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学校坠楼事件处理工作方案及流程精选8篇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和下载。
一、目的
为了预防高坠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保证高空坠落情况发生后,抢险工作及时有序。
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预案立足于高坠事故的救援,学校自援自救;学校所在地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三、组织机构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分管校长、安全办与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展开。
四、救援小组职责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20救援指挥部、当地安监部门、公安求援或报告灾情。
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在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校长抵达学校前,值班者既为临时救援组长。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
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
五、救援器材
5.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5.2、抢救工具:一般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5.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5.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5.5、交通工具:学校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在值班时不得跑长途
六、预案的实施
(一)、接到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学校主要领导,并迅速上报上级部门。
2、指挥小组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
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通知就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
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人员、车辆迅速投入开展抢救突击行动,调查现场情况,必要时请求消防部门协助抢险,请公安、交警部门配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重大事故发生后,学校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重大事故的情况报上级救援指挥小组办公室,并在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
2、事故发生的地点;
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
4、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5、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部门事宜;
7、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二)、重大事故发生后,学校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
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八、其它事宜
(一)定期召集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开展安全事故预案的研讨。
(二)定期对有关成员抢救抢险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实战能力。
(三)确保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联系及时方便,如有变化及时通知救援领导小组。
(四)本救援预案是针对有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意见,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五)经常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掌握预案的内容和相关措施。
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按照预案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六)发生重大事故后,立即报告,各有关负责人在接到事故发生信息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各自岗位,迅速开展工作。
对任何失职、渎职行为都要依法追究责任。
为使本次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安全圆满地完成,根据《学校大型活动安全应急预案》和演练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演练目的
1、学校应急处置能力
2、师生逃生、自救、互救
3、各工作组协调救援能力。
(二)演练内容
本次演练分三个部分:
1、发生时的应急避险。
2、紧急疏散。
3、自救互救。
(三)演练要求
迅速、有序、尽责、安全
演练时间:每学期期中考试后
(五)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六)演练指挥机构和组织系统
安全疏散演练指挥部:
总指挥:
副总指挥:
现场指挥:
防震安全疏散演练指挥部工作小组
1、预警指挥组、宣传组
组长:
组员:
任务及职责:演练开始前到广播室发布演练开始等各种指令,做到清晰无误。
负责协调现场与指挥部,及时掌握情况,并向指挥部汇报,贯彻传达指挥部命令,组织有关人员按预案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理,并调配人力、物力资源,进行抢险救灾。
2、应急疏散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各上课教师体育教师
任务及职责:在现场坚守岗位,在教室、走廊、楼梯口依据预案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全体师生到安全地带,疏散过程中应避免拥挤踩踏事件等安全事故发生,以保证全体师生安全、快速、有序撤离。
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到灾情调查,统计,上报指挥部。
3、医疗救护组
组长:
组员:
任务及职责:最大限度准备药品、器械和设备,立即到达抢救现场组织和进行学生的自救互救,轻伤员救治,重伤员的搜寻和抢救,做好水源管理,防止和控制疫情发生。
4、安全保障组
组长:
组员:
任务及职责:迅速排查学校电力、饮水、通讯和其他公共设施受灾情况,组织抢修,并将情况上报指挥部,协助其他工作组输送救援人员和受灾伤病员。
巡视校园治安情况,维持校园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七)安全措施
1、制定《安全预案》。
2、制定《应急疏散方案》并进行演练。
3、制定安全疏散演练方案,并进行演练。
4、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5、加强对所有参加演练师生的安全教育。
(八)出现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出现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1)安排人员负责有序疏散人群。
(2)要用学到的安全知识进行自救。
(3)及时送到急救中心或打120。
(4)及时向领导报告事件情况以及向上级报告。
(5)最后要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人。
(6)学校事故发生时,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事故有关情况,及时向应急现场指挥部提供各种相关信息和资料;负责与事故现场指挥人员和、市及卫生、公安等部门保持联系。
(7)组织事故损失、人员伤亡情况调查;评价、了解、汇总应急工作出动的救护人数,抢救伤员等情况。
(8)发生事故,要组织人力及时抢救受困和受伤师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及时将事故上报主管领导。
(9)视情况报110、120请求援助。
并拉好警戒线保护好事故现场。
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事故调查必须采取“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没有追究不放过;师生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违反规定,隐瞒事故调查。
(10)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2、事故报告、处置联系电话:
本方案未尽事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
一、应急预案
1、构成学校高坠应急预案委员会:学校领导、安全部门负责人(如有)、公共卫生部门负责人(如有)、危险储备处长(如有)、消防部门负责人(如有)、教育部负责人等负责人及工作监控机构,参与学校高坠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2、制定学校高坠应急预案,并将之列入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文件中。
3、定期组织学校高坠应急预案委员会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对学校高坠应急预案的组织、实践和预演等经常性学习、交流、演练与实施活动。
4、立即将学校涉及高坠事件的详细情况报告到学校高坠应急预案指定人员或中枢指挥人员。
5、记录学校高坠应急预案部署和事故应急处置情况,综合反思服务改善过程并优化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
二、处置流程
2、现场处置:立即组织救援队伍,第一时间进入特定场所接受事故处置,调集事故发生后一定时间内的照片等资料,收集相关证据,落实安全防护(如关闭电梯、清动群众),配合医务人员正确处置受伤者,同时维护现场证据的完整性。
3、事故原因分析:分析事故发生后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制定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新规定,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4、拟定应急处置报告:对事故进行全面、准确的统计,编写处置报告,并向政府部门上报,向社会公布事件处置情况,彰显学校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保证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三、总结
学校高坠应急预案是学校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构建健全的安全保护制度,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不断修改应急处置流程,采取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有效防止和减少学校高坠事件的爆发,确保学校的稳定,建立安全的教学社会环境。
一、本预案编制目的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规范学生上下楼梯的秩序,确保出现挤踏或坠落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省、市、县(市、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专项应急预案,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年级及全体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
四、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反应迅速、能动有效、安全有序”的原则,开展在校师生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启动条件
学校校园内教学楼上下楼梯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六、组织机构
总指挥:xxx
总指挥代理人:xxx
组织协调组:xxx
疏散引导组:xxx
保卫小组:xxx
医疗救护组:xxx
后勤保障组:xxx
七、应急程序
1.报警:发现楼梯挤踏和坠落事故的任何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
2.下令:应急指挥部应当立即下达命令(校园广播):
(1)所有人员必须在原地站立不动,不准向前移动。
如外走廊或楼梯扶栏已损坏,应当尽可能朝里站。
(2)楼面上的人员有序地向后移动,为楼梯上的人员让出空间。
(3)楼梯上的人员有秩序地后退(上楼),为营救创造条件。
3.疏散
A、疏散命令:由应急总指挥根据情况发布疏散命令;紧急状态下,值班主管可在上报校应急总指挥的同时发布疏散命令。
B、疏散广播:“请注意,这是疏散广播,请你按照老师的规定,沿疏散标志从安全出口撤离”。
C、疏散路线:现场指挥应根据现场情况、人流密度、对疏散路线作选择或调整。
D、疏散顺序:在火灾中,应按先“先下层”,后“后上层”,的顺序疏散学生。
(靠近出口和最不利疏散的区域内的学生可先安排疏散。)
E、疏散引导:疏散引导小组的任务是维护疏散秩序,指明疏散方向和路径。
在拐角、叉道处应有人员引导,避免学生误入危险区域;要阻止学生逆向跑、窜、推撞、挤压情况发生;有人倒下,要立即扶起,防止再次踩踏事故发生。
F、撤离方向:所有学生要沿着规定的路线,有秩序的撤离到学校的操场。
G、集合地点:集合地点应选择在非事故威胁区域,总指挥或现场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做出选择,发出指令。
H、人员清点:疏散引导小组应当在集合地点对疏散的学生人数进行清点,并继续寻找滞留在事故现场的学生和受伤人员,帮助其安全撤离。
疏散引导小组应及时向总指挥报告疏散情况。
4.救护
事故发生后医疗救护组应快速集合、立即投入现场救护工作,以达到挽救生命、稳定病情、减少伤残、减轻痛苦的救助目的。
(1)营救:医疗组应千方百计地营救滞留在事故现场的伤员,并将其安全转移。
(2)救治:要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
A、优先处理损伤危及生命但可救治的伤员。
B、其次处理用紧急救治措施可稳定病情的伤员。
C、然后处理受伤后生理上没有太大改变的伤员。
(3)转送:转送伤员时,应当根据伤员的情况以及附近医院的技术力量和特点,合理地转送到相应的医院,避免再度转院。
(4)车辆:应当优先安排伤员急救用车辆。
医疗救护组应随时将救援情况(已转移的伤员、正在救治的伤员、还未获得救助的伤员等)向应急总指挥部报告。
医疗救护组应主动配合疏散引导组做好人员的清点工作。
(5)维护:保卫小组在保卫干事的带领下,在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维护现场秩序,避免拥挤和混乱,并为救援人员提供通道。
(6)后勤保障小组要及时准备救护车辆。
(7)学校应当及时与受伤学生的家长联系,并派领导、老师去医院,探视、慰问受伤学生。
(8)事故现场的警戒线必须等救援工作完成,校舍事故隐患排除,事故调查结束后方可解除。
(9)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立即向教体局报告。
一、总则
为了及时应对校内高空坠落伤亡事故发生,有效、及时的抢救伤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减少经济损失制定本现场处置方案。
二、应急措施
1、现场第一人迅速通知刘斌罡主任和校医到场处置,刘斌罡主任通知总务处用警戒线对伤员周边区域进行封闭,要求无关人员立场。
2、校医让伤者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机能障碍,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4、若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等,都要对伤员伤患部位进行固定。
5、若伤员有断肢等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6、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7、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
8、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校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三、常备应急物资
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学校坠楼事件处理工作方案及流程精选8篇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和下载。
一、目的
为了预防高坠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保证高空坠落情况发生后,抢险工作及时有序。
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预案立足于高坠事故的救援,学校自援自救;学校所在地和当地社会资源的救助。
三、组织机构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学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由分管校长、安全办与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展开。
四、救援小组职责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向各抢救小组下达抢救指令任务,协调各组之间的抢救工作,随时掌握各组最新动态并做出最新决策,第一时间向110、120救援指挥部、当地安监部门、公安求援或报告灾情。
平时应急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值班,值班者必须在现场,手机24小时开通,发生紧急事故时,在校长抵达学校前,值班者既为临时救援组长。
现场抢救组职责:采取紧急措施,尽一切可能抢救伤员及被困人员,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医疗救治组职责:对抢救出的伤员,视情况采取急救处置措施,尽快送医院抢救。
后勤服务组职责:负责交通车辆的调配,紧急救援物资的征集及人员的餐饮供应。
保安组职责:负责工地的安全保卫,支援其他抢救组的工作,保护现场。
五、救援器材
5.1、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
5.2、抢救工具:一般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
5.3、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36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
5.4、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
5.5、交通工具:学校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在值班时不得跑长途
六、预案的实施
(一)、接到事故后5分钟内必须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报告学校主要领导,并迅速上报上级部门。
2、指挥小组根据事故或险情情况,立即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
组织抢救力量,迅速赶赴现场。
3、立即通知就近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调集应急抢救人员、车辆。
组织抢救力量,做好增援准备。
(二)、应急处理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人员、车辆迅速投入开展抢救突击行动,调查现场情况,必要时请求消防部门协助抢险,请公安、交警部门配合,疏散人群,维持现场秩序。
2、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七、事故报告和现场保护
(一)重大事故发生后,学校必须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的重大事故的情况报上级救援指挥小组办公室,并在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
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
2、事故发生的地点;
3、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