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一定要做好预防甲流的准备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乡镇甲型流感防控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乡镇甲型流感防控方案1
为指导镇乡、街道科学、有序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保障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相关定义
(一)镇乡、街道范围内的散发:指在同一镇乡、街道范围内,出现散在分布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
(二)镇乡、街道范围内的暴发:指在同一行政村或集体单位内,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且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三)镇乡、街道范围内的流行:指在同一镇乡、街道范围内,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多例病人传播链不清楚,且呈现持续传播。
(四)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高危病例、重症病例以及轻症病例、流感样病例、密切接触者等的定义按照国家相关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执行。
二、职能分工
(一)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
1.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在市政府或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的领导下,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负总责,成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制订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相关防控专项经费和物资保障,调配本镇乡、街道各项资源,督导检查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2.村委会
在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卫生部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村甲型H1N1流感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
(二)镇乡、街道医疗卫生机构。
在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镇乡、街道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镇乡、街道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报告、病例诊治、免疫接种、防病知识宣教等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现场专业防控措施。
(三)镇乡、街道其他相关机构。
镇乡、街道其他相关机构在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做好本镇乡、街道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关防控工作。畜牧部门做好动物流感疫情防控监测报告,并及时与卫生部门沟通。
三、防控措施
(一)镇乡、街道未出现疫情或出现散发。
采取及时发现病例,控制续发病例发生的防控策略。
1.疫情的监测和报告:镇乡、街道内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要求,发现流感样病例后,立即向镇乡、街道卫生院报告;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向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镇乡、街道卫生院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生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立即向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于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于流感样重症病例,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以及治疗期间发现的病情加重病例应立即向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病例救治: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轻症病例应收治到镇乡、街道卫生院集中诊治,并及时采集疑似病例标本,送当地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流感样重症病例,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以及治疗期间发现的病情加重病例应及时将其转送至上级定点医院治疗。不具备诊治条件的镇乡、街道卫生院立即将病例转送至上级定点医院治疗。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做好重症病例早期发现和及时转诊的准备工作。
3.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医学观察,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做好医学随访和体温测量。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供密切接触者家庭基本生活保障。
4.在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组织下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以及负责卫生防疫工作的人员积极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
5.镇乡、街道卫生院指导本镇乡、街道内中小学、托幼机构、养老院和福利院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和晨午检工作,对其他集体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必要时组织晨午检工作。
6.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群众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镇乡、街道出现暴发。
采取以加强疫情监测、重症病例发现和转诊、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镇乡、街道散发病例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主动监测。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或村级指定的协管人员开展主动入户医学巡视,及时发现流感样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尽快将病例向上级定点医院转诊。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组织教育等相关部门开展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集体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了解本单位职工健康状况,发现流感样病例及时上报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定机构。
2.对病例实行分类管理。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的确诊轻症病例可根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考虑居家隔离治疗。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每日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例病情加重,立即将病例转送至上级定点医院治疗。
3.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积极配合上级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开展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协助对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相关场所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工作。
4.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和居家医学观察。
5.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协助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定期收集、汇总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防控信息。
6.必要时,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取消或推迟镇乡、街道内的大型集会,暂停镇乡、街道集市,减少社交、旅游等活动。强化放假学生的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
7.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宣传部门加大宣教力度,督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8.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为暴发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保障,及时评估医疗卫生资源需求,一旦资源不足,应及时向上级政府申请援助。
(三)镇乡、街道出现流行。
采取以及时发现、转诊重症病例,防止疫情扩散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防控镇乡、街道范围内暴发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下,对病例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病例救治。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每日监测病例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流感样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并立即将病例向上级定点医院转诊。
8、镇政府或镇防控领导小组为暴发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保障,及时评估医疗卫生资源需求,一旦资源不足,应及时向上级政府申请援助。
(三)镇内出现流行
采取以及时发现、转诊重症病例,防止疫情扩散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防控镇范围内暴发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下,对病例实施分类管理,加强病例救治。镇卫生院、防保站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每日监测病例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流感样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并立即将病例向上级定点医院转诊。
2、镇政府或镇防控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每日收集、汇总和核实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防控信息,并及时上报县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
3、镇政府或镇防控领导小组取消镇内的大型集会,暂停镇集市,减少社交、旅游等活动。强化放假学生的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
4、加强镇居民外出管理,限制不必要的人员、交通工具的往来。采取卫生检疫措施,防范疫情扩散。县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及时向疫情流行地的居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5、镇政府或镇防控领导小组加大宣教力度,在县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的指导、支持下,加强风险沟通工作,防止居民出现恐慌。
本应急预案将根据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各单位应结合具体情况参照本工作方案制订本部门的实施方案。
乡镇甲型流感防控方案3
为科学、有效地应对在我镇可能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切实做到对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部、省卫生厅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本预案,合理安排和调度现有医疗资源,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救治工作,努力提高医疗救治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有效控制疫情,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医院感染率,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我镇社会繁荣稳定。
二、工作任务
一是组建队伍,完善管理;二是科学救治,规范流程;三是强化培训,有效应急;四是监督落实,依法管理。
三、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机构。为有效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党委副书记、镇长担任,负责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的指挥、协调和保障等工作,副组长分别由主管卫生和财政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财政所、文教科卫办、__卫生院和__卫生院的负责人及两所卫生院的相关人员组成。
2、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由__卫生院院长担任,副组长由__卫生院院长担任,专家组成员包括呼吸内科、儿科、防疫、医院感染管理、检验和影像等专业医务人员。专家组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和组织下,负责对我镇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人的诊断、医疗救治工作;对临床治疗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完善治疗方案;接受县卫生局指派任务,对我镇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等。
3、确定定点收治区域。__卫生院、__卫生院内科为定点收治区域,主要集中收治我镇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病例和疑似病例。
四、具体工作与措施
1、规范救治流程。按照省、市、县有关要求,启用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做到门诊发热病人与不发热病人分开诊疗,加强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完善门诊日志登记;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立即采样送检,并对病人进行隔离和治疗。同时,立即上报卫生行政部门,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2、严格信息上报。严格病例报告制度,及时按规定程序和方法报告病例,做到及时、准确,严格执行传染病信息管理的相关要求。
3、关于病人的转运。对疑似病例要立即转到定点医院进行排查和治疗,并及时上报县卫生局。在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4、合理调配资源。根据疫情形势,及时、合理调配区域内人力、物力等医疗救治资源,集中优势资源,提高医疗救治工作水平。要树立大局意识,坚决服从上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救治资源的统一调度和指挥,积极应对疫情变化,确保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5、强化院内感染控制。严格按照《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的要求,强化门(急)诊预检分诊工作,发热门诊和留观室要按照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要求,要有独立的区域和通道,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加强定点收治病区的院感控制,尽可能创造病房负压环境,收治病区要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严防交叉感染。医务人员要加强个人防护,重视手卫生,相关的门(急)诊、留观室、输液室和病区要注意通风。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防止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
6、做好宣传教育。要广泛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及时、公开、透明、科学的原则,定期在广播电视站播放有关甲型H1N1流感的宣传知识,正确引导新闻舆论。特别是要宣传当前的疫苗接种政策,密切关注舆情动态,加强与媒体沟通,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引导,及时澄清不实报道和传言,消除公众的疑虑和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7、建立联防机制:
(1)各中小学、托幼机构必须加强三检(晨检、午检、自检)制度,并与区域卫生院防保科保持密切联系,发现问题及时向区域卫生院防保科反映,并每天将发热儿童人数和名单,发邮件到区域卫生院防保科邮箱(__卫生院:),两所卫生院每天分析其数据并作出相应措施(自行处理或上报)。
(2)加强农业、工商、检验检疫等部门沟通合作,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3)各村卫生站、医务站和个体诊所应与卫生院保持密切联系,发现就诊人员有甲型H1N1流感症状者,立即与医院联系上报,共同防控甲流爆发流行。
8、开展强化培训。培训教材主要依据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__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可疑病例的发现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
9、加强督导检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实行工作责任制。
10、做好接种工作。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和管理人员的培训,配备应急抢救物资,确保接种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11、科学统筹兼顾。在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同时,继续抓好非典、人禽流感、鼠疫等冬春季节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部署。严格按照《__省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加强医院疾病综合监测和症状监测,强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五、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开始实施,____〔20__〕__号文《__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同时废止。
乡镇甲型流感防控方案4
为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输入、传播、蔓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__年试行版第二版)》、《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等文件,以及《__省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指南》、《__省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20__年试行版)》、《__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修订版)》、《__县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修订版)等,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总体目标
切实提高甲型H1N1流感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甲型H1N1流感病例,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
各地一定要做好预防甲流的准备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乡镇甲型流感防控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乡镇甲型流感防控方案1
为指导镇乡、街道科学、有序地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保障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相关定义
(一)镇乡、街道范围内的散发:指在同一镇乡、街道范围内,出现散在分布的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间无流行病学关联。
(二)镇乡、街道范围内的暴发:指在同一行政村或集体单位内,14天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且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三)镇乡、街道范围内的流行:指在同一镇乡、街道范围内,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多例病人传播链不清楚,且呈现持续传播。
(四)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高危病例、重症病例以及轻症病例、流感样病例、密切接触者等的定义按照国家相关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执行。
二、职能分工
(一)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委会。
1.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在市政府或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的领导下,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辖区内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负总责,成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领导小组,制订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并组织开展防控工作,提供相关防控专项经费和物资保障,调配本镇乡、街道各项资源,督导检查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2.村委会
在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卫生部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村甲型H1N1流感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
(二)镇乡、街道医疗卫生机构。
在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镇乡、街道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镇乡、街道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报告、病例诊治、免疫接种、防病知识宣教等工作,配合上级卫生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现场专业防控措施。
(三)镇乡、街道其他相关机构。
镇乡、街道其他相关机构在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做好本镇乡、街道甲型H1N1流感疫情相关防控工作。畜牧部门做好动物流感疫情防控监测报告,并及时与卫生部门沟通。
三、防控措施
(一)镇乡、街道未出现疫情或出现散发。
采取及时发现病例,控制续发病例发生的防控策略。
1.疫情的监测和报告:镇乡、街道内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要求,发现流感样病例后,立即向镇乡、街道卫生院报告;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向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镇乡、街道卫生院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医生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立即向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同时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于24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对于流感样重症病例,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以及治疗期间发现的病情加重病例应立即向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经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会诊,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的,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2.病例救治: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轻症病例应收治到镇乡、街道卫生院集中诊治,并及时采集疑似病例标本,送当地流感网络实验室检测。流感样重症病例,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以及治疗期间发现的病情加重病例应及时将其转送至上级定点医院治疗。不具备诊治条件的镇乡、街道卫生院立即将病例转送至上级定点医院治疗。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要做好重症病例早期发现和及时转诊的准备工作。
3.密切接触者管理: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医学观察,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做好医学随访和体温测量。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供密切接触者家庭基本生活保障。
4.在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组织下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以及负责卫生防疫工作的人员积极参加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及技术的培训。
5.镇乡、街道卫生院指导本镇乡、街道内中小学、托幼机构、养老院和福利院等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和晨午检工作,对其他集体单位加强疫情监测,必要时组织晨午检工作。
6.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当地群众对流感防治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镇乡、街道出现暴发。
采取以加强疫情监测、重症病例发现和转诊、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镇乡、街道散发病例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主动监测。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或村级指定的协管人员开展主动入户医学巡视,及时发现流感样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尽快将病例向上级定点医院转诊。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组织教育等相关部门开展辖区内学校、托幼机构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集体单位指定专人负责了解本单位职工健康状况,发现流感样病例及时上报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指定机构。
2.对病例实行分类管理。临床症状较轻且无合并症的确诊轻症病例可根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考虑居家隔离治疗。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每日监测体温和病情变化。一旦发现病例病情加重,立即将病例转送至上级定点医院治疗。
3.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积极配合上级医疗卫生专业机构开展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集工作,协助对可能污染的环境和相关场所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工作。
4.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和居家医学观察。
5.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协助市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指挥部)定期收集、汇总辖区内甲型H1N1流感疫情及防控信息。
6.必要时,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取消或推迟镇乡、街道内的大型集会,暂停镇乡、街道集市,减少社交、旅游等活动。强化放假学生的管理,避免学生聚集活动。
7.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宣传部门加大宣教力度,督促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
8.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镇乡、街道防控领导小组为暴发疫情防控措施的实施提供保障,及时评估医疗卫生资源需求,一旦资源不足,应及时向上级政府申请援助。
(三)镇乡、街道出现流行。
采取以及时发现、转诊重症病例,防止疫情扩散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在防控镇乡、街道范围内暴发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下,对病例实行分类管理,加强病例救治。镇乡、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每日监测病例体温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流感样重症病例和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高危病例,并立即将病例向上级定点医院转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