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1

为了认真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的各项工作,提高我们学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入学校和课堂,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活动主题:

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三、时间安排:

四、活动内容:

(一)成立“防灾减灾日”宣传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形式多样的活动: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提高安全意识;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的活动方案,并布置活动安排。

2、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对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大型玩具等建筑设施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落实责任,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3、各班老师和保育员与学生一起观看防灾减灾动画片《蟾童》,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并记录下活动照片。

4、制作一期有关防震减灾的主题板报,展示在学校的显眼位置。

5、利用电子屏幕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的宣传,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全校师生传达防灾减灾知识。

6、利用校讯通平台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的宣传,发布通知、文章等形式,提醒师生关注并参与活动。

7、举行防震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警惕性,增强全校师生面对灾难的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师生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创建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出贡献!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2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个“防灾减灾日”。为了认真做好第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我校制定了以下方案。

首先,我们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主题。我们将大力弘扬我国传统的防灾减灾文化,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为重点。我们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师生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时间将从5月9日持续到15日,其中5月12日是正式的“防灾减灾日”。

活动领导小组由王兴义担任组长,冉胜刚担任副组长,吴燕、朱乾益、余玉江、梁永碧以及各班班主任担任成员。

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加强领导,提高安全意识。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我们要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活动氛围。我们将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并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此外,我们还将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包括防震应急避震等演练,以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我们还将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从5月10日开始,我们将对学校的教学楼、校园环境、学校师生思想工作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整改,以防患于未然。

在活动要求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将其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将防灾减灾活动列入学校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开展活动,务求实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我们将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通过这次“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相信可以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应对各类灾害事件提供更好的保障。我们希望全校师生都能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3

四川大地震学校伤亡惨重,这是一个沉重的教训。为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国家要求各地学校重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并要求学生掌握地震知识,做好自我保护。

一、演练目的

地震应急演练的目的是让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后的紧急疏散程序和线路。通过这样的演练,我们能够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的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我们还能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他们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前准备

1、在演练前,我们会召开班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并分析学校的应急避震环境条件。我们会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我们也会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三、演练要求

在演练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基本要求:

1、在地震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要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要按照规定的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四、组织机构

在演练中,我们会组织以下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各班班主任 __ __

信号员:__

(2)教室室内指导

各班班主任

教室室内指导的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地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也就是学校内的操场。在操场上,学生需要按照平时上操的队形站好并蹲下。

③、班主任要一直跟队,指导学生按照疏散线路撤离教室,并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在演练中,我们会有一些工作组负责疏散线路沿线的工作:

教学楼楼梯:

二层转身台: __ __

一层转身台: __ __

南门门口: __

楼房西拐北角:__

楼房东拐北角:__

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的职责:

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1)拍照: __

(2)播音员: __

升旗操场: __

工作组的职责是负责学生到达操场后的纪律,确保各班站队位置并蹲下。

五、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我们会有一个播音员宣读演练的启动程序,提醒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即将开始。大家要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接着,班主任会重申演练的程序和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 __老师操作。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或双手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4个同学要面向墙角,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2分钟。

3、“地震警报”信号结束后,__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哨)。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经过去,现在需要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地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的撤离路线如下:

一楼二年组:走东安全门,二、二先走,二、一跟后从东安全门,在老师指导下站队2队撤到操场,按体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一年组:一、一先走,一、二后走,从北门西门在老师指导下站2队撤到升旗操场按平时上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一楼西侧走北门西门,三、二先走,三、一后走,站2对撤到操场,按上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二楼西侧六年组:六、二先走,六、一后走,在老师指导下站2队从楼道西侧下楼,从南门出楼,往西走撤到操场,按平时上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二楼东侧,四、五年组:撤离顺序是五、一,五、二,四、一,四、二。

在老师指导下,站2队从楼道东侧下楼,从南门出去往东走撤到升旗操场按平时上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楼上楼道西,六、二先走六、一后走。

在老师指导下,站2队沿走廊西侧下楼,从南门出去往西走撤到操场按平时上操队形站好并蹲下。

六、演练总结

1、清点人数。

2、请领导小组组长__校长总结讲话。

3、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4

预测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提出预防和防治措施,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我镇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和依据,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灾害损失。

一、基本情况

(一)孕灾环境

红白段横跨多个大地构造单元,北西、南东两侧发育,北川——映秀大断裂和江油——灌县大断裂,中间则密集平行分布众多次发生断层,又被后期平移断裂切割,形成网络分布格局,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受长期地质营力的作用,特别是“5.12”地震后,岩体稳定的力学结构受到破坏。

该地区属中山沟谷切割地貌,高差大,地形陡,沟谷多呈“v”字型,水系发育,呈树枝状,水位随季节变化,汛期受暴雨影响陡涨陡落。

该区域植被覆盖率70%左右,局部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二)诱发因素

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量,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

(三)危险对象

区内工矿企业、居民点众多,交通线路原水系分布,旅游景点初具规模。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已制约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根据以上因素,结合地质灾害调查成果,预测如下:

地质灾害发生的次数、规模及危害均将有所增加,红白是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1、松林村四组——木瓜坪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地区地形陡峻,地质构造作用强烈,矿山开采工程活动频繁,暴雨集中且强度大,洪水冲刷侵蚀作用强烈,特别是“5.12”地震后,该区域极易诱发和产生地质灾害,应特别注意广青路沿线、赵家坪滑坡、岳家山泥石流、干河口滑坡、马槽滩泥石流、将军岩崩塌、水磨沟地面塌陷等不稳定地质灾害。该地区地质灾害具有类型多、规模大、稳定性差、治理难等特点,严重危害矿业生产、农林生产、交通建设和职工居民安全。

2、红白镇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该区沿石亭江和通溪河分布,受区域地质构造影响岩体破碎,完整性、稳定性较差。残坡积松散堆积物覆盖厚度大,河流、水位在汛期陡涨陡落,易引发滑坡。应密切注意椅子框潜在崩塌,石岗坪潜在滑坡及金河磷矿子弟校滑坡。瞿家山地裂缝有大规模滑坡发生的先兆,应加以注意。

3、峡马口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红钟公路新修段危险性斜坡群,红金公路新修段危险性斜坡群,桦头尖——红星煤矿一带的泥石流等。

以上各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明显的季节性,降雨量和降雨强度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的汛期,要特别注意6月底-9月上中旬的区域性暴雨和局部暴雨对该区的影响,可能诱发该地区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

二、预防措施

(一)加强领导,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规和要求。

(二)制定地质灾害防御预案,落实预防措施,分户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

(三)建立“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体系。

防御地质灾害是一项社会公益性工作,“群测群防、群专结合”是防御地质灾害的根本方针。大力宣传和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普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基本的地质灾害识别、监测、预报知识和避让措施,强化防灾、减灾和救灾意识。增强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在灾情发生时应及时出动,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及时监测方法得当,组织避险措施得力,险情信息反馈迅速。

(四)完善制度,协调配合,增强应急反应能力。

红白镇已成立地质灾害防御领导机构,完善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加强与防洪、气象、地震、救灾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为制定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供正确依据。确保镇、村、组三级之间信息畅通,联系密切。

组织有关负责人和责任人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地区重点地质灾害和危险区进行巡回检查,了解其发展趋势,督促有关部门落实预防措施,努力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

根据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安排以下几条汛期巡回检查路线:

1、红白——西部惊奇欢乐谷;

2、红白——峡马口——钟鼎寺;

3、红白——观通桥——金莲池。

重点预防区域:

(一)赵家坪地面塌陷

1、采空区回填,采区预留保安矿柱,防止塌陷继续下陷和诱发新的地质灾害。

2、坑道闭坑道应严格按规范验收,特别是对采空区的处理,闭坑报告的提交应严格按程序,并要求真实客观反映井下情况。

3、禁止非法进入矿井挖掘残余矿柱。

4、搬迁采空区上部及塌陷影响区居民。

(二)岳家山泥石流

1、首先应要求治理泥石流上游形成区的滑坡、崩塌防止河道两岸的松散残坡积物淤积河道,切断泥石流的物质来源。

2、清理河道中已经淤粉的松散堆积物,保证水流畅通,避免洪水直接冲刷坡积物。

3、重要建筑设施前方应修建楔形分流堤,防止被泥石流直接冲击。

4、关停区域内不合法小矿井。

5、未作治理工程时,应以避让为主,建议搬迁泥石流影响区居民,并禁止在该区域修建长久性建筑物。

6、应急路线应由中间向两侧撤离,随时保证道路的畅通无阻。

7、汛期应有雨情、水位、泥位专职值守,定期观测,形成数据体系。并定期上报。

(三)桦头尖泥石流

1、完善群防群测体系,长期应有专人观测雨情及泥位变化。

2、治理分水岭附近的滑坡,可采用坡改梯,坡面种草,坡脚稳拦,以防止大量松散物淤积河道。

3、河道被阻塞段应采用排导的方式,同时岩坡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4、径流区分段设立挡墙,逐级降低泥石流的冲击。

(四)红白镇松林村四组至木瓜坪村

由于“5.12”特大地震后,该区域形成了一个地质灾害带,虽然该村村民已全部搬迁到红白镇集镇区域临时安置,但也严重影响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

综合上述,应采取主要措施如下:

(一)加强领导,增强防危意识;

我镇非常重视该项工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镇有关部门负责人、各村支部的防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协调处理防危工作。

(二)根据各村灾害点情况,全面落实了预防方案和措施,落实了防御责任人,值班报警制度,重点地质灾害长期监测,监测人员要做好记录,建立了镇、村、组三级地质灾害防御体系。把灾害减轻到最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组织机构:

为了更好地落实汛期防灾预案、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等各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镇政府决定建立红白镇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队。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指挥长:XXX

副指挥长:XXX

应急分队成员:XXX

红白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系统由红白镇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以及各村、矿山企业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领导小组和抢险队组成。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5

一、演习时间、参加人数、地点、内容

时间:20__年4月22日9:30——10:30

人数:全体幼儿和教职工

地点:幼儿园

内容:地震、火灾报警及教室遇到地震、火灾时的安全疏散

二、演习领导小组及应急小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各班班主任及配班教师

三、准备工作

1、准备警报声;

2、各班教师组成二组:负责幼儿安全疏散、幼儿安全教育;

3、师生事先熟悉园内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等处,下楼梯方法、顺序、路线;

4、幼儿园楼道安全疏散示意图

5、灭火器、湿毛巾每人一份

四、疏散原则

1、一楼为先二楼为后,靠近楼梯班级为先远离楼梯班级为后;

2、听见演习警报后,带班教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与配班教师以最快速度有序地组织和带领幼儿按逃生路线疏散、逃离。

五、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

1、幼儿在教室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在听到警报时,不要慌张,要镇静,保持清醒的头脑,然后按照拟定的路线进行迅速疏散、逃离。

要求:

(1)听到火警后各班老师迅速打开教室门,指挥幼儿用毛巾捂住口鼻,排成1-2排,低下身子,沿墙角边有秩序的撤离;

(2)教师引导幼儿逃生时,教育幼儿不抢道、不惊慌;

(3)教师要组织幼儿有序撤离,带班老师前、配班老师后。

不许漏下一名幼儿。

(4)地震警报后老师有序带领幼儿拿起书包护头蹲下。

2、重点危险地带专人把守(楼梯口、楼道转弯处)班级人员分工明确(队伍前、中、后位置安排到位)

3、集中大操场

要求:各班清点并报告人数,组织幼儿有序排队

4、演习结束

为了提高幼儿园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我园计划进行一次地震和火灾应急演习。演习时间定为20__年4月22日上午9:30至10:30,参与演习的人员包括全体幼儿和教职工。演习地点设在幼儿园内。

演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地震和火灾的报警以及教室遇到地震和火灾时的安全疏散。为了确保演习的顺利进行,我们组建了演习领导小组和应急小组。领导小组的组长是林青,副组长是陈惠云,其他成员包括各班的班主任和配班教师。

在演习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准备好警报声,以便在演习中使用。其次,每个班级的教师需要组成两个小组,负责幼儿的安全疏散和安全教育。同时,师生们需要提前熟悉幼儿园内的安全通道、安全出口以及下楼梯的方法、顺序和路线。我们还准备了幼儿园楼道安全疏散示意图,以便在演习中使用。此外,每个人还需要配备灭火器和湿毛巾。

在演习中,我们将遵循以下疏散原则:一楼的班级优先疏散,二楼的班级稍后疏散;靠近楼梯的班级先疏散,远离楼梯的班级稍后疏散。一旦听到演习警报,带班教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并与配班教师迅速有序地组织幼儿按照逃生路线疏散和逃离。

具体的操作程序如下:幼儿在教室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一旦听到警报,不要慌张,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然后按照事先制定的路线迅速疏散和逃离。对于火警,各班老师应迅速打开教室门,指导幼儿用毛巾捂住口鼻,排成1-2排,低下身子,沿着墙角有秩序地撤离。在引导幼儿逃生时,教师要教育幼儿不要抢道和惊慌,同时要组织幼儿有序地撤离,带班教师在前面,配班教师在后面,不能漏下任何一个幼儿。对于地震警报,老师应有序地带领幼儿拿起书包护头并蹲下。

在演习过程中,我们还将重点加强对危险地带的监控,例如楼梯口和楼道转弯处,以确保安全。同时,班级人员将根据明确的分工在队伍的前、中、后位置进行安排。最后,我们将集中在大操场进行集合,各班清点并报告人数,组织幼儿有序排队。

演习结束后,我们将对演习进行总结和评估,以便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通过这次演习,我们相信幼儿园的师生们将更加熟悉应急避险的流程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6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全校师生可以掌握正确的应急避震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的紧急疏散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发生时,学校的防震减灾应急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这次演练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

演练指挥:

职责:全面负责演练准备工作,组织和协调各个小组的工作,对整个演练负总责。

演练副指挥:

职责:指挥播放“模拟地震音效”(一分钟)后,播放“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同时兼顾二、三楼学生撤离时的纪律管理。

琚松涛职责:负责各班安全撤离后的场外指挥,安排各班到指定地点,并维护现场秩序,掌握现场情况和各班各年级的人数,上报现场情况等。

2、教室室内指挥组:

组长:

成员:

职责:现场指挥程序安排

(1)“模拟地震音效”发出后,立即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教师指导学生迅速以书本或坐垫等护头,蹲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并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响起后,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到走廊成两列纵队集合,听到“疏散信号”后,按照指定的路线有序地往安全地带“操场处”疏散。到达指定地点后,班主任要整理并清点本班同学的人数,并及时上报到年级组长处。全体疏散结束后,四个年级组长再分别上报给琚松涛。

(3)班主任要始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3、室外场地指挥组:

组长:

职责:撤离过程中的场地(操场)指挥和维持现场纪律

(1)组织师生在指定位置避震,每班成两列纵队面向教学楼蹲下。

(2)稳定师生情绪,维护秩序,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3)演练结束后,有秩序地组织学生返回教室。

4、卫生医疗小组:

职责:携带应急药品,随时待命,一旦有意外擦伤的学生或教师,医疗组及时处理。(在地震警报结束后,第一时间到操场食堂门口待命)

5、资料收集组:

职责:收集演练全过程的影像、新闻等资料

6、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组长:琚松涛

教学楼第一层:

教学楼第二层:

教学楼第四层:

综合楼:

职责:地震警报响起后,各班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地到走廊成两列纵队集合。班主任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成两列纵队到走廊集合,双手以书抱头作保护状,按楼层顺序疏散。

楼层老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

三、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

全体师生

3.时间:

四、演练准备

1.全体教职工明确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任务和注意事项。

2.演练前,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和自习课进行学生的动员工作和纪律要求。学生要学习有关避震知识,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了解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班主任要安排时间,组织本班学生进行应急避震演练,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直到学生操作熟练。班级要排好队形,保证前后门畅通,一列队从前门撤离,一列队从后门撤离,然后在走廊集合。在下楼梯时,要挨着扶手,不允许串队。(练习期间要教育学生做到:①认真对待,不搞过场;②听从指挥,有序疏散;③遇事不慌,头脑冷静;④积极主动,团结协作。)同时,要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4。学生疏散时,楼梯通道每排通行2人。

5.组成相关工作小组,确定人员,明确职责。行政人员要检查并确保负责年级的演练前期工作按时按质完成。

五、演练要求

1.各组各负其责,在相关楼层、转弯点维持纪律的老师,要做到没有无岗人,人人有责任。

2.各班主任要严密组织,认真对待,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注意班级前后门要畅通,不堵死后门。发挥班干部、团队干部的作用,班内要安排好逃生小组,组长要胜任。逃生小组和座次安排要便于有秩序疏散,各班要有本班逃生疏散思路。

3.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4.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5.按规定的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总指挥在学校广播系统中宣布:“马鞍山培正学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现在开始”。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副指挥张桢指挥广播室播放“模拟地震音效”(时长一分钟)。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护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等物品保护头部。避震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一分钟后,副指挥指挥解除“模拟地震音效”信号。

4、老师让学生睁眼抬头,并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发出一楼“紧急疏散”信号。

2、每班靠前后门的两位学生立即把门打开,教师迅速将全班学生分成两路纵队,并指挥其有秩序地出门。

3、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地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4、具体演练撤离路线根据课间操出操中规定的路线进行,学生有序撤离。

5、学生撤离后,课任老师组织学生在操场有序站好。

6、组长按顺序向琚松涛报告,内容为:“某年级###名师生参加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全部安全撤出,无人受伤,请指示。”。

答复:“请全体师生听从指挥,原地待命。”(四个年级组长报告结束后)

副指挥向指挥报告:“报告指挥:马鞍山培正学校共###名师生参加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全部安全撤出,无人受伤,请指示。”。

指挥宣布:“马鞍山培正学校防震减灾疏散演练圆满结束。”。

郭锐组织退场:

返回顺序:按平时课间操规矩,由东西两侧按顺序进入教室。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7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和幼儿在地震灾害和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

演练将于20__年12月7日下午开始,在幼儿园内进行。

三、参加人员

参加演练的人员包括幼儿园全体教师和幼儿。

四、准备工作

1、成立由园长担任组长的“紧急避险领导小组”。

2、在20__年12月7日下午,全园教师将学习演练方案,明确各项要求,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在活动时间12月7日,班主任将进入教室向幼儿讲解紧急避险疏散演练的顺序和要求。当警报声响起时,正式开始演练。

五、演练组织与管理

本次演练的组长是张,成员为各班主任。

六、演练流程

1、幼儿排队:当听到演练警报声时,教师将迅速组织班级幼儿排成第一和第二两个纵队。

2、撤离教室:幼儿将从前后门撤离到大操场。

3、幼儿从教室撤离时,要双手护头一个接一个地迅速撤离。

4、清点人数:幼儿撤离后,教师将带领幼儿到指定的位置,幼儿将继续双手护头蹲下。班主任将进行人数清点。

5、第一遍演练结束后,各班将返回教室,并进行第二次演练。

七、注意事项

1、所有工作人员务必保持镇静有序,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

2、在幼儿疏散过程中,严禁推挤,以防发生意外。在任何情况下,前面的幼儿停下,后面的幼儿也应停下,前面的幼儿动,后面的幼儿跟着动。如果有幼儿绊倒,后面的幼儿应立即稍作停顿,并由教师扶起并撤离。

3、在听到演练警报声后,按照撤离顺序,有秩序地向教室外的指定区域疏散。当撤离的路线上已经有其他班级的撤离队列时,应等待其他班级队列通过后,紧随其后撤离。

4、所有人员应认真学习防震避险知识,并且要严肃认真、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演练任务。

5、要求各班在疏散时按照指定的行走路线前进,避免出现无序的局面。所有参与组织的教师应牢记行走路线,并引导幼儿,确保幼儿了解如何行走。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8

一、总则

1、目的

为了确保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的影响。结合本院具体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2、工作原则

本方案的工作原则是:“统一有序、快速高效、沉着稳妥、周密细致”。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全校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和职责详见总预案。

三、保障措施

1、保卫处和后勤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学校各种教学和生活设施。对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如教学楼、实验楼、大礼堂等处的走廊)进行检查,保持畅通,并设立醒目的疏散通道标志。

2、财务部门应在预算中拨出专项资金以备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应急使用,并加强对资金和信贷帐目的应急管理。

3、综合管理处、后勤服务中心、卫生科应储备一定量的生活必需品、药品,以及抢修、抢救的设备、车辆、备品备件等应急救灾物资。

4、基建处和后勤管理处应定期检查校内建筑,尤其是老旧建筑,及时采取修缮和应急保护措施,确保安全。

四、应急响应

(一)临震应急反应

1、当上海市发布地震预报时,根据上级指示和地震预报情况,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临震应急”预案,并迅速作出部署。

2、通知学院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以及各级指挥人员立即上岗,并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工作。

3、学生处、工会、保卫处等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对师生员工进行有组织的撤离和疏散。

4、后勤管理处和后勤服务中心及物业等部门应根据职责分工,迅速落实生活必需品的配备和供应。

5、领导小组应统一指挥、协调各级抢险队伍,有序地进行抢险救援准备工作。

6、保卫处负责加强治安保卫及校园秩序稳定的保障措施以及重要、关键部位的防护措施。

7、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抗震救灾准备情况。

8、纪检部门负责监督与检查各级抗震救灾机构和队伍的组织落实。

(二)震后应急方案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1

为了认真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的各项工作,提高我们学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入学校和课堂,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活动主题:

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三、时间安排:

四、活动内容:

(一)成立“防灾减灾日”宣传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形式多样的活动: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提高安全意识;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的活动方案,并布置活动安排。

2、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对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大型玩具等建筑设施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落实责任,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3、各班老师和保育员与学生一起观看防灾减灾动画片《蟾童》,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并记录下活动照片。

4、制作一期有关防震减灾的主题板报,展示在学校的显眼位置。

5、利用电子屏幕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的宣传,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全校师生传达防灾减灾知识。

6、利用校讯通平台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的宣传,发布通知、文章等形式,提醒师生关注并参与活动。

7、举行防震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警惕性,增强全校师生面对灾难的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师生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创建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出贡献!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2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个“防灾减灾日”。为了认真做好第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我校制定了以下方案。

首先,我们紧紧围绕今年“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主题。我们将大力弘扬我国传统的防灾减灾文化,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为重点。我们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师生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时间将从5月9日持续到15日,其中5月12日是正式的“防灾减灾日”。

活动领导小组由王兴义担任组长,冉胜刚担任副组长,吴燕、朱乾益、余玉江、梁永碧以及各班班主任担任成员。

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要加强领导,提高安全意识。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其次,我们要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活动氛围。我们将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并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此外,我们还将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包括防震应急避震等演练,以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后,我们还将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从5月10日开始,我们将对学校的教学楼、校园环境、学校师生思想工作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整改,以防患于未然。

在活动要求方面,我们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将其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要将防灾减灾活动列入学校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开展活动,务求实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我们将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通过这次“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相信可以提高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应对各类灾害事件提供更好的保障。我们希望全校师生都能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防震疏散演练方案范文3

四川大地震学校伤亡惨重,这是一个沉重的教训。为了提高地震应急能力,国家要求各地学校重视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并要求学生掌握地震知识,做好自我保护。

一、演练目的

地震应急演练的目的是让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后的紧急疏散程序和线路。通过这样的演练,我们能够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学校的地震应急工作能够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我们还能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他们在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

二、演练前准备

1、在演练前,我们会召开班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并分析学校的应急避震环境条件。我们会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我们也会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三、演练要求

在演练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基本要求:

1、在地震来临时,不要惊慌,要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