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每天来往的旅客较多,甚至还可能会有境外输入,所以更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航空公司疫情应急预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为防范疫情经航空途径传播,进一步指导运输航空公司开展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满足国内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国际人员往 来增多的实际需要,按照“精准防控、精准施策”的原则,调整 有关防控策略,强化具体防控措施,特此制定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 航班防控风险评估及分级化管理
(一)国内航班防控风险评估
1. 国内航班原则上不再分级,执行常态化防控管理措施。
2. 国内航班始发地若再次出现局部疫情反弹,根据始发地
当地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级别或有关要求,按照不同航班风险级别的要求采取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1)始发地当地有关部门发布 I 级响应后,按照国际/地区高风险航班的防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2)始发地当地有关部门发布 II 级响应后,按照国际/地 区中风险航班的防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3)其他情况按照国内常态化防控管理措施执行。
(二)国际/地区航班防控风险评估
1. 国际/地区航班实施分级差异化管理,根据始发地疫情形势、航班航程、客座率等指标综合评分,将运输航班防控风险分 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级。同时根据旅客健康证明等情况 对部分国际/地区航班评分进行校正。
2. 国际/地区航班的根据风险分级的原则,在机组人员个体防护、机上服务和航空器环境卫生等方面实施差异化防控,优化 资源配置。
3. 航班风险分级应根据疫情发展动态实时调整。
二、 国内航班常态化防控措施
(一) 机组人员执勤期间防控措施
1.国内航班机组人员的防护标准参考附表 3。
2.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1)佩戴口罩紧贴面部,完全罩住口鼻。佩戴期间和摘口罩时,手不能触摸口罩外面,避免手污染。
(2)口罩被分泌物浸湿或其他污染时,必须立即更换,更换前后均需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3)废弃口罩置于专用垃圾袋中,航后集中处理。
3.机上服务注意事项:
(1)乘务员应避免在无有效防护下与旅客近距离接触。
(2)机组人员在用餐前、使用盥洗间后、接触旅客前后应加强手部清洁消毒,使用含醇类消毒湿巾或非醇类免洗手消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3)打喷嚏或咳嗽时,尽量低头或转头避开周围旅客及机组人员,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条件允许时设立机组人员专用盥洗室,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在机组人员使用盥洗室前后做到一人一消毒。
4. 机组人员应随时关注个人健康状况,异常状况及时上报。
(二) 旅客航空出行防控措施
1.体温检测
旅客登机前应做好手部清洁卫生,使用校准后的非接触式体温检测设备对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同时做好症状观察,如发现有 发热(≥37.3℃)、乏力、干咳等症状的可疑旅客,应及时报告、 及时处置,并配合做好可疑旅客的交接工作。
2.飞行中防控建议
(1)飞行中全程佩戴口罩,非必要情况下不摘口罩。
(2)用餐前、使用盥洗间后应做好手部的清洁消毒,未经消毒时避免接触自己口鼻和眼部。
(3)飞行中若自觉发热、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向乘务员寻求帮助。
(4)废弃口罩不得随意丢弃,应置于垃圾袋内并密封。
(三)机上服务防控措施
1. 起飞前和飞行中由客舱机组人员广播机上卫生防控注意事项,内容至少包括本章第(二)项“旅客航空出行防控措施” 中第 2 项“飞行中防控建议”的相关内容。
2. 简化服务流程,除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外,可提供正常餐食。乘务员配餐前后做好手部清洁消毒。
3. 机上应为有症状的旅客提供口罩、消毒湿巾、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
(2)舱内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减少盥洗间使用频次,按照机上乘务员指引有序使用盥洗间,使用后及时做好手部的清洁消毒。
(3)用餐前、或接触舱内物体表面,尤其座椅扶手、盥洗间门把手等高频物表后,应及时做好手部的清洁消毒,未经消毒 时避免接触自己口鼻和眼部。
(4)飞行中若自觉发热、咳嗽、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向乘务员寻求帮助。
(5)个人废弃的防护用品(如口罩、一次性手套等)不得随意丢弃,应置于专用废物袋。
(三)机上服务防控措施
1. 区域设置
(1)国际/地区航班应预留后三排座位,作为机上应急事件处理时设置隔离区使用。尽量安排旅客分散就坐。高风险航班客 座率原则上不得超过 75%。
(2)设立专用盥洗室
机舱前部设立机组人员专用盥洗室,如不能满足要求,应对机组人员使用盥洗室前后做到一人一消毒。高风险航班,如条件 允许应设立两个机组人员专用盥洗室,飞行和客舱机组人员区分使用。机舱后部右侧盥洗室为隔离人员专用。
2. 防控信息宣讲
起飞前和飞行中由机组人员广播机上卫生防控注意事项,内容应至少包括本章第(二)项“旅客航空出行防控措施”中第 2 项“飞行中防控建议”的相关内容。
3.餐食服务
(1)低风险航班:提供正常餐食服务,可提供热食,不提供冷菜、冷荤及食用冰块,客舱机组人员配餐前后均应做好手部 清洁消毒。
(2)中风险航班:简化配餐流程,不提供冷菜、冷荤及食用冰块,可提供预包装食品。
(3)高风险航班:建议在旅客登机时(前)提供预包装食品及瓶装饮用水,除特殊需求外,机上不再提供餐食服务。鼓励 旅客按单双列分批次用餐。
4. 防护及相关用品供应
(1)机上为有症状的旅客提供口罩,提供消毒湿巾、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
(2)为安置在隔离区的可疑旅客提供必要的医用防护用品。
(3)高风险航班取消报刊杂志的供应,除特殊需求外不再提供毛毯、靠枕等用品。
(4)高风险航班应在座位口袋中增配防护用品废弃收集袋。
(5)航程>8h 的高风险航班,推荐为每位机组人员提供专人专用的用品套装。
5. 盥洗间使用
(1)安排旅客按序使用盥洗间,避免盥洗间外聚集,等候时保持适当距离。
(2)按不同航班分级,对盥洗间按不同频次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及时做好手部清洁消毒。
(3)低、中风险航班每 2 小时进行一次清洁消毒(或每 10人次使用后);高风险航班每 1 小时进行一次清洁消毒(或每 5人次使用后)。
6. 其他事项
(1)高风险航班,航空器空调系统应在飞行期间调至最大新风量,确保舱内空气高效循环。
(2)机上所有废弃一次性防护装备均置于专用垃圾袋中,按照航班目的地机场要求封装,并与地面做好交接。
(四)航空器日常清洁与预防性消毒
1. 航空器日常清洁
(1)航空器经停时应采用湿式法进行航空器清洁,航后应进行一次彻底清洁。
(2)航空器具体清洁方式参考附表 4,如条件有限,应优先考虑盥洗室和厨房的清洁。
(3)航空器清洁人员个人防护标准,参考附表 3。
2. 航空器预防性消毒
(1)航空器航后应进行预防性消毒,低、中风险航班至少每周消毒一次,高风险航班在每次航后均进行预防性消毒。
(2)如有条件,高风险航班应定期开展航后消毒效果评价。
(3)消毒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或经培训后上岗,消毒人员个人防护标准,参考附表 3。
(4)预防性消毒操作规范和消毒剂选择,参考附录 1。
四、 航空器日常维护
1. 维修人员更换 HEPA 个人防护标准,参考附表 3。
机场每天来往的旅客较多,甚至还可能会有境外输入,所以更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航空公司疫情应急预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航空公司疫情应急预案范文1
为防范疫情经航空途径传播,进一步指导运输航空公司开展 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满足国内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和国际人员往 来增多的实际需要,按照“精准防控、精准施策”的原则,调整 有关防控策略,强化具体防控措施,特此制定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 航班防控风险评估及分级化管理
(一)国内航班防控风险评估
1. 国内航班原则上不再分级,执行常态化防控管理措施。
2. 国内航班始发地若再次出现局部疫情反弹,根据始发地
当地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应级别或有关要求,按照不同航班风险级别的要求采取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1)始发地当地有关部门发布 I 级响应后,按照国际/地区高风险航班的防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2)始发地当地有关部门发布 II 级响应后,按照国际/地 区中风险航班的防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3)其他情况按照国内常态化防控管理措施执行。
(二)国际/地区航班防控风险评估
1. 国际/地区航班实施分级差异化管理,根据始发地疫情形势、航班航程、客座率等指标综合评分,将运输航班防控风险分 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级。同时根据旅客健康证明等情况 对部分国际/地区航班评分进行校正。
2. 国际/地区航班的根据风险分级的原则,在机组人员个体防护、机上服务和航空器环境卫生等方面实施差异化防控,优化 资源配置。
3. 航班风险分级应根据疫情发展动态实时调整。
二、 国内航班常态化防控措施
(一) 机组人员执勤期间防控措施
1.国内航班机组人员的防护标准参考附表 3。
2.佩戴口罩注意事项
(1)佩戴口罩紧贴面部,完全罩住口鼻。佩戴期间和摘口罩时,手不能触摸口罩外面,避免手污染。
(2)口罩被分泌物浸湿或其他污染时,必须立即更换,更换前后均需进行手部清洁消毒。
(3)废弃口罩置于专用垃圾袋中,航后集中处理。
3.机上服务注意事项:
(1)乘务员应避免在无有效防护下与旅客近距离接触。
(2)机组人员在用餐前、使用盥洗间后、接触旅客前后应加强手部清洁消毒,使用含醇类消毒湿巾或非醇类免洗手消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
(3)打喷嚏或咳嗽时,尽量低头或转头避开周围旅客及机组人员,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4)条件允许时设立机组人员专用盥洗室,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在机组人员使用盥洗室前后做到一人一消毒。
4. 机组人员应随时关注个人健康状况,异常状况及时上报。
(二) 旅客航空出行防控措施
1.体温检测
旅客登机前应做好手部清洁卫生,使用校准后的非接触式体温检测设备对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同时做好症状观察,如发现有 发热(≥37.3℃)、乏力、干咳等症状的可疑旅客,应及时报告、 及时处置,并配合做好可疑旅客的交接工作。
2.飞行中防控建议
(1)飞行中全程佩戴口罩,非必要情况下不摘口罩。
(2)用餐前、使用盥洗间后应做好手部的清洁消毒,未经消毒时避免接触自己口鼻和眼部。
(3)飞行中若自觉发热、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向乘务员寻求帮助。
(4)废弃口罩不得随意丢弃,应置于垃圾袋内并密封。
(三)机上服务防控措施
1. 起飞前和飞行中由客舱机组人员广播机上卫生防控注意事项,内容至少包括本章第(二)项“旅客航空出行防控措施” 中第 2 项“飞行中防控建议”的相关内容。
2. 简化服务流程,除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外,可提供正常餐食。乘务员配餐前后做好手部清洁消毒。
3. 机上应为有症状的旅客提供口罩、消毒湿巾、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