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场踩踏事件应急处置方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商场踩踏事件应急处置方案1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在重大节假日、商场促销活动时,顾客大量增加,人员拥挤,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2)发生停电、火灾事故,或者出现其他造成人员恐慌事件时,顾客在疏散时,人员拥挤,也可能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1.2事故的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

(1)危害程度:拥挤踩踏事故会使人员肢体损伤、断肢、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踩踏致死。

(2)发生可能时间:节假日、商场优惠等高峰客流时期。

出现停电、火灾事故,或者出现其他造成人员恐慌事件时。

(3)影响范围:商场场所及周边区域。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公司应急指挥机构框架图如下:

2.2应急救援组织职责说明

2.2.1应急救援组长职责

公司应急救援组由总经理徐柳银担任组长。

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

组长主要职责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和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及相关规定。

(2)组织制定、修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队。

(3)审批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所需的监测仪器、防护器材、救援器材等的购置。

(4)检查、督促做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批准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6)及时向应急管理、消防及当地政府等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

(7)向周边单位通报相关情况,并根据事件情况向周边单位予以请求援助。

(8)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

(9)协调事件现场有关工作。

配合政府部门对环境进行恢复,事件调查等工作。

(10)负责督促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和基本防护方法的培训,向周边单位、敏感点等提供本单位有关危险化学品特性、救援知识等的宣传材料。

2.2.2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应急救援组办公室主管由企划经理封宇担任,主要职责如下:

1、应急办公室职责

(1)负责事故的逐级上报以及上传下达。

(2)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报警后,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组长不在时向副组长报告),及时向领导小组其他成员通报事故基本情况。

(3)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指令,及时将相关命令信息通知现场应急救援指挥小组和各应急救援小组。

(4)负责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

2、应急办公室主管职责

(1)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标定报警的方位、险情的等级等要素,及时拟定救援计划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2)根据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的授权,对各应急救援小组进行协调并下达有关命令。

及时发出请求支援或应急撤离的信息。

(4)事故信息报告内容

①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③事故的简要经过;

④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⑤已经采取的措施;

⑥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3.2接警报告和记录

接警报告是指接到执行事故抢险的指示或要求救援的报告,接报是实施抢险救援工作的第一步,对成功实施抢险救援起到重要的作用。

接警人(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①问清报告人姓名、单位部门和联系电话。

②问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单位、事故原因、危害波及范围和程度,同时做好电话记录。

③立即向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报告。

④尽快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按抢险救援程序派出抢险救援队伍。

⑤保持与急救队伍的联系,并视事故发展状况,必要时派出后继梯队予以增援。

3.3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及应急指挥

应急指挥机构根据应急响应分级进行启动:

(1)Ⅰ级应急响应

事故发现人或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在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赶赴现场的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小组报告,由公司应急指挥小组组长或安排专人报告上级部门,调集社会救援力量组织救援。

上级政府部门组织为现场应急组长,我公司服从其指挥,做好相应支援工作。

(2)Ⅱ级应急响应

事故发现人或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在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赶赴现场的同时,向公司应急指挥小组报告,由应急指挥小组组长调集公司内所有资源,对事故组织救援。

应急指挥小组组长为现场应急组长,各应急救援小组服从其指挥,并根据组长相关命令和本专项预案相关内容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3.4资源调配

充分利用内部应急资源,发挥协同应对作用,事故发生时,后勤保障组应立即通知公司其他岗位负责人,及时将用于事故中救援和医疗救护的纱布、绷带、担架、医药箱等应急物资运送至事故现场。

积极调动外部应急资源,发挥区域联防作用,事故发生时,及时通知地方政府和相邻单位调运应急资源,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迅速、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3.5应急救援

见综合应急预案“5.2.2应急救援”。

3.6扩大应急

当事故的性质、范围、影响区域、遇险人数、脱险人数发生变化时,应急响应过程中出现因措施不当、情况判断不准而造成事故扩大,乃至发生二次事故的情况,现场事故升级为Ⅰ级事故或有事故升级的可能时,需将Ⅱ级响应程序扩大至Ⅰ级响应程序。

应急响应的现场组长接警后要不断从各方面继续收集事故信息,判断事故灾情的变化,当发生事态无法有效控制时,立即向上一级政府部门应急组长请求扩大响应。

4.处置措施

4.1处置措施

(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知安保人员或值班经理。

接到警报后,各部门经理、主管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

(2)首先通知事故区域及附近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值班经理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儆好疏散抢救工作。

(4)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2.1事故应急照明

在疏散通道必要位置,疏散楼梯、配电室、水泵房、人员密集场所等处都应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持使用有效。

2.2事故疏散指示标志

(1)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目光亮,便于公众识别。

(2)各大厅应张贴应急疏散图,标明所在位置及疏散的方向。

2.3应急疏散出口的要求

(1)严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保证其畅通无阻,在应急情况下,应随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导人员。

(2)结合防火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口。

(3)安全出口门应向外开户。

三、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方案

3.1一般场所疏散方案

(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知安保队长或值班经理。

接到警报后,应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置,立即组织疏散。

(2)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事故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疏散抢救工作。

(4)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服从领导听众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3.2正确通报、防止混乱

单位领导疏散组在接报后,应首先通知事故区域及附近的人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3.3疏散处置程序

(1)口头引导疏散

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批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行疏散。

(2)广播引导疏散

在接到安全事故报警后,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事故广播系统,将指挥员的命、事故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

广播内容应包括:发生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3)强行疏导、疏散

如果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

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区域。

(4)制止脱险者重返事故现场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需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3.4被困人员的疏散

有关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散出来,要迅速报告。

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

四、疏散人员,应注意事项

4.1保持安全疏导秩序,防止出现拥挤、踩踏、摔倒的事故发生。

4.2应遵循的疏导顺序

(1)疏散先事故点(层),后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安全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

(2)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

疏散中应按先老、弱、病、残、妇,最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

(3)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求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4)疏散、控制事故现场,控制火势和火场排烟,为安全疏散创造有利条件。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