,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现状缺乏深入分析,应明确各类产业在总体中的比重。
结合村庄实际、村民意向,与村镇协商后再合理规划具体产业发展项目,并以表格形式对产业项目发展指标、增长情况、主要内容和规模等作以数据说明。
7.图集中仅对近期(2014-2017)的沙坪居民点进行了设计,应将远期(2018-2020)涧槽湾居民点一并规划设计。
8.基础设施规划内容空泛,对基础设施的种类、规模、数量无任何说明,缺乏数据支撑。
9.用电、用水量预测应按照近期,规划期末进行分别预测。
10.建设项目应该按照建设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及规模、估算投资、项目实施年度等以表格形式体现。
二、对三河口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意见建议
1.对上位规划的解读不够,规划应依据《佛坪县大河坝镇总体规划(2007-2020)》对三河口村的定位进行编制。
2.要注意法律法规的时效性,应当依据最新规定做规划。
对村域综合现状、实施现状等调研不够,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再参照镇、村、组意见,准确定位规划。
3规划成果应在说明书和图纸的基础上增加文本,并在文本中对强制性内容进行下划线标识。
4.规划在大河坝镇镇区西南部、三组形成两个居名点,应从库区移民、人口分布、选址等方面进行论证。
5.集中安置后剩余的村民危房、土坯房,应提出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是改造还是拆除?并提出改造量和拆除量。
6.产业规划目标不明晰,对产业现状缺乏深入分析。
应考虑库区蓄水后可用的土地、林地资源、结合村民意向,合理规划具体产业发展项目,并以表格形式对产业项目发展指标、增长情况、主要内容和规模等作以数据说明。
7.旅游配套设施规划中,应结合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对项目规模、拟选地点等作详细阐述。
8.村域设施现状调研不够,现状用水量、用电量等均无数据支撑资料。
用电、用水量预测应按照近期,规划期末进行分别预测。
9.规划中,选址、地质灾害、地质构造等方面缺乏调查勘探;截洪沟设计不细化,无可操作性。
10.竖向规划图中,应进行土方平衡,确定地面排水方式。
同时应将防洪沟、截面尺寸、防护绿地等一并体现。
三、对栗子坝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意见建议
1.规划要注意法律法规的时效性。
2.区位图中应增加市、县、镇之间的区位关系。
3.产业布局规划不明晰,对现状缺乏深入分析,应明确具体产业发展项目的发展指标、增长情况、主要内容和规模等。
应该充分利用现状,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链。
4.近期建设项目应该按照建设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实施年度及投资估算等列表呈现。
5.地质灾害防止规划应对现状的建设用地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价,以文字形式进行说明,同时在图集中划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范围、标注四至界限、面积等。
6.规划提出对居住环境进行整治,应给出相应的整治方案,如果有拆迁,应提出改造量和拆除量。
7.缺少环境规划,应该对栗子坝村环境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查说明,同时根据《佛坪县美丽乡村建设指导细则(暂行)》对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卫设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等方面的要求,编制出生产污染防治、环境卫生、绿化景观规划。
8.图集未达到深度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随着土地流转工作的推进,农民种植的规模越来越大,必须依靠越来越多的贷款购置农业生产所需物资、支付土地租金,付出大量利息。
一旦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颗粒无收,农民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每公顷的阳关保险补偿还不足以支付土地租金,农民就没有能力偿还银行贷款,从而无法再贷款用于农业生产。
可以说,农民一夜之间从温饱走向贫困,几年都难以脱贫。
由于缺乏粮食种植风险的共担机制,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受到一定挫伤,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再种粮,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影响国家的粮食供应。
4.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步履维艰。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
”实际上,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难以推行,原因有两个方面。
其一,农民不愿意。
一些地方在第二轮承包土地时,水田、旱地的划分不是按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24江西社会科学2014.9照面积,而是根据土地生产率的高低按照一定系数折算的。
但抵押土地经营权时,金融部门按照土地承包证上的土地面积计算,农民实际耕作的土地面积与承包土地面积之间差距很大。
其二,农户家庭成员不愿意。
由于国家政策明文规定,土地承包“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在实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时,没有土地的家庭成员不同意,从而导致家庭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区的和谐。
(三)生活方面
1.美丽乡村建设的工程体系不完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投资的主要对象是地面工程建设,如村内道路、文化广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电、村里路灯等硬件设施以及农民的泥草房、危房的改造工程,而对地下工程,如污水设施建设关注不够。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体系不完善,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
2.政策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立地”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政策制定中,没有充分考虑落实政策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导致基层实施过程中矛盾频出。
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推行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只提出一些建设项目,既没有资金,也没有政策,但对下级部门则按照一定的进度进行考核、验收,由此给地方政府造成巨大债务,特别是经济实力相对比较弱的县市。
此外,有的地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其结果是许多基础条件比较好的村顾虑重重,担心工作完成后不能得到奖补资金,而不愿意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基础较差的村则渴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通过贷款等方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未能得到奖补资金,一方面增加了村级债务负担,另一方面又导致了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矛盾。
3.政策执行时引发的基层矛盾比较突出。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
要内容,但在基层执行政策时,出现了一些矛盾,特别是由于泥草房、危房改造申报数量与下拨资金数量不匹配,给相关部门、乡镇的工作造成极大的被动。
如一个村上报了10户,结果只拨付8户的补贴资金。
如果当地政府为了平息矛盾,采取均分8户补贴的处理方式,一方面会导致8户农户不满意,另一方面则会面临上级部门的纪检、监察部门的审查。
如果不采取这种方式,没有得到补贴的2户农户则会上访。
4.基础设施的管护机制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分散经营替代了原有的集体统一经营,农村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面对新的体制和机制,过去已建成的基础设施如何管理和使用,国家、集体和受益农户三者之间的责任和权利如何划分等,都没有新的明确的具体规定,导致基础设施的建、管、用相脱节,管理维护主体缺位等诸多问题。
同样,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中,也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
环保部门推行的集中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运输车、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备,但由于乡镇、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经营管理呈现出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情况,损毁情况比较严重,导致国家投资的浪费。
5.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已形同虚设。
“一事一议”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的系统工程中,原先由“乡统筹”和“村提留”中开支的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道路修建、植树造林、农业综合开发”有关的土地治理项目,以及村民认为需要兴办的集体生产生活等其他公益事业项目所需资金,不再固定向农民收取,改用“一事一议”的筹集办法。
“一事一议”制度起初执行较好,也解决了一些问题。
但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形同虚设。
许多村民存在“自扫门前雪”的心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要求村“两委”解决,而对自己没有利的事情则坚决反对,从而造成事难议、钱难筹、工难派,这一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即使议成了筹措资金的难度也较大,很难完成较大项目工程建设,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6.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缺失。
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但彼此之间缺乏协调,每个部门都选择自己的示范村,从各自的业务出发实施相关项目,可能这些项目并不是这些村最需要的。
这种方式导致国家投资的分散,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和建议精选4篇,希望大家喜欢。
2023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和建议1
一、对沙坪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意见建议
1.村域综合现状部分,均为空泛的文字阐述,缺乏对现状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应该附加数据说明,便于定位准确。
村域设施现状中,应该对现状用电量、用水量,适龄上学孩子数量等予以说明,为后面设施规划提供支撑。
2.人口预测公式编辑不准确。
3.集中居民点搬迁安置后,对原有宅基地进行复垦处理,应对拆迁量、改造量进行预测。
4.按照《佛坪县美丽乡村建设技术指导细则(暂行)》中村庄建设用地总规模不突破的要求,规划中应该梳理出沙坪村现状建设用地面积、规划集中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村庄建设占用耕地面积、宅基地复垦面积、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表格形式予以说明。
5.道路交通规划图中,应对主要道路的出入口宽度、转弯半径予以标注说明。
6.产业布局规划不明晰,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现状缺乏深入分析,应明确各类产业在总体中的比重。
结合村庄实际、村民意向,与村镇协商后再合理规划具体产业发展项目,并以表格形式对产业项目发展指标、增长情况、主要内容和规模等作以数据说明。
7.图集中仅对近期(2014-2017)的沙坪居民点进行了设计,应将远期(2018-2020)涧槽湾居民点一并规划设计。
8.基础设施规划内容空泛,对基础设施的种类、规模、数量无任何说明,缺乏数据支撑。
9.用电、用水量预测应按照近期,规划期末进行分别预测。
10.建设项目应该按照建设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及规模、估算投资、项目实施年度等以表格形式体现。
二、对三河口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意见建议
1.对上位规划的解读不够,规划应依据《佛坪县大河坝镇总体规划(2007-2020)》对三河口村的定位进行编制。
2.要注意法律法规的时效性,应当依据最新规定做规划。
对村域综合现状、实施现状等调研不够,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再参照镇、村、组意见,准确定位规划。
3规划成果应在说明书和图纸的基础上增加文本,并在文本中对强制性内容进行下划线标识。
4.规划在大河坝镇镇区西南部、三组形成两个居名点,应从库区移民、人口分布、选址等方面进行论证。
5.集中安置后剩余的村民危房、土坯房,应提出针对性的整治方案,是改造还是拆除?并提出改造量和拆除量。
6.产业规划目标不明晰,对产业现状缺乏深入分析。
应考虑库区蓄水后可用的土地、林地资源、结合村民意向,合理规划具体产业发展项目,并以表格形式对产业项目发展指标、增长情况、主要内容和规模等作以数据说明。
7.旅游配套设施规划中,应结合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对项目规模、拟选地点等作详细阐述。
8.村域设施现状调研不够,现状用水量、用电量等均无数据支撑资料。
用电、用水量预测应按照近期,规划期末进行分别预测。
9.规划中,选址、地质灾害、地质构造等方面缺乏调查勘探;截洪沟设计不细化,无可操作性。
10.竖向规划图中,应进行土方平衡,确定地面排水方式。
同时应将防洪沟、截面尺寸、防护绿地等一并体现。
三、对栗子坝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意见建议
1.规划要注意法律法规的时效性。
2.区位图中应增加市、县、镇之间的区位关系。
3.产业布局规划不明晰,对现状缺乏深入分析,应明确具体产业发展项目的发展指标、增长情况、主要内容和规模等。
应该充分利用现状,创造出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链。
4.近期建设项目应该按照建设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项目实施年度及投资估算等列表呈现。
5.地质灾害防止规划应对现状的建设用地进行分析和安全评价,以文字形式进行说明,同时在图集中划定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具体范围、标注四至界限、面积等。
6.规划提出对居住环境进行整治,应给出相应的整治方案,如果有拆迁,应提出改造量和拆除量。
7.缺少环境规划,应该对栗子坝村环境现状、存在问题进行调查说明,同时根据《佛坪县美丽乡村建设指导细则(暂行)》对环境质量、污染控制、环卫设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等方面的要求,编制出生产污染防治、环境卫生、绿化景观规划。
8.图集未达到深度要求,还需要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