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食品经营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食品经营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

餐厅卫生制度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餐厅卫生制度的几个要点:

1. 餐桌、椅子、地面和玻璃等公共区域要保持整洁,同时配备公共痰盂和洗手设施。

2. 餐厅要保持每天清洁两次,每周进行大扫除,以确保无蝇、无蜘蛛等害虫。

3. 不允许销售变质、生虫的食品,同时要确保小餐具使用后进行洗净、消毒和保洁。

4. 服务人员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在工作前和便后进行手部洗手和消毒。

5. 点心和熟食必须在防尘防蝇的玻璃柜中销售,同时要使用清洁的售货工具。

6. 服务人员在工作时禁止佩戴戒指、手链和涂指甲油。

凉菜间(冷荤间、熟食间)制度的要点如下:

1. 凉菜的制作必须做到“五专”,即专人、专室、专工具、专冷藏和专消毒。同时,在凉菜制作间入口处设有预进间,供工作人员二次更衣、洗手和消毒使用。

2. 凉菜制作间必须安装空调设施,以保持室温低于25℃。

3. 凉菜制作前必须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 凉菜制作前要对刀具、砧板、台面和手进行消毒,并记录消毒情况。

5. 在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配制的成品凉菜,发现腐败变质或其他异常情况时,不得进行加工。加工用的蔬菜、水果等食材必须洗净消毒,未经处理的食材不得带入凉菜制作间。

6. 工作人员在凉菜间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和口罩,并保持个人卫生,在操作前要进行手部洗手和消毒。

7. 熟食必须当天制作当天销售,过夜隔夜食品需回锅加热后销售,不得销售变质食品。

8. 工作结束后要清洗消毒工具和容器,同时做好制作间的清洁卫生工作。

9. 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也不得在凉菜间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初(粗)加工间制度的要点如下:

1. 初加工间必须有专用的加工场地,使用专用的工具和容器,不得加工使用腐败变质的原料。

2. 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要分开清洗,水产品要在专用水池中清洗,禽蛋在使用前要洗净外壳,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要有密封容器来盛放产垃圾。

3. 加工后的食品原料要放入清洁容器中(肉禽、鱼类要用不透水容器),不得落地,要有保洁和保鲜设施。

4. 加工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的操作台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的标志。

5. 工作人员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6. 初加工间要配备防尘和防蝇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转。

烹调加工制度的要点如下:

1. 不选用、不切配、不烹调、不出售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

2. 块状食品必须充分加热,确保外熟内熟。

3. 隔夜、隔餐和外购的熟食必须彻底加热后供应。

4. 炒菜和烧煮食品要勤翻动,确保均匀加热。

5. 使用后的刀具、砧板、盆和抹布要清洗消毒,不使用勺品尝试食品,食品容器不得落地存放。

6. 制作点心时要按销售量使用原料,同时使用色素、香精等食品添加剂时需严格遵守国家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标准。

7. 工作结束后要盖好调料,做好工具、容器、灶上灶下以及地面墙面的清洁卫生工作。

8. 操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留长发指甲,不蓄长发和胡须,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等。

9. 需要配备一个能盛放一个餐次垃圾的密闭容器,并做到班产班清。

食品粗加工卫生制度的要点如下:

1. 所有原辅料在投产前必须经过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不能投入生产。

2. 择洗、切配、解冻和加工工艺流程必须合理,各工序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3. 包装食品要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包装人员在包装前要进行手部清洗和消毒。

4. 加工用的工具、容器和设备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直接接触食品的工具和容器必须进行消毒。

5. 工作人员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6. 加工所必须具备防尘和防蝇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

以上是餐厅卫生制度的要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可以确保食品安全,保障顾客的健康。

食品经营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2

如何确保食品安全?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方法:

1. 加强宣传: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并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制度,让人们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2. 建立机构: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工作组织协调机构,确保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站的人员配备和办公设施装备等基本工作条件。

3. 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让街道和社区负责食品安全工作,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及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防止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及时报告: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要及时报告,并协同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5. 协同配合:主动参与本地区内的食品安全工作,与相关监管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做好各项食品安全工作。

6. 重视议事日程: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7. 举报违法行为:如果在社区范围内发现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药品)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向办事处食品安全工作站或市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举报。

8. 动态监管:加强对连锁超市和放心店的动态监管,确保其食品安全标准符合要求。

9. 培训和交流: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例会,互相交流信息,提高管理水平。

10. 履行其他责任: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承担其他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工作责任。

食品经营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3

为了加强社区的食品安全工作,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我们制定了以下食品安全工作制度:

一、成立食品安全协管小组

1. 由社区主要领导担任食品安全协管小组组长,社区两委成员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食品安全工作。

2. 明确责任分工。社区主要领导对本辖区内的食品安全负总责,成员各负责其职责。

3. 食品安全协管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处理食品安全重大事项,部署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及其他行动;协调解决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问题,组织应急处理工作;指导、检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等。

二、建立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向办事处食品安全委员会上报,报告事故单位和地址,并组织协调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应急救援工作。同时要报告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和调查处理的进度。对隐报、迟报、漏报、不报的有关人员将予以处理。

三、建立信息联络报告制度

为了第一时间掌握社区的食品安全信息,确保信息反映灵敏、准确、及时、有效,我们特别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报告联络制度。

1. 食品安全信息网络组织: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食品安全信息联络工作。

2. 食品安全信息报告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的监管执法情况、存在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专项整治进展情况,食品安全动态,重大事故查处信息等。

3. 安全信息报告时间:工作信息每季度报告一次,食品安全动态信息随时报告。

四、投诉举报处理制度

1. 社区公开食品安全案件举报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受理投诉举报工作。

2. 按照首接负责的原则,对每起投诉举报要认真记录、及时处理或报告。

食品经营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4

为了确保幼儿食堂的食品安全和卫生,预防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我们将自查范围确定为学生食堂的采购、仓储、加工和销售等关键环节的卫生状况。

自查内容包括对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情况,环境卫生,设备设施,原料采购,食品储存,加工制作,食品添加剂使用,餐具清洗消毒,留样管理等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自查安排方面,食堂负责人每天对厨房卫生和操作流程进行自查,并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食堂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人员对食堂食品安全进行自查,发现问题要求主管部门和食堂经营企业及时整改,并根据整改情况兑现奖惩制度。

自查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索证索票:检查食堂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相关产品是否取得有效的许可证复印件,并有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或批检报告。

2. 登记台账:检查食堂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相关产品是否按规定填写进货台账,详细记录当次原材料的信息。

3. 仓储管理:检查食品原材料存放是否符合要求,仓库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是否有过期食品原材料,以及过期食品原材料的清理和记录情况。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食品经营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的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食品经营者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1

餐厅卫生制度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以下是餐厅卫生制度的几个要点:

1. 餐桌、椅子、地面和玻璃等公共区域要保持整洁,同时配备公共痰盂和洗手设施。

2. 餐厅要保持每天清洁两次,每周进行大扫除,以确保无蝇、无蜘蛛等害虫。

3. 不允许销售变质、生虫的食品,同时要确保小餐具使用后进行洗净、消毒和保洁。

4. 服务人员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在工作前和便后进行手部洗手和消毒。

5. 点心和熟食必须在防尘防蝇的玻璃柜中销售,同时要使用清洁的售货工具。

6. 服务人员在工作时禁止佩戴戒指、手链和涂指甲油。

凉菜间(冷荤间、熟食间)制度的要点如下:

1. 凉菜的制作必须做到“五专”,即专人、专室、专工具、专冷藏和专消毒。同时,在凉菜制作间入口处设有预进间,供工作人员二次更衣、洗手和消毒使用。

2. 凉菜制作间必须安装空调设施,以保持室温低于25℃。

3. 凉菜制作前必须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次消毒时间不少于30分钟。

4. 凉菜制作前要对刀具、砧板、台面和手进行消毒,并记录消毒情况。

5. 在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配制的成品凉菜,发现腐败变质或其他异常情况时,不得进行加工。加工用的蔬菜、水果等食材必须洗净消毒,未经处理的食材不得带入凉菜制作间。

6. 工作人员在凉菜间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和口罩,并保持个人卫生,在操作前要进行手部洗手和消毒。

7. 熟食必须当天制作当天销售,过夜隔夜食品需回锅加热后销售,不得销售变质食品。

8. 工作结束后要清洗消毒工具和容器,同时做好制作间的清洁卫生工作。

9. 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也不得在凉菜间从事与凉菜加工无关的活动。

初(粗)加工间制度的要点如下:

1. 初加工间必须有专用的加工场地,使用专用的工具和容器,不得加工使用腐败变质的原料。

2. 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动物性和植物性食品要分开清洗,水产品要在专用水池中清洗,禽蛋在使用前要洗净外壳,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同时要有密封容器来盛放产垃圾。

3. 加工后的食品原料要放入清洁容器中(肉禽、鱼类要用不透水容器),不得落地,要有保洁和保鲜设施。

4. 加工肉类、水产品和蔬菜的操作台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的标志。

5. 工作人员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保持个人卫生。

6. 初加工间要配备防尘和防蝇设施,并保持正常运转。

烹调加工制度的要点如下:

1. 不选用、不切配、不烹调、不出售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的食品。

2. 块状食品必须充分加热,确保外熟内熟。

3. 隔夜、隔餐和外购的熟食必须彻底加热后供应。

4. 炒菜和烧煮食品要勤翻动,确保均匀加热。

5. 使用后的刀具、砧板、盆和抹布要清洗消毒,不使用勺品尝试食品,食品容器不得落地存放。

6. 制作点心时要按销售量使用原料,同时使用色素、香精等食品添加剂时需严格遵守国家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标准。

7. 工作结束后要盖好调料,做好工具、容器、灶上灶下以及地面墙面的清洁卫生工作。

8. 操作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不留长发指甲,不蓄长发和胡须,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等。

9. 需要配备一个能盛放一个餐次垃圾的密闭容器,并做到班产班清。

食品粗加工卫生制度的要点如下:

1. 所有原辅料在投产前必须经过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料不能投入生产。

2. 择洗、切配、解冻和加工工艺流程必须合理,各工序必须按照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3. 包装食品要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包装人员在包装前要进行手部清洗和消毒。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