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后一定要及时对错题进行分析,加深印象,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中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1.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比如有的考生笔墨太浓,扫描后字迹变成小黑点,阅卷老师看不太清楚,影响得分。
建议:从阅卷的经验来看,有这么几点:
①写楷书,也就是说尽量不要连笔。
②字要写得稍大。
③需要写一大段文字时,写之前要规划好。
怎么办?一个字,练!如果你平时字写得丑,卷面糟糕,那就强迫自己慢慢写字,一笔一划地写。
2.出现别字。比如有学生把修辞手法“拟人”写成了“似人”,答题关键字写错了。
建议:多积累!答题一定要细心!
3.阅读题答题字数太多,没有步骤。
建议:考生要特别注意,语文阅读题也要注意答题步骤,有些可以分步骤给分。答题时写清楚要点就可以,字数太长反而导致要点不突出,有些答题还有字数限制。
比如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考生只需要写“比喻”二字就可以,不用写“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审题不到位。
有的没看清题就动笔,没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如“正确的”、“不正确的”等限制词。答非所问自然会失分。
建议:认真认真再认真!
5.错位答题。
少数考生答案“错位”,再用箭头标注,这反而可能造成两道题全部失分。特别是高考,实行网上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扫描后对应的答题内容,若出现错位,两道题都会失分。
建议:平时考试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学生一定要把卷面的题号对应好,防止答案错位。阅读题注意在相应答题区间作答。还有些考生作文忘记写标题,也冤枉丢分。
6.时间安排不当,先松后紧。
总有部分学生前面做题慢悠悠,后面做题急匆匆,造成后面习题答题时间紧张,或者没有足够时间检查,影响得分。
建议:一般试题赋分多少,就花相应的时间去做题。例如作文满分为60分,写作文的时间最好在一小时左右。如果被前面的难题绊倒,先果断放弃,做完其他题目再回头攻坚。切忌一味啃难题,白白浪费时间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
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俗称“丢双份”。我个人觉的,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
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4、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5、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6、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过关。重视四个落实:
一是字字落实,重点在单音节词翻译为以该单音节词为核心的双音节词;
二是句式落实,不仅有句式还包括活用法;
三是文从句顺语言落实;
四是得分点定位落实,是得分点的绝对不能译错更不能译掉。
7、文言断句题,不懂标志而丢分。
【对策】断句题命题点在于标志。标志有哪些?
句前“犹、况、夫、其”,句末“耶、者”,当然还有句中的“而”等。此外,要善于利用句式特点、主谓、动宾关系等技巧。断句答问命题自由,但无非内容概括和常识考查。内容概括摘原文,常识考查适当须积累文学、文化常识。
8、诗歌鉴赏题,“意”“象”“法”范围不清而丢分。
【对策】区分意,象,法。
意,即“为什么写”,主体是“情”与“理”。
象,即“写了什么”,大致分四类——物、景、人、事。
法,即“怎么写的”,大致分为三类,A类是表达方式,B类是艺术手法,C类是修辞方法。
A.表达方式五种:描写(点与面、正与侧、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视听结合等,白描与工笔,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记叙、说明。
B.艺术手法六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烘托,化用典故,联想想像,比兴象征。
C.修辞方法七种:比喻、比拟、排比、借代、夸张、反复、对偶。
1)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还包括诗歌的结构技巧,如篇章结构上的起承转合、承上启下、首尾圆合、卒章显志、呼应、重章叠句、抑扬顿挫、叠词、铺垫、曲笔、悬念等等。
2)命题无非是意象法角度,答案也是以意象法为主要答题角度。角度大过其他。
3)不是答不准而是答不全,不是答不好而是答不规范。记住: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规范)答案。
9、名句默写题,只背不写而丢分。
【对策】
1)懂、背、写、用相结合;
2)高考重视考查课内次名句,名句采用的是将第一句空掉进行考查,去年33%的句子空掉第一句请学生填。
3)注意选择要求。
10、现代文,“意”“象”“法”范围不清而丢分。
【对策】
1)命题无非是意象法(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么写)角度,或单列或多选,答案也是以意象法为主要答题角度。因此内容无须过多,方法不能繁杂,看准采分点,选准分析角度很关键。角度大过其他。
2)不是答不准而是答不全,不是答不好而是答不规范,须从“全”“规范”上下功夫。
3)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参考答案,你的答案有时其实已经很完整。
11、课本链接题,链接不当而丢分。
【对策】
1)这类题,课本内容是基础,有条件有目的的表达是关键,通过审题明了这些要求是答好题的前提。
2)看清表达要求,如句式、修辞、简明、得体、字数等。
3)如给了示例或背景材料,看所答是否能紧密衔接。
12、信息概括题,不会删除而丢分。
答概括题最紧要的是删除法,按题目要求删除冗余信息,删除非主干信息,删除修饰信息等。“留存的”含金量就很高,然后合并并抄录。
【对策】回顾近三至五年高考卷的概括题,用删除法梳理并体悟,用提关键词法比较并领悟。
13、情景表述题,审题不全而丢分。
如给读书活动写宣传语,给校园禁烟提示牌写温馨提示语、给蔺相如、刘和珍写颁奖词等,都是情景表述题。
【对策】先划全审题点,摸清情景要求,然后再答题,第三检查是否全都落实在答案中。回顾高考考查情况,须全面审题,一一体悟。
14、作文题,时间不够、审题不准、硬伤太多、亮点缺乏而丢分。
【对策】
1)作文务必给足一小时。
2)明确三项目标——审题过关、减少硬伤、高分突破,其中,审题过关第一重要。
3)一个月准备一篇高考作文(素材积累和利用,自己的生活故事材料加感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文体,擦亮四个左右的亮点),字数在780到850字为最佳。
4)有选择性地读一些标杆文章,并从中借鉴。
5)每周写一篇作文,请求老师面批。
汇总复习内容与做法建议:
1、每周写改一篇作文,
2、每天翻译一篇课文(必修教材中的文言文),
3、每天理解背写一首名诗,
4、每天完成最弱项目的一道练习,
5、每天读思一则新闻,
6、每天读思一则短文。
汇总注意事项:
1、关于复习目标。始终要保持空杯心态,每天每节课都要有具体的复习目标和得力的执行计划,做到有事做,能做事,做得好。
2、关于记忆范文。反对机械性记忆别人范文,赞成领悟性记忆美文并在考试中能灵活运用。
1如何做好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大致分为逐题深入分析、汇总解决方案、应用解决方案这三步。
第一步:逐题深入分析。找出错题逐题分析:我的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注意:一道错题往往是由两个部分问题组成的:
(1)做题的状态决定发挥水平,细不细心等。
(2)之前学习知识的时候,由于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好,导致知识或题型掌握不到位。
第二步:汇总解决方案。对于刚才的分析,归纳出共性问题和解决方案。
注意:归纳和思考的时候,尽量避免自欺,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改正现在的问题。
第三步:应用解决方案。将解决方案与日常规划相联系,不断考察自己的执行情况。
注意:可以把解决方案加入到自己平时的学习规划中,或者贴在写字台前,定期(甚至是每天)检查落实情况。
下面展示我帮一位同学做的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举例
一、问题整体分析
1、做题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导致:
(1)省略中间步骤,想当然得出结果。
(2)根据直觉做题,思考的时候偏重于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整体分析。
(3)看完一遍之后未能立刻得出结论,第二遍没有再仔细思考,选了一个看起来好像正确的答案。
2、预习、学习、复习时,没有寻找本质、进行归类、增加联系,导致知识点遗忘。
二、可以改进的部分
1、预习和提高学习兴趣:
如何做一个好的预习?(帮助提高兴趣)
(1)准备相关问题,形成准备状态。
考试后一定要及时对错题进行分析,加深印象,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中语文试卷分析失分原因和改进措施》,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1.书写不规范、字迹不清。比如有的考生笔墨太浓,扫描后字迹变成小黑点,阅卷老师看不太清楚,影响得分。
建议:从阅卷的经验来看,有这么几点:
①写楷书,也就是说尽量不要连笔。
②字要写得稍大。
③需要写一大段文字时,写之前要规划好。
怎么办?一个字,练!如果你平时字写得丑,卷面糟糕,那就强迫自己慢慢写字,一笔一划地写。
2.出现别字。比如有学生把修辞手法“拟人”写成了“似人”,答题关键字写错了。
建议:多积累!答题一定要细心!
3.阅读题答题字数太多,没有步骤。
建议:考生要特别注意,语文阅读题也要注意答题步骤,有些可以分步骤给分。答题时写清楚要点就可以,字数太长反而导致要点不突出,有些答题还有字数限制。
比如问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考生只需要写“比喻”二字就可以,不用写“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审题不到位。
有的没看清题就动笔,没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如“正确的”、“不正确的”等限制词。答非所问自然会失分。
建议:认真认真再认真!
5.错位答题。
少数考生答案“错位”,再用箭头标注,这反而可能造成两道题全部失分。特别是高考,实行网上阅卷,老师只能看到扫描后对应的答题内容,若出现错位,两道题都会失分。
建议:平时考试就要养成好的习惯!学生一定要把卷面的题号对应好,防止答案错位。阅读题注意在相应答题区间作答。还有些考生作文忘记写标题,也冤枉丢分。
6.时间安排不当,先松后紧。
总有部分学生前面做题慢悠悠,后面做题急匆匆,造成后面习题答题时间紧张,或者没有足够时间检查,影响得分。
建议:一般试题赋分多少,就花相应的时间去做题。例如作文满分为60分,写作文的时间最好在一小时左右。如果被前面的难题绊倒,先果断放弃,做完其他题目再回头攻坚。切忌一味啃难题,白白浪费时间
高考语文十五种丢分现象及对策
1、字音字形题,耗时过多而丢分。
字音字形题耗时不要超过1分钟,否则既降低了答对的机率,还挤压了其他题的时间。俗称“丢双份”。我个人觉的,高考语文选择题多为复查负效题,不复查还好,越查越易改错。
【对策】选择常见100个多音字和100个常错形近字,遵循“以义定音定形”原则,适度联想发散,逐一记忆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词语(成语)运用题,不知分类而丢分。
成语题中只要出双重语义的一般是选择项,比如灯红酒绿、想入非非等。当然成语还有因不了解成语意思误用、因不明成语适用对象误用、因不明成语感情色彩误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对策】
1)选择100个常考成语和100个常错成语,逐一过关,每天一题,适当训练。
2)其他实词虚词不能放松。
3、语病辨析题,不分轻重而丢分。
语病题是命题人最头疼的题目,因为语言本就讲求约定俗成,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美,只比较哪个选择项更好一些——“认对不认错”。
【对策】汇总高考题,熟悉六种语病类型,分类解析,每周一题,适应训练。语病题是训练低效题。
4、实词理解题,教材不熟而丢分。
实词题与教材文言文联系最紧,出题点一般为教材内容。
【对策】汇总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每天一篇,翻译梳理过关。
5、文言筛选题、分析概括题,忽略原文而丢分。
【对策】文言筛选信息题的关键是将选择项内容代入原文,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排除。分析概括题除了要重视原文,代入原文外,还须盯紧该题设错的五大方面(搅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语意逻辑)。
6、文言翻译题,得分点不全而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