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篇一: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指导社区(村组)科学有序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近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方案》有关要求,结合XXX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二、组织机构
成立XXX社区(村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协调本辖区范围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
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XXX小区物业经理)XXX(XXX物业经理)XXX(XXX业委会主任)XXX(XXX社区社工)XXX(XXX社区社工)XXX(XXX社区社工)XXX(XXX社区社工)三、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广泛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社会公共卫生水平;完善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强化常规监测,依法报告疫情,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及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播和蔓延。
(二)政府负责,属地管理。
对廊桥社区所辖区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负总责。
(三)以专为主,专群结合。
坚持以卫生健康部门专业防控为主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流行趋势和强度,开展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协调联动,有效控制疫情。
(四)积极准备,快速反应。
建立疫情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应急意识,充分做好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疫情处理措施及时、准确。
(五)尊重科学,依法防治。
坚持科学决策、科学防控,依法开展预防、疫情报告和疫情控制工作。
四、工作任务
(一)社区(村组)未发现病例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组织动员。
区和街乡镇干部要下沉到社区(村组),定责定岗。
在街乡镇的领导下,社区(村组)牵头成立由社区(村组)干部、片警、社区卫生人员和物业等人员组成的社区防控工作组,发挥社区、村(居)委会和楼门长三
道防线,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摸排湖北等疫情高发地区人员往来情况,对社区(村组)、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防控隐患线索,并向街乡镇报告。
2、及时告知信息。
社区(村组)要发布告示,要求从疫情高发地区返回人员立即到所在社区(村组)进行登记,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每日发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3、开展健康教育。
社区(村组)要通过社区、村宣传栏、"一封信”、悬挂标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疾病防治核心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督促家庭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日常清洁和消毒,减少家庭聚会;督促个人做到戴口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咳嗽时掩口鼻。
社区(村组)不组织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强分类管理。
对返(来)x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入网、入格、入家庭。
建立下传机制,由街乡镇政府将湖北相关地区返(来)x人员名单下传社区。
社区(村组)收到本社区到x前14日内离开湖北地区或者有过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的到x人员信息(或自查发现此类人员)后,要监督此类人员接受居家医学观察,不得外出,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
落实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
建立上传机制,对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者,社区(村组)要及时报告街乡镇政府,由街乡镇政府报告区卫生健康部门,迅速安排就诊。
社区(村组)要督促其他疫情高发地区来(返)x人员主动自行隔离14天,外出时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伴乏力、干咳等症状,督促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
5、加强环境治理。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对社区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和通风,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社区(村组)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社区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当社区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病例或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时,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5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1、严格密接管理。
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与社区的配合,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
对中高风险地区返(来)京人员,加强信息监测、前端控制和闭环管理,入住社区(村)的继续要求进行14天居家或集中观察,实行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对我市密切接触者及确诊治愈出院患者,继续严格落实14天集中观察措施,在观察期满、核酸检测合格回到社区(村)后,对确诊治愈出院患者,再进行两周的健康监测和跟踪随访。
3.。
继续严格对重点区域的管理。
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下疫情风险分区分级管理有关规定,继续加强对中高风险街乡的管理。
对确诊病例超过5例的小区(村)实行封闭管控,在解除封闭管控后,继续实行28天的封闭式管理。
建立环境动态监测机制,定期对小区内公共设施物表及垃圾站点环境,开展新冠采样检测。
4.持续做好隔离观察管理服务。
对居家观察人员,坚持人防和技防相结合,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心理疏导、基本生活用品代购等管理服务措施,确保其“足不出户”。
对集中观察人员,按照不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安置,原则上单间居住,严禁随意出屋,
做好就餐保障和心理帮扶。
着眼疫情防控需要,加强集中观察点建设储备,完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安全有序运行。
5.切实加强居民症状监测和健康管理。
立足“四早”,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村)公共卫生委员会、家庭医生作用,加大对居民发热、干咳等相关症状的监测力度。
重点关注老弱病残幼等特殊群体的健康状况,提前做好流感等相关疫苗接种工作。
6.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和消毒力度。
严格落实“四方责任”,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加强社区(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垃圾分类和清运处理力度,消除卫生死角盲区。
坚持科学消毒,推广消毒专员制度,对公共场所、公共厕所、垃圾站等重要区域、重点部位每日至少消毒2次,避免过度消杀、无效消杀。
7.。
强化社区公共场所严格管理。
按照疾控部门疫情防控指引,在具备完善卫生防疫措施和应急预案前提下,恢复宾馆、餐馆、超市等经营场所正常营业秩序,采取预约、限流、错峰等措施,有序开放室内外体育健身及娱乐场所。
全面推广应用“健康宝”进行电子扫码登记,为流行病学调查、涉疫人员筛查提供支撑。
8.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加强对防疫政策、防控要求、健康生活的宣传引导,强化“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不断提高居民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加大文明行为提示和劝导力度,提倡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使用公勺公筷等
良好风尚,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防控工作融入居民生活。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工作责任。
党工委班子成员要按照“管行业、管防控”原则,负责分管领域的防控工作,机关干部按照蹲点安排,负责督导蹲点社区防控工作。
各社区书记和处直单位“一把手”为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组建本辖区和单位防控工作专班,各社区还要建立健全高效的社区防控网格化队伍,明确分工,压实责任,确保防控工作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人。
(二)畅通联络机制。
各社区要紧盯防控重点环节、重点人群,及时收集疫情和防控信息,坚持日报告制度,对突发应急情况要第一时间及时上报。
(三)
强化工作督导。
领导小组成员要加强防控工作指导和督导,纪工委要加强防控纪律督查,对责任人不到位、工作不落实、应对不及时、上报不及时、处置不妥当,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进行追责问责。
街道办事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方案
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和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的解除,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有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部署要求,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形势,坚持“防控为先、统筹为要、科学精准、稳妥善后”的原则,把着力点聚焦到精准防控上来,奋力夺取疫情防控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