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整理了2022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2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1

一、高校生就业现状分析

年起先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特别明显。

经济危机下,许多公司起先裁员,聘请需求大幅削减,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样巨大,尤其是高校生就业问题异样突出。

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料到年底,将有100万名高校生不能就业,年还将有592万名高校生毕业面临找工作,高校生就业问题特别严峻。

二、年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年,全国一般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

然而,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年毕业的611万高校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

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高校毕业生依旧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xxxx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年就业蓝皮书指出,年本科院校高校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

统计探讨数据表明,届高校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高校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

其中,届高校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化部公布的数据,中国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高校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探讨得出的比例推算,届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探讨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

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高校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接着找寻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打算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二)、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三)、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四)、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

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

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年度高校就业实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高校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探讨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

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

在应届高校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2022年就业趋势调研报告7

最近,北京高校公共政策探讨所发布了XX年年高校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对全国11所一般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截至7月底,毕业生就业率(“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达62.07%;一般高校的探讨生就业时和本科生相比优势并不明显。

据介绍,该所已连续两年对高校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

和去年不同,今年将毕业的探讨生和大专生也列入调查对象。

男女生就业差距在缩小

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2.14%,女性毕业生的比例为46.62%,两者相差不到6个百分点,相比去年14个百分点的差距有所缩小。

此外,两者对于可接受的工资起点也很一样,都主要集中在1000元—3000元。

北大公共政策探讨所分析认为,随着政府在消退就业卑视和实现同等就业方面政策导向性的增加,性别差异在高校生求职过程当中的影响尽管照旧存在,但程度已大为减轻。

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还和女高校生比例增加有关。

除此之外,调查发现有44.4%的大学生希望将来能进入合资企业或者外企。

同时,有25%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国企。

希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占一小部分,达11.1%。

于是我们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并不缺乏自尊心,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并对自己的未来有高期望和高要求。

同时,当代大学生相对比较稳重,比较多的人希望在比较繁荣的大环境下,在相对稳定的大企业下谋求职位。

并没有很多的人选择大胆的自主创业,或者去一些前景不是十分确定的环境中谋求发展。

也就是说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培养一个良好的就业素质,对于其应聘企业,以及将来在企业中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

既然大部分的受访大学生都将面临择业而非创业的问题,而择业又是跟所学专业及兴趣有关的,我们的调查中也包含了这方面的内容。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当今大学生在择业时可能会比较灵活。

有75%的受访者在将来择业时将会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变动,可能不会选择与自己所学对口的职业。

事实上,受访者中仅有13.9%的人将会坚定地选择与自己专业完全对口的职业。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受访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并不高,对自己专业满意的人不超过半数,仅41.7%。

同时,有41.7%的人对自己的专业感到一般。

有16.6%的人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感到不满。

但是,我们也可看到,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在校学习的专业课程在未来工作中是重要或很重要的,占到总数的57.3%。

这就有一些矛盾。

很多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是那么满意,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学到精通的程度并非容易。

然而又有大部分的同学会觉得专业课程是重要的。

这也体现了现在大学生对于自己应该着重培养何种能力有所迷惑。

我们还统计了受访者对未来的规划情况。

我们共设了三个选项,其中选择对未来只有大致方向的人占了一半,另有33.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迷茫,没有规划。

只有少部分受访大学生明确表示对自己的将来有详尽的规划,占到16.7%。

人际交往能力虽然重要,但其地位被远远高估,人际交往能力往往体现在与客户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的润滑剂,但是其重要性远不及之前两点,IT企业的话只要不与领导起冲突,有专业能力的人往往能比较容易的获得与同事间良好的关系。

另一个被远远高估的则是创新能力,即使在创业企业中,创新能力也不是首要地位的,对于企业来说,一套创新的解决方案远不如一套存在多年,虽然有缺陷但是成熟,实用的解决方案,现成的解决方案大多数时候都是最优的,这点与学术界恰好相反。

最好的例子便是NASA,NASA使用的计算机技术相对阿波罗登月时期几乎没有改变,使用的语言都是古老的语言,因为在企业中,稳定、易维护、健壮、可扩展性都比效率重要,只有在效率成为成本的瓶颈时才需要创新的解决方案来优化。

但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学习新的技术,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时冒险尝试新的技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如何取舍只能视情况而定。

对比两边对同样问题的回答,可见大学生依然无法摆脱象牙塔的熏陶,对将来工作的艰辛没有充分的准备。

另一方面,社会宣传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往往在企业中反而不受重视,也使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产生了偏差,这些都是我们所需要注意的。

2022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报告3

一、调查目的

为近距离了解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同时为了解学院教学及就业指导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外国语学院创业就业部进行了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外国语学院2022届毕业生。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

在网上向毕业生发送《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了解了2022届毕业生的就业根本情况。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x%,调研可信度高。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对本人工作状况的评价

1、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属于民营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在x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现在的工作单位属于?〞,有1名毕业生选择党政机关,占比x%;28名毕业生选择民营企业,占比x%;8名毕业生选择高校,占比x%;16名毕业生选择金融单位,占比x%;x名毕业生选择三资企业,占比x%;9名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占比x%;30名毕业生选择其他,占比x%。

第四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亚洲开发银行(ADB)2022年10月2日公布2022和2022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7.6%和7.4%,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GDP增长估计7.5%,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A、2022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8.6%,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37.7%,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23.7%。

B、2022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37.3%,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54.8%,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7.9%。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

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

未来中国经济开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22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

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

“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2022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查。

调查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

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

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局部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

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兴旺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开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

经济越兴旺的地方就业时机也越多,开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

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

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根底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时机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开展空间较小,局部企业用工不标准,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大学毕业生供应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由于我国经济开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兴旺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缺乏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综上情况所述,给2022年大学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