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出现食物中毒的事件时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1
为加强我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及时、高效、科学地处理突发事件,尽量减少损失,保证师生身体健康,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园实际情况,特制订通源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一、成立处理食物中毒应急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小组成员分工:
二、应急处理、上报措施
1.任何人发现或怀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必须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报告,领导小组立即开展各项工作。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者与附近医院联系救治患病师生。
3.应急指挥领导工作小组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并做出以下措施:
(1)责令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卫生
部门报告。
(3)负责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负责协助园医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指定专人接受新闻部门采访。
(6)园医要深入各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
(8)收集相关病情信息、食物及原加工材料,协助卫生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
4.通知与中毒人员一齐就餐的其他人员,当发现有同类病症的人员时,一齐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5.根据上级部门指示采取进一步措施。
三、应急处理联系电话:
急救中心:120
淮上区教育局:xx
市卫生监督所:xx
市疾控中心:xx
四、日常防范措施
1.幼儿园食堂实行定点采购,与提供商签订有关食品安全合同书,防止受污染及含毒食品进入学园。
2.在食品加工、供应过程中或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疑似变质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
3.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4.提高膳食工作人员卫生意识,对肉食、蔬菜进行细致清洗,对餐具进行认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5.控制进入食堂人员,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配餐间。
6.认真做好日常卫生清洁工作。
7.食堂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参加培训,坚持希望幼儿园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2
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食品卫生工作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校医、总务科、教务科、学生科。
二、任务分工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县中小学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县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县教育局分管局长任副组长,教育科、计财科、监审科、勤办、局办公室等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较大以上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是:
(1)负责本预案的启动,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指导督促中小学幼儿园处置食物中毒的应急响应行动。
(3)监督检查中小学幼儿园制定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等情况。
(4)对学校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进行评价和总结。
(5)重大问题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请示报告。
2、中小学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教育科科长担任,办公室副主任由计财科科长担任,教育局具体抓相关工作的有关干部为办公室成员。应急处置办公室设在教育科,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各项指令,组织实施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工作,主要职责是:
(1)负责采集食物中毒事故全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料,整理取证材料,撰写食物中毒的书面报告,对外发布信息报道,并及时向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情况。
(2)协助事发学校和卫生部门开展患者救治工作,跟踪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准确向领导小组汇报发病情况。
(3)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现场取证、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和责任认定等工作。
(4)协助事发学校控制事故现场,维护秩序,制止过激和违法行为,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5)协助事发学校做好医疗救治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配合医疗、防疫机构进行消毒工作。
(6)协助事发学校接待来访的家长和家属,做好解释、说明、安抚工作。
三、运行机制
(一)事故预防(事先)
1、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演练。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对校园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2、各中小学幼儿园应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各片教育辅导中心要对辖区内各类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对下属教学点、对口管理的民办幼儿园,加强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二)应急处置(事中)
发生一般食物中毒事故,事发学校要在第一时间报告教育局和当地乡镇政府,由县教育局会有关部门迅速确认,并立即将事故报告县政府和市教育局,及时启动县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发生较大食中毒事故,由市教育局会同有关部门确认,并立即将事故报告市政府和省教育厅,及时启动市级预案,本预案必须先行启动;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先行启动市、县两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后,报省教育厅请求启动省预案,按照省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开展食物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信息报送
(1)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现场知情人必须马上向学校领导报告,或直拨120向急救中心求救。
(2)学校应在第一时间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同时将发生事故情况报县教育局和当地乡镇政府。若有证据或理由怀疑有人投毒,应当立即报警。
(3)发生校园
食物中毒事故须在事发2小时内报送到县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办公室(电话:×××),县教育局须在事故发生后3小时内将有关情况报市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办公室(电话:×××)。
(4)县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通报有关情况,并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县政府和市教育局。要重视信息续报和结案报告,直至事故处理情况处于稳定。
2、先期处置
发现师生饭后有较度恶心、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将患者送校卫生室或就近医院进行初步诊断、治疗。
3、应急响应
(1)事故发生后,县教育局迅速报告县政府,同时立即将事故报县卫生局和市教育局。
(2)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县中小学幼儿园食物中毒事故处置领导小组迅速启动本预案,指挥部署应急处置工作,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县政府和市教育局。
(3)事发学校立即启动本校应急预案。
①如疑似食物中毒,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或与附近医院联系,将发病师生送医院救治。
②责令经营者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收回已出售的造成食物中毒的可疑食品。
③立即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原料,封存可能被污染的食品用具。
④保护好现场及食品留样、进货单,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
⑤及时通知学生家长或教师家属,并委派学校干部、教教师到医院探视、慰问,做好安抚工作。学校各职能部门迅速深入到学生中去开展宣传教育,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避免由于信息失真导致慌乱。
(三)善后处理(事后)
1、在食品卫生部门指导下,对中毒现场、食品加工场地、食品用具、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并销毁或监督销毁经检验属于污染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