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下面小编整理了大型活动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型活动踩踏事故应急预案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确保发生学生踩踏时各项应急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总指挥:院长
副总指挥:副院长
(一)、事故应急队伍
1、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2、突发事件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3、现场安保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4、医疗保障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二、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院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和发布解除救援行动的信息,各小组按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岗位责任、互相配合的运行原则,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向当地上级或当地有关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三)、领导小组成员在突发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政教处要加强对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后勤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照明设备正常。
4、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凡使用学校场馆,组织3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都要经主管校长同意,主管校长要落实负责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贯彻谁审批谁负责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
5、后勤部门确保校医在校,校医室常备一定应急医疗物资。
6、值日行政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学校,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的值日行政,或请其他行政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三、突发公共事件等级(共五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I级):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者事件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II级):已经或可能导致10—29人死亡,或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或重伤50—100人的突发事件,或者事件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III级):已经或可能导致3—9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或者事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四)、较大突发公共事件(IV级):已经或可能导致1—2人死亡,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重伤3人以上9人以下,事件在本地区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突发紧急事件。
(五)、一般突发公共事件(V级):无人员死亡、重伤1—2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事件的影响局限在一定范围的突发紧急事件。
四、事件的处理
(一)、详情见前面的“三、组织机构内每个人员的责任”中的“(三)家长接待和后勤支援”的内容。
(二)、针对发生事件,为吸取教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六、主要负责人:XXX
大型活动踩踏事故应急预案篇3
为有效预防和及时处置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件的发生,依据《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突发事件总体应急处置预案》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1、学院成立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组,分管院领导任组长,后勤管理处、学生处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为院办、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和系部负责人。
2、工作职责:大型活动的审查与批准;大型活动现场的安全检查与指导;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
二、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
1、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
在举行各种大型活动前,各单位要严密组织,周密计划,明确要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告诫学生在参加大型活动时,要自觉遵守秩序,服从指挥,相互礼让,注意安全。
严禁在楼道口嬉笑打闹、搞恶作剧,严禁堵塞消防通道。
2、学院及各所属单位举办各类大型文体活动,必须按有关规定实行报批制度,制定安全保卫方案,落实安全保卫措施。
3、后勤管理处要针对大型活动的特点,及时开展安全检查。
重点检查应急疏散通道是否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各种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无损,开展活动的各类设施是否安全牢固。
4、特别重大的大型活动,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上级公安机关报告,请求公安机关派出警力维护秩序和处置突发事件。
5、改进和完善大型活动聚集场所的安全设施,避免发生群集、拥挤现象。
增加安全出口的数量,合理设计出口的宽度,保证安全出口的畅通。
露天组织大型活动时,要利用栅栏、路障等固定器材,对大面积的开阔区域进行分割,做好进出路线设计方案,控制人群出入的行进方向。
检查楼道、楼梯的各项安全设施和照明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必要时应增加照明设备,保证活动场所的亮度。
6、各单位参与活动的人员要有专人带队,有序组织进场与退场。
必要时组织单位可以提前进行预演。
7、大型活动举办单位或后勤管理处要派出足够的力量维护现场秩序、随时处置各种突发事件。
8、根据大型活动的需要,完善医疗救护、消防救护、治安巡逻等安全防护措施。
三、踩踏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1、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分为现场指挥组、紧急处置组、医疗救护组、秩序维护组。
2、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时,现场指挥组在紧急处置的同时,应立即向分管院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3、活动组织单位和安全保卫人员应控制局势,稳定秩序,制止拥挤,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将师生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在现场滞留,避免各种继发性灾害。
大型活动踩踏事故应急预案篇4
为了有效预防大型群众性活动发生拥挤踩踏事件,掌握防踩踏安全知识,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如下:
一、防拥挤踩踏常识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经常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防止踩踏积压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上下楼梯的教师要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拥挤堵塞现象的发生。
(6)上课期间,教学大楼的所有大小门都要打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或者火灾等问题,便于及时有效地疏散。
(7)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要及时组织疏导,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一旦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在现场的教师要马上报告学校领导。
(9)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遵守学校规定,特别是上下楼道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二、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为有效应对公共场所突发性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特制定以下安全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各直属单位主管领导
办公室设在安保处。
二、应急预案
(一)踩踏事故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群众造成的伤害。
1.启动应急预案。
踩踏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启动相关安全预案。
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
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做好伤亡者家人的工作。
2.快速疏导现场人员。
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员,让群众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
3.紧急救护伤者。
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
4.如何进行现场急救。
当群众受伤后,在事发现场应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
(1)大量出血不止的处置。
受伤者被伤及较大的动、静脉血管,流血不止时,必须立刻采取止血措施。
常见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指压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是用干净、消过毒的厚纱布覆盖在伤口,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压,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缠绕住纱布,以便持续止血。
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近心端),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2)发生骨折的处置。
发生骨折后,应设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发生位移。
固定时,应针对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绑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
受伤者发生骨折无大量出血,且事故发生地离医院较近时,可让受伤者原地不动,等待医生救助。
(3)呼吸与心跳停止的处置。
对呼吸与心跳停止的伤者,应采取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办法进行抢救。
人工心肺复苏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在现场救助他人时使用。
受伤者呼吸与心跳停止时,正确及时的现场救护可挽救其生命。
(二)消防应急预案
1.发现火灾(爆炸)时,应立即向119报警,报警人员在报警时应同时说清着火(爆炸)地点、部位、燃烧物品、火灾状况等。
2.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通知单位内部义务消防员及医疗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参加救火行动。
3.全体在场工作人员、义务消防员必须立即加入扑救火灾行动。
在现场领导指挥下,疏散救护工作要有条不紊,责任到人,由各安全员负责进行引导护送,向安全区疏散,同时要查清现场是否有遗漏人员。
4.派人员查看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随时向119指挥中心通报火情,根据火情切断电源、可燃性气体源,依据需要拨打112救援电话,指挥义务消防队和增援人员灭火抢救、伤员,疏散物资,及时控制火势蔓延。
5.在向119报警后,及时派出人员接应消防队和清除交通通道障碍,疏散周边人员物资,做好警戒工作。
6.现场指挥员有权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决定如下事项:使用各种水源,限制用火用电直至停止使用,划定警戒区,实行道路封闭等。
制定应急预案是为了在遇到无法预料的突发事故时,可以及时作出应急响应,下面小编整理了大型活动踩踏事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大型活动踩踏事故应急预案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确保发生学生踩踏时各项应急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稳定社会秩序和校园秩序,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事故应急领导组织机构
总指挥:院长
副总指挥:副院长
(一)、事故应急队伍
1、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2、突发事件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3、现场安保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4、医疗保障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二、应急领导小组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院长是应急预案的总指挥,根据事故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和发布解除救援行动的信息,各小组按统一指挥、分级响应、岗位责任、互相配合的运行原则,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及安抚工作;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向当地上级或当地有关部门通报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提出要求支援的具体事宜,配合上级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三)、领导小组成员在突发事故前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制定应急预案和落实各项措施,完善工作机制和应急保障系统。
2、政教处要加强对教师师德规范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
要识别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所在,重点防范,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守秩序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3、后勤部门要经常性地对学校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以及场地、房屋和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确保走廊、楼道的畅通,照明设备正常。
4、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凡使用学校场馆,组织300人以上的大型活动都要经主管校长同意,主管校长要落实负责人员的安全工作职责,贯彻谁审批谁负责和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
5、后勤部门确保校医在校,校医室常备一定应急医疗物资。
6、值日行政履行值日工作职责,坚守学校,有事外出必须告知另外的值日行政,或请其他行政代履行值日工作职责。
三、突发公共事件等级(共五级)
(一)、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I级):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重伤100人以上,或者事件可能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二)、特大突发公共事件(II级):已经或可能导致10—29人死亡,或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或重伤50—100人的突发事件,或者事件可能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III级):已经或可能导致3—9人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或者事件可能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紧急事件。
(四)、较大突发公共事件(IV级):已经或可能导致1—2人死亡,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重伤3人以上9人以下,事件在本地区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突发紧急事件。
(五)、一般突发公共事件(V级):无人员死亡、重伤1—2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事件的影响局限在一定范围的突发紧急事件。
四、事件的处理
(一)、详情见前面的“三、组织机构内每个人员的责任”中的“(三)家长接待和后勤支援”的内容。
(二)、针对发生事件,为吸取教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和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