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人员密集场所防踩踏应急预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员密集场所防踩踏应急预案1
为了预防商场,因现时抢购、大型促销活动或发生地震、火灾、斗殴等其他安全事故而造成的人员慌乱、拥挤和阻塞通道(扶梯口、客梯扣、楼梯、安全出口等)导致的踩踏惨剧事件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防拥挤踩踏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A
副组长:B
成员:C D H J F G KL M N O P
(二)成立现场指挥部。
总指挥:B
副总指挥:F G
成员:C D H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电话
组长工作职责: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汇报,立即召集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处置对策,及时向上级报告,负责整个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副组长工作职责:在组长的统一部署下,负责指挥有关单位人员开展事故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善后处理等工作。
成员工作职责:1、负责维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2、负责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及时通知消防、公安、安监、卫生、宣传等部门;3、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4、负责涉案人员监控工作;5、负责将事故在规定的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6、组织参与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工作。
二、防范准备及措施
1、无论是限时促销还是限量促销,商场都应保证商品在促销时段内的充足供应,并明示促销商品的具体数量。
开展限时或限量促销活动的,应明示促销商品的具体数量,促销商品售完后应即时明示。
2、对节庆、店庆等规模较大的促销活动,应提前制定安全应急预案,保证良好的购物秩序,防止因促销活动造成交通拥堵、秩序混乱、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3、加强活动值班人员的责任心,对顾客及时进行疏导,尤其是扶梯处,必须安排值班人员,防止扶梯停电或有人故意拥挤等发生的踩踏事故,人员较多时启用商场4条消防步梯。
4、安全意识的教育:通过其他商场惨痛的拥挤踩踏事故的案例,对员工开展预防拥挤踩踏事故的专题教育提,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5、安全行为的培养,培养员工上下楼梯轻声慢步并靠右行走的习惯,禁止追逐打闹,尤其是晚上下班时,员工急于回家,在下楼梯时奔跑,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及时告诫、制止,提高员工的防范能力。
6、加强检查,完善设施设备
(1)定期检查:商场要对楼梯通道、照明设施等,定期检查,及时修理更换消除安全隐患。
(2)确保通畅:商应在楼道里安装应急灯,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等通道的堆积物,确保楼道、楼梯通畅
(3)标志明显:张贴应急疏散标致,地面疏散标致灯,
和顾客进行宣传教育。
7、逃生时员工有义务疏散顾客,有序逃离,千万不能拥挤。
三、处在拥挤时现场的注意事项
1、当身不由己混入混乱人群中时,一定要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
2、在行进中,发现慌乱人群向自己方向涌来,应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墙角下,等人群过去后再离开。
3、在拥挤混乱的情况下,双脚站稳,抓住身边一件牢固物体(栏杆或柱子),但要远离店铺和柜台的玻璃窗。
4、在人群拥挤中前进时,要用一只手紧握另一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旦被人挤倒在地,设法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紧扣置于颈后,保护好头、颈、胸、腹部。
5、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6、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4)错误的信息传递,致使发生人群逆向流动;
2应急处臵基本原则
(1)旅客的人身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车站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春运指挥部。
各部门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工作。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领导与指挥机构,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指挥部成员组成。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现场值班副总经理
领导指挥部: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应急指挥部成员及相关现场负责人联系方式见附件1)
总指挥职责:
(1)全面负责应急管理、应急救援工作;
(2)组织制定、修改应急预案;
(3)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下达应急救援指令;
(4)负责对外联络,向上级政府请求支援,申请启动扩大应急;
(5)决定应急结束;
(6)执行上一级应急指挥部(政府)指令;
(7)配合上级相关部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工作。
当总指挥不在现场的时候,履行总指挥职责;
(2)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应急救援情况;
(3)负责对内协调,组织调动各类人员、资源配臵、应急队伍;
(4)就一般应急救援问题做出决策,下达具体应急指令;
(5)确定预警级别和响应级别;
(6)组织开展事故调查。
当站拥挤踩踏事故由上级领导部门应急机构统一指挥时,应急指挥部根据上级领导的指令,执行相应的应急行动。
3.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作为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春运指挥部,并由安全部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组成。
具体职责如下:
(1)组织起草、修订事故应急预案;
(2)组织起草、落实预警预防工作;
(3)负责车站拥挤踩踏事故的接警值班工作;
(4)组织全站开展应急宣传、培训、演练;
(5)事件发生后,针对可能造成的后果拟定合理的处臵方案,应急方案报总指挥审定;
(6)传达审定后的应急方案,并现场组织实施;
(3)协助处理受害旅客的'赔偿事宜。
3.3应急指挥人员识别标志
(1)所有参加救援行动的人员均应佩戴标有相应的应急救援识别标志(如头盔、袖章、背心等);
(2)所有识别标志由车站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样式,各部门或责任人员应按要求配备并妥善保管,应急集结或应急救援时,各相关人员应按要求佩戴。
4预防与预警
4.1事故预防
(1)科学合理设臵场地,在售票厅广场设臵缓冲区,缓冲购完票乘客进入候车室;负一楼设臵前臵候乘区,按时间放行进入候车室旅客(布臵方案见附件2);
(2)有效控制人群密度,争取使候车室内人群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0.75人以内,售票厅及广场也控制在每平方米0.75人以内;
(3)控制人群流动速度,必要节点(电梯口、票厅广场收窄处等)高峰时段安排专人值守;
(4)合理调配运力,及时疏运;
(5)及时检修、保养电梯,检查通道、护栏等;
(6)及时检修、保养发电机;
(7)严格实施三品安全检查;
(8)密切留意可疑人物;
(9)科学、及时发布信息。
4.2事故预警
4.2.1预警条件
(1)人群密度过大,判断标准为候车室人行通道处通过较困难,缓冲区挤满人群;
(2)售检票系统出现异常影响售检票速度;
(3)火车东站客流异常,列车大规模晚点或同时到达;
(4)到达运力延误;
(5)人群出现焦躁、起哄等现象。
本预案预警级别为三级预警:三级(现场级)预警、二级(车站级)预警、一级(社会级)预警。
4.2.1预警条方式
车场当班所有现场岗位负责人、所有管理人员配备对讲机,发生预警事件时及时报告。
5信息报告程序
5.1信息报告
各职能部门视情况将险情报至车站应急办,车站应急办对管辖范围内出现的险情进行初步判定,报指挥部审定。
指挥部对信息审定后,车站应急办立即将审定后的信息传达给各相关部门和应急组织,各部门再进行层级向下通知。
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事故信息实行层级报告制度,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
事故信息的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信息的处臵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5.2事故报告
车站踩踏事故发生后,事故信息按如下流程层级上报:
(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第一时间向当班领导如实报告事故情况。
(2)事故信息经当班领导审定后,拨打电话报警(交通事故拨打122,火灾事故拨打119,人员伤亡事故拨打120),并迅速向车站应急办报告。
(3)车站应急办接报后,对险情进行初步判断后视情况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4)应急指挥部对信息审定后,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根据情况和需要迅速赶赴现场或指定人员赶赴现场指挥和协助处理。
(5)对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的事故,由车站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依据事故类别和需要30分钟内将事故情况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60分钟内书面上报《广州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快报表》。
(附件3)