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每个地方都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疫情期间开会防控措施管理方案,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借鉴。

疫情期间开会防控措施管理方案1

为全面做好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工作,保证会议顺利召开,根据省、市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关于印发重大活动疫情防控指引的通知》(苏防控防指〔2021〕49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一)会前防控工作

1.人员健康管理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含媒体人员、驾驶员等,下同)和服务人员(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工作人员,下同),从会议通知下发之日起,采取自查自报、疫情防控联络员上报的方式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填写《健康监测记录表》(附件1)。如会前14天内有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至少间隔24小时)和其他传染病后方可参会。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会前21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21天内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入境未满56天、“苏康码”和“行程卡”异常的,不得参加会议;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如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不得参加会议。

对2022年1月31日后有苏州市工业园区、吴中区、姑苏区、吴江区等县区(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县区范围)旅居史且返淮不足7天的人员不得参会;有苏州市其他县区旅居史的人员,自接到预备通知之日起即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会前48小时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无异常方可参会。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无特殊情况,会前14天内不得离开淮安,不得从中高风险地区、国(境)外网购、海淘物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活动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确需离开淮安的,须经市政协办公室报大会秘书处同意后方可离开,返淮后立即进行核酸检测,并在《健康承诺书》(附件2)中“需要申报的其他情况”栏注明。

各县区政协、委员小组、工作组、住地办事组、住地宾馆及市大剧院各确定1名疫情防控联络员。从会议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县区政协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县区参会人员(报到后转由所属委员小组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各委员小组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小组参会人员、各工作组和住地办事组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组工作人员、各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单位服务人员会前每日健康监测、离淮情况的报送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报到前分别收集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健康承诺书》和《健康监测记录表》,并进行检查核验,如有异常应及时向现场防疫保障人员报告,没有报告异常的视为参会人员健康监测情况一切正常。所有材料由会务组留档。

2.疫苗接种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原则上均应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也应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3.核酸检测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参会或参与会务工作。

各县区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会前48小时内在当地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后即进行封闭管理,并闭环转运至住地宾馆。

市直及市外参会人员、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在指定地点采样,由疫情防控组负责。

4.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封闭管理

会议定点住地宾馆实施封闭管理或部分区域封闭管理;如实施区域封闭管理,必须设置会议专用的通道、电梯、餐厅、卫生间等,工作人员应当固定并封闭管理。市大剧院在会议期间实行封闭管理,除市人代会和市政协会相关会议外,不举办其他活动。

5.物资准备

各住地宾馆及市大剧院均要设置专用防疫物资储备间,并至少配备二级防护包5套(含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一次性手套、胶靴等),空气消毒剂(二氧化氯500g或过氧化氢10L等),超低容量喷雾器1台等。同时,储备足量的医用外科口罩、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干抽纸。

(1)客房:疫情防控组为每个入住房间准备1份《疫情防控告知书》(附件3)、大会秘书处为每个入住人员准备1个卫生防疫包(包括医用外科口罩10只、可随身携带的含75%酒精小瓶免洗手消毒剂1支、消毒湿巾1包、水银体温计1支、创可贴1盒),上述物品由住地宾馆放置到位。

(2)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入口处:由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配备自动体温检测仪(人员出入的入口均应配备),并放置医用外科口罩50只、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2瓶、消毒湿巾50片、干抽纸2盒,并及时补充。放置废弃口罩专用有盖垃圾桶(粘贴“废弃口罩专用”标识)1个。

(3)会场及餐厅入口处:由市大剧院和住地宾馆配备并放置医用外科口罩50只、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4瓶、消毒湿巾100片、干抽纸2盒,并及时补充。放置废弃口罩专用有盖垃圾桶(粘贴“废弃口罩专用”标识)1个。

(4)公共卫生间:由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在每一个公共卫生间配备足量洗手液和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2瓶,并及时补充。

(5)电梯:由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在每个电梯轿厢配备干抽纸1盒、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1瓶,并及时补充。

(6)临时隔离室: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各设置1间隔离室,供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应急隔离使用。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为每间隔离室配备二级防护包10套(含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一次性手套、胶靴等)、配备检查床1张、水银体温计2支、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1瓶、干抽纸1盒、废弃口罩专用有盖垃圾桶(粘贴“废弃口罩专用”标识)1外。医疗急救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和器具在会议现场进行保障。

(7)车辆:行政后勤组在每辆车放置医用外科口罩50只、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1瓶、干抽纸1盒,并及时补充。

6.会议场所的通风消毒

会议前1天,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清洁消杀;对卫生间、电梯间、其他公共场所的门把手、水龙头、桌面、开关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一次集中预防性全面消毒。

7.会议用车的防疫要求

会议前1天,行政后勤组组织对会议所有使用车辆进行一次消毒,并通风至少30分钟。消毒后的车辆须闭环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8.人员培训和现场指导

疫情防控组组织对各疫情防控联络员、住地宾馆工作人员、住地医疗卫生人员及场内外核酸采样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对各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系列督查指导。

9.疫情监测和风险研判

疫情防控组每日跟踪国际和国内新冠疫情态势,及时组织专家开展风险研判并提出工作建议。

(二)会议期间的防控措施

1.住地宾馆报到管理

报到时,各住地宾馆应对所有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测量,核验“苏康码”和“行程卡”。

各疫情防控联络员向宾馆驻点防疫人员提交《健康管理汇总表》(附件4)和《核酸检测情况汇总表》(附件5)。

成立由陶店回族乡党政办、卫健办及陶店回族乡卫生院等部门组成的疫情防控工作组,负责指导做好会议期间场所消毒,所有参加会议的代表、列席人员和会议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健康管理等工作。为层层压实疫情防控责任,会议期间,疫情防控工作实行“网格化管理”。各代表团、各工作组根据会议疫情防控要求,各安排1名专职疫情防控联络员抓好各项防疫措施落实。

三、防控措施

(一)与会人员健康管理

1.参会要求。自即日起至会议召开,除特殊紧急事项,所有与会人员不安排省外出差旅行,不到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不与来自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来人接触。参会代表在参会之前必须扫码登记安康码。存在以下情形的人员,不得参加会议: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尚在隔离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尚在随访或医学观察期内;近14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未痊愈的,未排除传染病及身体不适者。报到前14天内有境外、国内中高风险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和与境外、国内中高风险等疫情重点地区来人接触史的。

2.健康申报。所有与会人员均须于5月8日前选择“皖事通”APP“安康码”功能进行“健康打卡”申报,安康码审报状况正常并取得健康通行码“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和会务相关工作。

(二)会场疫情防控管理

做好会场环境清洁消毒,对桌面、座椅、门把手等重点部位擦拭消毒。加强会场通风。会议室使用前后通风。空调系统消毒,保持单向通风。会场门口放置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手消毒液。全体会议时,在会场入口处进行体温测量。严格卫生间清洁消毒,保障排风扇正常运转,保持空.气流通。按要求做好物品交接场所消毒工作。

四、组织保障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当前疫情防控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本着对会议负责的态度,始终将疫情防控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慎之又慎、加强防范,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确保中国共产党陶店回族乡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顺利圆满召开。

(二)加强组织领导。紧扣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保持指挥有力、组织有序、管控高效,严格按照防控方案要求,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把各项防控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建立健全上下贯通、衔接紧密、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工作体系。

(三)压紧压实责任。切实增强疫情防控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明确职责,细化分工,把疫情防控责任压紧压实,把科学化、精准化的疫情防控工作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部位,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四)强化协同配合。建立健全疫情防控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对全面工作的统筹调度,强化各部门间的协同联动,积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提高工作配合的主动性,众力合一、扎实细致地做好疫情防控各个环节的工作。

疫情期间开会防控措施管理方案3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两会期间我单位疫情防控及会务保障工作,确保职工健康安全及两会期间的宣传,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及会务保障,做好两会期间的宣传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及会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李涛

副组长:邵天军、李心强

成员:李栋、孟天慧、王景超、李阗、秦楠、赵金红、王冰洁

主要职责:贯彻落实我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和工作部署,全面统筹和协调我台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收集掌握本单位职工实时动向和健康状况,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带领各部门人员做好疫情防控和两会会务保障等相关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疫情防控措施

1、各部室在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结合本部室工作实际,科学筹划部署两会期间疫情防控及会务保障各项工作,切实做到措施有效、防控到位。

2、及时传达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通知精神,向职工及时通报疫情、规范政策解读、发布防控措施、明确有关纪律规定,利用宣传栏、电子屏等,全方位、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引导职工科学理性对待疫情,主动学习防疫知识,增强自我防控意识。

3、严格人员管控,尽量减少公务出行,严格控制职工因个人事由离开本县。加强人员出入管理,在门卫设立检查点,严禁外来无关人员进入单位,确需进入的,要进行登记并测量体温。

4、配备电子温度计,职工每日两测体温;库存一定数量的消毒液、口罩,确保疫情防控物资保障,每日对各部室进行喷洒消毒液;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消毒工具、设备不足的,要及时采购补充。

三、有关要求

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全面做好两会期间宣传报道工作,现将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1、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带头遵守疫情防控责任要求,实时掌握疫情信息,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工作任务、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

2、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分管领导及各部室要按照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各方面具体防控措施的贯彻落实。各部室领导对本部室疫情防控工作负第一责任,要实时掌握本部室人员的健康状况,带领本部室人员履行防控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和纪律落实到位。

3、扎实落实防控措施。职工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自觉做好个人防护。要注意居家卫生,做好室内清洁,餐具要经常消毒;要尽量减少外出的机会,尤其是不去人流密集处;要做好宣传员,积极向周围的亲朋好友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4、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全体职工原则上不要离开本县,因特殊事由确需离开的,要履行书面请假手续逐级请假并说明情况,返回后要及时销假。严禁各种理由、各种形式组织的聚餐,减少各种形式的聚集活动。党员干部要带头尊重医学常识,落实防控要求,自觉做到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

5、及时汇报相关情况。各部室负责人要每日汇报本处室人员的健康状况。综合办要每日收集职工的疫情防控情况并按要求上报。

疫情期间开会防控措施管理方案4

为做好各类会议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本方案所指会议为50人及以上且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同意的会议。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会前健康申报

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须在会前依法如实进行健康申报,健康申报正常并取得健康码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

(二)会场准备

1.会议举行前对会场等相关场所严格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并配备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疫情期间每个地方都需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疫情期间开会防控措施管理方案,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借鉴。

疫情期间开会防控措施管理方案1

为全面做好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工作,保证会议顺利召开,根据省、市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和《关于印发重大活动疫情防控指引的通知》(苏防控防指〔2021〕49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一)会前防控工作

1.人员健康管理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含媒体人员、驾驶员等,下同)和服务人员(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工作人员,下同),从会议通知下发之日起,采取自查自报、疫情防控联络员上报的方式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填写《健康监测记录表》(附件1)。如会前14天内有发热(体温≥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至少间隔24小时)和其他传染病后方可参会。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会前21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21天内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史、入境未满56天、“苏康码”和“行程卡”异常的,不得参加会议;已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和已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如尚在随访及医学观察期内,不得参加会议。

对2022年1月31日后有苏州市工业园区、吴中区、姑苏区、吴江区等县区(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及时调整县区范围)旅居史且返淮不足7天的人员不得参会;有苏州市其他县区旅居史的人员,自接到预备通知之日起即进行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会前48小时内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无异常方可参会。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无特殊情况,会前14天内不得离开淮安,不得从中高风险地区、国(境)外网购、海淘物品,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活动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确需离开淮安的,须经市政协办公室报大会秘书处同意后方可离开,返淮后立即进行核酸检测,并在《健康承诺书》(附件2)中“需要申报的其他情况”栏注明。

各县区政协、委员小组、工作组、住地办事组、住地宾馆及市大剧院各确定1名疫情防控联络员。从会议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县区政协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县区参会人员(报到后转由所属委员小组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各委员小组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小组参会人员、各工作组和住地办事组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组工作人员、各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疫情防控联络员负责本单位服务人员会前每日健康监测、离淮情况的报送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报到前分别收集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健康承诺书》和《健康监测记录表》,并进行检查核验,如有异常应及时向现场防疫保障人员报告,没有报告异常的视为参会人员健康监测情况一切正常。所有材料由会务组留档。

2.疫苗接种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原则上均应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也应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3.核酸检测

所有参会人员、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参会或参与会务工作。

各县区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会前48小时内在当地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后即进行封闭管理,并闭环转运至住地宾馆。

市直及市外参会人员、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在指定地点采样,由疫情防控组负责。

4.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封闭管理

会议定点住地宾馆实施封闭管理或部分区域封闭管理;如实施区域封闭管理,必须设置会议专用的通道、电梯、餐厅、卫生间等,工作人员应当固定并封闭管理。市大剧院在会议期间实行封闭管理,除市人代会和市政协会相关会议外,不举办其他活动。

5.物资准备

各住地宾馆及市大剧院均要设置专用防疫物资储备间,并至少配备二级防护包5套(含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一次性手套、胶靴等),空气消毒剂(二氧化氯500g或过氧化氢10L等),超低容量喷雾器1台等。同时,储备足量的医用外科口罩、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消毒湿巾、干抽纸。

(1)客房:疫情防控组为每个入住房间准备1份《疫情防控告知书》(附件3)、大会秘书处为每个入住人员准备1个卫生防疫包(包括医用外科口罩10只、可随身携带的含75%酒精小瓶免洗手消毒剂1支、消毒湿巾1包、水银体温计1支、创可贴1盒),上述物品由住地宾馆放置到位。

(2)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入口处:由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配备自动体温检测仪(人员出入的入口均应配备),并放置医用外科口罩50只、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2瓶、消毒湿巾50片、干抽纸2盒,并及时补充。放置废弃口罩专用有盖垃圾桶(粘贴“废弃口罩专用”标识)1个。

(3)会场及餐厅入口处:由市大剧院和住地宾馆配备并放置医用外科口罩50只、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4瓶、消毒湿巾100片、干抽纸2盒,并及时补充。放置废弃口罩专用有盖垃圾桶(粘贴“废弃口罩专用”标识)1个。

(4)公共卫生间:由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在每一个公共卫生间配备足量洗手液和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2瓶,并及时补充。

(5)电梯:由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在每个电梯轿厢配备干抽纸1盒、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1瓶,并及时补充。

(6)临时隔离室: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各设置1间隔离室,供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应急隔离使用。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为每间隔离室配备二级防护包10套(含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一次性手套、胶靴等)、配备检查床1张、水银体温计2支、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1瓶、干抽纸1盒、废弃口罩专用有盖垃圾桶(粘贴“废弃口罩专用”标识)1外。医疗急救人员携带急救药品和器具在会议现场进行保障。

(7)车辆:行政后勤组在每辆车放置医用外科口罩50只、含75%酒精免洗手消毒剂1瓶、干抽纸1盒,并及时补充。

6.会议场所的通风消毒

会议前1天,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和清洁消杀;对卫生间、电梯间、其他公共场所的门把手、水龙头、桌面、开关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一次集中预防性全面消毒。

7.会议用车的防疫要求

会议前1天,行政后勤组组织对会议所有使用车辆进行一次消毒,并通风至少30分钟。消毒后的车辆须闭环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8.人员培训和现场指导

疫情防控组组织对各疫情防控联络员、住地宾馆工作人员、住地医疗卫生人员及场内外核酸采样等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组织对各住地宾馆和市大剧院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系列督查指导。

9.疫情监测和风险研判

疫情防控组每日跟踪国际和国内新冠疫情态势,及时组织专家开展风险研判并提出工作建议。

(二)会议期间的防控措施

1.住地宾馆报到管理

报到时,各住地宾馆应对所有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开展体温测量,核验“苏康码”和“行程卡”。

各疫情防控联络员向宾馆驻点防疫人员提交《健康管理汇总表》(附件4)和《核酸检测情况汇总表》(附件5)。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