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活会是指党支部组织生活会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等为主要内容的组织生活制度,下面小编整理了2023年组织生活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3年组织生活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篇1
按照此次专题组织生活会的要求,支部深入学习了x思想和党的x大精神,认真研读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补短板、强弱项、敢担当、勇作为”这一主题,通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开展谈心谈话,深入检视问题,认真剖析根源,明确了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纪律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理论武装抓得不够紧,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对有些问题不能正确把握。
比如,支部内部交流会开展的不多,外出考察活动组织的少,对党员的学习培训力度不够。
二是党章意识树得不够牢。
在学习党章上,对其精神实质、重大意义理解不深,特别是联系现实问题思考不够,泛泛而学,缺乏针对性和深度。
在遵守党章上,个别党员表率作用发挥不够好,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的纪律等不够自觉。
(二)廉洁纪律方面。
一是廉政教育不够经常。
开展廉政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理论上的说教较多,触及灵魂不深刻,没有较好做到以案施教、以案治本。
二是执行纪律不够坚决。
能够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但有时在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时,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坚持的不够好,自觉不自觉地放松了严格要求。
(三)组织纪律方面。
一是党内生活不够严格。
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严肃性不够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够经常,支部党员之间说共性问题多、谈个性问题少,一些批评缺少“辣味”,没有真正起到帮助同志、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作用。
二是发扬民主作风不到位。
有时一味地强调贯彻执行公司的决策部署,没有做到尊重群众和部门的意见意愿,听取意见建议不够广泛,民主氛围还不够浓。
(四)工作纪律方面。
一是抓落实不够深入。
个别党员认为自己只是一名基层的普通党员,面对平时业务工作量大,只顾自己的小团体,看不到部门的整体组织。
二是担当精神有所弱化。
“求稳”思想比较重,特别是面对复杂艰巨的工作,总担心出问题、“捅娄子”,怕处理不好影响稳定或者带来其它负面影响,导致一些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2023年组织生活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篇2
自今年以来,本人坚守岗位,强化理论,提升能力,学习研读了系列指定书目,并积极参与组织的各项活动,对百年奋斗恰是风华正茂的历史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情怀、植根人民的江山情怀、自我革命的斗争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增强了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国的思想自觉和责任担当。
现根据要求,联系自己思想工作实际,认真查摆自身存在问题,作以下对照检查。
一、存在问题
一是在明理方面。
“明理”是指明白道理、弄通原理、学习真理,就是要认真总结回顾和学习掌握好光辉灿烂的发展历史,并深刻认识开展学习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为学懂弄通和探索实践提供思想动力和源泉。
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创新、不断丰富发展、不断完善提高的理论武装史,本人在学习教育中虽有所悟,但身感努力不够,仅只是解决了思想上的认识问题,而没有从根本上做到学懂弄通,特别是对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浅层次阅读上,还存在学习不全面、思考不深透,领会不具体、觉悟不到位的问题。
二是在增信方面。
“增信”是指坚定信念,树立信心、增强自信,就是要在学习中增强意识、锤炼意志,铸牢信仰之基、增强历史定力,真正从百年奋进历程中感受和体悟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部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史。
在奋斗的征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实现复兴的信心始终不曾动摇过;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曾改变过。
因此,开展学习教育,就是要使全体牢牢把握初心使命这个精神原点、逻辑起点和价值支点。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学习不够深入。
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紧迫感、责任心不够强。
二是以上率下缺乏示范性。
在贯彻落实《党章》《准那么》《条例》等规定时,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的要求可以保持一致,但未能更好地发挥模范践行、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作用。
比方,偶然会在有多名指导干部在场时抽烟。
三是执行纪律要求缺乏严肃性。
贯彻执行县级指导外出报备相关要求时存在打折扣、不严肃现象。
比方,临时需紧急出差对接工作或外出开会时,由于时间紧,有时给__主要指导打个或发个信息请假,请假报备制度执行不彻底。
四是正风肃纪力度不够大。
有“多栽花少挑刺”老好人思想,对个别党员干部一些苗头性、倾向性但不涉及原那么性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批评教育不够严厉,抓作风、抓效能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未能一抓到底、常抓不懈。
〔三〕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效劳群众方面:一是深化基层调查研究不够。
平常坐在机关多,深化__一线,特别是_较少,对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转办、交办的多,直接调查处理、跟踪督办的少。
二是检查督查不够严厉。
日常深化基层检查、解剖麻雀不够,有时看到基层同志生活条件艰辛、工作非常辛苦,就肯定成绩多、问题点得轻,批评的不够严厉,要求的不够严格。
三是对解决基层干部群众问题不够及时。
表如今,自己在调研时,有局部基层干部反映长期处在基层一线,工作压力大、条件艰辛、缺乏关心关爱的鼓励,自己认为解决不了,也没有及时的将调研情况汇报给上级指导,对基层反映的事情石沉大海,缺乏直面困难一抓到底的韧性。
〔四〕在思想觉悟、才能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一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决。
因为日常工作繁忙,有时存在重详细工作轻思想修养、重业务知识轻政治理论的思维定势,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的改造,导致理想信念不够坚决,对社会上个别消极议论或负面言论,未能旗帜鲜明的进展抵抗、辩驳,弘扬正能量。
二是存在求稳怕乱思想。
面对__公司经营困局,总想着__,假设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可能会对干部职工切身利益、工作积极性等造成影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求稳怕乱,未能啃“硬骨头”迎难而上、勇于打破原有的旧框框。
三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够。
对一些常规工作习惯于老经历、老做法,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开拓创新意识缺乏。
比方,对上级反应的脱贫攻坚问题整改工作,首先想到的不是推陈出新、大胆打破,而是习惯于等文件等批示或看别人怎么做,缺乏探究新思路、尝试新方法的主动性。
四是攻坚克难有畏难情绪。
当前,一些贫困村特别是深度贫困村根底设施建立还很落后,局部非贫困村群众心理不平衡,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方面原因,也与我日常主动研究协调不够有一定关系。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p通过对上述查摆出来的问题进展深化反思和剖析,认为其产生根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党性修养有所放松。
作为一名有多年党龄的党员,我虽然可以做到在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个人修养还需进一步加强。
有时认为细枝末节无关大局,小打小闹无妨大节,对自己的要求就有所放松,在定心正身、养德修行方面做得还不够好,未能做到慎小慎微;有时认为工作要重于学习,学习未能常态化、系统化,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够强;有时满足于完本钱职工作、抓好落实,对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都是被动地学习,一知半解,不够自觉。
〔二〕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近年来,我总是忙于一般事务性工作,未能一如既往的关心群众、贴近群众,为人民效劳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缺乏“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未能主动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扪心自问,主要还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决,自我要求有所降低,公仆情怀、群众观念有所淡化。
特别是面对繁重工作压力和突发事件考验时,有时出现了烦躁情绪,甚至有缓一缓、推一推、等一等现象,究其原因就在于宗旨意识有所淡化。
〔三〕排忧解难有所减少。
作为__分管__长,应该主动发现难题、破解难题、争先创优,但有时习惯于“看文件写没写、过去有没有、别人干没干”,思想深处还是不敢担当、不愿担当。
有时工作中有惰性思想,害怕出现“洗碗效应”,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认为多做多错,少做少错,存在“风来加衣、雨来打伞”的依赖心理,缺乏“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闯劲。
特别是面对深度贫困等难啃的硬骨头时,缺乏“向困难叫板、向矛盾挑战”的勇气,缺乏“担当负责,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的魄力。
〔四〕艰辛奋斗有所弱化。
有时认为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好多了,在家里吃喝挑肥拣瘦,甚至将剩饭剩菜直接倒掉,在节俭节约、艰辛朴素等方面做的还不够。
究其根,主要是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有所放松,艰辛奋斗意识有所弱化。
古人言“欲如火,不遏那么燎原”,艰辛奋斗意识弱化了,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必然随之下降;生活上贪图享受、学习上怕吃苦,“四风”必然随之反弹回潮。
有些工作落实、执行的效果不好,并没有深刻的从自身找原因,而是批评下边工作的老师,这是很可怕的官僚主义。
(三)享乐主义
主要表现:在工作过程中缺少亲力亲为,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没有很好的身先士卒,而是把任务分派给辅导员、班主任老师或者学生干部去做,存在坐享其成的现象,这种享乐主义是绝不可取的。
(四)奢靡之风
主要表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够节俭,勤俭节约的意识比较淡漠了,艰苦朴素的作风丢掉了,在节约资源、节约办公耗材、开展活动控制预算等方面做的还不够。
三、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了四风问题产生的根源和实质,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的错位、责任心的缺失;官僚主义实质是封建残余思想在作祟,根源是“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利观扭曲;享乐主义实质是革命意志的衰退,奋斗精神的消减,根源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正确;奢靡之风实质是剥削阶级思想腐朽生活方式的反应,根源是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
通过对照、查摆四风问题的根源分析如下:
一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
作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和传播社会正能量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系党总支副书记的岗位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管理工作上,而忽略了对教工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学生管理工作可谓纷繁复杂、千头万绪,说老实话,保证学生不出事、保证安全稳定似乎成了我们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然而面对一些个性强、学习差屡教不改的学生和一些蛮不讲理的家长的时候,我们也存在急躁情绪,发过火,我们也有的时候降低过工作标准,妥协过,久而久之也陷入了恶性循环,导致工作效果和工作标准降低。
究其根源是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理想才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二是宗旨意识有些淡化。
自身出现四风方面的有关问题,归根结底是淡化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淡化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理念,放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模糊了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某福祉的信念宗旨,导致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等等。
通过学习和剖析,自己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的标准。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难也要竭尽全力搞下去。
三是党性修养需不断增强。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己,不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查摆问题,就很难进步。
高标准、严要求、时刻以身作则,是增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
身为系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的助手,党性修养不强,难以服众,难以开展工作。
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带好队伍,把学生管理工作做好,营造快乐学习、快乐工作的氛围,为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做好服务。
四是道德品行方面。
作为党员干部,我能严格要求自己,把道德标准看的比工作业绩更加重要,在道德品行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失德之害》党员领导干部警示录这部教育片更时刻给我们敲响警钟。
坚守道德底线,不仅是对党员的要求,也是对普通群众最起码的要求。
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更要带头做好。
党员的品行好不好,直接关乎着我党的声誉,因此,自己要永葆艰苦朴素的革命品质,自己要时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努力使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赢得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通过学习实践,通过查摆问题和剖析问题,自己提高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努力方向,制定以下改进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一系列讲话精神,学习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教育理论基础。
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带队全系党员的学习。
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指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开展。
(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服务意识
以本次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开展查摆四风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深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服务群众、服务师生、服务家长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提高工作标准,制定工作目标,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真抓实干,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传承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从自身做起,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勤俭节约,不讲排场,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入基层一线,保持拒腐防变的政治本色。
以上是我个人的学习以及查摆的“四风“问题、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我主动接受上级领导和群众的监督,虚心接受领导和同志们提出的批评意见,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改正。
2023年组织生活会支部对照检查材料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