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网络安全及解决方法精选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网络安全及解决方法1
一、目前校园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1、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没有系统的网络安全设施配备大多数学校网络建设经费严重不足,所以就将有限的经费投在关键设备上,对于网络安全建设一直没有比较系统的投入,致使校园网处在一个开放的状态,没有任何有效的安全预警手段和防范措施。
2、学校的上网场所管理较混乱由于缺乏统一的网络出口、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监控、日志系统,是学校的网络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上网的有效监控和日志,上网用户的身份无法唯一识别,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电子邮件系统极不完善,无任何安全管理和监控的手段电子邮件既是互联网必不可少的一个应用之一,同时也是病毒和垃圾的重要传播手段。
目前绝大多数校园网邮件系统依然采用互联网上下载的免费版本的邮件系统,不能提供自身完善的安全防护,更没有提供任何针对用户来往信件过滤、监控和管理的手段,完全不符合国家对安全邮件系统的要求,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
4、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指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校园网络上的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大量的非正常访问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网络的整体安全仅从技术和设备入手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一套对工作人员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和约束。
这是因为内部人员对网络的结构、模式都比较了解,若不加强管理,一旦有人出于某种目的破坏网络,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目前国内的髙校中还很少有学校具备完善的校园网管理制度。
同时,在对设备的操作方面也应设立相应的操作规范。
如没有规范的操作,把交换机的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或者允许用户从任何地点登陆核心交换机之类的问题都会给网络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在对用户的管理方面,目前很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园网用户管理方法。
有的学校即使有用户上网守则,但也没有相应的监控措施,难以取得违规用户的行为证据,这些都是管理上的缺陷。
5、病毒的侵害校园网中的用户众多,每天许多用户都要通过校园网访问Internet,而当今Internet上的许多的资源都暗藏病毒。
如果某个用户的计算机上没有安装防病毒系统,那么该计算机就极易被病毒感染,当网络中的计算机被感染后,病毒就通过Internet进入了校园网内部。
而现在的决大多数病毒除了具有传统病毒的一般特性(可传播性、隐蔽性、可执行性、破坏性)之外,还具有传播速度极快、扩散面非常广、不易防范、难于彻底清除等特点,如蠕虫病毒、冲击波病毒、振荡波病毒等,这些病毒往往能够在很短时内里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由于病毒在网络中大规模的传播与复制,将极大地消耗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性能的急剧下降,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网络广播风暴甚至导致网络瘫痪。
6、网络攻击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网络,计算机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设备接入Internet,如果对网络访问不加限制,那么Internet上所有的网络资源都可以被任意访问。
从校园网的安全角度考虑,对于任何一个Internet用户都有必要加以防范,因为任何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是校园网的攻击者。
攻击者通过设置特洛伊木马、WWW欺骗、端口扫描等方法对网络进行攻击,一旦攻击成功将对学校的数据造成极大的威胁。
比如一些黑客入侵学校的Web服务器,篡改学校的主页损坏学校形象,或对学校Web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攻击数据包导致学校的主页难以访问。
网络攻击不仅来自于外部,还可能来自校园网内部。
据统计来自内部的攻击比例要大大髙于来自外部的攻击。
这是因为校园网內部的用户对网络结构和应用系统更加熟悉,同时校园网用户中绝大部分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群体,在学生中不乏计算机应用髙手(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对网络攻击的巨大的好奇心和渴望攻击成功的心理使他们把校园网络当作网络攻击的试验场地,而这种不安全因素对校园网的破坏力往往更大。
7、软件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系统安全漏洞指的是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缺陷,特别是操作系统,因为这些软件一般都比较的复杂、庞大,有时会因为程序员的疏忽或软件设计上的失误而留下一些漏洞。
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漏洞。
因为系统漏洞的存在,使得针对系统漏洞的网络攻击和蠕虫病毒也层出不穷。
攻击者针对系统漏洞进行攻击,入侵成功后将获得系统的相应的权限,进而盗取重要资料或对系统进行破坏活动。
目前学校的计算机系统绝大多数都是使用Window2000/xp操作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是不太安全的,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比较多,由Windows操作系统漏洞引发的不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此外,应用系统也不例外,如IE.Office办公软件、Ms-SQL、Oracal等软件也存在安全漏洞。
8、校园网中的设备多。
校园网需要各种设备的支持,而这些设备分布在各种不同的地方,管理困难。
其中任何环节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引起校园网的瘫痪,如室外通信光缆、电缆等,分布范围广,不能封闭式管理;室内设备也可能发生被盗、损坏等情况。
校园网是一个平台,面向全校的师生,校园网中的设备管理也比较多样化,校级设备一般有网络中心管理,院、系级设备由本部门管理,也由本部门维护,学生自用的机器,放在学生宿舍中,由学生自行维护。
这样就很难对所有设备实施统一的安全策略,如安装防病毒软件等。
所以当用户的计算机接入校园网后感染病毒,这台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又影响了校园网的运行,于是出现"交叉感染”。
9、技术上的不足。
如果有新病毒库发布,只需对服务器上的病毒库更新,客户端就会自动到服务器上下载并更新病毒库。
集中式病毒防杀系统因它的病毒库更新及时方便、防杀行动统一彻底、系统稳定可靠、用户参与少等优点成为了校园网的病毒防治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8、构建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防火墙是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间实施网间访问控制的一组组件的集合。
所有进出网络的数据流都必须经过防火墙的授权。
设置防火墙是保护内部网络免于外部网络攻击的重要措施,在Internet与校园网内网之间部署防火墙,就在内外网之间建立了一道牢固的安全屏障。
防火墙可以限制对某些不安全端口的访问,能封锁特洛伊木马,并禁止来自特殊站点的访问和禁止某些协议的运行,从而有效地防止外部入侵者的非法攻击行为。
入侵检测是指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恶意行为的识别和响应的过程。
入侵检测系统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入侵以后,会及时进行记录事件、断开网络连接和报警等操作,如果把防火墙比作是网络门卫的话,入侵检测系统就是网络中不间断的摄像机。
在校园网中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地监控校园网内的恶意攻击行为。
建立一个有效合理的病毒防御和查杀机通过在网络中部署分布式、网络化的防病毒系统,不仅可以让单机有效地防止病毒侵害,还可以使管理员从中央位置对整个网络进行实时状态下的病毒防护。
主要做法是:网络中心负责整个校园网的升级工作。
为了安全和管理的方便起见,由网络中心的系统中心定期地、自动地到杀毒软件厂家网站上获取最新的升级文件(包括病毒定义码、扫描引擎、程序文件等),然后自动将最新的升级文件分发到其他多个主机网点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并自动对杀毒软件网络版进行更新。
采取这种升级方式,一方面确保校园网内的杀毒软件的更新保持同步,使整个校园网都具有最强的防病毒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整个网络的升级、更新都是由程序自动、智能地完成,可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网络中部分用户因为没有及时升级为最新的病毒定义码和扫描引擎而失去最强的防病毒能力。
建立一个有效合理的病毒防御和查杀机通过在网络中部署分布式、网络化的防病毒系统,不仅可以让单机有效地防止病毒侵害,还可以使管理员从中央位置对整个网络进行实时状态下的病毒防护。
主要做法是:网络中心负责整个校园网的升级工作。
为了安全和管理的方便起见,由网络中心的系统中心定期地、自动地到杀毒软件厂家网站上获取最新的升级文件(包括病毒定义码、扫描引擎、程序文件等),然后自动将最新的升级文件分发到其他多个主机网点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并自动对杀毒软件网络版进行更新。
采取这种升级方式,一方面确保校园网内的杀毒软件的更新保持同步,使整个校园网都具有最强的防病毒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整个网络的升级、更新都是由程序自动、智能地完成,可以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网络中部分用户因为没有及时升级为最新的病毒定义码和扫描引擎而失去最强的防病毒能力。
9、使用VLAN技术VLAN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內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
每一个VLAM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
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提高网络安全性、简化网络管理。
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来谈谈VLAN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发挥的突出作用。
由于不同的VLAN有着各自独立的广播域,而广播只能在本地VLAM内进行,从而大大减少了广播对网络带宽的占用,提高了带宽传输效率,并可以有效地避免广播风暴的产生。
例如在我校就对每栋学生宿舍划分两个或两个以上VLAN,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一栋学生宿舍的VLAN产生了广播风暴,也不会对此VLAN之外的网络产生影响。
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以后,不同VLAN的之间将不能直接通信,VLAN间的通信必须通过三层设备(路由设备)。
我们可以通过路由访问列表和MAC地址分配等VLAN划分原则,控制用户访问权限和逻辑网段大小,将不同用户群划分在不同VLAN中,从而提髙了校园网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如果结合相应的网络技术还可以方便的控制校园网用户的登陆地点,例如开启交换机的认证功能,校园网用户在登陆校园网前首先要进行身份认证,我们可以将认证帐号绑定到具体的VLAN中,这样只有具备相应VLAN认证帐号的用户才能在指定的VALN登陆校园网络。
利用VLAN技术可以根据学校的部门职能、对象组或者应用将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用户划分为一个逻辑网段,在不改动网络物理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任意地将工作站在工作组或子网之间移动。
利用VLAN技术,大大减轻了网络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负担,降低了网络维护费用。
10、软件系统的安全配置
软件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任何软件都有漏洞。
作为网络系统的管理人员有责任及时将软件的补丁打上。
比如,校园网中的服务器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大多是win2000/xp的操作系统,因为使用的人多所以发现的漏洞也就特别多,这就需要网络管理人员随时去了解微软公司发布的有关操作系统的安全信息,如有相关的补丁程序或升级包就应当及时地从微软的官方网站下载并安装。
对于其他的软件系统(比如:Linux,Or acai,SQL)也应当密切关注其安全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因软件系统漏洞而导致的安全问题。
操作系统在服务器上刚安装好时会自动启动一些不必要的服务,这样不仅给系统增加了额外的开销,而且带来了系统的安全隐患。
对于服务器上不需要的服务我们应及时将其关闭,比如我们可以关闭web服务器的telNET等服务,同时我们还应该关闭不必要的tcp端口。
11、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
用户的入网访问控制通常有用户名和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帐号的缺省限制检查等。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网络安全及解决方法精选4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网络安全及解决方法1
一、目前校园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1、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不足,没有系统的网络安全设施配备大多数学校网络建设经费严重不足,所以就将有限的经费投在关键设备上,对于网络安全建设一直没有比较系统的投入,致使校园网处在一个开放的状态,没有任何有效的安全预警手段和防范措施。
2、学校的上网场所管理较混乱由于缺乏统一的网络出口、网络管理软件和网络监控、日志系统,是学校的网络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上网的有效监控和日志,上网用户的身份无法唯一识别,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3、电子邮件系统极不完善,无任何安全管理和监控的手段电子邮件既是互联网必不可少的一个应用之一,同时也是病毒和垃圾的重要传播手段。
目前绝大多数校园网邮件系统依然采用互联网上下载的免费版本的邮件系统,不能提供自身完善的安全防护,更没有提供任何针对用户来往信件过滤、监控和管理的手段,完全不符合国家对安全邮件系统的要求,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
4、网络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指定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校园网络上的用户安全意识淡薄,大量的非正常访问导致网络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为网络的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网络的整体安全仅从技术和设备入手是不够的,还应该有一套对工作人员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尤其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和约束。
这是因为内部人员对网络的结构、模式都比较了解,若不加强管理,一旦有人出于某种目的破坏网络,后果将不堪设想。
然而,目前国内的髙校中还很少有学校具备完善的校园网管理制度。
同时,在对设备的操作方面也应设立相应的操作规范。
如没有规范的操作,把交换机的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或者允许用户从任何地点登陆核心交换机之类的问题都会给网络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在对用户的管理方面,目前很多学校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校园网用户管理方法。
有的学校即使有用户上网守则,但也没有相应的监控措施,难以取得违规用户的行为证据,这些都是管理上的缺陷。
5、病毒的侵害校园网中的用户众多,每天许多用户都要通过校园网访问Internet,而当今Internet上的许多的资源都暗藏病毒。
如果某个用户的计算机上没有安装防病毒系统,那么该计算机就极易被病毒感染,当网络中的计算机被感染后,病毒就通过Internet进入了校园网内部。
而现在的决大多数病毒除了具有传统病毒的一般特性(可传播性、隐蔽性、可执行性、破坏性)之外,还具有传播速度极快、扩散面非常广、不易防范、难于彻底清除等特点,如蠕虫病毒、冲击波病毒、振荡波病毒等,这些病毒往往能够在很短时内里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由于病毒在网络中大规模的传播与复制,将极大地消耗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性能的急剧下降,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网络广播风暴甚至导致网络瘫痪。
6、网络攻击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网络,计算机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设备接入Internet,如果对网络访问不加限制,那么Internet上所有的网络资源都可以被任意访问。
从校园网的安全角度考虑,对于任何一个Internet用户都有必要加以防范,因为任何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是校园网的攻击者。
攻击者通过设置特洛伊木马、WWW欺骗、端口扫描等方法对网络进行攻击,一旦攻击成功将对学校的数据造成极大的威胁。
比如一些黑客入侵学校的Web服务器,篡改学校的主页损坏学校形象,或对学校Web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攻击数据包导致学校的主页难以访问。
网络攻击不仅来自于外部,还可能来自校园网内部。
据统计来自内部的攻击比例要大大髙于来自外部的攻击。
这是因为校园网內部的用户对网络结构和应用系统更加熟悉,同时校园网用户中绝大部分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群体,在学生中不乏计算机应用髙手(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由于对网络攻击的巨大的好奇心和渴望攻击成功的心理使他们把校园网络当作网络攻击的试验场地,而这种不安全因素对校园网的破坏力往往更大。
7、软件系统存在安全漏洞系统安全漏洞指的是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的缺陷,特别是操作系统,因为这些软件一般都比较的复杂、庞大,有时会因为程序员的疏忽或软件设计上的失误而留下一些漏洞。
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漏洞。
因为系统漏洞的存在,使得针对系统漏洞的网络攻击和蠕虫病毒也层出不穷。
攻击者针对系统漏洞进行攻击,入侵成功后将获得系统的相应的权限,进而盗取重要资料或对系统进行破坏活动。
目前学校的计算机系统绝大多数都是使用Window2000/xp操作系统,而Windows操作系统是不太安全的,因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漏洞比较多,由Windows操作系统漏洞引发的不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此外,应用系统也不例外,如IE.Office办公软件、Ms-SQL、Oracal等软件也存在安全漏洞。
8、校园网中的设备多。
校园网需要各种设备的支持,而这些设备分布在各种不同的地方,管理困难。
其中任何环节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引起校园网的瘫痪,如室外通信光缆、电缆等,分布范围广,不能封闭式管理;室内设备也可能发生被盗、损坏等情况。
校园网是一个平台,面向全校的师生,校园网中的设备管理也比较多样化,校级设备一般有网络中心管理,院、系级设备由本部门管理,也由本部门维护,学生自用的机器,放在学生宿舍中,由学生自行维护。
这样就很难对所有设备实施统一的安全策略,如安装防病毒软件等。
所以当用户的计算机接入校园网后感染病毒,这台感染病毒的计算机又影响了校园网的运行,于是出现"交叉感染”。
9、技术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