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措施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措施方案1

一、活动目标

以深化医院改革为契机,以打造“三优服务”为追求目标,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突出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二、活动范围

各科室、各岗位及全体员工。

三、活动内容

(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狠抓质控核心制度落实

提高质控质量。

每月两次对医疗质量督导组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突出重点质控。

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抓”,督导到科、落实到人。

细化质控环节。

使每一个质量管理记录本、关键环节、问题都能追溯到责任人,有的放矢。

2、强化病案管理

加强病案知识培训。

组织医务人员系统学习病案管理知识。

试行“跟查代训”。

低年资医师和病历书写问题医师,跟随病案质量督导组参与病历检查。

开展病历点评。

组织病历书写大赛,定期开展病历点评,对优秀病历和问题突出病历组织全院进行现场展示。

3.加强患者入出院指导和随访

强化患者入出院指引和相关告知。

完善转科、转院交接流程,认真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加强出院患者随访。

拓展“院后服务”。

在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对周边或适宜病人,提供上门复查、用药、康复指导等服务;积极接待和处理投诉。

公开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和流程,及时组织讨论和评估,最大限度保障院患双方权益。

4、延伸多学科会诊

加强会诊中心建设,为患者提供最优化个体化诊疗方案。

(二)切实改善门诊医技服务质量

1、优化就医流程

简化就医环节。

明确各诊室、各岗位职责(或兼责),实现门诊服务无缝隙全覆盖。

对行动不便患者到一楼为病人抽血;完善就诊流程。

科学规划门诊布局;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实行错时服务、互补服务,缩短患者等候检查、出报告时间。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措施方案2

1、强化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xx省病历书写细则(2010版)》及卫生厅“十一个医疗活动相关记录”培训,为20XX年病历书写换版打好基础。

6、患者满意度调查

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情况调查。

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就诊住院环境、就医手续、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护技术水平、医技科室工作及药品价格等全方位的医疗工作。

针对患者及家属留下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7、强化医保管理,规范医疗行为

医院继续加强对公司、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居民医保费用的监管。

医院医保办和全院相关人员定期召开医疗保险专题会议,沟通反馈信息。

医保办人员每周对住院患者进行一次查房,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院领导及相关科室,及时整改。

利用公司医保系统对公司医保患者门诊刷卡情况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继续强化全院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的学习,加强与公司医保中心、县社保中心的沟通,确保医保政策落地。

补充完善医保管理措施,严格控制药品在医疗业务收入中的比例,控制进口、贵重药品的使用,继续杜绝开大处方的行为,对使用波立维、降糖药物等贵重药品的公司医保患者

5

进行登记管理。

8、强化社区卫生服务

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条件,建立社区居民大病应急预案和绿色通道,加强专家巡诊、慢性病普查、健康教育等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继续加强巡诊工作,做好院本部专家骨干定期下社区巡诊、深入家庭服务、健康教育讲座、卫生人员培训、宣传医院技术等工作,为基地的稳定提供卫生保障。

各卫生服务站继续强化服务意识,靠前服务,在医护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做到热情周到的优质服务,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帮病人所需,深入家庭上门服务、24小时应诊、定期进行防病保健宣传、慢病康复指导、预防接种。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措施方案3

一、方便

1、在门口设导诊台,配备专职导诊员,对危重、行走不便的无助病人实行全程导诊。

2、每日有院领导班子带班接待投诉、咨询。

3、门诊前厅设电子表一块,方便病人看时间。

4、门诊为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轮椅及担架车。

5、门诊免费提供开水及一次性口杯,方便病人饮用。

6、门诊免费为患者测血压,称体重。

7、门急诊节假日不休息,24小时应诊。

8、门诊实行微机挂号,取消三长一短。

9、门诊各楼层设候诊椅,方便病人休息候诊。

10、各楼层均设科室分布图及路标、指示牌。

11、各楼层设健康教育宣传牌板。

12、医院开设远程会诊,可请省内外专家进行网上会诊交流,积极为疑难重症病人排忧解难。

13、实行首诊负责制,在医院第一个接诊病人的医护人员要为患者负责到底。

14、门诊静点室配彩电。

15、残疾人就诊由导诊人员负责,优先挂号就诊。

16、急诊病人可先就诊检查处置,后办理挂号、住院手续。

17、化验检查报告单有中文注释,正常参数值。

18、住院病人免费全程导入病房。

19、为住院病人提供住院指南。

20、病房设医务人员介绍牌板,方便病人选择医疗小组。

21、每张病床设陪护凳一个。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措施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措施方案1

一、活动目标

以深化医院改革为契机,以打造“三优服务”为追求目标,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突出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二、活动范围

各科室、各岗位及全体员工。

三、活动内容

(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狠抓质控核心制度落实

提高质控质量。

每月两次对医疗质量督导组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突出重点质控。

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抓”,督导到科、落实到人。

细化质控环节。

使每一个质量管理记录本、关键环节、问题都能追溯到责任人,有的放矢。

2、强化病案管理

加强病案知识培训。

组织医务人员系统学习病案管理知识。

试行“跟查代训”。

低年资医师和病历书写问题医师,跟随病案质量督导组参与病历检查。

开展病历点评。

组织病历书写大赛,定期开展病历点评,对优秀病历和问题突出病历组织全院进行现场展示。

3.加强患者入出院指导和随访

强化患者入出院指引和相关告知。

完善转科、转院交接流程,认真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加强出院患者随访。

拓展“院后服务”。

在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对周边或适宜病人,提供上门复查、用药、康复指导等服务;积极接待和处理投诉。

公开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和流程,及时组织讨论和评估,最大限度保障院患双方权益。

4、延伸多学科会诊

加强会诊中心建设,为患者提供最优化个体化诊疗方案。

(二)切实改善门诊医技服务质量

1、优化就医流程

简化就医环节。

明确各诊室、各岗位职责(或兼责),实现门诊服务无缝隙全覆盖。

对行动不便患者到一楼为病人抽血;完善就诊流程。

科学规划门诊布局;减少患者等候时间。

实行错时服务、互补服务,缩短患者等候检查、出报告时间。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措施方案2

1、强化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xx省病历书写细则(2010版)》及卫生厅“十一个医疗活动相关记录”培训,为20XX年病历书写换版打好基础。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