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艺活动疫情防控预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下载。
根据《⼴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关于印发<⼴东省各类风险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作要点>的通知》(粤卫疾控函
〔20XX〕1号)⽂件要求,全市各级⽂化场馆、镇(街)⽂化站及村(居)综合性⽂化服务中⼼、对外开放的不可移动⽂物保护单位严格认真处理好常态化下疫情防控和对外开放服务的关系,防⽌常态化下疫情反弹,保障⼈民群众⾝体健康和⽣命安全。
为做好防控⼯作,特制定本⼯作指引。
⼀、建⽴疫情防控机制
(⼀)全市各级⽂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镇(街道)⽂化站及村(居)综合性⽂化服务中⼼、对外开放的不可移动⽂物保护单位落实疫情防控⼯作措施和安全⽣产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负责⼈的疫情防控⼯作职责和内部责任机制,建⽴疫情防控管理体系。
(⼆)继续采取实名预约进馆的⽅式,实施适度有序开放,避免⼈员聚集,落实疫情追溯要求,最⼤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化场馆管控要求
(⼀)做好清洁消毒。
对公共区域、办公区域和桌椅、电⼦触摸屏、服装器具等公众容易接触的设备设施进⾏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保持环境卫⽣清洁,合理设置“已消毒”公⽰牌。
(⼆)配备防护物资。
配备消毒剂、医⽤⼝罩、⼀次性⼿套、⾮接触式体温测量⼯具等防护物资,加强洗⼿间的⽇常维护,有条件的可配备消毒设备,为公众和员⼯提供防护保障。
(三)确保有效通风换⽓。
⾸选⾃然通风,如使⽤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和排风⼝是否保持⼀定距离;运⾏过程中以最⼤新风量运⾏,定期对送风⼝等设备和部件进⾏清洁、消毒或更换。
(四)加强防疫宣传。
各场馆通过设置提⽰牌提⽰、LED显⽰屏播放、⽹站宣传等多种⽅式,使公众和员⼯充分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治知识、⽀持配合防控⼯作。
(五)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各场馆要加强与属地卫⽣健康部门的联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切实可⾏的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
场馆内设⽴应急处置区域,有条件的单位应设⽴临时隔离点或医疗救助点。
(六)做好员⼯健康管理。
落实员⼯健康动态监测制度,员⼯进⼊场馆⼀律佩戴⼝罩,⾃觉接受体温检测,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时报告。
(七)有序分步开放。
各场馆要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分区域分项⽬逐步恢复开放。
对不符合开放条件的场馆以及容易形成⼈员聚集和密切接触的.项⽬,应暂不开放。
(⼋)及时发布开放事项。
做好恢复开放公告公⽰⼯作,明确开放时间、预约⽅式、服务项⽬、⼊场须知等有关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
(九)加强⼈员进出管理。
科学设置进出场馆通道,安排专⼈严格管理,落实预约登记、佩戴⼝罩、测量体温、出⽰健康码(包括查验⾏程轨迹)、实名登记等制度。
对不配合或⼲扰防疫⼯作的,禁⽌进⼊场馆。
(⼗)采取⼈员限流措施。
各场馆可结合防控⼯作需要,对⼊场公众数量进⾏总量控制和动态调控。
提前规划开放范围,优先开放室外和⼈员分散区域。
安排专⼈疏导、分流到馆(站)的群众,避免形成⼈群聚集。
(⼗⼀)应急处置。
所在区域发⽣疫情后,要严格控制或暂停相关场馆开放;出现病例的场馆须⽴即暂停开放、封闭管理并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等处置措施。
三、⽂化活动管控要求
(⼀)继续采取分时段实名预约进⽅式开展服务,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作的最新要求,科学评估场地内可容纳的最⼤⼈流量,实施适度有序开放,最⼤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做好参加活动⼈员的⾝份登记和验证⼯作。
落实疫情追溯要求服务对象在各活动场所⼊⼝经验证预约号及“健康码”(包括查验⾏程轨迹)后⽅可进⼊活动场内。
没有预约及验证“健康码”,不得进⼊。
(三)做好参加活动⼈员体温检测⼯作。
落实对服务对象的体温检测等措施,要求参加活动⼈员全程佩戴⼝罩。
对体温异常(体温超过37.3℃)
或有明显呼吸道症状的`,应拒绝其进⼊活动场所,按防控指引进⾏处置。
(四)严格控制室内外活动的参加⼈数。
活动⼈数超50⼈的,要制定并报备疫情防控⽅案。
讲座、展览及封闭空间等的服务及活动应当严格控制参加⼈数承载量75%的规定,科学疏导⼈流,减少⼈员聚集。
⼤型群众性活动的参加⼈员原则上控制在举办场所最⼤容纳⼈数的50%以内,引导⼈员有序进出。
(五)⿎励和推⼴线上公共⽂化服务和线上⽂化活动。
公共图书馆、⽂化馆和博物馆等应通过各馆的数字化平台开展提供线上公共⽂化服务。
四、应急处置要求
(⼀)建⽴健全沟通机制
各⽂化场馆应当建⽴疫情应急沟通机制,了解卫⽣健康⾏政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服务中⼼等联系⽅式,并确保全体员⼯知晓;畅通疫情上报通道,发现疫情应当及时向属地卫⽣健康⾏政部门、⽂化和旅游⾏政部门报告。
(⼆)做好发现疫情时的应对处置
在⽂化场馆中如出现疑似疫情,应当⽴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管理,避免恐慌,在卫⽣健康部门指导下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最⼩单位,果断采取现场封锁、⼈员隔离等措施,同时配合卫⽣健康部门做好流⾏病学调査、清洁消毒等后续⼯作并暂时关闭场所。
五、实施属地管理
全市各⽂化场馆、镇(街)⽂化站及村(居)综合性⽂化服务中⼼、对外开放的不可移动⽂物保护单位疫情防控实⾏属地管理。
各县(市)区协助市,各镇(街)协助县(市)区⽂⼴旅体局严格落实⾏业监管责任,主动公布联系⽅式、承担属地公共⽂化场馆疫情防控相关⾏业管理事宜;要认真组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切实督促整改,并建⽴好⼯作台帐。
文艺活动疫情防控预案范文2
为落实经济建设和疫情防控两⼿抓、两不误的要求,科学精准的做好各类会议及活动期间的肺炎疫情防控,快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的各种突发状况,坚决防⽌疫情扩散蔓延,保障参加⼈员的公众健康和公共卫⽣安全,越北镇特制定本⽅案。
⼀、适⽤范围
本⽅案适⽤于冠疫情期间低风险地区举办活动及会议使⽤;中⾼风险地区原则上不举办⼤型活动,如必须举办的需要经上级专业风险评估后,经疫情防控领导⼩组批准后⽅可举办。
⼆、活动前的防疫准备⼯作
活动及会议前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动态,并做好以下防疫准备⼯作。
(⼀)成⽴防控⼯作组,落实防控责任。
活动主办⽅需要成⽴肺炎防控专项⼯作组,主要责任⼈为疫情防控第⼀负责⼈,对接区卫健局做好疫情防控⼯作。
针对会议议程制定相应防控⼯作⽅案并部署实施,执⾏突发公共卫⽣事件报告与处理⼯作应急预案。
(⼆)做好活动保障⼯作⼈员的健康管理。
主办单位应提前对参加本次活动保障的所有环节⼈员(包含接送车辆司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及本次防控⽅案培训。
明确活动相关的疫情防控⼯作要求。
对健康状况和⾏动轨迹开展信息排查,重点了解相关⼈员14天内有⽆到过疫情⾼中风险地区和其他重点地区,14天内有⽆发热、咳嗽及核酸检测的情况。
参加活动⼈员应承诺14天内健康且没有到过⾼中风险以及重点地区,否则劝其不得参加活动。
(三)做好参加⼈员会前的健康管理。
对于来⾃疫情⾼风险地区的⼈员,⾃抵达之⽇起进⾏14天集中隔离,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阴性的,可出席相关活动。
对于来⾃疫情中风险地区的⼈员,⾃抵达之⽇起进⾏14天居家隔离,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为阴性的,可出席相关活动。
对于来⾃疫情低风险地区外省来吉的⼈员,返乡进村持有3⽇内核酸阴性证明,凭绿码⾃由出⾏。
若⽆核酸检测,⽴即进⾏核酸检测(核酸结果阴性⽅可⾃由出⾏)等待其核酸检测报告为阴性时,可出席相关会议。
如到社区的将详细信息报备给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