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反复复,疫情防控在这一时期尤为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工地组织开展核酸检测方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地组织开展核酸检测方案精选1
为有效应对、快速处置可能发生在XX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以下简称“施工现场”)内的新冠肺炎疫情,整体提高应急和处理能力,保障新冠肺炎核酸采集、运送、检测、报告工作有序开展,实现3日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目标,特制定本预案。
一、制定目的
指导新冠肺炎局部散发或暴发疫情时合理安排和调度医疗XX,更加科学、有序、规范地完成新冠肺炎局部散发或暴发后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达到全员检测核酸要求;努力实现病例的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把疫情控制在最低限度,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区施工现场发生新冠肺炎暴发或局部散发疫情时的核酸检测工作。
三、组织分工
(一)成立领导小组
在区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检疫检测组的领导下,区住建委成立XX区施工现场核酸检测领导小组,区住建委党委书记、主任孙奎亮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面的组织和保障工作,确保检测工作安全有序展开。
XX区施工现场核酸检测领导小组下设登记组负责人:xxx,成员:XXX;现场组负责人:XX,成员:XX;保障组负责人:XXX,成员:XX区各施工现场负责人。
XX区施工现场核酸检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执法监督科。
全区施工现场要成立核酸检测领导小组,项目负责人任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面的组织和保障工作。
确保检测工作安全有序展开,核酸检测领导小组下设登记组、现场组、采样检测组、保障组。
组长负总责,各小组设责任人,负责参检人员有序开展检测工作。
要求明确领导小组组长,各小组负责人和成员组成,采样检测组由区卫健委负责,其他组由各施工现场落实。
(二)各组职责分工
登记组:负责准确统计确定检测人数,制作检测对象花名册,指导全区各施工现场提前进行扫码信息登记,并引导检测对象持居民身份证和移动手机有序到达指定采集场所。
(注:各施工现场为默认指定采集场所,必须建立远X集结区、等候区、登记区、采样区、清洁区;采集组进入各施工现场进行采集工作,指定采集场所联系人详见附件一。
)
现场组:负责维护现场秩序、设置功能分区及引导等新相关工作。
包括参检人员在等候区测温验码,有序排队,引导进入登记区,对未能进行信息采集人群的代登记或手工登记工作;同时负责在登记区给每位检测对象再次扫码,完成混采信息绑定工作,并将参检对象按照混采要求整组引导至采样区采样,采样结束后引导至疏导撒离区;配合医务人员完成样本的转运工作。
采样检测组:由医疗卫生单位医务人员组成,根据采样检测工作需求,由区卫生健康委统一为各采样场所和检测单位调度安排采样检测人员,负责样本采集、检测和转运工作。
保障组:负责根据全区施工现场参建人群分布,充分利用储备大中型采样场所,结合就近社区、楼宇、单位、工厂等设置采样场所及采样X,并保障所需物资;同时负责安全、消防、交通保障及检测完毕人员疏导撒离工作。
以上各组工作人员均需合理设置人员排班。
四、工作实施
(一)工作流程
区防控组下达核酸采集范围和采集对象指令后,各行业主管部门核酸检测领导小组依据各自应急预案立即部署,在各采样场所设立总指挥,负责采样现场指挥协调工作。
登记组根据前期摸排的本底资料,迅速开展参检人员登记和信息采集工作,保障组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物资,合理设置采样场所和采样X,同时卫生健康委迅速调配采样检测人员和医用物资奔赴现场;登记组有序引导参检人员进入等候区并与现场组对接,现场组开展现场测温、登记、信息绑定和引导等工作,采样检测组完成现场采样工作;现场组协助医务人员开展样本信息核实和转运工作,保障组做好现场安全保卫、消防和参检人员疏散撤离工作;采样结束后医务人员和现场组工作人员做好终末消毒和各种垃圾处置工作。
(二)采样原则
按照"能快尽快"的原则,确保3天内完成我区全员核酸采样检测或1天内完成某一街乡镇或行业人员核酸采样检测的目标。
参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的技术规范开展混样检测,低风险地区可按照10:1、中风险地区可按照5:1的方式进行混样检测,高风险地区及重点人群按照1:1的方式进行单样检测,科学调度安排人员,按照本地区已测算的每天检测人数、覆盖区域,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完成全员检测工作。
(三)人员组成
1。
其他工作人员
按照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的目标,以每人不超过30分钟等候的标准,完成某一个局部区域或行业发生疫情时的核酸采样工作。
登记组需配备充足人员做好前期信息采集和扫码登记以及引导参检人员到现场等候区的工作。
现场组在等候区安排充足人员负责现场秩序维护、测温、信息采集,引导进入登记区等工作;在登记区配备2人/采样X;引导到达采样区配备1人/采样X;采样检测区配备2人/采样X。
保障组需配备2-10人/采样点负责疏散、安保、消防和交通等保障工作。
根据参检人员数量和采样规模,随时对人员配备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此次检测采用口咽拭子方式进行,检测方式为10:1或20:1混检,市中心医院负责采集的样本由中心医院进行检测,其他医疗机构采集的标本由区疾控中心PCR实验室检测。
(三)检测时限。
各医疗机构要于3月23日完成辖区企业职工、建筑工地从业人员核酸检测,3月24日完成负责绿化的从业人员核酸检测。
(四)收费原则。
“愿检尽检”人群单管采样按40元/管收取,混检按13元/人收取,“应检尽检”人群免费检测。
三、工作要求
(一)落实属地化责任。
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属地化管理和行业主管责任,强化领导,精心组织辖区内相关企业,按期完成本次核酸检测任务。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各企业要按照区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全面组织员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严格落实防控措施,配齐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严格落实“1米线”及佩戴口罩、防止人员过度聚集。
各企业员工无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得出入居民小区或在建筑工地务工。
(三)规范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指导各企业合理设置检测点,要强化核酸检测个人防护,规范做好核酸检测各环节及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
工地组织开展核酸检测方案精选3
为了切实做好建设工地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项目现场预防和控制肺炎疫情的能力,减轻、消除肺炎疫情的危害,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施工现场正常的施工秩序。
现特制定疫情防控及消杀方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疫情。
一、工作原则
1、现场封闭管理原则:施工现场在生产期间关闭所有大门,只开放实名制通道。
2、“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原则:以项目部为单位,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对所有务工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在陕西省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未解除以前杜绝非XXX地区务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场内务工人员无特殊跨生产区流动。
3、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全体人员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测温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4、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
成立预防传染病工作领导小组,协调与落实建筑工地对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5、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二、现场防控工作
1、全员实名制登记及健康排查制度
排查施工劳务人员基本信息,建立劳务人员花名册,实名制通道建立检查岗,对进入现场的每一个人进行测温,消毒,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
对进出工地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交通方式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
工地大门值班人员要严格登记管理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劳务管理人员每天两次对全部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当体温枪显示温度超过37℃时,采用腋下体温计测量,腋下体温超过37.3℃者禁止进入现场作业,对配送材料、物资等外来人员一并进行实名制登记,车辆进场后,车上人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
2、工地按照防疫要求,落实环境消毒制度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动员全体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对办公、宿舍、卫生间等进行大扫除,及时清理脏乱差和卫生死角。
办公室、会议室、卫生间、门禁保安室、施工电梯、室内电梯等公共区域每日早、中、晚进行三次75°医用酒精或者84消毒液(1:100比例)喷雾消毒工作,做到不留死角;办公室、卫生间每日进行不少于2次的通风工作,每次通风工作不少于30分钟;卫生间洗手处必须摆放洗手液,宣贯饭前便后必须洗手。
办公区、生活区各设置临时隔离房间一个,每日进行消毒,留作应急使用。
3、防疫宣贯及个人防护制度
对管理人员、劳务人员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宣贯、普及,提高全体人员的防护意识,规范人员防疫期间的个人行为、作业行为、班前、班后行为,做到人人懂防疫,人人在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