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一步工作计划精选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一步工作计划1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环境整治部署,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方位动员、全过程整治、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抓好镇区环境综合整治。

做到全天候保洁,卫生整洁,商品摆放有序,垃圾容器齐全,给排水设施通畅,公厕建设符合标准,防四害措施到位;对沿街旅馆、餐馆、美容美发厅等经营性场所加强监管,开展店招店牌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镇属辖区环境卫生整治,要加强对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刻乱画等现象。

(三)进一步整治交通沿线环境。

集中开展镇区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对各类交通道路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陈年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将垃圾做好收、集、运、处;对乡村道路及沿线实现无垃圾堆放;维修养护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建设垃圾同步做到清理;取缔不符合规划的交通标志、标牌和广告牌匾;及时清理道路两侧绿化带种养、修整过程中形成的垃圾;

(四)进一步整治农村环境。

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好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垃圾的科学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对农村秸秆杂物乱堆乱放、阻塞道路、乱搭乱建、随意圈占等现象集中整治;对农村生活、畜禽粪便、废旧农膜、尾菜处理、柴草堆垛、建筑、等各类垃圾及废弃物开展集中清理;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制度,配强垃圾清运装备、保洁人员,实现农村环境整治日常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建设农村集中或分散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系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通过宣传广泛动员群众,加快实施农村道路改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庄绿化工程凸现田园风光、自然风光,全面实现农村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圈。

(五)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设施。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编制实施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今后将配置建设好农村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处理设施;计划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运行;结合创城建设,加快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初步设计等前期准备各项工作。

(六)进一步强化投入保障。

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县上的政策要求,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将环境整治作为基础建设、民生工程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建立财政奖补机制,重点对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设施、装备进行必要保障;创新投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鼓励企业或社会资金参与垃圾污水收集、处理、建设和运营服务,为环境整治提供资金保障。

(七)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

创新责任机制,对街道、道路、村庄等镇属辖区通过定责、定人、定时、定岗,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垃圾处理的全过程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在严格执行各类制度的同时发挥广大群众积极性,不断创新整治工作经验、方法;建立健全领导、督查、考评、追责机制,采取全程督查、重点督查、随机督查、现场督办、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各镇属单位、行政村开展全域无垃圾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监督检查;对整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实行通报制度,定期通报整治进度、成效、问题,对先进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整治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媒体曝光、约谈警示、通报批评、严肃问责。

农村环境整治方面。

加大农村综合治理力度,拆除擅自设置、破旧、存在安全隐患户外广告15余块,清理规范店外经营行为224余次,处理偷运乱倒等行为19起;实施“拉网式”清理整治,督促便民市场做到周边环境干净、卫生、整洁;对镇区主干街道全天候分段巡回保洁,随脏随扫;对公共厕所实行专人管理,及时清理打扫;严格实行环保责任制,督促环卫人员加强生活垃圾场和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的管理。

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整治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完成改厕4座,配套垃圾清运车1辆,购买新增垃圾桶510个;开展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模式,逐步实现了农村垃圾就地减量、分类处理、定点投放、收集清运;积极组建农村保洁队伍,建立完善了保洁工作制度,组建了环境管护监督队伍,督促农户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1.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秉持规划先行的工作理念,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开好群众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以保留“农村味”为基础,充分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美丽乡村。

按照不同乡村类型,结合各村实际,开展中心村布局规划、风貌塑造、亮点打造等建设工作,以方便人民群众为出发点,着力改变中心村形象面貌。

上半年持续抓好xx年度省级中心村东高行政村其林中心村后续建设,投入项目资金90万元。

2.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建设。

解决群众户厕、公厕粪污去处,起到储存再发酵作用,并解决主体用肥问题,每年能给主体节省15万元肥料钱,液位仪监控设备的安装,起到监测储粪池粪污是否存在溢满情况,提示及时处理。

二是继续加强对“两支”队伍的监管考核。

改厕服务站对清掏服务队(廖晓庆猕猴桃种植家庭农场)、大宝建材(维修服务队)的日常监管,通过智能化平台的建立、运行,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三是制定管护考核细则。

依托镇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成立改厕办公室,负责全镇农村改厕规划、实施、档案收集和对一站两队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与“两队”签订服务及补充协议,明确“两队”的职能、职责,明确奖补服务标准,定期开展考核,兑现服务资金,保证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池满了有人掏,实时了解、掌握全镇改厕运行情况。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农村改厕真改真用。

采用下发“三瓮式”化粪桶,并对化粪桶及时送检,严把产品质量关。

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进行监管,每户完工后由镇、村、改厕办、农户四方初验,再申请县级验收合格后交付农户使用。

上半年完成改厕230户,完成改厕示范带建设。

对全镇户用厕所进行排查整改,全镇厕所均能正常使用。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并明确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各联系村班子成员工作职责,保证各项工作任务部署到位、落细落实。

镇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开展带队调研,定期调度、深入一线,现场点评指导,逐点逐项研究环境整治工作方法和美丽乡村建设具体规划。

各村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1、对残垣断壁、破旧房屋进行拆除、修复,对影响村容村貌的临街建筑进行清理。

对破损的黑板报、公开栏进行修复并及时更新内容。

2、镇政府所在地、农村集市要按照规划要求,规范门店牌匾设置,严禁擅自设置、悬挂牌匾、横幅、广告,加大对乱贴乱画行为的整治力度。

3、清理河沟、水沟内的污水、淤泥、生活垃圾,并修建排水、排污管道和渗水井,保证生活污水排放畅通。

4、加大对农村乱搭建、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泼、车辆乱停、墙面乱贴等“六乱”现象的整治力度,在村内适宜位置确定柴草固定堆放点并码放整齐,杜绝村内柴草乱堆现象的'发生。

(五)创建庭院环境

1、结合新农村和新民居建设,大力推行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等“四改”工程,有条件的农户要改建水冲厕所。

2、要推广使用沼气、秸秆气化等技术,加强大阳能技术开发利用,推广使用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技术设备,厨房合理设置通、排风口。

3、对庭院内有污染的圈舍进行无害化处理,积极推广规范化、集约化养殖,营造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四、工作步骤

此次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8月23日—9月8日)

召开全镇包村干部及各村村主任动员大会,发放XXX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对工作进行集中安排部署,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车等形式,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9月9日—10月31日)

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分步实施。

1、村家村貌整治行动(9月9日—10月31日):城中村和省、市、县公路沿线村、县城周边村、村庄四周及村内主道、胡同、房前屋后,村道路两侧的排水沟、积存的秸杆、垃圾、杂草、建筑废料全部彻底清运,建立垃圾固定存放点和垃圾池,

确保新产垃圾及时清运,特别是基层建设年帮扶村、新民居示范村、省级幸福乡村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全方位清理生产生活垃圾,力争最短时间内达到村落庄整治的目标,同时按照“四清四化”(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和路障、清庭院,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标准,取缔沿路的违法违章建筑,实现无乱泼污水、无乱堆杂草、无粪土乱占街道、无禽畜散养现象,进一步规范村庄环境卫生,使公共场所更加干净、整洁,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2、窗口地段整治行动(9月9日—10月20日):加强各村卫生院、学校、旅游景区等窗口单位及城乡结合部,省、市、县交通干线两侧的环境卫生治理,开展集中清理活动,特别是省级幸福乡村、基层建设年帮建村、城中村、重点景区周边要以“四化一处理”为主要内容,进行集中综合整治。

3、集贸市场整治行动(9月9日—10月31日):重点检查农村集贸市场,对占道、占路的市场进行统一管理,突出集贸市场、早晚市场卫生保洁和日常管理。

4、环境保洁整治(9月9日—10月31日):建立街道保洁、垃圾清运等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垃圾清倒池以及专职或兼职保洁员,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守则等管理规章,完善村庄设施维护、环境保洁、村庄绿化等管理制度

5、考核验收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结合环境卫生整治目标任务,镇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对各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验收,对工作开展迅速,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对不能按时完成整治任务的村,将进行通报批评。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村、镇真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此项活动与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来。

(二)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镇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各项事宜。

各村要成立由支部书记挂帅,小组长或代表参加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组织,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确保环境整治活动取得实效。

(三)明确责任,协调联动。

各包村领导要率先垂范,深入到所联系的村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扎实推进。

(四)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各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镇对各村的工作进度和整治效果进行督查落实。

镇党委、政府将组织镇内联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活动结束后,镇党委、政府将对先进村进行通报表彰,对组织不力、消极落后的村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完成整治任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一步工作计划3

为了加快我镇环境卫生整治步伐,提升环境整治质量,经镇党委研究决定在全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战,根据区、市县关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着力强化各项举措,提高工作质量,增强整治实效,加快补齐我镇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实现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战的总目标。

二、总体目标

争取在九月底以前,我镇环境卫生有明显提升,一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二是实现辖区内水域及周边环境整洁有序;三是切实改善全镇生态环境;四是切实推进秸秆有效利用和焚烧污染防控;五是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六是工业企业污染有效避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一步工作计划精选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下一步工作计划1

(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环境整治部署,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全方位动员、全过程整治、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抓好镇区环境综合整治。

做到全天候保洁,卫生整洁,商品摆放有序,垃圾容器齐全,给排水设施通畅,公厕建设符合标准,防四害措施到位;对沿街旅馆、餐馆、美容美发厅等经营性场所加强监管,开展店招店牌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镇属辖区环境卫生整治,要加强对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无乱搭乱建、无乱刻乱画等现象。

(三)进一步整治交通沿线环境。

集中开展镇区交通环境综合整治,对各类交通道路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陈年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将垃圾做好收、集、运、处;对乡村道路及沿线实现无垃圾堆放;维修养护道路过程中形成的建设垃圾同步做到清理;取缔不符合规划的交通标志、标牌和广告牌匾;及时清理道路两侧绿化带种养、修整过程中形成的垃圾;

(四)进一步整治农村环境。

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好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垃圾的科学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对农村秸秆杂物乱堆乱放、阻塞道路、乱搭乱建、随意圈占等现象集中整治;对农村生活、畜禽粪便、废旧农膜、尾菜处理、柴草堆垛、建筑、等各类垃圾及废弃物开展集中清理;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制度,配强垃圾清运装备、保洁人员,实现农村环境整治日常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建设农村集中或分散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系统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通过宣传广泛动员群众,加快实施农村道路改建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庄绿化工程凸现田园风光、自然风光,全面实现农村改路、改房、改水、改厕、改圈。

(五)进一步完善垃圾处理设施。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编制实施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今后将配置建设好农村垃圾的分类、收集、转运、处理设施;计划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并达标运行;结合创城建设,加快垃圾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环境影响评价、初步设计等前期准备各项工作。

(六)进一步强化投入保障。

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县上的政策要求,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将环境整治作为基础建设、民生工程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建立财政奖补机制,重点对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设施、装备进行必要保障;创新投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鼓励企业或社会资金参与垃圾污水收集、处理、建设和运营服务,为环境整治提供资金保障。

(七)进一步构建长效机制。

创新责任机制,对街道、道路、村庄等镇属辖区通过定责、定人、定时、定岗,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垃圾处理的全过程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全域无垃圾环境整治规章制度、实施细则,在严格执行各类制度的同时发挥广大群众积极性,不断创新整治工作经验、方法;建立健全领导、督查、考评、追责机制,采取全程督查、重点督查、随机督查、现场督办、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各镇属单位、行政村开展全域无垃圾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监督检查;对整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实行通报制度,定期通报整治进度、成效、问题,对先进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整治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媒体曝光、约谈警示、通报批评、严肃问责。

农村环境整治方面。

加大农村综合治理力度,拆除擅自设置、破旧、存在安全隐患户外广告15余块,清理规范店外经营行为224余次,处理偷运乱倒等行为19起;实施“拉网式”清理整治,督促便民市场做到周边环境干净、卫生、整洁;对镇区主干街道全天候分段巡回保洁,随脏随扫;对公共厕所实行专人管理,及时清理打扫;严格实行环保责任制,督促环卫人员加强生活垃圾场和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的管理。

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整治了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完成改厕4座,配套垃圾清运车1辆,购买新增垃圾桶510个;开展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模式,逐步实现了农村垃圾就地减量、分类处理、定点投放、收集清运;积极组建农村保洁队伍,建立完善了保洁工作制度,组建了环境管护监督队伍,督促农户商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1.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秉持规划先行的工作理念,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开好群众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以保留“农村味”为基础,充分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美丽乡村。

按照不同乡村类型,结合各村实际,开展中心村布局规划、风貌塑造、亮点打造等建设工作,以方便人民群众为出发点,着力改变中心村形象面貌。

上半年持续抓好xx年度省级中心村东高行政村其林中心村后续建设,投入项目资金90万元。

2.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开展情况。

一是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心建设。

解决群众户厕、公厕粪污去处,起到储存再发酵作用,并解决主体用肥问题,每年能给主体节省15万元肥料钱,液位仪监控设备的安装,起到监测储粪池粪污是否存在溢满情况,提示及时处理。

二是继续加强对“两支”队伍的监管考核。

改厕服务站对清掏服务队(廖晓庆猕猴桃种植家庭农场)、大宝建材(维修服务队)的日常监管,通过智能化平台的建立、运行,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

三是制定管护考核细则。

依托镇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成立改厕办公室,负责全镇农村改厕规划、实施、档案收集和对一站两队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与“两队”签订服务及补充协议,明确“两队”的职能、职责,明确奖补服务标准,定期开展考核,兑现服务资金,保证厕所坏了有人修、粪池满了有人掏,实时了解、掌握全镇改厕运行情况。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保障农村改厕真改真用。

采用下发“三瓮式”化粪桶,并对化粪桶及时送检,严把产品质量关。

在施工过程中实时进行监管,每户完工后由镇、村、改厕办、农户四方初验,再申请县级验收合格后交付农户使用。

上半年完成改厕230户,完成改厕示范带建设。

对全镇户用厕所进行排查整改,全镇厕所均能正常使用。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成立并明确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各联系村班子成员工作职责,保证各项工作任务部署到位、落细落实。

镇主要领导定期不定期开展带队调研,定期调度、深入一线,现场点评指导,逐点逐项研究环境整治工作方法和美丽乡村建设具体规划。

各村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了上行下效、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