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完成了要及时进行总结汇报,下面小编整理了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总结1

为了进一步加强全乡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xx乡深入开展了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

一、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

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食品、冷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的个体经营户,督促办理卫生许可证,工商所与食品经营户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同时检查超市、商店销售米、面、油、酱油、醋五类商品有无质量安全认证标志,对没有标志的商品责令立即撤柜,作退货处理,在检查中发现1起销售未检疫的猪肉,并当场进行处罚,对食品安全流通环节着重抓经营主体资格、前置审批、食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市场准入”食品有效期等方面的监管取得成效。

二、加大食品源头污染,添加剂使用和过期变质食品专项整治力度。

对18户食品加工户,其中豆制品3户,卤菜加工3户、酒类3户、挂面加工户2户、餐饮业7户,进行监管检查,在检查中发现16户已办理卫生许可证,其中8户卫生许可证未年检,2户未办理卫生许可证,我们立即通知xx市场监督管理所,督促食品加工户办理卫生许可证,取得合法经营,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严格按标准操作,严禁使用敌敌畏,苯醇、非食品物和过期变质食品,如发现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依法追究责任。

三、对生猪屠宰户严格实行检疫检验,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工作台帐,对屠宰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使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同时对7户屠宰户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严格实行查证。

验据、检疫、检验制度,各尽其责,对违反食品安全的屠宰户坚决查处到底,给予重罚,由于管理到位,目前未发现一例有病疫进入市场。

四、强力推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严格执行蔬菜使用农药管理规定。

禁止使用高毒有机磷农药,宣传禁药的危害性与危险性,使放心蔬菜让广大人民群众吃的放心。

与乡中心学校管理责任书,严格按照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操作执行,并实行事故报告制度,制定紧急预案,完善一系列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库存环节监管和校园内小卖部进货渠道管理,申请乡政府会同相关执法部门对校园外的小吃部、小卖部进行集中整治,责令3家小卖部立即办理卫生许可证,通过整治,保证师生饮食安全。

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总结2

XXXX年,全市药品监管系统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注重创新思路,夯实监管基础,狠抓监管重点,提升监管成效,圆满完成了全年药品监管工作目标任务。

全市未发生源头性、系统性、突发性药品安全事故,药品市场秩序平稳可控、稳中向好。

药品专项整治、质量体系认证、监管技术支撑、不良事件监测等多项工作位于全省前列。

(一)搭建平台,完善药品安全责任体系。

市政府成立了21个部门共同参加的市药品安全委员会,健全了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统一协调全市药品安全工作。

6县市区也参照市药安委模式,成立了药安委组织机构,建立了政府领导、多方协作、有效运行的工作机制。

制定出台《XXXX市“十二五”药品安全保障规划》和任务分解方案,将“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省、市药品安全规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19个市级部门。

巩固农村药品和城市社区药品“两网”建设成果,全力抓好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海安县、通州区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被授予江苏省药品安全示范县(区)称号。

如皋市建成省级餐饮服务药品安全示范县(市)。

(二)集中整治,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一是集中整治注重检查实效。

组织开展为期4个月的药品生产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集中力量,对全市2263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的现场检查,现场检查覆盖率、完成率均达100%。

二是应急处置做到快速果断。

快速反应,开展铬超标药用胶囊应急处置,全面排查、有效管控流入我市的24万粒铬超标胶囊产品。

落实生产企业胶囊产品和原料的“批批检”制度,确保了上市药品安全放心。

三是专项检查突出民生重点。

针对影响群众用药安全的深层次问题,组织开展中药专项检查、保健药品非法添加药品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掺杂使假违法违规行为。

全市立案查处违法案件469件,查处涉案物品货值2511万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8个,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6起,查获了无注册证监测试纸生产窝点等一批大案要案。

(三)严控风险,强化药械全过程监管。

一是推进质量体系认证。

加快推进实施新版药品GMP,已有14家药品生产企业通过认证,通过比例居全省前列。

在药品生产企业推行风险管理,严控原料来源、物料平衡、出厂检验等关键节点。

全市20家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通过《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通过率100%。

二是推进基本药物质量监管。

对全市12家基本药物生产企业、23家基本药物配送企业进行全覆盖抽验,完成基本药物评价性抽验623批次、监督抽验463批次,评价性抽验合格率99.04%。

三是推进不良事件监测。

二是利用官方微博、短信平台等多种媒介继续发布药品安全知识和警示信息,提醒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提醒消费者外出就餐需注意饮食卫生,增强药品安全意识。

三是通过4个药品安全知识宣传站和各村(社区)与大型餐饮单位的LED电子显示屏,宣传熟制花生违法添加整治与加强禽肉购销监管。

四是继续发放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药品添加剂对比图片以及伪劣药品简要说明,大力宣传常见伪劣药品的辨别常识,引导消费者谨慎辨识,安全消费。

四、落实值班,做好应急

印发加强春节期间值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严阵以待,加强节日期间的值班工作,确保值班人员通信畅通。

妥善处置药品安全举报投诉和一般药品安全事件,落实节日期间药品安全“零报告”制度,重大药品安全事故按《北仑区突发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上报。

节日期间,各单位共受理投诉举报14起,均妥善处置,全区节日期间药品安全形势平稳,未发生重大突发药品安全事件。

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总结4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药品“两网一规范”建设工作效果,全面提升农村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在莼湖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村认真进行了药品安全村创建活动。

通过药品安全村创建,完善农村药品供应体系,规范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药品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努力,我村达到药品安全村标准,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制定方案

我村充分认识药品安全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将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组织召开动员会议进行部署,落实专人负责。

二、充分宣传

大力普及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知识,提高农民群众安全用药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宣传开展药品安全村创建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工作举措及实际成效,动员各方力量关心支持农村药品安全村创建工作,营造人人重视药品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组织实施

督促各涉药单位加强规范化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供应网建设,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加强对村卫生所合理用药和特殊药品规范管理。

四、加强检查

配合上级相关部门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使用假劣药品、非法渠道购入药品及无证生产经营药品等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药品安全整治工作总结5

为了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按上杭县创建药品安全示范县试点工作实施要求,并结合示范县乡镇考核评分标准,逐条分步落实,基本完成了动员部署,组织实施阶段的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设置及经费保障

为了更好地惯彻落实工作要求,我乡成立以主持政府工作副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及两网办主任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示范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同时成立了重大药械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组织和药品安全日常监管小组。

并且创建工作得到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划拨2万元作为创建经费。

二、健全和落实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

将药械质量安全工作列入乡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明确有关部门、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建立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经营单位是第一责任人”的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乡政府与相关单位签订药品安全责任书。

三、完善药品监督网、供应网建设

我乡有两名协管员,各村设一名安全信息员,并积极参与县药监部门法律法规,假劣药品鉴别等业务培训。

同时按照“市场运作,政府引导”原则,扩大药品供应覆盖面,加强对药品配送情况的检查,实现药品监督网覆盖100%行政村,药品供应网覆盖100%行政村。

并且公立医疗机构使用药品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村卫生室统一配送也逐步开展,零售企业和个体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均由合法企业供应。

四、加强日常巡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全年不定期对辖区内20家卫生医疗机构巡查40多次,对部分单位药物存放混乱,卫生条件差、虫蛀等现象提出口头警告。

未发现假药或不正规渠道进药。

协助药监部门协查假劣药3次共12个品种。

全年共上报药物不良反应17例,器械不良事件5例。

五、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咨询等多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关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努力增强全民药品安全意识,创建意识、参与意识,形成关注药品安全浓厚氛围。

六、不足部分

1、村民素质较低,药品安全意识有待于提高。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