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型考试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型考试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为做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确保全市各类考试安全顺利、平稳有序进行,保障广大考生、考务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省、市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特制定本防控工作方案

一、考前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工作协调

成立考试疫情防控组织领导机构。

各类考试组织部门、考点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和有关要求,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成立疫情防控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本考区、各考点切实可行的考务工作实施细则。

明确疫情防控工作职责,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完善协调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及其分工,建立考务工作责任制,制定严格的保密、纪律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对考务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各考点要按照本地制定的考务工作实施细则,切实做好人员选聘与培训、考试组织实施、突发(偶发)事件处置等各项工作,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考务要求,切实做好考试前期各项准备工作。

原则上卫生健康部门不再派防疫人员驻点保障。

(二)加强人员排查管理

1.健康申报。

考生及工作人员应如实申报考前14天内健康状况并填写承诺书,做好个人防护并提前申请“健康码”。

各类考试组织部门应与公安、大数据等部门加强沟通与协调,收集考生及工作人员考前14天内健康码状况,动态掌握其健康码状态。

2.工作人员遴选。

健康状况正常并取得“健康码”绿码且无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方可参加考务工作。

“健康码”非绿码人员,出现相关症状人员,既往为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原则上不考虑参加考务工作。

3.考生排查管理。

隔离治疗中的新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医学观察期未满的其他人员,不得参加现场考试。

考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以及“健康码”为非绿码的考生,如无相关症状,应提供近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或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无法提供以上证明的,须在来X后第一时间到综合服务点或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接受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的方可参加考试。

如出现相关症状,须在定点医院进行诊治,并提供7天内2次(间隔24小时以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材料,方可参加考试。

考生为既往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应提供7天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三)加强防疫硬件措施

1.降低考场人员密度。

适当增设考点,减少考点内的考场数,降低考点内人员密度,减少考生流动。

普通考场最多按照30人一考场设置,普通考场考生座位四周间距不得小于1米,人机对话考试计算机之间有隔板隔离,间距不得小于0.8米。

考场间距不足的考生应全程戴口罩,加强通风。

2.设立特殊考场。

每个考点根据需要设立不少于2个特殊考场,原则上独立安排在其他教学楼内,适当远离其他考场。

“健康码”为非绿码,近期由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以及既往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等重点关注人员应安排在特殊考场。

特殊考场须通风良好,座位相互间隔2米以上,每间考场安排考试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人。

3.设立临时隔离室。

考点内要在相对独立位置设立临时隔离室,室外张贴明显标识,室内保持良好通风,须配备洗手设施,最好有独立的卫生间或在室外有专用卫生间。

同时,需设立专用通道,尽量避免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的人员进出时与考点内其他健康人群接触。

4.防疫物资储备。

各考点须提前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包括入场的测温设备、洗手设施、消毒药品和器械、口罩、手套、非接触式体温计、洗手液、免洗手消毒剂、防护服、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防水靴套等,每个考场配备免洗手消毒剂、纸巾、垃圾桶、污物袋等。

5.考试期间保持空气流通,优先采用开门、开窗等自然通风形式,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加强室内空气流动。

单体式空调可正常使用,中央空调无回风的经清洗、消毒和检测合格后使用,应确保新风来源清洁;有回风的应更新或加装新风系统后以全新风系统投入运行,如无法安装的须在回风口加装高效过滤器或消毒装置,并将新风量和换气次数调至最大。

6.加强考点环境整治。

考点启用前应对全部相关场所和设施(包括考务办公室、考场、候考室等)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进行彻底的清洁、整治、消毒、通风等处理,完成后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后张贴标识并封存。

落实厕所保洁措施,配备足够洗手液、肥皂等,也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纸等,确保洗手设施正常运行。

根据《关于下发20xx年度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广东考区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及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要求,为确保我市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安全有序进行,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卫生健康委和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以及我市工作实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指导、快速响应、落实属地责任的常态化防控原则。

各有关单位及各考场务必压实主体责任,做到职责到岗、任务到人、协调配合,确保我市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二、组织领导

为严谨细致做好考试期间防疫工作,全面统筹协调考试全过程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成立我市20xx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疫情防控及考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人员名单(略)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实施我市20xx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防疫各项工作,督促指导各考场严格按要求做好考试期间各环节防疫措施,以及负责考试涉疫突发紧急事件处置。

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及考务工作小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设在市卫生健康局卫生应急科,由刘晓黔同志担任组长,考务工作小组设在市卫生监督所,由张杰同志任组长。

二、细化防疫措施

(一)考场及时间安排

20xx年xx市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于9月12、13、19、20、26、27日举行,具体时间和考场设置如下。

(二)考前准备

各区卫生健康局、市直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通知提醒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提前申领“粤康码”等电子健康码,并如实进行健康申报。

如有咳嗽、乏力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后方可参加考试。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考前14天有国(境)外旅居史的考生,考生入场时出现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等异常情况的,需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仍在隔离治疗期的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不得参加考试。

考生不得隐瞒行程、隐瞒病情、故意压制症状、瞒报健康情况,若故意隐瞒以上情况并且参加考试,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者,依法追究责任。

2.考生应于9月4至27日间登录卫生人才网打印准考证,并熟读“考生须知”。

考试当天应出示粤康码及行程卡、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等材料,积极主动配合考务工作人员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经学校审核合格后,才能进校考试。

所有人员全程佩戴外科口罩,注意手卫生,人机对话考试考生同时需全程佩戴一次性手套。

3.做好交通规划,尽量绿色出行。

自驾汽车的应把汽车停放在学校周边公共停车场,步行至校门。

(三)考场部署(各考场具体负责)

1.考务工作人员健康摸排。

所有考务工作人员应在“粤康码”等健康二维码上进行健康申报,须符合健康码为绿色且体温正常、无相关症状(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要求。

出现异常的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体温正常48小时后方可上岗。

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考前14天有国(境)外旅居史的考务工作人员需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所有考务工作人员进入考场要佩戴医用口罩,实行进门测温,体温异常严禁进入。

仍在隔离治疗期的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原则上不得安排参与考务工作。

2.疫情防控培训。

各考场应提前对考务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专题培训,明确疫情防控技术和工作要求,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3.设置临时隔离场所。

各考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对独立的临时隔离观察室,配备专业人员,用于初测体温≥37.3℃考生的体温复测和待送考生停留。

临时隔离室应靠近出、入口处,采光和通风良好,配备基本防护用品和洗手设施,设立醒目的“隔离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

临时隔离室的工作人员须穿戴工作服、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4.物资准备。

各考场除考试必须使用物品以外,还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测温枪、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原则上考生自备)、水银温度计、75%消毒酒精、含氯消毒剂、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等防疫物资,确保满足防控需要。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