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方案下载

2023-02-28 作者:罗彬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方案7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小学平安建设宣传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县关于在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迎公共安全感测评、创‘两率一度’新高”综治宣传活动的文件精神。

牢固树立科学、和谐的发展,围绕以强力提升社会治安满意率、平安建设知晓率和政法部门满意度为目标。

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确保校园平安和师生平安的战略任务,在县政府、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我校的领导作用,进一步集中整治我校安全隐患及周边环境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好学校及周边的安全与稳定,为我校创造一个安全、舒畅、和谐的育人环境。

二、组织领导:

学校综治及平安建设宣传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组长:韩晓辉副组长:张军民成员:刘建社张剑锋董玉田,具体事宜由政教处牵头主持,我校综合治理小组成员负责参加。

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综治宣传管理办公室,由刘建社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形成校长亲自抓安全,成员具体抓,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抓好安全的宣传工作的格局,做到安全工作职责明确,网络健全。

三、整治内容:

1、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重点对学生上学、返家途中搭载非客运车辆进行监管,对学生往返途中的行道秩序进行整顿。

对凤鸣广场(组长:何新刚)、高精面粉厂(组长:刘峰)等路段做到分组专人监管。

2、消防安全

开展消防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落实学校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制、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制定和演练。

合理设计建筑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防火分区设置,安装消火栓,改进电气线路敷设,检查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期,改进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加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好防火日(月)巡查记录。

3、公共活动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重点排查整治教室、仪器室、实验室、电脑室及楼梯过道、学生寝室、厕所、食堂、商店、教师宿舍、体育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

(人员;张晓恒、李卫东、史宏军、曹建国)

4、校园周边环境安全。

加大力度检查校园周边治安状况、道路交通和经营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消除学校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情况。

对管制刀具流入校园进行全面清查和收缴。

(负责人员:各班主任)

5、对学生每天必经的危险路段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要认真排查学生上、放学途中危险路段的安全隐患,采取有力防范措施。

对庙北、凤东、凤西等地派专人管理,采取有力防范措施,杜绝事故发生。

(组长:卢力强)强化道路交通、路途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对走读学生路途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强化对全体学生放假离(到)校的道路交通安全的培训和检查,确保不出现安全事故。

全面落实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日志的填写,做到有案可查。

6、强化学校安全用水、用电、封闭式管理及疾病防控的相关制度。

食品、饮食、饮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组长:刘聪岐)

7、依法清理校园及周边地区非法、违规经营的网吧和电子游戏厅上网学生。

此次工作先由班主任进行摸底排查。

对庙北村、凤东村、凤西村寄宿的学生进行晚上安全排查和住宿情况的大检查,采取询问房东、走访村民等形式。

采取政府支持,警、校共建等方式,落实学校综合治理、治安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等措施,巩固整治成果,建立学校周边治安长效管理机制。

(组长:张军民)

8、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安全的同时,在各班班主任的大力支持下,狠抓我校的环境卫生。

使我校环境卫生成为全县的一个亮点。

构建网格化管理体制,抓责任落实。

2、完善学校教务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教师教学安全管理制度、各功能教室安全管理制度、体育课及各类教育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考评制度等。

3、落实校舍安全管理及新建过程中拆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高效高质和平安重建。

强化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制度。

认真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严把饮食卫生的五道关口:采购关、储藏关、加工关、入口关、剩余食品关。

4、完善学校日常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新生报到安全管理制度、学生缺课登记核查制度、学校楼道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学生集体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学校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制度、锅炉安全管理制度、校园建筑安全管理制度等,强化对住宿学生的安全管理制度。

专门制定学生寝室管理制度,老师值班制度及女生夜间管理制度,制度齐全,有章可循。

(组长:韩银利)

5、完善校园突发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包括:食物(饮用水)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火灾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治安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自然灾害应急处置预案等。

预案要简明、科学、实用,并根据情况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完善。

强化安全预案编制、演练制度。

统一按照教育局有关规定制定详实的安全工作预案。

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

经常开展以提高学生自护、自救、逃生、防灾能力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掌握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自然灾害等基本安全常识,掌握遇险自救、逃生、报警的方法等,切实提高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疏散演练,教育在先,防止校园拥挤发生。

要对楼梯、扶手、楼梯间照明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要加固已损坏的楼梯扶手,更换不符合标准的楼梯应急照明设施,并落实专人定期检修,发现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

要对学生开展预防拥挤的安全教育。

要在楼梯口分别设置警示语或警示标志,告诫学生上下楼梯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学校每年度针对防地震、防火灾、防踩踏等事故的应急避难演练活动要组织2次以上(要有预案、记录、音像资料等。

6、落实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学校建立了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为一体的信息及反馈制度以及与相关职能部门的信息通报制度。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8、开展冬季防火、防煤气中毒、防冰雪等安全教育。

9、增加校治安巡逻队人员,制定完善新的保卫制度,和“三落实”制度。

“三落实”即:校园安全管理人员落实——学校门卫、学校食堂的专职管理人员要落实,要有相应的职能职责要求,有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校园安全宣传阵地落实——有固定的校园安全宣传专栏,有季节性校园安全宣传标语,有校园安全隐患警示标志,有班级安全宣传栏,具有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第四阶段:验收汇报。

(12月18日)

学校领导对各班治安综合治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通报,对这次表现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

第五阶段:巩固提高阶段(12月19日至12月20日)。

做好20XX年平安创建、综治工作总结,提出下半年工作思路。

学校对此项活动及时进行总结,并于12月20日前向县教育局写出书面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的好坏,事关广大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事关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事关学校及至整个社会的稳定。

树立“责任重于山,安全大于天”的思想,坚持“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的原则。

在师生中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各项安全防范系列活动,包括防震、防灾、防毒、防火、急救等各种逃生演练活动,切实加强人身安全、财物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活动安全、网络安全等教育。

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认真执行“晨检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应急预案制度”。

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班主任、教职工、门卫的安全责任,形成层层有责任,人人讲安全的良性运行机制。

及时排查、整治校舍、交通、消防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加强视频监控设施的维护和使用,建立起集人防、物防和技防为一体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加强门卫管理,杜绝校外闲杂人员进入校园。

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控和整治,确保学校、师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确保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为学校营造一个平安的育人环境。

(一)切实抓好班级安全工作。

1、抓好各项安全保卫措施的落实。

做到随时检查室内门窗,特别是电器设备的隐患。

保证用电安全检查,不乱动电源插座,信息课上要按规定程序操作机器。

2、严格遵守制度饮用水卫生制度,做好卫生教育工作,保证在校就餐学生吃饱。

不到流动小摊小贩购买食物,不吃不洁食物,注意身体健康。

3、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报告制度。

保证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校内课间不乱跑,不拥挤,上下楼梯快步轻声,靠右边。

放学按时离校,不经老师允许不能随意在校园内逗留。

入校后不得随便出校门。

上体育课、实验课及课外活动时要注意与他人合作,防止机械伤人,保证安全。

(二)大力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青少年自护教育。

1、在学生中开展普法教育,抓好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使学生在创建中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3、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

利用晨会、班队会等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传授自护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

加大防范力度,防患于未燃。

4、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和服务。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措施,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进行挫折教育,增强心理调适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加强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同学、老师保持和谐的关系,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自觉遵守《青少年文明网络公约》,不看不健康的书、报等;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5、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建立“问题学生”帮教机制,做好“行为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

进一步加强家访谈话制度。

6、做到关爱、关心学生,特别要关心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三)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教育活动。

1、开展“学生远离网吧”和“学生远离无证摊贩”的活动。

防止学生敲诈勒索财物现象。

2、上学、放学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没有经过家长的允许,不能私自骑自行车上路。

3、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路上逗留,不与陌生人交往,不接受陌生人馈赠礼物,受到不法侵害时及时打急救电话和电话求得110帮助。

六、活动安排。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