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梯基本知识
1.1电梯的定义和分类
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设备,根据用途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乘客电梯、货物电梯、病床电梯等多种类型。
1.2电梯的组成部分
电梯主要由电动机、控制系统、轿厢、导轨、门系统等组成。掌握电梯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是确保电梯安全的基础。
1.3电梯的安全标志
学习了解电梯的安全标志和标识,包括安全出口、报警装置、紧急停车按钮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和操作。
二、电梯安全操作
2.1电梯的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电梯的正常使用方法,如乘梯时要注意站立位置,不要超载,不要乱按按钮等。
2.2电梯故障的应对措施
学习电梯故障时的应对措施,如停电情况下如何保证乘客的安全,遇到火灾时如何正确撤离等。
2.3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掌握电梯发生故障时的自救方法,如紧急停车按钮的使用、呼叫报警等。
三、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1电梯运行状态的监测
了解电梯日常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如观察是否有异常噪音、异味、振动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2电梯的定期维护
了解电梯定期维护的重要性,如定期检查电梯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行,及时更换磨损零件,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电梯的清洁保养
学习电梯的日常清洁保养方法,如定期清洁轿厢、门系统、按钮等,保持电梯的整洁和舒适度。
四、电梯事故处理
4.1电梯事故的种类和原因
了解电梯事故的种类和常见原因,如电梯开门故障、电梯坠落等,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判断和处理。
4.2电梯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学习电梯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保持冷静、呼叫维修人员、协助乘客安全等。
4.3电梯事故的事后处理
了解电梯事故发生后的事后处理流程,如进行事故调查、整改措施的制定等,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电梯安全意识培养
5.1电梯安全知识的普及
定期组织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和住户的电梯安全意识。
5.2电梯安全演练
定期组织电梯安全演练,让员工和住户熟悉电梯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3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监督机制,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
六、案例分析与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了解电梯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员工和住户的电梯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以上就是物业电梯安全培训内容的基本要点,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电梯事故,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大家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程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物业环境。
电梯的定义:
电梯是由电力进行拖动,具有乘客或载货的轿厢,运行于垂直的或与垂直方向倾斜不大于15度角的两侧刚性导轨之间,运送乘客或货物的固定设备。
电梯设备简介
1.结构组成
电梯有机房、轿厢、厅门、井道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1)机房部分,包括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电源柜及排风设备;
(2)轿厢部分,包括轿厢、安全钳、安全窗、自动开门机、平层装置、操纵箱等;
(3)厅门部分,包括厅门、召唤按钮箱、层楼显示装置等;
(4)井道部分,包括导轨、对重装置、缓冲器、限速器钢丝绳张紧装置、随行电缆、限位装置、平衡链或平衡绳等
2.电梯的基本结构
(1)曳引系统
功能:输出动力,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轿厢运行。
组成: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曳引轮、曳引绳及导向轮。
(2)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自由度,控制轿厢和对重必须沿着导轨上下运行。
组成:导轨、导轨架、导靴。
(3)轿厢系统
功能:是电梯的组成部分。
组成:轿厢架、轿厢体。
(4)门系统
功能:是确保乘客安全出入厅门和轿门的出入口。
组成:门套、门扇、自动门锁、轿门以及开门机等。
(5)重量平衡系统
功能:平衡轿厢的对重之间的重量差。(平衡系数40%—50%,计算:额定载重×1.7=对重重量)。
组成:对重架、对重块、补偿装置(超过30米要安装)。
(6)电力拖动系统
功能: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组成: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电动机调速装置、速度反馈装置。
(7)电气控制系统
功能:对电梯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组成:操纵装置、楼层显示器、控制柜、平层装置等。
(8)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保证电梯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行,防止和消除运行中的一切危及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组成: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机械)、端站保护装置(电气)。
3.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1)超速(失控)保护装置——限速器、安全钳;
(2)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的保护装置——强迫减速开关、终端限位开关、终端极限开关;
(3)撞底(冲顶)保护装置——缓冲器;
(4)层门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确保在门没有关闭时电梯不能启动运行;
(5)门的安全保护装置——轿门设置门光电装置和安全触板;
(6)电梯不安全运行防止系统——轿厢超载报警装置、限速器断绳开关、选层器断带开关等;
(7)不正常处理系统——机房曳引机的手动盘车工具、自备发电机以及轿厢安全窗等;
(8)供电系统断、错相保护装置——相序保护继电器等;
(9)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轿厢慢速移动装置;
(10)报警装置——轿厢内与外界联系的警铃、电话和摄像系统。
4.电梯可能发生的事故
(1)轿厢失控,超速运行。
由于电磁制动器失灵,减速箱的蜗轮、蜗杆的齿轮、轴、销等折断以及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等情况发生时,那么正常的制动手段已无法使电梯停止运行,使轿厢失去控制,造成运行速度超过极限速度(即额定速度的115%)。
(2)终端越位
由于平层控制电路出现故障,轿厢运行到顶层端站或底层端站时,不停而继续运行或超出正常的平层位置。
(3)冲底或冲顶
当上终端限位装置失灵等,造成电梯冲向井道顶部,称为冲顶,当下终端限位装置失灵或电梯失控,造成电梯轿厢跌落井道底坑,称为蹲底。
(4)不安全运行
由于限速器失效,层门、轿门不能关闭或关闭不严、超载、电动机断相、错相等状态下运行。
(5)非正常停止
由于控制电路出现故障,安全钳误动作或电梯停电等原因,都会造成在运行的电梯突然停止。
(6)关门障碍
电梯在关门时,受到人或物体的阻碍,使门无法关闭。
电梯运行原理与维修保养
1.运行原理
现在就简单地介绍电梯。电梯的控制系统由PC机和输入输出部分等组成。
(1)可编程序控制器(PC)
PC采用8位或16位微处理器为核心,使用了可编程序存储器,具有存储指令、执行逻辑、顺序、计时、计数、运算等功能。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靠对输入信号不断地进行监视(输入信号来自象按钮、传感器和行程开关这类装置),当检测到的信号状态已改变时,控制系统随即作出反应,通过用户编制的机内逻辑,产生输出信号,这些输出信号控制被控系统的外部负载,如继电器、电动机、指示灯和报警器等。
(2)输入输出部分
将系统中发出指令或信号的按钮、开关、传感器(如基站总电源钥匙开关、轿内指令选层按钮、厅门召唤按钮、超速开关、安全开关、安全触板开关、限位开关、厅门联锁开关、安全窗开关、平层干簧继电器等)作为PC的输入。同时在系统中设有有、无司机操纵的转换开关及检修慢车开关,以实现有、无司机转换和检修状态下的要求;将系统的执行结构如接触器、继电器、轿内和厅外层楼指示灯、报警器等作为PC的输出部分。
(3)控制过程简述
1.有司机操纵
上班时,司机接通基站总电源钥匙开关,电梯打开电梯门,进入轿厢将有、无司机操纵转换开关拔至有司机位置(这时电梯门自动开闭程序不起作用)。当PC接收到乘客发出的请求信号及安全保护装置的信号后,PC将对内存进行顺序扫描,选择相应的控制程序,通过输出端发出信号,控制接触器动作,使电梯正常起动、加速运行。起动电抗器的切除时间,可根据乘坐舒适感,通过PC中的时间继电器方便的进行设置。当电梯运行接近停层的层楼时,干簧继电器发出信号,PC接到干簧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后自动断开快车继电器,通过慢车继电器控制电梯进入换速、平层、停车。待电梯停靠层站后,司机通过按钮控制打开电梯门,以完成接客、送客的任务。
2.无司机操纵
在无司机操纵的情况下,电梯的开关门、起动、加速、换速、平层及停车均通过PC自动控制。电梯开关门时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一般为4—5s。
3.检修慢车状态
在需要检修时,可通过检修慢车开关来控制。当接通检修慢车开关时,PC处于失电状态,各种控制程序不起作用,司机只能通过按钮操纵,使电梯慢速运行。
4.停电保持
电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若突遇停电,PC将保存停电时的现场数据,在电源重新接通时,将自动恢复停电时现场数据,控制电梯运行。
5.应急处理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PC将不断地对各种离散信号进行采集鉴别,对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不正常信号(如安全保护装置失灵等),将立即停止执行正常运行控制程序,转入故障保护,对整个控制系统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发生事故。
2.电梯的一般保养
无论有无电梯操作工,维护人员每天应查看机房1—2次。除保持机房的整洁外,要闻一下有无异味,摸一下电动机、曳引机等温升是否过高,听有无异响和异常震动。
(1)每周检查一次抱闸间隙,间隙要小于0.7mm,间隙过大应予调整。曳引机安全钳、极限开关等钢丝绳和连接情况,轿厢内各项设备的工作情况。
(2)每月应对电梯的减速器和各种安全装置、井道设施、自动门结构、曳引轮导向轮的滑动轴承间隙等,都要认真细致地检查。
(3)每季度要对各传动部分(曳引机、导向轮、曳引绳、门传动结构),各安全装置(电磁制动器、限速器张紧装置、安全钳),各电控系统(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行程开关、电阻等)要认真经常和调整一次,清除各元件上的灰尘和油污,发现有问题的部件,能修则修,不能修则换,坚决杜绝带病工作。
(4)每年当电梯运行满一年后,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检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对电梯的机械、电器、各安全装置的现状,主要零部件的磨损度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修理。调换磨损超过允许值的零部件,测量电器的绝缘电阻和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检查电梯的供电线路,损坏的立即修复。
经过全面检查后的电梯,运行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电梯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
1.盘车放人操作
电梯运行供电中断、电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驶,将乘客困在轿厢内时,电梯维修人员应安慰乘客,让他们安静等待,不要擅自行动,以免发生伤害,为解救乘客,修理人员应进行盘车放人操作。
盘车放人的方法:
(1)操作前先通知被困人员,盘车操作已经开始,请乘客予以配合。
(2)盘车放人一般由2人在机房进行,操作前必须切断总电源开关,一人用开闸扳手打开制动器,另一人盘车。当轿厢盘至最近楼面时(轿门地坎应不高于或低于厅门地坎600mm),应停止盘车,使制动器复位。
(3)电梯操作工用厅门钥匙打开紧急门锁,协助乘客离去。
(4)盘车时应缓慢进行,尤其当轿厢轻载状态下往上盘车时,防止因对重侧重造成溜车,当对无齿轮曳引机的高速电梯进行盘车时,应采用渐进式,一步步松动制动器,以防止电梯失控。
2.电梯湿水处理
电梯的结构与建筑物紧密相连,当建筑物因某种原因漏、渗水而影电梯运行时,除从建筑设施上采取堵漏措施外,还应采取应急措施。
(1)当底坑出现少量进水或渗水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停止运行,断开总电源。
(2)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见5轿厢停于进水层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轿厢进水。
(3)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很多时,应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事故。
(4)对湿水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如采取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线管等方法。在确认湿水消除、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并经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对计算机控制的电梯,更需仔细检查,以免烧毁线路板。
(5)电梯恢复运行后,要详细填写湿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记录清楚并存档。
3.发生火灾、地震时处理
(1)发生火灾时处理:发生火灾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并采取措施。
1.及时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
2.对于有消防功能的电梯,应立即按动消防按钮,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供消防员使用。对于无此功能的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驶到基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
3.使乘客保持镇静,疏导乘客离开轿厢,并关闭厅门和切断总电源。
(2)发生地震时处理
1.一旦有震感应就近停梯,乘客离开轿厢,如被困在轿厢内则不要外逃,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2.地震过后应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正常使用。
一、
电梯的定义:
电梯是由电力进行拖动,具有乘客或载货的轿厢,运行于垂直的或与垂直方向倾斜不大于15度角的两侧刚性导轨之间,运送乘客或货物的固定设备。
电梯设备简介
1.结构组成
电梯有机房、轿厢、厅门、井道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1)机房部分,包括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电源柜及排风设备;
(2)轿厢部分,包括轿厢、安全钳、安全窗、自动开门机、平层装置、操纵箱等;
(3)厅门部分,包括厅门、召唤按钮箱、层楼显示装置等;
(4)井道部分,包括导轨、对重装置、缓冲器、限速器钢丝绳张紧装置、随行电缆、限位装置、平衡链或平衡绳等
2.电梯的基本结构
(1)曳引系统
功能:输出动力,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轿厢运行。
组成: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曳引轮、曳引绳及导向轮。
(2)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自由度,控制轿厢和对重必须沿着导轨上下运行。
组成:导轨、导轨架、导靴。
(3)轿厢系统
功能:是电梯的组成部分。
组成:轿厢架、轿厢体。
(4)门系统
功能:是确保乘客安全出入厅门和轿门的出入口。
组成:门套、门扇、自动门锁、轿门以及开门机等。
(5)重量平衡系统
功能:平衡轿厢的对重之间的重量差。(平衡系数40%—50%,计算:额定载重×1.7=对重重量)。
组成:对重架、对重块、补偿装置(超过30米要安装)。
(6)电力拖动系统
功能:提供动力对电梯实行速度控制。
组成:曳引电动机、供电系统、电动机调速装置、速度反馈装置。
(7)电气控制系统
功能:对电梯运行实行操纵和控制。
组成:操纵装置、楼层显示器、控制柜、平层装置等。
(8)安全保护系统
功能:保证电梯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行,防止和消除运行中的一切危及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组成: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机械)、端站保护装置(电气)。
3.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1)超速(失控)保护装置——限速器、安全钳;
(2)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的保护装置——强迫减速开关、终端限位开关、终端极限开关;
(3)撞底(冲顶)保护装置——缓冲器;
(4)层门门锁与轿门电气联锁装置,确保在门没有关闭时电梯不能启动运行;
(5)门的安全保护装置——轿门设置门光电装置和安全触板;
(6)电梯不安全运行防止系统——轿厢超载报警装置、限速器断绳开关、选层器断带开关等;
(7)不正常处理系统——机房曳引机的手动盘车工具、自备发电机以及轿厢安全窗等;
(8)供电系统断、错相保护装置——相序保护继电器等;
(9)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轿厢慢速移动装置;
(10)报警装置——轿厢内与外界联系的警铃、电话和摄像系统。
4.电梯可能发生的事故
(1)轿厢失控,超速运行。
由于电磁制动器失灵,减速箱的蜗轮、蜗杆的齿轮、轴、销等折断以及曳引绳在曳引轮上打滑等情况发生时,那么正常的制动手段已无法使电梯停止运行,使轿厢失去控制,造成运行速度超过极限速度(即额定速度的115%)。
(2)终端越位
由于平层控制电路出现故障,轿厢运行到顶层端站或底层端站时,不停而继续运行或超出正常的平层位置。
(3)冲底或冲顶
当上终端限位装置失灵等,造成电梯冲向井道顶部,称为冲顶,当下终端限位装置失灵或电梯失控,造成电梯轿厢跌落井道底坑,称为蹲底。
(4)不安全运行
由于限速器失效,层门、轿门不能关闭或关闭不严、超载、电动机断相、错相等状态下运行。
(5)非正常停止
由于控制电路出现故障,安全钳误动作或电梯停电等原因,都会造成在运行的电梯突然停止。
(6)关门障碍
电梯在关门时,受到人或物体的阻碍,使门无法关闭。
电梯运行原理与维修保养
1.运行原理
现在就简单地介绍电梯。电梯的控制系统由PC机和输入输出部分等组成。
(1)可编程序控制器(PC)
PC采用8位或16位微处理器为核心,使用了可编程序存储器,具有存储指令、执行逻辑、顺序、计时、计数、运算等功能。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靠对输入信号不断地进行监视(输入信号来自象按钮、传感器和行程开关这类装置),当检测到的信号状态已改变时,控制系统随即作出反应,通过用户编制的机内逻辑,产生输出信号,这些输出信号控制被控系统的外部负载,如继电器、电动机、指示灯和报警器等。
(2)输入输出部分
将系统中发出指令或信号的按钮、开关、传感器(如基站总电源钥匙开关、轿内指令选层按钮、厅门召唤按钮、超速开关、安全开关、安全触板开关、限位开关、厅门联锁开关、安全窗开关、平层干簧继电器等)作为PC的输入。同时在系统中设有有、无司机操纵的转换开关及检修慢车开关,以实现有、无司机转换和检修状态下的要求;将系统的执行结构如接触器、继电器、轿内和厅外层楼指示灯、报警器等作为PC的输出部分。
(3)控制过程简述
1.有司机操纵
上班时,司机接通基站总电源钥匙开关,电梯打开电梯门,进入轿厢将有、无司机操纵转换开关拔至有司机位置(这时电梯门自动开闭程序不起作用)。当PC接收到乘客发出的请求信号及安全保护装置的信号后,PC将对内存进行顺序扫描,选择相应的控制程序,通过输出端发出信号,控制接触器动作,使电梯正常起动、加速运行。起动电抗器的切除时间,可根据乘坐舒适感,通过PC中的时间继电器方便的进行设置。当电梯运行接近停层的层楼时,干簧继电器发出信号,PC接到干簧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后自动断开快车继电器,通过慢车继电器控制电梯进入换速、平层、停车。待电梯停靠层站后,司机通过按钮控制打开电梯门,以完成接客、送客的任务。
2.无司机操纵
在无司机操纵的情况下,电梯的开关门、起动、加速、换速、平层及停车均通过PC自动控制。电梯开关门时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一般为4—5s。
3.检修慢车状态
在需要检修时,可通过检修慢车开关来控制。当接通检修慢车开关时,PC处于失电状态,各种控制程序不起作用,司机只能通过按钮操纵,使电梯慢速运行。
4.停电保持
电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若突遇停电,PC将保存停电时的现场数据,在电源重新接通时,将自动恢复停电时现场数据,控制电梯运行。
5.应急处理
电梯在运行过程中,PC将不断地对各种离散信号进行采集鉴别,对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发现不正常信号(如安全保护装置失灵等),将立即停止执行正常运行控制程序,转入故障保护,对整个控制系统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以防止发生事故。
2.电梯的一般保养
无论有无电梯操作工,维护人员每天应查看机房1—2次。除保持机房的整洁外,要闻一下有无异味,摸一下电动机、曳引机等温升是否过高,听有无异响和异常震动。
(1)每周检查一次抱闸间隙,间隙要小于0.7mm,间隙过大应予调整。曳引机安全钳、极限开关等钢丝绳和连接情况,轿厢内各项设备的工作情况。
(2)每月应对电梯的减速器和各种安全装置、井道设施、自动门结构、曳引轮导向轮的滑动轴承间隙等,都要认真细致地检查。
(3)每季度要对各传动部分(曳引机、导向轮、曳引绳、门传动结构),各安全装置(电磁制动器、限速器张紧装置、安全钳),各电控系统(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行程开关、电阻等)要认真经常和调整一次,清除各元件上的灰尘和油污,发现有问题的部件,能修则修,不能修则换,坚决杜绝带病工作。
(4)每年当电梯运行满一年后,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技术检查,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对电梯的机械、电器、各安全装置的现状,主要零部件的磨损度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修理。调换磨损超过允许值的零部件,测量电器的绝缘电阻和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检查电梯的供电线路,损坏的立即修复。
经过全面检查后的电梯,运行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电梯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
1.盘车放人操作
电梯运行供电中断、电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驶,将乘客困在轿厢内时,电梯维修人员应安慰乘客,让他们安静等待,不要擅自行动,以免发生伤害,为解救乘客,修理人员应进行盘车放人操作。
盘车放人的方法:
(1)操作前先通知被困人员,盘车操作已经开始,请乘客予以配合。
(2)盘车放人一般由2人在机房进行,操作前必须切断总电源开关,一人用开闸扳手打开制动器,另一人盘车。当轿厢盘至最近楼面时(轿门地坎应不高于或低于厅门地坎600mm),应停止盘车,使制动器复位。
(3)电梯操作工用厅门钥匙打开紧急门锁,协助乘客离去。
(4)盘车时应缓慢进行,尤其当轿厢轻载状态下往上盘车时,防止因对重侧重造成溜车,当对无齿轮曳引机的高速电梯进行盘车时,应采用渐进式,一步步松动制动器,以防止电梯失控。
2.电梯湿水处理
电梯的结构与建筑物紧密相连,当建筑物因某种原因漏、渗水而影电梯运行时,除从建筑设施上采取堵漏措施外,还应采取应急措施。
(1)当底坑出现少量进水或渗水时,应将电梯停在二层以上,停止运行,断开总电源。
(2)当楼层发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见5轿厢停于进水层的上二层,停梯断电以防轿厢进水。
(3)当底坑井道或机房进水很多时,应立即停梯,断开总电源开关,防止发生短路、触电事故。
(4)对湿水电梯应进行除湿处理,如采取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线管等方法。在确认湿水消除、绝缘电阻符合要求并经试梯无异常后,方可投入运行。对计算机控制的电梯,更需仔细检查,以免烧毁线路板。
(5)电梯恢复运行后,要详细填写湿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记录清楚并存档。
3.发生火灾、地震时处理
(1)发生火灾时处理:发生火灾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并采取措施。
1.及时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
2.对于有消防功能的电梯,应立即按动消防按钮,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供消防员使用。对于无此功能的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驶到基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
3.使乘客保持镇静,疏导乘客离开轿厢,并关闭厅门和切断总电源。
(2)发生地震时处理
1.一旦有震感应就近停梯,乘客离开轿厢,如被困在轿厢内则不要外逃,保持镇静等待救援;
2.地震过后应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正常使用。
电梯在日常生产活动中使用很频繁,我们接触到的频率非常高,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掌握和熟知电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安全使用电梯须知安全使用电梯须知
1.•搭乘电梯前应留心松散、拖曳的服饰(例如长裙、礼服等),以防被层、轿门夹住运行,造成人身伤害。
2.•请勿搭乘没有张贴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或合格证超过有效期的电梯(合格证通常张贴于轿内明显的位置),这样的电梯有可能不安全。
3.•严禁企图搭乘正在进行维修的电梯,此时电梯正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一旦搭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4.•管理员必须指导乘客正确使用电梯。
5.•请勿让儿童单独乘梯,儿童一般不了解电梯安全搭乘规则,遇到紧急情况也缺乏及时、镇静的处理能力。
6.•切忌使用过长的细绳牵领着儿童或宠物搭乘,应用手拉紧或抱住,以防细绳被层、轿门夹住运行造成安全事故住运行造成安全事故。
7.•杂物电梯仅能用作运送图书、文件、食品等物品,没有针对载人的安全措施,严禁人员搭乘杂物电梯。
8.•乘客请勿将流水的雨伞、雨靴带入轿厢,清洁员在清洗楼板时不得将水流带入轿厢,以防弄湿轿厢地板而使乘客滑倒,甚至带入的水流顺着层门和轿门地坎间缝隙处进入井道而发生电轿门地坎间缝隙处进入井道而发生电气设备短路。
9.•搬运体积大、尺寸长的笨重物品搭乘时,应请专业人员到场指导协助,进出轿厢时切忌拖拽,也不得打开轿顶安全窗将长物品伸出轿外,以免损坏电梯设备,造成危险事故
10.•当搭乘距离在2个楼层之内时,由于候梯时间的原因搭乘电梯未必能更先到达,而且可能会降低大楼电梯的总输送效率,建议走行楼梯,同时也利于健康。
11.•呼梯时,乘客仅需按亮候梯厅内所去方向的呼梯按钮,请勿同时将上行和下行方向按钮都按亮,以免造成无用的轿厢停靠,降低大楼电梯的总输送效率。
12.•爱惜候梯厅内和轿内的按钮,要轻按,按亮后不要再反复按压,禁止拍打或用尖利硬物(如雨伞尖端)触打按钮,以免缩短按钮使用寿命甚至发生故障。
13.•候梯时,严禁倚靠层门,以免影响层门开启或开门时跌入轿厢甚至因层门误开启或开门时跌入轿厢,甚至因层门误开(电梯故障)时坠入井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严禁手推、撞击、脚踢层门或用手持物撬开层门,以免损坏层门结构,甚至坠入井道。
14.•电梯层、轿门开启时,禁止将手指放在层、轿门的门板上,以防门板缩回时挤伤手指。电梯层、轿门关闭时,切勿将手搭在门的边缘(门缝),以免影响关门动作,甚至挤伤手指。
15.•进入轿厢前,应先等层门完全开启后看清轿厢是否停在该层站(故障严重的电梯可能会出现层门误开),切忌匆忙迈进,以免造成人身坠落伤亡事故。若否,切忌将头伸进井道窥视轿厢,以免发生人身剪切伤亡事故。
16.•进出轿厢前,应先等层门或轿门完全开启后看清轿厢是否准确平层在该层站,即轿厢地板和候梯厅地板是否在同一平面(故障电梯会平层不准确),切忌匆忙举步,以免绊倒。若否,切忌将手、腿伸入轿门与井道间缝隙处,以免轿厢突然启动造成剪切伤亡事故。
17.•进出轿厢时,注意拐仗、高跟鞋尖跟不要施力于层门地坎、轿门地坎或二者的缝隙中,以免被夹持或损坏地坎。
18.•请勿向电梯门地坎沟槽内丢扔硬币、果核等异物,以免影响层、轿门的启闭,甚至损坏门系统。若不慎将物品落入到轿门与井道缝隙中,请勿自行采取措施,应立即通知电梯专业人员协助处理。
19.•进出轿厢时,切忌在轿厢出入口处逗留,也不要背靠安全触板(或光幕),以免影响他人搭乘或层、轿门的关闭,甚至遇到开门运行故障时会发生人身剪切伤亡事故。进入轿厢后乘客应往轿厢里面站,请勿离轿门太近,以免服饰或随身携带的物品影响轿厢关门,甚至被夹住
20.•搬运大件物品时,应通知管理员,并请其在现场给予协助;若需保持层、轿门的开启应按住开门按钮“<|>”,禁止用纸板、木条等物品插入层、轿门之间,或用箱子等物件拦阻层、轿门的关闭,以免损坏层、轿门部件,造成危险。
21.•电梯层、轿门正在关闭时,请勿为了赶乘电梯或担心延误出轿厢而用手、脚、身体或棍棒、小推车等直接阻止关门动作。虽然正常的层、轿门会在安全保护装置的作用下自动重新开启,但是一旦门系统发生故障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正确的方法是等待下次,或按动候梯厅内呼梯按钮,或按动轿内开门按钮,使层、轿门重新开启。
22.•切勿超载搭乘电梯。轿厢承载超过额定载荷时会超载报警且电梯不能启动,乘客减少至允许载重时,蜂鸣器停止鸣响,门会自动关闭正常运行。严重超载时会发生溜梯,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事故。
23.•进入轿厢后,请勿乱按非目的层站按钮,以免造成无用的停靠,降低大楼电梯的总输送效率。正常情况下禁止尝试按动警铃按钮,以免误导电梯值班人员前来救援
24.•请勿在轿内大声喧哗、嬉戏、乱蹦乱跳,左右摇晃,以免安全装置误动作造成乘客被困在轿内,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25.•轿厢运行过程中,禁止乘客企图用手扒动轿门。一旦扒开门缝,轿厢就会紧急制停,造成乘客被困在轿内,影响电梯正常运行。
26.•搭乘时切忌在轿内倚靠轿门,以免影响轿门的正常开启、损坏轿门或开启时夹持衣物,甚至会当轿门误开时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27.•请保护显示器、警铃按钮、摄像头等设备,请勿将口香糖贴在按钮上,请勿在轿内乱写乱划,乱抛污物,保持轿内清洁,以保证电梯的使用寿命。
28.•电梯因停电、安全装置动作、故障等原因发生乘客被困在轿内时,乘客应保持镇静,使用轿内报警装置电话、警铃按钮等通讯设备及时与电梯值班人员联络,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等候时为防止轿厢突然启动而摔倒最好蹲坐着防止轿厢突然启动而摔倒,最好蹲坐着或握住轿厢扶手。专业人员前来救援时,应配合其行动。
29.•乘客被困在轿内时,严禁强行扒开轿门或企图从轿顶安全窗外爬逃生(安全窗仅供专业人员进行紧急救援或维修时使用),以防发生人身剪切或坠落伤亡事故。轿厢有通风孔,不会造成窒息;轿厢的应急照明能持续一段时间。
30.•乘客发现电梯运行异常(例如层、轿门不能关闭,有异常声响、振动或烧焦气味),应立即停止乘用并及时通知电梯专业人员前来检查修理,切勿侥幸乘用或自行采取措施。
31.•电梯所在大楼发生火灾时,禁止企图搭乘电梯逃生,应采用消防通道疏散。电梯的消防控制功能仅供专业的消防人员使用,不响应乘客的召唤。
32.•发生地震时,禁止企图搭乘电梯逃生。轿内乘客应设法尽快地在最近的安全楼层撤离轿厢。
33.•电梯发生水淹(例如因大楼水管破裂)时,禁止乘客搭乘。轿内乘客应设法尽快地在最近的安全楼层离撤轿厢。
34.•严禁非专业人员未经允许进入电梯机房、监控室、井道(通过检修门等)、底坑,以防受到运动的部件伤害,或者进行错误操作导致电梯发生事故。
35.•通往机房的通道和机房进出口请勿堆放物品,要保持畅通无阻,以免影响专业人员日常维保和紧急情况下的救援与修理或者堆放物引起火灾。
36.•电梯层门钥匙、操纵盘钥匙、机房门钥匙仅能由经过批准的且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人使用,严禁非专业人员或乘客擅自配置而随便使用,以防造成人身伤亡或设备损坏。
37.•禁止私自拆装候梯厅内、轿内的操纵盘等各类电梯部件(例如当按钮面板松脱时)进行修理,以免造成电梯故障或遭到电击。
38.•除使用说明书允许的载货电梯外,禁止使用机动叉车在轿厢内起卸货物,以免造成设备损坏。
•发现其它乘客有危险的乘梯动作或状态时,应善意地进行劝阻,并向其说明危险性。
电梯的定义:
电梯是由电力进行拖动,具有乘客或载货的轿厢,运行于垂直的或与垂直方向倾斜不大于15度角的两侧刚性导轨之间,运送乘客或货物的固定设备。
电梯设备简介
1.结构组成
电梯有机房、轿厢、厅门、井道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1)机房部分,包括曳引机、限速器、控制柜、电源柜及排风设备;
(2)轿厢部分,包括轿厢、安全钳、安全窗、自动开门机、平层装置、操纵箱等;
(3)厅门部分,包括厅门、召唤按钮箱、层楼显示装置等;
(4)井道部分,包括导轨、对重装置、缓冲器、限速器钢丝绳张紧装置、随行电缆、限位装置、平衡链或平衡绳等
2.电梯的基本结构
(1)曳引系统
功能:输出动力,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轿厢运行。
组成: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曳引轮、曳引绳及导向轮。
(2)导向系统
功能:限制轿厢和对重的自由度,控制轿厢和对重必须沿着导轨上下运行。
组成:导轨、导轨架、导靴。
(3)轿厢系统
功能:是电梯的组成部分。
组成:轿厢架、轿厢体。
(4)门系统
功能:是确保乘客安全出入厅门和轿门的出入口。
组成:门套、门扇、自动门锁、轿门以及开门机等。
一、电梯基本知识
1.1电梯的定义和分类
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设备,根据用途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乘客电梯、货物电梯、病床电梯等多种类型。
1.2电梯的组成部分
电梯主要由电动机、控制系统、轿厢、导轨、门系统等组成。掌握电梯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是确保电梯安全的基础。
1.3电梯的安全标志
学习了解电梯的安全标志和标识,包括安全出口、报警装置、紧急停车按钮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正确使用和操作。
二、电梯安全操作
2.1电梯的正确使用方法
了解电梯的正常使用方法,如乘梯时要注意站立位置,不要超载,不要乱按按钮等。
2.2电梯故障的应对措施
学习电梯故障时的应对措施,如停电情况下如何保证乘客的安全,遇到火灾时如何正确撤离等。
2.3紧急情况下的自救方法
掌握电梯发生故障时的自救方法,如紧急停车按钮的使用、呼叫报警等。
三、电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1电梯运行状态的监测
了解电梯日常运行状态的监测方法,如观察是否有异常噪音、异味、振动等,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2电梯的定期维护
了解电梯定期维护的重要性,如定期检查电梯的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行,及时更换磨损零件,保证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3电梯的清洁保养
学习电梯的日常清洁保养方法,如定期清洁轿厢、门系统、按钮等,保持电梯的整洁和舒适度。
四、电梯事故处理
4.1电梯事故的种类和原因
了解电梯事故的种类和常见原因,如电梯开门故障、电梯坠落等,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判断和处理。
4.2电梯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学习电梯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保持冷静、呼叫维修人员、协助乘客安全等。
4.3电梯事故的事后处理
了解电梯事故发生后的事后处理流程,如进行事故调查、整改措施的制定等,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五、电梯安全意识培养
5.1电梯安全知识的普及
定期组织电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和住户的电梯安全意识。
5.2电梯安全演练
定期组织电梯安全演练,让员工和住户熟悉电梯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3建立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监督机制,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
六、案例分析与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深入了解电梯事故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员工和住户的电梯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以上就是物业电梯安全培训内容的基本要点,只有深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电梯事故,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大家通过培训能够提高对电梯安全的重视程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物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