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精选6篇,希望大家喜欢。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精选篇1
为建立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并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确保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校范围内自建自管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尤其是校园网主干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二、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密切配合,科学处置。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类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依据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1、网络攻击事件: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因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造成学校门户网站或部门二级网站主页被恶意篡改,应用系统数据被拷贝、篡改、删除等。
2、设备故障事件: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因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故障、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
3、灾害性事件:因洪水、火灾、雷击、地震、台风、非正常停电等外力因素导致网络与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
4、信息内容安全事件:利用校园网络在校内外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组织非法串联、煽动集会游行或炒作敏感问题并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等。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分级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依据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级:
I级(特别重大):学校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校性大规模瘫痪,对学校正常工作造成特别严重损害,且事态发展超出学校控制能力的安全事件;
II级(重大):学校网络与信息系统造成全校性瘫痪,对学校正常工作造成严重损害,事态发展超出信息化办公室和信息网络中心控制能力,需学校各部门协同处置的安全事件;
III级(较大):学校某一区域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学校正常工作造成一定损害,信息化办公室和信息网络中心可自行处理的安全事件;
IV级(一般):某一局部网络或信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损坏,对学校某些工作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及学校整体工作的安全事件。
四、应急组织领导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组织机构
全校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由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
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员: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宣传部、保卫处及其它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办公室,办公室
设在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兼任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兼任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二)职责及任务
1、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①决定I级和II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督促检查安全事件处置情况及各有关单位在安全事件处置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②对全校各单位贯彻执行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置准备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2、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①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查处利用计算机网络泄密的违法行为;②牵头组织重大敏感时期、重要活动、重要会议期间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的协调处置。
3、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化办公室):①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制定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②根据校内发生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程度提出相应级别预案的启动,组织协调信息网络中心等单位落实应急预案,共同做好处置工作;③负责及时收集、通报和上报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处置的有关情况。
4、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①负责校园基础网络系统安全,保证校园网络服务不中断。
②负责计算机病毒疫情和大规模网络攻击事件的处置;③负责全校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处置的技术支持工作。
5、党委宣传部:负责学校舆情监测工作,对于涉及师生政治思想方面的预警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制订工作方案,并妥善有效应对。
6、保卫处:密切联系公安部门,配合信息化办公室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
7、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内部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应对照本预案,建立本部门应急处置机制。
五、预防措施
1、学校建立健全安全事件预警预报体系。
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安全事件应急处置科学得当。
(二)技术保障
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整体方案,加强技术管理,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根据工作需要聘请信息安全顾问为应急处置过程和重建工作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三)资金保障
信息化办公室和信息网络中心应根据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实际需要,申报网络与信息系统关键设备及软件的运行维护专项资金,提出本年度应急处置工作相关设备和工具所需经费,并上报至财务处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由学校给予资金保障。
(四)安全培训和演练
信息化办公室和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定期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知识培训,增强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抢险救灾演练,确保相关措施的有效落实。
八、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信息化办公室负责解释。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精选篇2
一、网络异常情况处理办法:
(一)网站不良信息事故处理:
1、一旦发现学校网站上出现不良信息(或者被黑客攻击修改了网页),立刻切断防火墙以及网站服务器外网网络连接。
2、备份不良信息出现的目录、备份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HTTP连接日志、备份防火墙中不良信息出现时间前后一个星期内的网络连接日志。
3、完全隔离出现不良信息的目录,使其不能再被访问。
4、删除不良信息,并清查整个网站所有内容,确保没有任何不良信息,重新连接网站服务器及防火墙外网网络连接,并测试网站运行。
5、检查该目录名,对该目录进行安全性检测,升级安全级别,升级程序,去除不安全隐患,关闭不安全栏目,重新开放该目录的网络连接,并进行测试,正常后,重新修改该目录的上级链接。
6、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二)网络恶意攻击事故处理
1、发现出现网络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设备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
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
2、如果攻击来自校外,立刻从防火墙中查出对方IP地址并过滤,同时对防火墙设置对此类攻击的过滤,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报警。
3、如果攻击来自校内,立刻确定攻击源,查出该攻击出自哪台交换机,出自哪台电脑,出自哪位教师或学生。
接着立刻赶到现场,关闭该计算机网络连接,并立刻对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攻击出于无意、有意还是被利用。
暂时扣留该电脑。
重新启动该电脑所连接的网络设备,直至完全恢复网络通信。
对该电脑进行分析,清除所有病毒、恶意程序、木马程序以及垃圾文件,测试运行该电脑5小时以上,并同时进行监控,无问题后归还该电脑。
4、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
(三)学校重大事件网络安全处理:
1、对学校重大事件(如校庆、高考、评估等对网络安全有特别要求的事件)进行评估、确定所需的网络设备及环境。
2、关闭其它与该网络相连,有可能对该网络造成不利影响的一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设备,保障该网络的畅通。
3、对重要网络设备提供备份,出现问题需尽快更换设备。
4、对外网连接进行监控,清除非法连接,出现重大问题立刻向电信部门求救。
5、事先应向领导小组汇报本次事件中所需用到的设备、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影响,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二、网络突发事件应急行动
1、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网络安全防御、处理工作。
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校园内外所属网络硬件软件设备及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封堵、更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网络环境。
3、加强对校园网内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加强对学校网络的使用者(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教育。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精选6篇,希望大家喜欢。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精选篇1
为建立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并科学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确保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校范围内自建自管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尤其是校园网主干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二、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快速反应,密切配合,科学处置。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类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依据发生过程、性质和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类:
1、网络攻击事件: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因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造成学校门户网站或部门二级网站主页被恶意篡改,应用系统数据被拷贝、篡改、删除等。
2、设备故障事件:校园网络与信息系统因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软硬件故障、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
3、灾害性事件:因洪水、火灾、雷击、地震、台风、非正常停电等外力因素导致网络与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网络瘫痪。
4、信息内容安全事件:利用校园网络在校内外传播法律法规禁止的信息,组织非法串联、煽动集会游行或炒作敏感问题并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等。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分级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依据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级:
I级(特别重大):学校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校性大规模瘫痪,对学校正常工作造成特别严重损害,且事态发展超出学校控制能力的安全事件;
II级(重大):学校网络与信息系统造成全校性瘫痪,对学校正常工作造成严重损害,事态发展超出信息化办公室和信息网络中心控制能力,需学校各部门协同处置的安全事件;
III级(较大):学校某一区域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学校正常工作造成一定损害,信息化办公室和信息网络中心可自行处理的安全事件;
IV级(一般):某一局部网络或信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损坏,对学校某些工作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及学校整体工作的安全事件。
四、应急组织领导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组织机构
全校网络与信息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由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协调。
学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员: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宣传部、保卫处及其它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办公室,办公室
设在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主任兼任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兼任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
(二)职责及任务
1、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①决定I级和II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督促检查安全事件处置情况及各有关单位在安全事件处置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②对全校各单位贯彻执行应急处置预案、应急处置准备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2、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①组织协调有关部门查处利用计算机网络泄密的违法行为;②牵头组织重大敏感时期、重要活动、重要会议期间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的协调处置。
3、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信息化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化办公室):①负责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制定相关制度和应急预案;②根据校内发生的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程度提出相应级别预案的启动,组织协调信息网络中心等单位落实应急预案,共同做好处置工作;③负责及时收集、通报和上报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处置的有关情况。
4、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信息网络中心:①负责校园基础网络系统安全,保证校园网络服务不中断。
②负责计算机病毒疫情和大规模网络攻击事件的处置;③负责全校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处置的技术支持工作。
5、党委宣传部:负责学校舆情监测工作,对于涉及师生政治思想方面的预警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制订工作方案,并妥善有效应对。
6、保卫处:密切联系公安部门,配合信息化办公室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
7、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内部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应对照本预案,建立本部门应急处置机制。
五、预防措施
1、学校建立健全安全事件预警预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