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主题班会教案下载

2023-04-10 作者:张蓉

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下面小编整理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主题班会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知道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树立电信诈骗安全防范意识。

2.增强电信诈骗防范能力,避免个人财产受损,避免身边的人利益受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2.难点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启发引导、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身边的电信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学生也成为了电信诈骗的受害群体。为增强同学们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今天我们来学习了解防电信诈骗相关知识。

二.展示教学目录

1.什么是电信诈骗?

2.电信诈骗易受骗人群

3.电信诈骗的特点

4.电信诈骗常见的形式、手段

5.电信诈骗防范措施

三.教学内容

1.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2.电信诈骗易受骗人群

从受害群体年龄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骗群体主要集中在90后和80后,分别占42.91%、24.45%。00后占17.80%,70后占11.99%;浙江省受害人年龄最大的为90岁,被嫌疑人冒充其孙子出车祸需要医药费诈骗;年龄最小的为8岁,因网购游戏礼包被诈骗。

3.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

(1)蔓延性大,发展很迅速

(2)诈骗手段翻新速度很快

(3)形式集团化,反侦查能力非常强。

(4)跨国跨境犯罪比较突出。

4.电信诈骗常见的形式、手段

(1)网络贷款诈骗

案例:2021年2月,X市李女士收到一条贷款信息,对处于资金周转困难的她,仿佛雪中送炭般珍贵,于是迫不及待地下载注册“分期乐”App申请贷款1万元!随后李女士查看贷款进度,却显示银行卡号输入错误导致放款失败,联系客服后,她按照对方要求又下载注册“如流”软件并添加“专员”,刚出龙潭又进虎穴,接下来,“专员”以改卡费、提现超时导致账户被冻结等各种理由,导致李女士损失27万余元后仍然未等到放款!最终,“专员”拒绝退还本金并以必须办理保险为由继续施骗引起李女士警觉……

特别提醒:贷款请到银行等正规机构申办,切莫听信网上“低利息、无抵押、放款快”的贷款广告!凡是网络贷款需要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2)刷单返利诈骗

案例:2021年1月,S市唐女士被拉入一兼职刷单微信群,群内自称客服的人员主动加了唐女士微信,忽悠唐女士向其提供的一网络博彩平台充值刷流水,并承诺只要根据客服提示操作肯定能赚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唐女士下载了客服推送的App,并充值98元试水。在客服提示下,唐女士果然赚了钱,98元变成了224元,并顺利提现。接着,唐女士加大投入,又一次获利提现10488元。看着账户里的数字越来越大,唐女士投入的本金也越来越多,直到累计充值108万元,准备将盈利的120万元全部提现时,她才发现自己的账户不能提现了。唐女士连忙联系所谓的客服,却被拉黑,继而被踢出群。

特别提醒:骗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

切记:所有刷单都是诈骗,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交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3)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典型案例:2020年11月,市民王小姐接到电话,称其在网上购买的奶瓶有质量问题要给其退款,王小姐加了对方QQ后,对方发来一条链接,点开后页面显示为退款中心,并要求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号、预留手机号、余额等信息,在填完相关信息后,骗子跟王小姐索要手机收到的验证码,王小姐在提供验证码后发现银行卡内钱款被划走。

特别提醒:当有网络卖家或者客服主动联系为你办理退货退款时,一定要小心!

2023年8月,家住红桥区的安女士在网上浏览信息时被一条投资股指期货广告吸引,主动联系广告商的客服微信后,被拉入一“股票投资交流信息群”。

经过一众群友推崇力挺,安女士“头脑一热”注册了该公司推荐的股指期货平台,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先后投入70万元,进行股指期货交易。但冷静下来后,安女士想赎回资金,但却发现自己的微信已被对方拉黑......

20xx年8月30日,发现被骗的安女士来到公安红桥分局南头窑派出所报警。公安红桥分局迅速调集打击犯罪侦查支队反电信诈骗专班、网安支队、南头窑派出所等多部门精干警力,在市公安刑侦局四支队大力支持下,组成专案组全力破案。专案组通过侦查发现该团伙以股票和股指期货委托、指导投资为幌子,在互联网诸多搜索平台分布网络广告,引诱被害人“上钩”,加入股票交流群。团队成员先后在股票交流群分别扮演“股票大师”、“吹捧人员”、“话术客服”等角色,大肆吹捧投资盈利,骗取被害人信任,使其按照“股票老师”推荐在虚拟平台投资股票期货产品,而被害人的资金早已转移他出,流入犯罪分子的腰包。

专案组发现该电炸团伙分工明确。在历时3日的紧张排查后,11月21日,李某某等5人在其位于合肥市长丰地区的“落脚地”被全部抓获。至此,该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全部9名成员均已归案,现场查扣作用手机40余部。电脑10余台。车辆6台和现金17万余元。大量银行卡、话术剧本和账册若干。经询问,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对设局骗取安女士70万元钱财的事实供认不讳。

8、如何防范诈骗:

①不要贪图小便宜

②不要轻易参加陌生人员的所谓各类“打折促销”活动

③不要相信封建迷信观念

④不要轻易相信街头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相信什么“破财消灾”的鬼话,以免骗子有机可乘,一旦被骗要迅速拨打110报警

⑤网上购物者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多加留心,慎防受骗

9、班会总结:

“防范诈骗警钟长鸣”主题班会总结,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他们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希望通过这次班

会,能够再次唤醒同学们对生活中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意识。大地苏醒,春风又绿,我们要让自己心中那颗安全教育理念的种子发芽开花、长成参天大树,我们必将收获更多的祥和、幸福和安宁。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主题班会教案3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思想单纯、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

大学生本身并没有成熟的独立思考和辨识能力,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

因此,在面对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

所以,为了使大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

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

为增强大家防骗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我班于20XX年X月X日开展防诈骗主题教育活动班会。

班会流程如下: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诈骗的危害和主要手段。

2、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3、掌握防诈骗的基本手段,做一个健康阳光的大学生。

二、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老师引导性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上当受骗的经历?你们知道诈骗都有什么手段嘛!

学生自由回答,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院物流系某学生被骗8000元现金,给学生造成了较大损失。

(三)诈骗主要手段:

1、短信诈骗:利用手机短信发送虚假消费提示或中奖提示,诱骗客户交纳手续费或税金,或者诱骗客户拨打假冒的银行服务电话、银联信用卡管理中心、公安部门等部门的咨询电话,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等信息进行诈骗。

2、盗用QQ号诈骗:盗用他人QQ号码,用盗用QQ登陆与“他”最信任、最亲近的好友聊天,找各种理由骗取对方通过银行向他付款,进行诈骗。

3、电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电话银行自动语音提示提供国内各大银行的电话银行号码和金融服务,客户使用此电话进行查询后,诈骗分子可截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信息,从而盗取客户账户内的资金;或者以公安或银行名义暗示发生了一个可能威胁你人身安全或者客户账户资金安全的紧急情况,诱使客户提供账号和密码行骗。

4、网络交易诱骗:通过互联网网上交易诱骗,开始让你每次投资几百元(如购买Q币),对方返回105%,多次以后,当你汇款上千元甚至更多以后,对方就消失了。

5、利用ATM机行骗:通过窃取客户银行卡,骗取密码,盗取客户卡内资金,或者克隆银行卡窃取客户资金;在客户取款时故意扰乱,致使ATM机暂停服务,并通过“指导”客户操作的方式骗取客户密码,当客户暂时离开时,取走银行卡到其他ATM机上盗取客户资金。

6、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1)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

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

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

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2)今年3月的一天,18岁的北京女孩小静(化名)在太原被网友骗了财物。

怕被父母骂,她想打工挣回家路费。

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吕梁男子郭兰军。

郭兰军花言巧语将其骗到了他的老家———吕梁山区一个山村,并强迫小静做了他的媳妇。

从此,小静开始了她噩梦般的135天。

近日,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9月19日,小静被北京警方解救。

她安全了,但至今那些非人的生活仍在梦里折磨她。

小静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很多变化。

她希望她的经历能够警醒那些上网聊天的女孩,不要轻信网友。

活动过程:

系列活动一:“防拐防骗”安全演练

1、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幼儿的家长来幼儿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小结:从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经不起诱惑,乖乖地跟着“骗子”走,这说明部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比较淡薄的。

2、老师们利用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活动的过程,然后根据活动的具体情况,各班再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拐防骗的教育活动,如:“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了怎么办”、“出门旅游或逛超市时与大人走散了怎么办”、“路上有陌生人跟着你怎么办”、及“怎样拨打报警电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方案

系列活动二:举行“防拐防骗”家长座谈会

活动结束后,班级老师与所有的幼儿家长进行了交流和总结。

通过这次的.演练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

知道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

家长们更要提高警惕防范,在大忙季节更要关注孩子,让孩子随时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入园时要将孩子送到班级老师的手里才能离园,家长委托别人接孩子,不仅要带好接送卡,还要事先给班级教师打电话预先告知。

反思:

这次“防拐防骗”的安全系列活动,不管是对教师、家长还是对幼儿都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更起到了警醒和呼吁的作用。

安全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共同努力,在引导孩子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教师及家长也应提高防范意识,将安全教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断强化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幼儿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主题班会教案5

一、班会主题(名称):

预防电信诈骗

二、活动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诈骗现象也成为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一些诈骗分子,将目标转向学生。

学生容易受到他人别有用心的欺骗,而且对于大人所说的话都容易产生一种信赖和顺从的心理。

因此,在面对成年人诈骗的情况时,难以有效作出清晰地判断。

所以,为了使学生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诈骗形式,增强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诈骗现象灵活应对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各方面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

三、活动过程:

在现如今的社会,诈骗案件越来越多,手段也越来越高明,至开学以来我校发生了多起学生被骗事件。

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学生的虚荣心、贪便宜、单纯等心理特点实施各种诈骗伎俩,使部分学生蒙受巨大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加我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